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拜會之後,蘇南城進入了一個暫時的穩定和平時期,原因是:呵呵,暴雪“我來”

在暴雪中,能見度連2m都沒有,怎麼活動?怎麼對抗?

木槿這邊倒挺開心,除了每天要多給勞動(伐木)人員和巡邏部隊準備2-3大桶熱水之外,沒什麼問題。

趁這個機會,木槿還組織了一些群眾文化活動,比如“淨水器發明大賽”,別說,還真有人組裝了一個只需要一些基礎材料和少量高階材料的化學沉澱淨水器和配套的可以批次生產的淨水片。還有就是對基地人員(本來是平民的人員)進行近戰格鬥訓練和槍械、弓箭的射擊訓練。

再說就是燈塔的宣傳工作,木槿找了幾個做過廣告策劃和製作的人員,很快把燈塔的名號打了出去。透過在難得的白天大量在城市各處刷燈塔的標誌(基地的標誌一個屹立在海霧中的燈塔),以及“末日之光”廣播電臺的號碼。高速沿途也已經開始有燈塔基地的路牌,以及廣播頻道的號碼。

這時候就體現出來燈塔佔據地利的好處了。就如同基地命名的初衷“黑暗海面的明燈”一樣,每個人都在這個方向看見了光明,所以即使後來鄒家派人在各條高速和省道國道架設廣告牌甚至粥棚,試圖“截胡”,也沒有佔到便宜——幾乎所有的移民,都是嘴裡唸唸有詞“燈塔”,去燈塔,就能活下去,而且只要努力就能掙得安穩的生活,在口口相傳中,成為許多人的信念。

等到了進入大災的第二年秋天,即5個月之後,蘇南的大雪終於是消停了。

這時候,燈塔戰略偵察部隊發現,又多了個鄰居——來自北方的張陸琪。這人就有意思了,是京都黑道上的人,雖然沒有什麼智計謀略,但武力值和戰鬥值都是非常高的(不過這是末世,武力在一定程度上比智計謀略管用)。末日初期,這些人是最容易雄起的。陸琪兄弟的隊裡,基本都是以前吃黑飯,或者嚮往吃黑飯的。

說起來,末日裡,基地奉行的規則和採取的管理措施全憑領頭人說了算,有的人(如木槿)是要講“道”“德”的(起碼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人(如鄒玉成)是要裝作講“道”“德”的,自然也有人(如陸琪兄弟)是明擺著不講“道”“德”的。

所以嘛,陸琪兄弟的隊伍,每到一處,總能吸納到那個地方最混蛋、最心狠手辣的混混。

這一次,他們就為蘇南補了一場好戲。

主要是小鄒兄弟,見燈塔有點實力,不好撼動,便找了個玩無間道的蘇南混混,在城郊就適時被陸琪兄弟的先鋒部隊“抓獲”,自然就把蘇南的情況一股腦地全說了啊,什麼蘇南現在佔據了最好地頭、物資、女人(注意這條)的就是燈塔啦,什麼地下一層全是堆積如山的米麵糧油啦,燈塔每天吃香的喝辣的每個人睡一間堪比五星級酒店的房啦(好像確實)。

不過陸琪兄弟就算傻,也摸爬滾打這麼多年,自然不會頭腦一熱一擁而上。他們還是謹慎地先進城找到根據地,立穩腳跟,找人去摸了幾次底,掂量一下自已的實力和燈塔的實力,發現自已好像實在沒什麼把握,轉而便開始打起了從燈塔出來的人和車的主意(一般出來的是裝備了防暴裝備和一些手槍和老式武器的民兵)。在路上埋伏了劫了兩次燈塔的車,搶走了兩車物資,打傷了兩回人。

這下子木槿就怒了:我也沒招你惹你,一上來就打我?這像話麼?!當天晚上就讓警衛連連長帶了10多個部隊的狙擊手,包圍了陸琪兄弟的臨時基地。早上那些人出門集訓喊口號,一陣槍響,誒,不多不少,打倒了14個參與搶劫的混混,也沒打死,專挑小腿打,打一個就報廢一個。關鍵是他們受傷了,陸琪兄弟還得養著他們(當然不排除直接扔掉的可能性),正反都是可憐的陸琪兄弟“受傷”。

陸琪的一個小弟,暴跳如雷開了裝甲車出來,剛啟動還沒過完馬路,就被木槿的狙擊小隊用11式狙擊榴彈一發穿甲彈打了個稀巴爛,人下來全身掛了彩,不過倒也還是活蹦亂跳。

木槿倒不是為了這麼些物資來打擊我們可憐的張陸琪同學,而是要殺雞儆猴,告訴在蘇南地區的所有人——別惹我們燈塔!

木槿不想讓信儀過早暴露過多實力,他也很節省人力和資源。他要的是北方自已內部也能相互制衡,而燈塔在一邊猥瑣發育。北方兩支隊伍都抱定城市不放手,那麼必然要為地盤、人以及物資起衝突、有爭奪,而且以鄒公子的姿態和張陸琪的野蠻,也根本沒法結盟。

不過該掙的民心還是得掙得,所以木槿準備整個大活——老子要搞個大集市!不過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要弄這種東西,對各方面的要求都很苛刻。就比如:如果有人攜帶槍支炸彈進入集市咋辦?有人趁機在集市中心暴動,殺傷民眾咋辦?有人交易時沒達成一致,引起衝突咋辦?其他兩個基地武裝干涉咋辦?

還好燈塔中有像王書裴這樣的老公安,還有一支混編公安隊伍,加上被他們親手調教出來的民兵隊(還有一些末世前的地鐵、機場用的行動式金屬探測儀)。相當一部分問題都可以解決掉。

於是乎,在“末日之光”電臺播出集市即將面世的情況後1個月,即末世的第10個月的第一週,“燈塔市集”如約而至。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道總裁疼嬌妻

地獄的茉莉

名柯我不是普通人

曾看同星空

末世:我靠系統建酒店

凩澺

隱行都市之逆流而上

紫陽後生

重生:七世正道人間

一字並肩王叔

末世求生之我四處投毒

姜花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