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因為我們的到來,導致了這個時代的變化。”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需要我們將歷史推回正軌。”

朱燁面色沉穩,語速平緩,似乎早就已經心中有數。

“這話說得倒也沒錯。”

方仁美認同的點了點頭。

“但是好像這樣的際遇只是針對你。”

“畢竟我和沐惠兩人穿越過來的時間都比你久。”

“卻都沒有接觸過這樣的事情。”

“由此也不難猜出來,這個時代的變動,也是因你而起。”

方仁美一邊想一邊說,而且越來越覺得可能。

他穿越到大明這麼長的時間,歷史的發展都沒有什麼影響。

真正追根溯源,大明朝的變動還是自從朱燁出現以後才發生變化的。

也恰恰說明,罪魁禍首就是朱燁。

“這也沒法說,如果真的和其他人沒有關係的話。”

“我們自然也不會彙集到一起,彼此相識了。”

朱燁若有所思的端起了酒杯,送到唇邊輕抿。

方仁美看著朱燁的動作,眨了眨眼,認同道:“你說的也有道理。”

“接下來呢,你打算怎麼辦?”

過了一會,方仁美看朱燁沒有開口的意思,忍不住出聲問道。

“能怎麼辦。”

朱燁苦澀又瀰漫上臉:“頂著這張臉,也只能做該做的事情了。”

“也是,你都決定遷都了,我也是多此一問。”

方仁美也忍不住垂下頭去,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是呀。”朱燁的聲音有些惆悵。

緩緩閉上眼睛,朱燁的思緒卻還是有些翻湧。

遷都一事,雖然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

不過好在徐妙雲並沒有什麼意見。

接下來自己便可以著手做準備了。

不過在籌備期間,他還要先完成一些旁的事情。

看了一眼獨斟獨飲的方仁美,朱燁伸手按住了方仁美斟酒的手:“酒後誤事,少喝些才好。”

方仁美的動作頓了頓,也知道朱燁說的對。

如今他們行事務必要小心,自己和朱燁待會還要入宮,多飲了是不好。

“歡樂的時光總是十分短暫。”

方仁美搖搖頭,卻還是認命的將酒壺放回遠處。

“得了,奴婢這就伺候您回去。”

方仁美起身,衝著朱燁略施一禮,故意賭氣的說道。

朱燁無奈的搖搖頭,卻也沒有阻止方仁美。

他知道方仁美不是沒有分寸的人,在四下無人的時候,朱燁倒也不想束縛著他這稍縱即逝的輕鬆。

既然說完了該說的話,算算時間,也確實該回宮了。

朱燁起身,兩人一前一後,如同來時那般,折返而歸。

第二日一早,朱燁便讓方仁美將自己前一夜撰寫的皇令當著朝中百官的面,宣讀了出來。

朱允熥在位時,樹立的那些規章制度,統一被廢。

朱燁還是決定繼續任用朱元璋留下來的那些律法成例。

這樣的做法,自然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認可,當然也必不可免的得到了一部分官員的反對。

“皇上,國之大律,怎可朝令夕改,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有大臣站出反對朱燁的命令。

可朱燁根本就不理會,即便這大臣站到了自己的面前,朱燁也旁若無人一般,置之不理。

“皇上,臣附議。”

見朱燁不作理會,又相繼有人站出來繼續出言。

“哦?所以,愛卿既然知道不能朝令夕改,那朕的旨意都已經頒佈,這個時候收回來,就算不上朝令夕改了?”

朱燁臉上冷漠至極。

這些出言反駁的大臣,自然都是當初朱棣親自留下來的舊臣。

這些人跟在朱允熥身邊任事,對於朱允熥的治國之道,自然也是認同的。

不然依照朱允熥的性子,與自己意見相悖之人,又怎麼可能留朝任官呢。

所以這些人跳出來反對他,朱燁早已經有所預料。

這也是他為什麼,根本就沒有召集大臣商討,而是直接下令的原因。

他如今的身份是說一不二的朱棣,不是當初那個謙遜和善的朱燁。

所以,他沒有必要和這些大臣一一解釋,說服他們接受。

更沒有必要告訴這些人,他恢復朱元璋在世時所用的律法,究竟是為了什麼。

只要他頂著朱棣的這張臉,他想做什麼,不用和任何人商量。

“這……”那幾個站出來的大臣沒想到‘朱棣’會這麼懟他們。

臉上雖然掛不住,但是到底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是他們拿著朝令夕改先說事的,也怪不得‘朱棣’。

“可是皇上,當初這些皇令理律,確實是經過眾臣商議,對大明百姓都是有著極大好處的。”

“如今貿然更改,難免民間會哀聲載道,得不償失呀。”

又有人開口勸說道:“還請皇上三思而行。”

這聖旨雖然已經寫了,可到底還是沒有施行。

如今收回成命,倒也算不得朝令夕改。

倒是一旦頒佈這等皇令,到時候在民間會掀起什麼風浪,誰又能說的準呢。

“怎麼,朱允熥當初頒佈的皇令於國於民大有利處。”

“那麼先帝使用的律法,就一無是處了嗎?”

“難道你們是在質疑先帝的治國之道不成?”

龍椅上的‘朱棣’語氣冰冷,灼灼的視線,盯著那開口說話的大臣,咄咄逼人。

“臣,臣不敢……”

這麼大一頂高帽子扣下來,這大臣自然站不住腳,立馬人就跪了下去。

“起來吧。”

看著殿內烏壓壓跪倒了一片,‘朱棣’緩了緩,才開口喝道。

待眾人又膽戰心驚的起身之後,‘朱棣’才繼續開口。

“你們只看到了眼前的益處,卻絲毫沒有遠瞻那些法律條例給國家帶來的弊端。”

“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管理辦法,這叫因地適宜。”

“此舉措,確實有益於天下百姓。”

“可是地方條例不同。優待政策也不同,所以導致了人口大規模的變遷,這些弊端你們也不能忽視。”

“先前戰爭不斷,這些缺點暴露的不明顯。”

“可如今太平盛世,日後總不能繼續富饒的地方百姓撐死。”

“資源匱乏的地方百姓餓死。”

“共同發展才是我們主要的目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至尊天驕

狼將軍

升龍國魔神隕落

業餘作家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