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殿下不要逃避回答……”

什麼故事不故事的,方孝孺才不願意聽。

“閉嘴,你聽本王說完。”

巨大的威壓四散開來,壓的方孝孺膝蓋差點一軟就地栽下。

還好朱燁的情緒收斂的很快,方孝孺才堪堪能站在原處。

“本王在白川城修整之時,也聽到了民間對本王所作所為有所詬病。”

“有一書生放言,本王生性喜戰,嗜血殘忍。殺了敵國降兵,,心狠手辣。”

“難道不是嗎?”方孝孺眼中不恥,卻又被朱燁一計眼神嚇的閉了嘴。

“本王原本還想聽聽百姓是不是也如同書生所言那般,認為本王是嗜殺成性之人。”

“卻不想有一婦人說……”

朱燁說道這裡,頓了頓,聲音有些低沉了起來。

“那四國聯軍糾結在一起,攻打我大明,屠殺大明百姓,燒殺掠奪,無惡不作。”

“若不是吳王殿下將他們驅逐開門關外,怕是如今我們早就已經陷入戰亂,真正的民不聊生了。”

“人家吳王率領將士殺敵抗戰,才護佑我等活命。”

“吳王殿下率軍對付四國聯軍,不殺那些將士,難不成要等著那些人殺入我大明境內,然後再來屠殺我們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不成。”

朱燁將春三娘當時在白川城為他辯解的話,原封不動的複述了出來。

“這便是那婦人的原話。”

情緒有些低落的朱燁,突然抬起頭來,灼灼的目光直逼方孝孺。

“方大人,尚且連尋常婦道人家都明白的道理,難道方大人不明白嗎。”

“那些白旗餘孽,死有餘辜。”

“若非他們心存不軌,妄圖復國,聯合四國兵臨我大明境外,傳遞軍防給蒙古三部。”

“那些死在寧夏百姓和將士們,又怎麼會命喪刀下。”

“方孝孺,你有同情心憐憫那些導致我大明百姓家破人亡的餘孽,倒是去那些死了的百姓將士墳前,問問他們答不答應。”

朱燁一雙眸子因為情緒激動,染上了一片血色。

可他的話,也振人發聵,在奉天大殿上回蕩。

朱燁的話,讓人反思。

原本因為方孝孺的話,對朱燁心有埋怨的人,此時愧疚且自責。

他們這群人躲在皇城裡,便能夠避免戰爭煩擾。

尚且不知道那些遠在邊關的將士和百姓,又作出了怎樣的犧牲。

當時蒙古三部攻入城中殺傷搶掠的訊息他們不是沒有聽說。

若非這些白旗餘孽洩露了軍中佈防,那些將士和百姓又怎麼可能殞命。

是他們,天高皇帝遠……這才多長時間,便忘了那些慘死的百姓和軍將。

白旗那些人可憐嗎?

不可憐。

如果不是他們,城池不會蒙古三部踏破,那些百姓就不會慘死。

白旗那些人,不止不可憐,甚至死有餘辜。

“王守義。”

朱燁突然話鋒一轉,點名指向王守義。

“殿下……”

突然被叫到名字,王守義心裡一慌,卻也沒表露在臉上,只低聲應道。

“皇上,當時王將軍在場,他也知曉,百姓呼應白旗餘孽當誅。”

“若是本王在那種情形下,心慈手軟,不肯殺了那些白旗人。”

“寒的,豈不是大明百姓的心。”

“為了一群陷大明家國不寧,動搖百姓安危的白旗餘孽,寒了我大明百姓的心……”

“若是皇上在場,也定然會作出與本王一樣的決定。”

“白旗餘孽,罪該萬死,本王……殺了他們,是錯嗎?”

朱燁的聲音洪亮且悲慼,他質問的不止是上座之上的朱允熥。

也不只是方孝孺和王守義。

他質問的是這滿朝文武的官員,質問的是這天下的百姓。

“沒錯!殺的對,殺的好。”

“就該殺了他們,讓那些宵小之國明白,挑釁大明的下場。”

朱燁的話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鳴。

在情緒的煽動下,哪怕此時身在奉天大殿之中,還是有人不自覺的出聲道。

“如果天下百姓,朝中重臣,亦或者是皇上,覺得本王斬殺白旗餘孽有罪,那臣,甘願受罰。”

從進入奉天殿就一直沒有跪下的他,竟然雙膝跪在地上,一副天大冤屈的模樣。

彷彿朱允熥若是不還他清白,他就跪死在奉天殿一般。

朱燁跪在那裡,微微垂首,不再看向旁人。

與此同時,沐惠和湯和父子也跪在地上聲淚俱下道:“皇上明鑑。”

“吳王殿下率軍出征,奮勇殺敵。”

“甚至一路上受到敵軍喬裝打扮多次阻殺,簡直是死裡逃生。”

“如此忠心耿耿,出生入死擊退敵軍,卻被自己保護的人栽贓質疑,實在是寒了臣等忠心。”

“還望皇上明察秋毫,還吳王殿下清白。”

湯和和湯軏一唱一和的俯首衝著朱允熥叫冤道。

朱允熥額頭突突的跳動著。

雖然他一直以來,都想讓朱燁臣服在自己的面前。

可是現在這樣的局面,朱燁下跪,分明就是在逼他。

何況湯和父子話裡有話。

什麼敵軍喬裝打扮阻殺朱燁,分明那些人都是自己派去刺殺朱燁的暗衛殺手。

可湯和偏偏要把這些刺殺都說成是四國所為。

當然不是因為湯和好心幫自己開脫。

分明……是又一次的威脅。

朱允熥心底怒意滔天。

今日短短時間之內,前有沐惠,後有湯和。

一個兩個都來威脅他。

真當他這個皇帝是個紙老虎嗎。

朱允熥微微垂眸,將眼中的殺意斂去,再抬眼時,已是滿臉的欣慰。

“果然,朕就說吳王殿下一定是被冤枉的。”

“此事定然有誤會。”

“想必,是那些吳王手下敗將,意圖分崩離析朕和百姓對吳王的信任,才出此下策。”

“既然吳王已經拿出了證據自證清白,此事便移交至刑部接管。”

“務必查出真相,還吳王清白。”

“朕對吳王的信任,可不是這些宵小之輩下三濫的手段便能瓦解的。”

朱允熥漫不經心的看了方孝孺一眼。

旁人乍看,那眼中似帶警告。

頓時都以為皇上這是擺明了立場,警告方孝孺不要再繼續糾纏此事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李白遇見東北人

星耀晨曦夢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