1.簡述態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階段及主要內容。

一般認為,態度與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依從、認同與內化三個階段。

(1)依從。依從也稱順從,即表面上接受規範,按照規範的要求來行動,但對規範的必要性和根據缺乏認識,甚至有牴觸情緒。依從包括從眾和服從兩種。依從階段的行為具有盲目性、被動性、不穩定性,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行為受外界壓力而不是內在需要的影響。

(2)認同。認同是指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認同實質上就是對榜樣的模仿,其出發點就是試圖與榜樣一致。這一階段學生的行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定性等特點。

(3)內化。內化是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在內化階段,個體的行為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並具有堅定性。

2.簡述促進中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說服。

(2)樹立良好的榜樣。

(3)利用群體約定。

(4)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5)價值辨析。

(6)角色扮演。

(7)小組道德討論。

口訣:演(角色扮演)講(獎勵與懲罰)小(小組討論)說(有效說服)定(群體約定)價(價值辨析)榜(良好的榜樣)

3.簡述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

(1)前道德階段(2 ~ 5 歲):也叫自我中心階段。這時期的兒童把外在環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規則對他來說不具有約束力。

(2)權威階段(5 ~ 8 歲):又稱他律道德階段。該時期的兒童服從外部規則,接受權威指定的規範,而且只根據行為後果來判斷對錯。

(3)可逆性階段(9 ~ 11 歲):又稱自律道德階段。該時期的兒童既不單純服從權威,也不機械地遵守規則,而是根據行為的動機來判斷對錯。

(4)公正階段(11 歲以後):該時期的兒童開始傾向於主持公正、平等,體驗到公正、平等應該符合每個人的特殊情況。

口訣:錢(前道德)權(權威)可(可逆性)掙(公正)

4.簡述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1)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的知、情、意、行互動發展的過程。

(2)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3)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內部矛盾積極轉化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反覆、逐步提高的過程。

口訣:腳(活動和交往)趾(知情意行)長(長期)毛(矛盾)

5.簡述貫徹疏導原則的要求。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口訣:理(講明道理)面(正面教育)導(因勢利導)

6.簡述貫徹尊重與嚴格要求原則的要求。

(1)教育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以及尊重學生的態度,關心愛護學生,尤其是對待後進生。

(2)教育者應根據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標,對學生嚴格要求,認真管理。

(3)教育者要向學生提出合理而嚴格的道德要求。

口訣:關心(關心愛護學生)和嚴格(嚴格要求)並行,合理而嚴格要求

7.簡述貫徹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的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分析,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點和缺點。

(2)教育者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將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的能力,啟發學生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口訣:一分為二的轉化(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優點(發揚有點)

8.簡述貫徹知行統一原則的要求。

(1)加強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

(2)注重組織實踐活動,培養道德行為習慣。

(3)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要堅持知行統一的原則。

(4)教育者要以身作則,嚴於律己。

口訣:認識活動,統一作則

9.簡述貫徹說服教育法的要求。

(1)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2)要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

(3)注意時機,善於捕捉教育契機。

(4)以誠待人。

口訣:乘(以誠待人)機(教育契機)興(目的性)趣(趣味性)

10.簡述貫徹榜樣示範法的要求。

(1)選好學習的榜樣。選好榜樣是學習榜樣的前提。我們應根據時代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指導他們選擇好學習的榜樣,獲得前進的明確方向和巨大動力。

(2)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樣能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推動他們前進,就需要引導學生了解榜樣。

(3)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要及時地把學生的情感、衝動引導到行動上來,把敬慕之情轉化為道德行為和習慣,逐步鞏固、加深這種情感。

口訣:好(選好榜樣)情(敬慕之情)行(調節行為)

11.簡述中學德育的途徑。

(1)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2)社會實踐活動。

(3)課外活動。

(4)共青團組織的活動。

(5)班會、校會、週會、晨會。

(6)班主任工作。

口訣:一教(學科教學)二班(班會和班主任工作)三活

第八章 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

1.簡述班集體的發展階段。

(1)組建階段:學生初進學校,同學們儘管形式上同屬一個班級,實際上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

(2)核心形成階段:同學之間開始相互瞭解,在班主任的引導培養下,湧現出了一批積極分子。

(3)發展階段:班集體已成為教育主體。多數學生無須外在監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

(4)成熟階段:班集體趨向成熟,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形成強有力的輿論和班風。

口訣:組(組建階段)合(核心形成階段)法(發展階段)術(成熟階段)

2.簡述班集體形成標誌(一個好的班集體的特徵)。

(1)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與明確的奮鬥目標。

(2)健全的組織機構與堅強的領導核心。

(3)嚴格的規章制度與嚴明的組織紀律。

(4)正確的集體輿論與良好的班風。

口訣:健全班風是組織的目標

3.簡述班主任的個別教育工作。

班主任對優等生的個別教育工作:

(1)嚴格要求,防止自滿。

(2)不斷激勵,提高抗挫折能力。

(3)消除嫉妒,公平競爭。

(4)發揮優勢,帶動全班。

口訣:嚴要求,常激勵,消嫉妒,用優勢

班主任對中等生的個別教育工作:

(1)重視對中等生的教育。

(2)根據中等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個別教育。

(3)給中等生創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口訣:重視個別(個別教育)與食(展示)材(才能)

班主任對後進生的個別教育工作:

(1)關心熱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2)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

(3)善於發掘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

(4)針對後進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對症下藥。

(5)對後進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恆。

口訣:恆(持之以恆)心(關心熱愛)才(因材施教)發(培養與激發)光(閃光點)

4.簡述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

(1)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2)開展微格教學。

(3)進行專門訓練。

(4)反思教學經驗

口訣:看別人,看自己,多練習,多反思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的資訊有點撩

ym賺錢啊

外來怪客

幸福的童年

末日:全球掀起變異狂潮

不響人

胃王

敗人惰傲

南來北往客的新書

南來北往客

文字背後的秘密

月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