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先皇編制的法律條令,雖然確實是嚴厲了一些。”

“可是在某種程度上,也的確束縛了百姓和地方官員。”

“正是因此,大明在先皇的手中,才能得到如此發展。才可安穩這麼多年。”

“否則內憂外患,大明早已經被周圍的國家瓜分蠶食。”

“朕現在剛剛登基,境外那些勢力各個虎視眈眈。”

“若是咱們自己都不能穩定下來,到時候又如何能夠應對外患。”

“當初四國聯軍圍困大明,對咱們發難的境況,難不成在座的各位還想重演不是?”

‘朱棣’的聲音傳遍了大殿。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當初四國聯軍兵臨境外的場景。

當初在朱允熥的指揮下,死了多少人。

又有多少人的死是因為地方官員的百姓的反叛而導致。

雖然朱允熥的柔待政策是為了博得民心。

可是確實如同皇上所說,內安尚且不定,又如何應對外患。

不得不說,朱燁這番話一說出來,頓時便有人不由自主的點頭認同。

所為的懷柔政策,不過是朱允熥為了奠定自己的根基,選擇拉攏百姓民心而做出的妥協。

這其中有多少討好的成分,自然不言而喻。

朱允熥想要樹立起自己賢君的形象,自然要將那些嚴厲苛刻的律法廢除。

他始終忌憚自己的皇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總想將民心都拉攏到自己這一方來。

覺得只要自己能夠順應民意,便可以坐穩自己的皇位寶座。

卻不想這樣的政策帶來的後患會如何。

又或許朱允熥心中清楚自己的位置恐怕維持不了太長的時間。

因此只看眼前,不計以後。

而這種不痛不癢的律法,並不能阻止任何不法之事的發生。

長久以往,只能催生出更多的混亂。

朱燁如今,除了要彌補這些漏洞以外,當然還有更深層的目的。

他想要藉此抹殺掉朱允熥稱帝的事實。

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要把朱允熥做過的事情都否決掉。

“如今朕先皇在位時的法令,也不過是為了繼續遵從先皇的意願。”

“將祖宗留下的治國精神傳達下去。”

“如此,你們還有異議?”

皇上都這麼說了,底下的人還能說些什麼呢。

朱燁把紅棗都遞到了這些官員的嘴邊,再不識趣,就不是捱罵這麼簡單了。

能在朝中為官,這些人也都是人精中的人精。

聽到皇上這麼說,這些人自然不敢再質疑反駁。

尤其是‘朱棣’信任的那些親信,此時自然順著皇上的話鋒說話。

因此,寥寥幾個反對的聲音,自然也隨波逐流,被迫點頭認同了‘朱棣’的決定。

既然把這些官員的驢毛都捋順了,接下來朱燁要做的事情,倒也沒必要拿到朝堂上來說了。

下了朝之後,朱燁便讓方仁美將《太祖實錄》取了過來。

這本書的存在和史記無異。

只不過如今朱燁手中拿著的這一本,是被朱允熥修改過之後的。

看著上面已經修改的面目全非的歷史,朱燁真是沒眼繼續看下去。

什麼朱元璋對朱允熥青睞有加。

對朱雄英恨鐵不成鋼,嗤之以鼻。

這話,朱允熥敢寫,這撰寫的人還真是能夠下得去筆。

朱燁看的頭疼,也實在是懶得再費心去修改。

直接將看了一半的《太祖實錄》丟給了方仁美。

“你看著把這東西好好改改,朕看朱允熥這想法也不錯。”

“你不妨就著他的想法寫,只不過把主要人物都換成朕就是了。”

朱燁的話吩咐出聲,方仁美便心領神會。

感情朱燁這是打算幫著朱棣正名。

看著手中的《太祖實錄》,方仁美也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沉著臉走出去的方仁美,回來的時候倒是笑意連連。

朱燁問他,他反倒是賣弄起來,不肯告訴朱燁到底怎麼了。

大概過了幾日的時間,朱燁看到被修改編訂之後的《太祖實錄》,才算明白了當初方仁美為何笑的這麼奸詐。

“你就這麼讓史官寫書?”

“呵,我算是知道為何後來大家將朱棣罵的狗血噴頭了。”

“方仁美,你不去當作家還真是浪費了。”

朱燁翻看著手中的文稿,都被氣笑了。

“皇上這是說的什麼話,難道奴婢讓史官撰寫的,不都是事實嗎?”

方仁美知道朱燁不是真的生氣。況且,他也是讓史官實話實說罷了。

朱允熥謀朝篡位是事實呀。

這皇位本來就是朱燁的,只不過被朱允熥從中作梗,被硬奪了過去。

他也不過是把朱燁的名字換成了朱棣的罷了。

不過,那個修改撰寫的史官也不是一般的通透。

他不過只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想法,當然,也是打著皇上的名義表達的。

那史官便心領神會。

這《太祖實錄》名義上是在寫朱元璋。

可是如今的文稿之中,大部分都是在描述朱棣如何。

也算是這史官的馬屁沒有拍錯。

反正方仁美很是滿意。

甚至還在史官創作之時,進行了些許的‘指導’。

“再說了,當初皇上不是讓奴婢更改一下主要人物的姓名,奴婢也照辦了。”

“皇上若是哪裡還有不滿意的地方,奴婢這就差人再送去修改就是了。”

方仁美倒是沒有分毫的愧意,反倒生的幾分沾沾自喜。

朱燁也確實不是太生氣。

雖然通往現代的入口已經關閉。

但是因為他頂替了朱棣的位置成為了皇帝,以至於歷史的發展沒有產生大的變動。

所以系統還是可以照常使用。

朱燁如今如同多了一臺電腦一般,可以查閱史料記載。

如今自己手上的這份文稿,與歷史上記載的那份資料所差無幾。

朱燁當時查閱的時候,也是忍不住暗罵真正的朱棣果然好生不要臉,這麼誇讚自己。

如今看來,不是朱棣不要臉。

真正的罪魁禍首,竟然是方仁美。

“罷了,就按照這個樣子編纂吧,反正這上面說的人又不是我。”

朱燁將手中的文稿整理好,丟回給了方仁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擺爛在異唐

甜橙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