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9歲。因\"突發言語困難、右側肢體無力7小時\"入院。

現病史:患者7小時前在靜坐狀態下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言語表達困難,只能說簡單字詞,不能成句,可以理解他人言語,伴右側上下肢體無力,右手臂抬舉不過肩,右手不能持物,攙扶下可站立,不能行走。無頭痛、視物不清、頭暈、噁心、嘔吐、飲水嗆咳等症狀,無意識障礙和肢體抽搐。

既往史:既往有近2年有間斷心悸病史,間斷血壓升高達150 \/90mmHg,未服用降壓藥物,平時血壓波動在120 ~ 140\/ 60 ~ 70mmHg之間。否認糖尿病、心臟病、腦血管病、高脂血症病史.

個人史:無吸菸及飲酒等嗜好,右利手。

家族史:否認家族史及類似疾病史。

查體:血壓: 160\/ 85mmHg。神志清楚,查體合作。一般內科檢查基本正常。不完全運動性失語,右側鼻唇溝淺,右側口角低,示齒時口角歪向左側,伸舌右偏,右上肢肌力近端3級,遠端2級。右下肢肌力近端3級,遠端4級;左側上下肢肌力近端和遠端均5級。右上下肢肌張力略增高,左側上下肢肌張力正常。右側上下肢共濟運動檢查不能完成,左側上下肢共濟運動穩準。右側腱反射較左側活躍。右側Hoffmann徵、右側Babinski徵和Chaddock徵陽性。頸無抵抗,雙側Kermig徵陰性。

輔助檢查:頭顱MR和MRA示:左側尾狀核頭、左側側腦室旁多發DWI異常高訊號。左側大腦中動脈重度狹窄。

心電圖檢查:竇性心律,大致正常心電圖。

1.初步診斷: 多發性腦梗死

2.診斷依據

1.定位診斷:依據右利手,不完全運動性失語,定位左側額下回後部送動性語言中樞。依據右側中樞性面舌癱,右側肢體偏癱,右側肢體肌張力增高,右側腱反射活躍,右側病理徵陽性,定位左側皮質腦幹束和左側皮質脊髓束。綜合定位於左側大腦半球,左側大腦中動脈供血區。

2.定性診斷:患者為老年男性,安靜狀態下急性起病,突然出現言語障礙及右側中樞性面舌癱及右側肢體偏癱等局灶性神經功能損害,MRI顯示左側尾狀核頭部,左側側腦室旁DWI高訊號與神經功能缺損相對應,證實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MRA顯示左側大腦中動脈重度狹窄,符合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

3.鑑別診斷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由於區域性腦或視網膜缺血引起的短暫性神經功能缺損,臨床症狀一般不超過1h, 最長不超過24h,且無責病灶的證據。如果神經功能缺損症狀超過1h,絕大部分神經影像學檢查均可發現對應的腦部梗死小病灶。此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症狀已經7小時,MRI顯示與神經功能缺損對應的DWI異常訊號,可排除TIA, 明確診斷腦梗死。

2.心源性栓塞:多在活動中急驟發病,可能同時出現多個血管供血區的腦損害,大多數心源性腦栓塞患者伴有房顫、風溼性心臟病、急性心肌梗死等栓子來源的病史。此患者靜態發病,神經功能缺損侷限在單支血管供血區,心律齊,未聞及雜音,心電圖無異常,均不支援心源性栓塞,但既往有間斷心悸病史,應注意鑑別,需要延長動態心電圖監測時間、超聲心動圖檢查等進一 步除外可能心源性栓子來源。

4.進一步檢查:

(1)腦血管病常規檢查專案: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血常規、凝血功點肝腎功能、電解質、血脂,肌鈣蛋白等心肌缺血標誌物,氧飽和度,胸部X線檢查。

(2)評價顱內外血管及側支迴圈情況:頸動脈雙功超聲,TCD, 必要時DSA檢查。

(3)患者近2年有間斷心悸的病史,雖然心電圖正常,但不除外陣發性心房纖顫,可行動態心電圖監測。超聲心動圖,必要時經食道超聲檢查,進步排除心臟附壁血栓、 心房黏液瘤,二尖瓣脫垂和卵圓孔未閉等可呈心源性栓子來源。

5.治療要點

(1)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長期維持治療。

(2)急性期血壓應維持較高水平,避免脫水和過度降壓。病情穩定時,若持續血壓≥140\/90mmHg,在數天後可開始啟動降壓治療。

(3)可使用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改善腦血流的藥物。本例患者發病無低血壓和血容量不足證據,臨床不考慮低灌注機制,故不予擴容治療。

(4)康復鍛鍊:發病24h內不應進行早期、 大量的運動。病情穩定的情況下應早開始坐、站、走等活動。重視語言、運動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康復訓練,進行卒中後抑鬱的篩查,存在卒中後抑鬱時進行抗抑鬱治療,儘量恢復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5)應用他汀類藥物強化降脂治療,針對卒中危險因素早期開始二級預防,並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NBA:執教勇士,鄧肯感到不安

傳球鍵修好了

太子殿下的日租生活

冀北之北

民國暗戰之閻羅判官

暮景凝煙

救贖男頻文中的男主

粉紅老奶奶

無盡道途,塵空破萬道立己道

空源自空

纏夢之夜

胖頭魚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