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想方孝孺看到了朱允熥的眼神之後,依舊不依不饒道:“若真是像吳王殿下所言這般……”

“那臣斗膽再請問吳王殿下一句……四國兵敗,原本都已經派出使臣出使大明賠禮求和。”

“為何……吳王卻要出手阻斷四國議和之事?”

“臣想聽聽,吳王殿下的解釋。”

方孝孺的話一出口,頓時引起了一眾共鳴。

尤其是禮部的人,更是一臉殷切的看向朱燁,等待著朱燁的解釋。

四國使臣出使大明議和之事,他們是最先得到訊息的。

甚至皇上都已經下了旨意要禮部做好準備。

卻不想不知道為何,原本出使大明的四國使臣,突然沒有了訊息。

他們自然不敢問皇上,又沒有打探到任何確切的訊息,這件事情只能擱置,不了了之。

如今方孝孺開口,眾人才反應過來,原來議和之事,吳王竟然也有插手。

若是說之前眾人列舉的罪狀,朱燁都能化險為夷作出合理的解釋。

那麼毀壞四國議和之事,朱燁又要作何解釋呢。

朱燁眼珠子在眼眶裡轉了一圈,心中罵娘。

這狗日的方孝孺,真是沒完沒了了。

不過,也難怪,朱允熥的手伸的那麼遠,怎麼可能不知道他毀了四國議和之事。

只不過,這事情他可沒有露面。

沒有證據,他當然不會認下這個罪名。

“方大人,這件事情,本王可不認。”

朱燁微微抬起頭,一雙英眉擠在一起,帶著一絲桀驁不馴。

“方大人憑什麼說是本王毀了四國議和。”

“難不成,方大人又從白旗餘孽那裡得到了什麼證據來指責本王不成?”

方孝孺臉上一僵。

面對朱燁的諷刺,卻也不得不開口:“難道吳王還想狡辯嗎?”

“四國使臣原本都已經要抵達我朝邊境,為何突然轉而歸國,再不見後續。”

“此事若和吳王殿下無關,說不過去吧。”

方孝孺冷笑道。

“方大人,且不說你今日步步緊逼,針對本王。”

“先斥責本王濫殺無辜,後冤枉本王通敵叛國。”

“如今又詬病本王阻擋四國議和。”

“本王,是不是哪裡,得罪過方大人?”

朱燁避而不談方孝孺的問話,反倒是看向方孝孺問道。

一時間,方孝孺如芒在背,理所當然的感受到了眾人投來的目光。

“是呀,今日方大人,怎麼如此咄咄逼人。”

“難不成兩人有什麼私仇?”

“噓,小點聲,皇上都不說話,你著什麼急。”

身後不斷傳來的小聲議論,如同針尖一般戳向方孝孺。

“吳王殿下,請您回答臣的問題,不要故作而言他。”

朱燁的用意,方孝孺豈能不知。

想要轉移話題,他方孝孺可沒那麼蠢,被朱燁牽著鼻子走。

“本王剛才不是已經回答過方大人了嗎?”

“本王對天發誓,四國議和作廢之事,與本王沒有關係。”

朱燁伸出手掌,拇指微屈,衝著大殿上方發誓道。

“你……那黎國出使大明半途,王爺領兵攻打黎國是何用意。”

“分明就是因為王爺先毀了規矩,黎國議和之事才作罷。”

方孝孺氣的牙癢癢。

朱允熥於他說過,四國議和之事,就是朱燁從中作梗。

可他沒想到,錚錚鐵骨死都不怕的朱燁,竟然昧著良心,當著那麼多人的面死不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

這哪裡是所戰披靡的王爺,分明是死不要臉的無賴……

“攻打黎國?方大人可不要亂說。”

“湯將軍被困堯山,本王率兵前往可是去救湯將軍的。”

“至於出兵攻打黎國……沒有皇上旨意,本王可不敢擅自妄為。”

“方大人,沒有證據的事情……可不能亂說。”

朱燁一副害怕的模樣,還不忘轉頭衝著朱允熥解釋:“皇上,皇上明鑑呀。”

“營救湯將軍,何須浪費如此眾多的時日。”

“殿下,難不成睜著眼睛說瞎話不成。”

方孝孺還不肯作罷,只逼問道。

“方大人說話毫不講理。”

“湯將軍被困堯山,率兵抵禦外敵,心力交瘁導致昏迷不醒。”

“為了避免意外發生,本王只能駐紮堯山等待湯將軍恢復。”

“此事,隨軍醫官處都是有記錄的。”

“方大人若是不信,大可以讓兵部調出來查證。”

“況且,本王有沒有出兵黎國,方大人只肖去營中隨問,便可知道真相。”

“也說不定是黎國使臣自己做賊心虛,覺得本王在堯山於他不利,才作罷歸國。”

“這可不關本王的事情。”

朱燁連連擺手,無賴之相盡展,一副你拿我沒有辦法的模樣。

“吳王殿下,男子漢大丈夫,敢作敢為就該敢認。”

“領兵打仗,出生入死都不怕的人,怎麼還屑於謊話連篇。”

方孝孺不恥,眼中盡顯嫌棄。

“這話說的不對,方大人,是本王所為,本王必當認領。”

“可不是本王所為,誰也別想把髒水潑到本王的頭上。”

朱燁眼中的頑劣收起,變得正色起來:“又或者,方大人不如等本王率兵再臨黎國之時,將那些個使臣抓來,讓方大人好好盤問盤問,到底何為真相。”

“……”

方孝孺一陣語塞。

就算他想,也知道皇上不可能再讓已經回了皇城的朱燁有任何接觸兵權的機會。

再臨黎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好了,方孝孺。”

“今日……夠了。”

朱允熥深沉的聲音從上位傳了出來。

看著那跪在地上依舊沒有起身的朱燁,朱允熥眼中的冷意氾濫。

接二連三的指責,都沒能傷到朱燁分毫,反而讓朝中眾臣對朱燁另眼相看。

這些朝臣的表現,朱允熥盡收眼底。

知道今日在奉天殿上,自己是沒有辦法奈何朱燁了。

倒也不必再給朱燁出風頭的機會。

因為真正的戰場,還在後面。

朱允熥斂起眼中的情緒,繼續站起身來。

“朕相信吳王所言,今日,就不要再作爭論了。”

“方大人今日所言,朕自會交由司部調查,以證吳王清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最強太子爺

都門帳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