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後期剪輯交給麥子善,趙東淮就輕鬆多了,配音之類,演員們也是隨叫隨到,配樂有他自己“原創”加上譚永麟和張幗榮。

剩下的,就是開始為電影上映宣傳造勢了。

開拍前就和邵大亨談好的,港島本埠市價在邵氏院線上映。

再次留了四個保鏢守在這裡,趙東淮帶著阿廣和阿勇閃人,目前的港島影片上映,最好檔次當然是暑期檔和賀歲檔。

暑期檔不用說,一般是每年7月初至8月底,了不起再向兩側各延伸一兩週,奇謀妙計五福星7月7上映,拿下2190萬票房,就是最好的暑期檔效果證明。

遺憾趙東淮不是快槍手,他5月初穿越,拖拖拉拉現在都9月中了。

暑期檔拿不上?等賀歲?

港島影片,最早開啟賀歲檔的是程龍,1980師弟出馬2月9號上映,距離華夏農曆大年初一差一週,豪取破千萬票房,是全港第一部本埠票房破千萬的。

從那時起港島影視界才重視起了賀歲檔,81年許貫文攜摩登保鏢上賀歲檔、82年是最佳拍檔,今年初一後有最佳拍檔大顯神通。

賀歲檔這個概念也就越來越火。

現在一般說賀歲檔就是春節前一兩週,以及年假後。

等春節檔從賀歲檔剝離……那都是二十幾年後,阿凡達在內地上映,是除夕前一週上映,但哪怕到了除夕、初一、初二等等,阿凡達觀眾依舊排長隊,大把院線電影票供不應求。

這才有了大年初一開始的春節檔概念,然後周星星的西遊降魔篇,又在幾年後初一登陸影院,大爆,奠定了春節檔概念。

但是吧,這才9月中,把新世界拖延到賀歲檔,時間太長了……而且今年春節前賀歲檔有大敵,一個是程龍A計劃,1900多萬本埠票房。

還有公曆上雖然是1984年1月26號上映,但農曆還是春節前的臘月24、華夏南小年上映的最佳拍檔系列女皇密令,2900多萬本埠票房。

你以為這就沒了?

不,和女皇密令同一天上映的,是現喜劇之王許貫文的鐵板燒,1900多萬票房,還有李蓮傑繼少林寺爆紅後,今年推出的少林小子,2200多萬票房。

想起來就小無語,一個賀歲檔南小年,許冠傑、麥嘉、許貫文、李蓮傑等一票大老,壓的程龍A計劃都提前避開鋒芒那種。

A計劃是程龍、元標、洪琻寶的三兄弟合力之作!

“賀歲檔壓力不小,倒也不是怕他們,而是競爭太熾烈只會分散大家的票房。”

“等做完後期,就去和邵老闆商量近期上映吧,9月底或10月初都行。”

其實9月和10月,港島票房依舊會不錯,只要你拍的好……比如今年有表錯七日情、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邵氏兄弟電影版天蠶變、元標的功夫足球片波牛。

這都是九月中下旬開始到10月上映的。

火燒和表錯都是1500萬票房以上,位列1983全港票房第四和第五位。表錯七日情是9月2號上映,到下旬都快下檔了。

至於火燒圓明園?他記得是9月21,中秋節上映。

既然九月十月票房潛力不差,那就剛吧。

………………

新的一天。

邵奕夫抵達TVB辦公室後,看著辦公桌附近的報刊架上,一張張醒目的大標題。

“震驚!許文強和丁力即將上演港島版雙雄對決。”

“阿sir,三年又三年,我已經成了全港最大社團話事人之一,再來,我成大龍頭了!”

“警方臥底一統全港社團,成為最犀利大龍頭。”

…………

掃過幾眼,邵大亨,“……”

三年又三年?臥底都從話事人變成大龍頭了?這是什麼奇葩?

想起來了,好像是趙東淮那個廢紙大王的新片?畢竟趙導的新片,從裝置租賃再到演員、幕後幾乎全是從邵氏一條龍租賃。

上映,他邵大亨當初也是一口吐沫一個釘,答應好的。

到了他今時今日的地位,不可能說公開講出去的話,再隨意抹掉的。

想到這裡,邵奕夫抓起報紙看了起來,然後吧……就發現真是新世界的宣傳攻勢展開了,趙東淮那個廢紙大王在不要節操的蹭上海灘熱度。

上海灘首播也就是三年前,當時“浪奔浪流”一起,多少人匆匆回家看電視?周閏發在電視界可謂紅的發黑。

重播?今年剛重播過,就算重播熱度一樣火熱的不行,這又不是後世網際網路大資料時代,你電視上看過一遍,追看的電視劇,想溫習隨時可以在電腦上看。

沒有那麼多電腦,錄影帶成本太高,那重播熱度真不低。

上海灘重播收視率都吊打很多新劇集,這時候你把許文強和丁力拉出來,宣揚什麼上滬攤大亨們,要在八十年代港島重新爭霸天下……雙雄對決。

眼球效應還是不錯的。

而且,一些宣傳報紙上也有黑白照,比如發仔穿著特別瘦身顯身材的西裝,大長腿虎背狼腰的,後面一排是幾十號西裝小弟,就平平站著,那大老氣勢就撲面而出了。

呂良韋飾演的新世界4頭目李忠九也不差到哪。

看了幾眼,邵奕夫還是盯著三年又三年的宣傳標題看了起來,越看越哭笑不得。

片刻後,他抓起電話就打了出去,“阿杜,新世界要上映了?”

對面杜琪鋒茫然道,“沒啊,六叔,應該還在做後期。”頓了一下杜sir繼續道,“我也看了今天的報紙宣傳,趙導說是預熱,等做好後期再來找您談檔期。”

邵奕夫,“……”

預熱就這麼硬蹭上海灘熱度??關鍵還真是上海灘裡的兩大男主啊。

邵氏兄弟也藉著電視劇熱度,出過影版上滬攤上下集,也是阿發和阿韋演的,今年就上過,但反響平平,沒什麼水花。

掛了電話又思索一番,他也懶得管了,“算了,我就等著看成片……不過,有些垃圾片檔期得挪一挪了,整體評價,都在說好,這部新世界或許還真是那衰仔的成名作了。”

從道具到幕後和演員,大堆幾乎全是邵氏或TVB的,一兩月下來,你根本不需要問邵大亨,是從哪打聽到新世界大致口碑和質量的。

那現在後期製作都還在清水灣邵氏片場呢。

他是確定,哪怕還沒看成片,這片子至少比【星際鈍胎】、流水線的電影版天蠶變值得期待。

他的邵氏近來年年虧,未來1985年4月院線都租賣給潘迪生了,可以想象邵氏影業的窘境了。

沒好片院線都會虧,八十年代港島院線虧損是什麼概念?邵大亨其實也挺期待多來點好片、爆片撐撐院線人氣的。

他在影視行業奮鬥一輩子,若非沒得選,哪會70多歲後讓電影公司停產、重組、另開門戶,出租出售院線?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翻天人王

愛妃快來

黃昏來接我

八月蘇

向陽生【追尋答案】

T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