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將軍那邊的戰鬥,倒是比較麻煩一點,一時半會,不會結束。”

“不過,陳桓已經帶兵趕過去了。”

“常升也已經接管了北平。”

“四哥是下了鐵心,把大軍都發配到南邊來了,北平倒成了一個空殼一般。”

“如今燕王妃和皇孫們,都被禁錮在燕王府中。”

“殿下打算如何處置?”

朱權看向朱燁。

這種事情他可不敢輕下定論。

跑開了燕王妃的身份,不說,那可是徐達的嫡長女。

雖然徐達如今已經不在世了了,可徐國公府的榮耀,那可是朱元璋力保的。

“暫且擱置吧,朱棣如今人在皇城,北平已經不足為懼。”

“況且朱棣趕到皇城之前,也是給予了蒙古重創。”

“蒙古那些人,一時半會,也不會進犯。”

“等爺爺醒過來,這些事情,再由他下定論吧。”

朱燁沉眉不展。

朱元璋的狀況不容樂觀。

若是施針之後還是不能甦醒的話,怕是……就醒不過來了。

將手中取下來的銀針守好,朱燁目不轉睛的盯著朱元璋,心中不斷的祈禱著朱元璋能夠趕緊醒過來。

焦灼的等待之中沐昂從外面走進門來,帶進了一抹寒意:“殿下。”

“戰場已經打掃完畢,手上的軍士們也都已經被安排妥當。”

朱燁點點頭,這才開口朝著沐昂問道:“沒受傷吧。”

“沒有,臣拿了皇印到軍營之中,大多數軍將便已經俯首,剩下的也都隨波逐流,不敢反抗。”

“臣辦事,殿下放心。”

沐昂說罷,才發現殿內的眾人都一副詭異的模樣看著自己……的身後。

頓時才反應過來,感情朱燁問的根本就不是他。

訕訕的摸了摸鼻子,沐昂往旁邊移了兩步,讓出了身後的沐惠。

見眾人的眼神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沐惠臉上發燙。

結果朱燁卻視若無睹旁人的目光,徑直走到沐惠的面前問道:“你沒受傷吧。”

沐惠趕緊搖搖頭,生怕朱燁守著這麼多的人再做出什麼難為情的事情來。

“皇上怎麼樣了?”

沐惠轉移話題道。

“我剛施過針,現在就等著爺爺醒過來。”

提到朱元璋,朱燁的心又揪了起來,轉身看著朱元璋床榻的方向,無奈的說道。

“沒事的,皇上定然能夠安然無恙。”

沐惠看著自己面前的朱燁,第一次察覺到,原來朱燁對朱元璋的感情竟然已經如此深厚了。

也不奇怪,畢竟朱燁的確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

只要有人真心實意的對他好,他定然也是百倍千倍的報以真情實意回饋的。

一如朱元璋,朱允熥,又如她自己一般。

似乎是感應到朱燁的誠心祈禱,又或是朱元璋感受到了身邊狗糧的突襲。

朱元璋在眾人擔憂的注視下,緩緩地睜開了眼睛。

雖然想要起身,可是身上無力,朱元璋動彈不得,只能躺在床上,控制著身上唯一能轉動的眼睛,看向床邊之人。

“咳咳咳……”

胸口的沉悶,讓朱元璋忍不住陳咳了起來。

“爺爺,您醒了。”

朱燁的關注點一直在朱元璋的身上,眼見著床上的人有了動靜,一個箭步便衝了上去。

鼻子一酸,眼淚直接就滾落了下來。

“辛苦你了。”

哪怕只是這個四個字,從朱元璋的嘴裡吐出來,也足夠艱難。

“這都是孫兒應該做的。”

“爺爺,您沒事就好,您沒事就好。”

朱燁的淚水不住的流了下來。

“男兒,有淚不輕彈。”

雖然朱元璋現在很像寬慰朱燁,奈何,他動都動不了。

“爺爺,您別說話,好生休養,萬萬不可再動氣了。”

朱燁有些後怕,這個時候被沐惠及時喊來的胡太醫已經匆忙從門外走了進來。

讓出位置給胡太醫,朱燁總算有了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自己面對朱棣的時候,都沒有在怕。

可獨獨,面對朱元璋的時候,朱燁知道自己嚇得腿都是軟的。

胡太醫切脈問診之後,臉上滿是喜意:“皇上吉人天相,定然長命百歲。”

胡太醫的話一出口,眾人懸著的心,這才徹底的放下來。

唯獨朱燁,還有些擔憂:“爺爺的病……”

“許是因為動氣的緣故,原本堵塞的血脈,竟然因為血氣上湧的緣故,被衝開了。”

“也是殿下您醫術高明,在殿下施針的輔佐下,目前已無大礙。”

胡太醫點了點頭,又衝著朱燁道:“殿下,勞煩您出來看下微臣新開的藥方,如果沒有問題,便可以讓皇上服用了。”

朱燁點頭,走到一旁,看著胡太醫在桌案上落下筆鋒。

“為了避免其他狀況發生,接下來還是要留意皇上的病情才是。”

“殿下切記,萬萬不可再讓皇上動了氣。”

“若是血脈受損,大羅神仙,怕是也救不回來了。”

“皇上這病是治不好了,好生照料,能保證性命無憂。”

“殿下,臣的能力,只能到此為止了,還望殿下諒解。”

這些話,實在是不適合在殿內,守著朱元璋的面說。

所以,胡太醫也只能藉機,向朱燁說明白。

“爺爺的病情,我知曉是什麼狀況,此事自然不是你的責任。”

“我會想辦法。”

“不過,在那之前還得勞煩太醫上心才是。”

朱燁嘆了口氣,也是無可奈何。

朱元璋畢竟年紀大了,這些毛病無可避免。

如今尚且還能醒過來,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自是不可能再奢望朱元璋能夠像是病倒以前那般生龍活虎。

這場病……沒有要了朱元璋的命,已經是萬幸。

和胡太醫商討好用藥之後,朱燁再次返回了朱元璋的窗前。

“朱棣那個逆子呢?”

朱元璋經過這短暫的緩衝,意識明顯清晰了一些,說話也連貫了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大宋回漢末

IBM寫作養家

響水鎮日誌

半仙小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