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京都。

金碧輝煌的大殿上,大周皇帝趙璈端坐在龍椅上,威武森嚴。

百官在臺下整齊排成數列,頷首低眉,手拿奏書,隨時等候奏報。

趙璈面露喜色的拿出霍蘭山呈上來的奏報,道:“朕今日跟諸位愛卿分享一個好訊息,就在幾日前,霍將軍麾下一名姓陸名凡,二十歲不到的副千戶,於萬軍叢中斬下北蠻多達部落副頭領,塔爾木的首級!”

“多少年了,都不曾有人立下如此戰功,此舉真可謂壯哉我大周國威啊!”

百官聽到這則訊息後,臉上的表情各有不一。

有的欣喜,有的驚訝,有的沉思,有的陰沉。

他們自是知曉塔爾木乃是一位五品境高手,而本朝的千戶最高不過六品境。

一名六品如何能斬殺五品高手,更別提是在萬軍叢中了。

很快就有人站出來質疑:“陛下,此奏報是否屬實?”

“劉愛卿說笑了,霍將軍忠心耿耿,斷然不會拿此事跟朕與諸位臣工開玩笑,否則豈不是犯了欺君之罪?”趙璈當即辯解道。

他三十歲登基,距今已有十多年了,怎奈何朝堂上站著的大部分人,都是先皇舊部,雖有話語權但不高。

作為帝王,他也想做一些實事出來名垂千古,怎奈何以當前的實力,還不夠和這些人叫板。

若非因為掌握了部分兵權,恐怕兩年前那場削爵風波,現在坐在椅子上的,怕是另有其人了。

說實話,趙璈也有些懷疑這條奏報的真實性,但霍蘭山是自已可以信賴的人。

現如今對方決定培植自已的勢力,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而且他也相信,霍蘭山必定將事情都料理好了,絕對不會讓這幫老臣抓到把柄。

想到這,趙璈掃眼一眼眾人,詢問:“諸位臣工想想,陸凡立下如此大功,朕該如何獎賞?”

在場的官員也心知肚明,知曉霍蘭山是陛下最相信的武將。

因為他是從微末之中起家,沒有什麼背景,唯有背靠皇權,才能在這朝堂上有一席之地。

但是,沒有人敢小瞧霍蘭山,畢竟是一名有實權的三品武將。

甚至,眾人一直防備著霍蘭山發展自已的勢力,絕對不讓他再將手伸到朝堂之上。

因為大家都有利益捆綁,都是世家大族之人,若是再來一個人分蛋糕,那麼其他人可就要少吃一些了。

如今,霍蘭山想要提拔這個叫陸凡的小將,斷然不能讓其如願。

“陛下,此等戰功多年不曾出現,不過陸凡還很年輕,微臣提議,擢升其為正五品小將,賞田千畝,賜宅邸一座即可!”

文官這邊商議了片刻,便給出了賞賜的方案。

可武將那邊聽見後,頓時有些不樂意了,畢竟是武人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該幫忙爭取還是要爭取的。

否則的話,今後自已這些勳貴武將,立下了同等的功勞,豈不是輕易就能被打發了?

“我覺得不妥,那可是塔爾木的首級,僅僅是連升三級,賞賜些田產宅邸怎麼行?”

“那廖將軍認為該如何賞賜?”

“此功勞至少也要提拔為從四品參將,田產、金銀、宅邸一樣都不能少!”

“連升三級,已然是我大周最高規格的賞賜,斷不能壞了規矩!”

……

一方極力爭取自已的利益,另一方極力不想給,文武官員即刻爭吵了起來。

趙璈只覺得頭大,不耐煩道:“都安靜一下,聽聽吏部尚書的意見吧!”

吏部尚書,是吏部的最高官員,掌管其他官員的調動、考察、任免、考核等,因此有一定的話語權。

吏部尚書宋文英聽見陛下叫了自已,當即便站了出來。

他沒有絲毫鋪墊,款款道:“回陛下,按照祖制,斬殺北蠻主將,應當加官進爵!”

這句話一說出來,在場包括趙璈在內的所有人,臉上都寫滿了震驚之色,死死得盯著宋文英。

自打兩年前的事情過後,所有人都知道當今陛下有意削爵。

現如今,宋文英提議封一名小將爵位的事情,這不是愣往雷點上踩嗎?

果不其然,趙璈的眼神中帶著一絲不悅,不過他並沒有發作,而是問道:“哦!文英為何要提議給陸凡封爵?”

“稟陛下,我大周近百年不曾有人取得過這樣的戰績,也有近幾十年沒有封過爵位了,為了彰顯您的恩德,為了讓天下人知曉吾皇的大度,微臣懇求您賜封陸凡爵位!”

竟然敢拿天下人來要挾,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趙璈將牙齒咬得‘嘎吱嘎吱’響,恨不得當場將這個老匹夫杖斃。

此前為了削爵,他可是連命都快沒了,現如今又要封爵,這不是給自已找不痛快嗎?

即便這個叫陸凡的,是霍蘭山有意栽培的人,但封官可以,封爵絕對不行。

不過,趙璈也並非傻子,知曉宋文英建議此舉,必定有他的用意。

畢竟這老小子可是文官集團的人,沒可能平白無故同意給一個武人封爵。

“宋愛卿,朕知曉陸凡所立戰功不小,按照祖制確實應該封爵,但他太年輕了,朕有意栽培幾年,過剛易折的道理,你不是不知道!”

“陛下,正是因為年輕,才需要多歷練成長,若是這麼容易就折的話,那您的期望,豈不是白費了?”

趙璈在這句話裡,聽見了一股非同尋常的味道出來。

這時,一旁的貼身太監總管湊了過來,輕聲道:“陛下,就在剛剛,霍將軍的親兵送了一張紙條過來!”

“哦,給朕看看!”

趙璈接過紙條攤開看了看,只見上面寫著霍蘭山的提議。

他沉思片刻,看向臺下的百官,道:“此事就依文英所言,封陸凡為武強伯,地點就在受災的嶺南,若是災情解決得當,那便世襲三代!”

這則封賞令一下達,除了宋文英之外,所有人都懵了,怎麼也沒想到趙璈竟然會答應下來。

不過仔細思考一下,倒也能從中找出一些問題。

讓一位新晉伯爵去治理災情,真是想的出來啊!

嶺南現在可謂是水漫金山、餓殍遍野、匪患如雲,治理得當世襲三代。

若是治理失利,那豈不是爵位不保,甚至還會被知罪?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事記錄

尼龍紮帶

軍閥:開局臭巡捕,打造最強帝國

最佳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