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個人或者企業想成功,唯一辦法是?

辦法是:以原則為中心。

什麼是領導力?

領導力就是清晰地指出別人的價值和潛力,使對方受到鼓舞,從而有所意識。

在人際關係中,小的事情也很重要。

真正的大事業,通常只會思路開闊,內涵豐富的頭腦,經由忘我的合作精神互敬和雙贏締造。

真影響力是以互相理解為前提的,而要互相理解就需要談話者全心投入地做一個專注、主動的聆聽者,至少談話一方首先要先學會聆聽。(在別人講事情時,一定要認真和專注地去聆聽。)

在發生衝突和分歧時,應用創造性合作解決。

人的本質是四維的——身體、頭腦、心靈、精神。(開拓閱讀的廣度和深度,終身教育。)

第一章: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已

什麼是個人魅力?(書56頁)

個人魅力即認為成功與否,更多取決於性格、社會形象、行為態度、人際關係以及長袖善舞的圓熟技巧。光有技巧還不夠,只有心存善念,才能賦予人際關係技巧以生命力。

什麼是思維定式?(書59頁)

思維定式:“看世界”的方法。主要指我們的感知、理解、詮釋。

它是每個人看世界的方式,未必與現實相符。對於一些事,我們往往會因為我們的思維定式,讓我們不自覺地對自已所看到的事物做出判斷。

人腦中的地圖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依據世界本目繪製的地圖,反映現實狀況;一類是依據思維定式繪製的地圖,反映個人價值觀。

什麼是原則?

原則:說話做事依據的準則。

地圖印錯的案例?\/思維定式的案例?(書59頁)

【地圖印錯的案例:例如我對想去芝加哥中心區的某個地方,但是我得到的地圖,由於印刷問題,把芝加哥印到了底特律。我可以改變我的行為,比如說:更努力、更迅速。但是這種方式只會讓我更快地達到錯誤的地點。但是我可以改變自已的態度,讓自已更加積極地思考、更加地樂觀。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走錯了路。】

說明:根本問題不在於人們的行為態度,而在那張錯誤的地圖。就是人類生存以來賴以生存的思維定式,它雖然節省了我們很多的時間,但有時就是會誤導我們,把我們領向錯誤的途徑。

我們人腦有兩種地圖,可以分為兩大類:依據世界本來面目繪製的地圖,反映現實情況;依據思維方式繪製的地圖,反映個人價值觀。

少婦和老人的案例?\/思維定式的案例?(書60頁)

【少婦和老人的案例:哈佛商學院的一位教授,他準備了一份少婦的圖片和一份老奶奶的圖片,分別將這兩個圖片發給教室兩邊的學生。讓他們看十秒,再·收回來。接著用投影儀播放兩者共同特點的畫像,讓全班同學去描述。看到少婦照片的一致認為是少婦,看到老人照片的一致認為是老人。後面雙方就發生了爭執,甚至有人上去指畫像。後來大家開始討論畫中的細節,才漸漸看到另一方眼中的畫像。】

說明:條件作用對於思維定式有著強大的影響力。思維定式是行為與態度的源頭,思維定式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別人的觀點雖然有異但也是清楚客觀的。我們要認識到思維定式的影響,並樂於聆聽接受別人的看法,學會思維轉換,才能有更廣闊、客觀的看法。

哈佛商學院教授想借此證明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並且都很正確,這個實驗能使我們對人和人際關係的本質有更透徹的認識。

這個實驗說明了思維定式是行為與態度的源頭,脫離這個源頭的言行就是表裡不一,言不由衷。

什麼是思維轉換?(書63頁)

思維轉換即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的頓悟感。第一印象的影響越深,頓悟的力量就越大,好比一瞬間萬道光芒把內心照亮。

無論思維轉換的結果是否積極,過程是否二維碼,都會讓我們的世界觀發生改變,而且改變的力度驚人,無論思維定式是否正確,都會決定我們的行為和態度,並最終影響到我們的人際關係。

思維轉換是由誰提出的?(書63頁)

人和人際由托馬斯·庫恩在他的經典之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提出的,庫恩在書中闡述,科學研究的每一項重大突破,幾乎都是打破傳統,打破舊思維、舊模式才得以成功。

思維轉換的案例?\/作者坐地鐵的案例?(書64頁)

【思維轉換的案例:作者在坐地鐵,突然上來一男子與幾個小孩,小孩很吵鬧,打破了原有的安靜的氛圍,但父親卻無動於衷。作者忍不住和他說讓他管下孩子,父親說,孩子的母親在1個小時前剛剛去世,他手無足措,孩子可能也是。作者瞬間改變思維,怒氣全消,並問他需要什麼幫忙嗎。】

說明:我們要學會思維轉換,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

燈塔的案例?\/以原則為中心的案例?(書65頁)

【燈塔的案例:弗蘭克·柯克在《過程》中寫的,兩艘演習戰艦在陰沉的天氣中航行了數日,當時天色已晚,霧很大,看不到路。入夜後發現有個地方有光,並且有相撞的可能性,船長讓訊號兵通知對方改變方向,對方則讓船長改變方向,最後船長勃然大怒,繼續讓對方改變方向,對方傳來訊號說:這是燈塔。最後船長改變了航道。】

說明:我們常常因為身處迷霧而看不清事實,但看清事實往往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環。原則如燈塔,是不容動搖的自然法則,以原則為中心,才能指引人類成長和走向幸福。原則是深刻、基本和普遍的。

原則如燈塔,是不容動搖的自然法則。正如塞西爾·B·德米爾在他指導的電影《十誡》中所講的,我們不可能打破原則,只能在違背法則的時候讓自已頭破血流。

書本的原則是:產出與產能平衡的原則。它指引人生的燈塔。

成長和改變的案例?\/作者參加女兒三歲生日的案例?(書69頁)

【成長和改變的原則案例:作者參加三歲女兒的生日派對,女兒不肯把禮物讓給其他小朋友玩,在場很多家長都在目睹女兒的自私表現,讓作者很難堪。作者和女兒講分享的概念,然後又說給她口香糖,最後只能恐嚇和威脅了,強硬的搶過一些玩具給其他小孩玩。】

說明:只有真正擁有過,才會懂得分享。

女兒未曾經歷過分享的好處,因此不願付出,作者卻過於在意其他家長的看法,不夠重視女兒的成長和父女的關係。

如果能夠和女兒傳授分享和愛的理解,讓女兒決定要不要分享,或者可以帶其他孩子做遊戲,解除女兒的心理壓力。

什麼是新的思想水平?(書73頁)

它強調以原則為中心,以品德為基礎,要求“由內而外”地實現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由內而外”就是從自身做起,從自已的內心做起。

第二章:七個習慣概論

習慣的定義?(書82頁)

習慣的定義:習慣定義為“知識”、“技巧”與“意願”相互交織的結果。

知識是理論範疇,指“做什麼”與“為何做”;

技巧告訴我們“如何做”;

意願促使“想要做”。

要養成一種習慣,三者缺一不可。

成熟模式圖?(書83頁)

成熟模式圖:即人類成長的三個階段——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期。

依賴期以“你”為核心——你照顧我;你為我的得失成敗負責。

獨立期以“我”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負責;我可以靠自已;我有權選擇。

互賴期以“我們”為核心——我們可以做到;我們可以合作;我們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共創前程。

依賴期的人靠別人實現願望,獨立期單槍匹馬走天下,互賴期的人群策群力實現最高成就。

農夫和鵝的案例?\/產出產能平衡的案例?\/鵝生金蛋的案例?(書86頁 )

【農夫和鵝的案例:一個很窮的農夫,他發現了一隻會下金蛋的鵝,後面他靠著這些金蛋變成了有錢人。財富使他變得暴躁又貪婪,他嫌棄鵝產金蛋的速度太慢,就把鵝的肚子刨開,想一次性拿到所有金蛋。結果鵝的肚子裡面什麼也沒有。】

說明:金蛋——產出p,鵝——產能pc,效能在於產出和產能平衡。想要有更多的效能,必須保持兩者平衡。

人類擁有的三類資產是什麼?(書87頁)

人類所擁有的三類資產:物質資產、金融資產、人力資產。

電動割草機的案例?\/效能原則的案例?\/三類資產的案例?(書87頁)

【電動割草機的案例:作者買了一臺電動割草機,但是作者卻不懂得保養它,第三個季度就出故障了。】

說明:如果作者能早點在產能(保養割草機)上花功夫,就可以繼續享受它的產出(修整過的草坪)。所以作者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這不符合效能原則。急於近利往往會毀掉寶貴的物質資產,保持產出產能的平衡會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利用物質資產。

感情產能經歷的案例?\/作者和女兒的私人約會案例?(書88頁)

【感情產能的經歷案例:作者和女兒單獨玩,問女兒想做什麼。女兒說想看《星際大戰》,後面他們就一起去看電影了。雖然作者不喜歡科幻電影,但是他很享受和女兒看電影的過程。】

說明:要保持產出產能平衡。因為餵飽了親子關係這隻鵝,看的過程中加強了親子間的關係。

團體產能的案例?\/蛤蜊濃湯餐廳老闆的那個案例說明了什麼?(書90頁)

【團體產能案例1:有一家以蛤蜊濃湯叫座的餐廳,每天午餐時間都門庭若市。後來餐廳轉手,唯利是圖的新老闆往濃湯中摻水,第一個月的確大發橫財。因為成本降低了,顧客卻沒少。後來顧客不再上當,老闆使勁渾身解數都無法挽回局面,因為已經失去了顧客的信任。】

說明:因為他已經失去了寶貴的資產——顧客的信任。會產金蛋的“鵝”已經不在了。不遵守產出產能平衡的原則的,會降低效能,最終導致“鵝”的死亡。

團體產能的案例?\/如何對待懶散的員工的案例說明了什麼?(書91頁)

【團體產能案例2:有個人問作者:怎樣對付那些懶惰、不稱職的員工。有個人回答說:投幾顆手榴彈,又有幾個人說不好好幹就走人。然後有個人就問,誰收拾殘局呢?然後那幾個人就說不會有殘局。那個人就說那你怎麼不這樣對待你的顧客呢?不想買就滾蛋!那些人說不能這樣,那個人就說,那你可以這樣對待你的員工嗎?那些人就說,員工是自已僱來的。後面就問,你的員工是否忠心耿耿?他說,根本找不到得力助手,因為他們只想著請假、跳槽、兼職,對公司毫不在乎。】

說明:效能在於平衡。你希望你的員工怎麼樣,你就要怎麼樣去對待你的員工。這種只重金蛋的態度和思維方式,實在難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潛能。

產出與產能平衡是指引人生的燈塔,是效能的定義和模式,是書中七個習慣的基礎。(書92頁)

第三章:習慣一——積極主動——個人願景的原則

自我意識的能力?(書103頁)

自我意識的能力:即思考自已思維過程的能力。

社會之鏡?(書104頁)

如果我們僅僅透過“社會之境”,即時下盛行的社會觀點以及周圍人群的意見、看法和思維方式來進行自我認知,那無異於從哈哈鏡裡面看自已。

人性的三種社會地圖分別是?\/解釋人性的三種決定論?(書104頁)

人性的社會地圖:分為三種決定論——基因決定論、心理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有時單獨使用,有時一起使用。這三種地圖都以“刺激——回應”理論為基礎。

基因決定論——認為人的本性是祖先遺傳下來的。

心理決定論——強調一個人的本性是由父母的言行決定的。

環境決定論——主張環境決定人的本性。

在刺激與回應之間,人有選擇的權利的案例是?\/弗蘭克爾被關進德國納粹集中營的案例?(書105頁)

【刺激和回應之間選擇的自由案例:維克多·弗蘭克爾,他身為猶太人,在二戰期間被關進德國納粹的死亡集中營,家人幾乎都死掉了,只剩下一個妹妹。他本人也飽受恥辱。有一天,他被關在囚室,忽然有一種全新的感受,後來他稱這種感受為“人類的終極自由”。雖然納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環境,摧殘他的肉體,但是他的自我意識是獨立的。在刺激與回應之間,他有選擇的權利。最後,憑著想象力和記憶,他不斷修煉心靈、頭腦和道德的自律能力,將內心的自由種子培育得日益成熟,直到超脫納粹的禁錮。他強大的內心力量,幫助他實踐自已的選擇,這種力量感化了其他囚犯,甚至獄卒,幫助獄友們在苦難中找到生命的意義。】

說明:逆境往往能激發人的思維轉換,使人以全新的觀點看待世界。在最惡劣的環境中,弗蘭克爾運用人類特有的自我意識,發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則。在刺激與回應之間,人類有選擇的自由。

積極主動的四種模式是什麼?\/人類的四種天賦是什麼?\/人和動物的區別是什麼?(書106頁)

選擇的自由包括人類特有的四種天賦:自我意識、想象力、良知、獨立意志。

自我意識(思考自已思維過程的能力);

想象力(超越當前現實而在頭腦中進行創造的能力);

良知(明辨是非,堅持行為原則,判斷思想、言行正確與否的能力);

獨立意志(基於自我意識、不受外力影響而自行其是的能力)。

什麼是責任感?(書107頁)

責任感:即選擇回應的能力。

積極主動的定義?

積極主動不僅指行事的態度,還意味著人一定要對自已的人生負責。

什麼是積極主動的人?(書108頁)

積極主動的人不會因為外界的因素或者一時情緒而衝動行事。積極主動是人類的天性,即使生活受到了外界條件的制約,那也是因為我們有意無意地選擇被外界條件所控制,這種選擇稱為消極被動。

積極主動不僅指行事的態度,還意味著人一定要對自已的人生負責。個人行為取決於自身的抉擇,而不是外在的環境。人類應該營造有利的外在環境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積極主動選擇的案例?\/護士的案例?(書108頁)

【積極主動選擇的案例:作者做積極主動的演講,中途有個女士突然大聲喧譁,後來引起不少人注目。她覺得不好意思,才勉強坐下。後來依舊安耐不住,作者後來一問,知道她是一名護士,有一個難纏的病人,每天都飽受這個病人的“折磨”,病人覺得她做什麼都不夠好,處處找茬,導致她每天都很痛苦。然後她又不自主地把情緒發洩給家人,直到她聽到作者這個演講,漸漸認識到自已的確有能力可以選擇不痛苦,她突然覺得自已重生了,覺得自已擺脫了牢籠。】

說明:傷害我們的往往不是悲慘遭遇本身,而是我們對於悲慘遭遇的回應。

積極主動的人理智勝於衝動,他們能夠慎重思考,選定價值觀,並將其作為自已行為的內在動力;而消極被動的人則截然相反,他們感情用事,易受到環境或條件作用的驅使。

埃莉諾·羅斯福所說的:“除非你願意,否則沒人能傷害你。”

聖雄甘地所說的:“除非拱手相讓,否則沒人能剝奪我們的自尊。”

弗蘭克爾指出人生三種重要的價值觀,分別是?(書109頁)

弗蘭克爾指出人生有三種重要的價值觀:經驗價值觀、創造價值觀和態度價值觀。

經驗價值觀:來自自身經歷。

創造價值觀:源於個人獨創。

態度價值觀:面臨絕症等困境時的回應。

態度價值觀的案例?\/妻子的朋友卡蘿的案例?(書109頁)

【積極主動\/態度價值觀的案例:作者和妻子桑德拉的朋友卡蘿,她癌症晚期的時候,妻子桑德拉陪她完成一部回憶錄——卡蘿想在孩子的人生不同階段都留下建議與警示。她儘量不用止痛藥,因為這樣才能時刻保持清醒。卡蘿的積極主動的精神極大地激勵了所有人。】

說明:在面對絕症的時候,卡蘿並不是等著死神的降臨。而是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態度,就算是人生的最後階段了,她選擇的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變被動為主動?

採取主動是實現人生產能與產出平衡的必要條件。

變被動為主動的案例?\/作者去參加家裝行業的年度業績檢討會的案例?(書111頁)

【變被動為主動案例:作者參加家裝行業的季度業績檢討會,因為當時正值經濟衰退,對於他們來說受打擊更大,參會人員都士氣低落。第一天討論行業現況,結束後比會前還灰心;第二天討論行業未來,都認為事情還會惡化;第三天,大家決定換個角度,著重於積極主動的做法,討論如何應對,大家積極討論。最後會議結束時,大家都士氣高昂,信心十足。】(作者曾經和一群家裝行業的人共事,20多個人一起共享季度報表和麵臨的問題。當時正值經濟衰退,第一天的主題是行業的現狀,外部壓力越來越大,失業率不斷升高,不得不裁掉一些員工,結果開完會後,每個人都很灰心。第二天討論的是行業的未來,大家按照消極的假設研究行業的發展趨勢,結果氣氛更加沮喪,都認為事情會更加的惡化。第三天大家換了個角度,著重於積極主動的做法:“如何主動出擊?有何計劃?”,最後會議結束時,大家都士氣高昂,信心十足。)

說明:我們有能力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現狀和未來。逃避現實,只能被動地接受。

消極被動的語言和積極主動的語言?(聆聽自已的語言?)(書113頁)

我已經無能為力——試試看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我就是這樣——我可以選擇不同的作風;

他把我氣瘋了——我可以控制住自已的情緒;

他們不會答應的——我可以想出有效的表達方式;

我只能這樣做——我能選擇恰當的回應;

我不能——我選擇;

我不得不——我更願意;

要是怎麼樣就好了——我打算怎麼樣。

聆聽自已語言的案例?\/有位學生向作者請假要到外地去比賽的案例?(書113頁)

【聆聽自已的語言案例1有學生請假想去外地參加比賽:有一個學生找作者請假,說要隨網球隊去外地比賽。作者問他是不是自願的,學生回答說,我不得不去。作者又問,不去有什麼後果,學生說,不去會被校隊開除,他不願意被開除。作者又問他,有沒有想過缺課的後果?他回答說不知道,大概會失去學習這堂課的機會。最後這個學生還是參加了比賽,但是是他自已的選擇。】

說明:推卸責任的語言往往會強化宿命論。說者一遍又一遍地被自已洗腦,變得更加自苑自艾,怪罪別人和環境。很多事情是自已主動選擇的結果,而不是被動接受。

聆聽自已語言的案例?\/有位先生說他對他太太失去了感覺的案例?(書114頁)

【聆聽自已的語言案例2有位男士對自已的太失去了感覺:一位男士對作者說,他對太太失去了感覺,他覺得他不再愛他的太太。作者建議他去愛他的太太,他卻覺得愛是一種感覺。後來作者告訴他,愛是一種行為,是動詞。是為她服務、為她犧牲、聆聽她心裡的話、設身處地為她著想、欣賞她。】

說明:積極主動的人會用行動來表達愛。

什麼是關注圈?什麼是影響圈?(書114頁)

對關注圈和影響圈的理解:除去我們沒興趣、不關注的部分,世上的事情都處在我們的關注圈,而其中有一部分是我們透過自已的行為能對其產生影響的,就是影響圈。

積極主動的人專注於“影響圈”,他們專心做自已力所能及的事,他們的能量是積極的,能夠使影響圈不斷擴大。反之,消極被動的人則全神貫注於“關注圈”,緊盯他人弱點,怨天尤人,忽略自已力所能及的事,使得影響圈變小。

結論:我們不必擔憂外界條件,只要先從自已做起,就可以化阻力為助力。

面對問題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什麼?怎麼解決?(書117頁)

面對的問題可分三大類:直接控制、間接控制和無法控制。

直接控制(問題與自身的行為有關)——可以透過培養正確的習慣來解決。

間接控制(問題與他人的行為有關)——可以透過改進施加影響的方法來解決。

無法控制(我們無能為力的問題,例如我們的過去)——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面部的曲線,以微笑、真誠與平和來接受現實。縱使有再多不滿,也要學著坦然處之,這樣才不會被問題左右。

擴大影響圈的案例?\/有一位高管和總裁互補的案例說明了什麼?(書118頁)

【擴大影響圈案例1和總裁互補的高管:作者為一家公司服務,該總裁精力旺盛,才華橫溢,但是管理卻獨斷專行,部下主管都覺得苦不堪言,實則是以上司的缺點作為推卸責任的藉口。有位主管卻是彌補總裁的缺失,加以緩衝,減輕下屬壓力,再配合總裁的長處,最後深得總裁信任。其他主管開始攻擊他,但是他以平常心對待。久而久之,他對同事的影響力也增加了。最後公司的任何重大決策必經他的參與及認可,與總裁相輔相成。】

說明:這位主管並非靠樂觀的條件而成功,是正確的抉擇造就了他。積極主動的人做自已影響圈內的事情,做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步步擴大自已的影響圈。

擴大影響圈的案例?\/聖雄甘地不願與大英帝國一起譴責印度人民的案例?(書119頁)

【擴大影響圈案例2聖雄甘地不願譴責印度人民:聖雄甘地因不肯與印度人一起譴責大英帝國對印度人民的奴役,受到印度議員的抨擊。他親自下鄉與農民同甘共苦,一步步擴大在勞苦大眾中的影響,最後贏得全國人民的支援與信任。透過絕食與道德說服讓英國人屈服,讓三億人民擺脫了殖民統治。】

說明:我們要學會擴大自已的影響圈。在這種環境下,聖雄甘地的選擇是擴大自已的影響圈,使他們對他信服。

“如果”和“我可以”案例?\/《舊約》約瑟的案例?(書120頁)

【“如果”和“我可以”案例舊約約瑟磨鍊後掌管埃及:《舊約》裡的約瑟17歲被賣到埃及做奴隸,他積極處事,磨練自已,受到主人信任。後來又受陷害進入監獄13年,但依然不改變心態,時刻想著“我可以”而不是“如果”。他化悲憤為動力,最後掌管整個監獄,到後來掌管整個埃及。】(約瑟17歲被人賣到埃及,成為埃及法老的護衛長的奴隸,面對這樣的遭遇,任何人難免自怨自艾,但是約瑟確能積極處世,專心磨鍊自已,不久便倍受信任,幫助主人打理家事,掌管財產。後來遭人誣陷,他也沒有出賣自已的良心,他積極的態度沒有變,他從自身做起,時刻想著“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化悲憤為動力,沒多久就掌管了整座監獄,後來又掌管了整個埃及。)

說明:人人都應該為自已的人生負責,應該為自已營造有利的環境,而不是坐著等好運或者厄運的降臨。我們要對力所能及的事情處之泰然,對能改變的事情全力以赴。

承認往日錯誤的案例?\/作者兒子犯錯誤看錶帶的案例?(書122頁 )

【承認往日錯誤的案例:作者有一個兒子是學校橄欖球隊的四分衛,當他或者他的隊友犯了重大的錯誤的時候,他都會開啟錶帶,然後再扣上。他用這種方法以示相關記憶已被清除,不會讓這個錯誤影響後面的比賽。】

說明:在把生活中心由關注圈移至影響圈之前,有兩件關注圈內的事情值得深思——那就是自由選擇的後果以及錯誤。對於已經無法挽回的錯誤,積極主動的人是承認往日錯誤。

影響圈的核心是?\/培養效能習慣的根本力量是?

做出承諾與信守承諾的能力。

積極主動的本質和最清晰的表現是?

積極主動的本質和最清晰的表現是:對自已或別人有所承諾,然後從不食言。

掌握人生的兩種途徑?\/如何實現人生價值?

兩種可以掌控人生的途徑:做出承諾,並信守承諾;確立目標,並付諸實踐。

第四章:習慣二——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以終為始的案例?\/自已參加自已的喪禮的案例?(書131頁)

【以終為始的喪禮案例:自已參加自已的喪禮,你希望別人對你的評價是什麼?你希望在蓋棺定論時獲得的評價,才是你心中真正渴望的成功。】

以終為始的定義?

以終為始的定義:你的人生目標即個人最重視的期許或價值觀來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以終為始說明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先認清楚方向。

以終為始的原則基礎?(兩次創造和自我領導)

任何事物都是兩次創造而成,第一次是先在腦中構思(智力上的創造——領導),第二次是實際行動(體力上的創造——管理)。

自我領導。

領導與管理?

領導是第一次創造,管理是第二次創造。

領導與管理就好比思想與行為。管理關注基層,思考的是“怎樣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領導關注高層,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麼事業”。

管理是正確地做事,領導是做正確的事。

領導與管理的案例?\/一個石油公司的總裁發現自已不曾領導的案例?\/西雅圖,主管進修課程?(書135頁)

【領導與管理的案例——一個石油公司總裁發現自已不曾領導:作者在西雅圖負責一個一年的主管進修課程,最後一堂課上,一個石油公司總裁說,他檢討自已,發現自已不曾領導,忙於管理搞得焦頭爛額。於是他就把管理交給別人,自已專心把握公司方向。後面公司脫胎換股,營業額翻了一倍,利潤增長四倍。】(作者曾在西雅圖負責一個為期一年的主管進修課程,最後一堂課上,與一位石油公司的總裁交流心得,作者曾指出領導與管理的差異,那位總裁立刻檢討自已,發現自已不曾領導,每天忙著管理,他決定放下管理工作,專心把握公司方向。石油總裁苦思如何領導公司,如何建立企業文化,石油總裁認定自已必須做個領導者,最後公司脫胎換骨,營業額和利潤都增長了。)

說明:有的人在生活中的領導意識匱乏,可能連自已的價值觀都沒有搞明白,就忙於提高效率,制定目標或完成任務。

人類的自我意識是什麼的基礎?

人類的自我意識是:積極處世的基礎。

如何改寫人生劇本?

想象力、良知、自我意識相結合能改寫人生劇本。

①人類的自我意識是:積極處世的基礎。②而想象力和良知能讓我們發揚積極精神,施行自我領導。想象力能在心裡演練未釋放的潛能。③良知讓我們遵循自然法則或原則,發揮才智。

改寫人生劇本的案例?\/已故埃及總統自傳的案例?(書136頁)

【改寫人生劇本案例——已故埃及總統的自傳:已故埃及總統薩達特,他是生活在仇恨以色列的環境下長大的,一度以仇恨以色列來調動民眾意志。後來,他因為參與推翻法魯克王國被關進監獄。在那邊,他學會了理清思緒,利用他的獨立意識、想象力、良知進行自我領導,重寫了自已的人生劇本。最後成為總統時,推動突破先例的和平運動,改變無數人的生活。】(薩達特是在仇恨以色列的環境下長大的,一度以仇恨以色列來調動民眾的意志。薩達特決定改寫自已的人生劇本,參與推翻法魯克國王,被關入監獄,在那裡,他學會了理清思緒,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已。學會了真正的成功是戰勝自我。後來薩達特重新受到任命,人們都以為他被打垮了,但是並沒有,他利用自已的獨立意志、想象力和良知進行自我領導,改寫自已的人生劇本,影響了數百萬人的生活。)

說明:當我們的因襲的“人生劇本”有違我們的生活目標的時候,要學會利用想象力和創造力譜寫新的人生劇本。

個人宣言的案例?(書138頁)

【個人宣言的案例:作者朋友的個人宣言和家庭主婦的個人宣言不相同。】

要改寫我們的人生劇本,撰寫我們的個人宣言(即人生哲學或基本信念)。(個人憲法)內容因人而異,主要是為了寫出並時刻提醒自已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成就什麼樣的事業。以及為此奠基的價值觀和原則。

以終為始的最有效辦法,就是撰寫個人使命宣言。

“標記療法”的原理?

弗蘭克爾倡導“標記療法”——原理:許多心智或情感疾病都是失落感或空虛感作祟,標記療法可以幫助找回生命的意義和使命感。

影響圈的核心區?(四個)\/一切思想觀念的根源?\/基本的思維定式?(書140頁)

影響圈的核心區:這個核心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與力量。

安全感(代表價值觀、認同、情感的歸屬、自尊自重與擁有個人的基本能力);

人生方向(是“地圖”和內心的準繩,人類以此為解釋外界事物的理據以及決策與行為的原則內在標準);

智慧(是人類對生命的認知、對平衡的感知和對事物間聯絡的理解,包括判斷力、洞察力和理解力,是這些能力的統一體);

力量(採取行動、達成目標的能力,它做出抉擇的關鍵性力量,也包括培育更有效的習慣以代替頑固舊習的能力)。

各種生活重心?(9個)

各種生活重心:以配偶、家庭、金錢、工作、名利、享樂、敵人或朋友、宗教、自我為中心。

以敵人為中心的案例?\/作者一個朋友跳槽的案例?(書145頁)

【以敵人為中心案例:作者有一個朋友在大學教書,與行政主管關係惡劣,整天把對方看成假想敵,幾乎走火入魔,生活與工作都受到影響,最後不得不離開,另謀職業。作者問他,如果不是因為那個人,是否會留下?他回答道,是的。作者又問道,為什麼要讓他成為你生活的中心?朋友被問住了,但是還是否認這個事實。最後,他承認主管對他的影響確實很大,但是還是認為錯在對方。深談之後,他終於認識到自已的部分責任,正因為他沒有正確對待自已的責任,才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人。】

說明:不要被無關緊要的事情牽著鼻子走,要對自已負責。

以原則為中心?\/假如你和你的另一半約好去看電影,後面老闆打電話來說要加班的案例?(書152頁)

【以原則為中心?:假定你買好票和配偶去聽音樂會,對方很期待。但是下午四點鐘的時候,老闆突然通知要晚上加班。因為第二天上午九點有個重要會議,以原則為中心的人會保持冷靜和客觀,縱觀全域性因素,深思熟慮後做出正確選擇。】

以原則為中心p150

以原則為生活中心,可以為發展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力量、這四個支撐人生的因素奠定堅實的基礎。

原則是恆久不變的,不像其他中心那樣多變,所以值得信賴,可以給我們高度的安全感。

以原則為生活中心的人總是見解不凡,思想與行為獨具一格,而堅實、穩定的內在核心賦予他們的高度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與力量,會讓他們度過積極而充實的一生。

開發右腦的途徑?

開發右腦的途徑:1.拓寬思路;2.心靈演練與確認。

善用整個大腦

左腦主司邏輯思考與語言能力,右腦執掌創造力與直覺。

擴寬思路的案例?\/假設你只有一個學期生命的案例?(書157頁)

【拓寬思路案例——假設只有一學期生命:作者在課堂上做過一個實驗,他對學生們講:“假設只有一學期生命,該如何度過?”作者要求他們用一週的時間來檢討記錄,後來學生們都開始以愛心為原則,表達對父母的愛,與朋友重歸於好等。】

說明:學生們以愛心為原則,一旦想到自已的生命只有短暫的幾個月,那些爭吵什麼的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而原則和價值觀變得清晰無比。

確認包含的五個要素是?

確認包含五個基本要素:個人、積極、果斷、可視、情感。

心靈演練與確認的案例?\/作者的兒子在比賽中緊張的案例?\/橄欖球隊的案例?(書158頁)

【心靈演練與確認案例——作者兒子緊張:作者兒子肖恩是高中橄欖球隊的四分衛。作者曾幫助兒子廣泛應用“確認的方法”,直到他學會獨立運用。作者教他如何放鬆自已,然後幫助他在心裡演練自已如何應對比賽。有一天,他兒子抱怨在比賽時常常莫名緊張。溝通之後,他發現他兒子總是在腦海中浮現千鈞一髮的時刻,於是作者教他透過心靈演練放鬆自已。】

說明:心裡演練的正確與否很重要,如果演練是錯誤的,那麼收穫也是錯誤的。

家庭使命宣言的案例?(書162頁)

【家庭的使命宣言案例:作者家牆上貼有使命宣言,記載全家共同定下的原則。每年6月與9月會修訂,使之更符合實際狀況。】

說明:每個家庭都有共同的價值觀及理念作為生活的中心,撰寫家庭使命宣言正可凸顯這個生活中心。家庭使命宣言猶如憲法,可當做衡量一切的利弊得失標準、以及重大決定的依據,並使全家人在共同的目標下團結一心。

組織使命宣言的案例?\/加州IBM員工生病的案例?(書162頁)

【組織的使命宣言案例1——加州IBM員工生病:作者在紐約培訓IBM員工,有位加州的學員生病,需要特殊治療,原想就近住院治療,但為體諒他妻子的心情,送他回家治療,為了爭取時間,只能租直升機送他到機場包專機送回加州。】

說明:組織的使命宣言是很重要的。IBM公司的三大原則:個人尊嚴、卓越與服務。他們代表了IBM的信仰,因此不論世事如何變化,IBM的每一個人都始終信守這三個原則。

組織使命宣言的案例?\/連鎖商店的案例?(書163頁)

【組織的使命宣言案例2——作者住進的一家連鎖旅館:作者主持研討會住進一家連鎖旅館,到的太遲沒有餐點可用。前臺人員表示可以去廚房跑一趟,並問作者是否要先看看會議廳,還有其他要效勞的。第二天作者帶的色筆不夠,便向服務業求助,他立馬答應下來幫作者解決這個問題。作者發現該旅館所有員工都態度積極,詢問經理秘訣,經理說他們全體員工一起參與制定了組織宣言。後來作者住到該連鎖的另一旅館,服務水平也毫不遜色。職員因為晚送飲料主動和經理承認,經理打電話來致歉。】

說明:唯有參與,才能認同。對於企業來說,使命宣言同樣至關重要。這類目標必須由所有成員共同擬定。參與過程與書面同樣重要,一定要付諸行動。

第五章: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什麼是要事第一?

要懂得分辨事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首要分配時間解決重要的事,合理安排他人來配合做一些事,但是不要事無鉅細都指導,相信他人的各項能力天賦。

左腦邏輯思維,用來領導;右腦是感覺,用來管理。

以終為始的基礎是?

習慣二以終為始的基礎是:想象力和良知這兩大天賦。

要事第一是第幾次創造?

要事第一是:第二次創造——體力創造,運用獨立意志來實現。

獨立意志是?

獨立意志:有效管理的先決條件,獨立意志指的是做出決定和主動選擇,並採取具體行動的能力。

有效地管理指的是?

有效管理指的就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

領導者首先要決定的,就是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而作為管理者,就是將這些重要的事情優先安排。

自我管理的實質是?

自我管理的實質是:自律和條理,是對計劃的實施。

四代時間管理理論分別是?

四代時間管理理論:

第一代:利用便條與備忘錄,忙碌中調配時間與精力。

第二代:強調行事曆與日程表,已注意到規劃未來。

第三代:講求優先順序的觀念。根據輕重緩急設定短、中、長期目標,再逐日定計劃,將時間精力分配,爭取最高的效率。

第四代管理:關鍵在於個人管理,不在於時間管理,重心放在產出與產能的平衡。

第四代時間管理矩陣圖?

第一類:重要緊急——危機、迫切的問題、在限定時間裡完成的事——壓力大、筋疲力盡、被危機牽著鼻子走、忙於收拾殘局;

第二類:重要不緊急——建立人際關係、制定使命宣言、制定個人計劃目標——平衡、自律、很少發生危機;

第三類:不重要但緊急——某些會議、某些電話、某些報告、某些信件、公共活動——急功近利、被危機牽著鼻子走、認為自已是受害者,缺乏自制力、人際關係膚淺,甚至破裂;

第四類:不重要也不緊急——繁瑣的工作、某些信件、某些電話、消磨時間的活動、令人愉快的活動——完全不負責任、被炒魷魚、生活基本都需要依賴別人。

第二類事物的案例?\/購物中心老闆更改重心的案例?(書180頁)

【第二類事物的案例——購物中心的老闆更改重心把時間花在建立關係上:作者與購物中心的經理人員溝通四大類事務,他們都認為,與各商店老闆建立良好關係最有助於業績進展,是第二類事務,但是隻花不到5%的時間在上面。於是他們更改,以1\/3時間改進與各商店的關係,施行一年半,業績提升4倍多。】

說明:不管是什麼人,只要能確定自已的第二象限事物,而且即知而行,一樣可以事半功倍。在時間管理領域稱之為“帕雷託原則”。

帕雷託原則?

帕雷託原則:以20%的活動取得80%的成果。

勇於說“不”的案例?\/妻子的閨蜜拒絕參加委員會的案例?(書180頁)

【勇於說不的案例1——妻子的閨蜜:作者的妻子曾受邀約擔任一個社群主席,其實那個時候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但是由於壓力,她還是接受了邀請。之後她打電話給她閨蜜,問她閨蜜是否願意參加委員會。閨蜜認真聽了很久以後拒絕了。後面妻子告訴作者,她真希望她當時也能拒絕這場邀約。】

說明:人各有志,各有優先要務。必要時,應該不卑不亢地拒絕別人,在緊急與重要之間,要懂得取捨。

勇於說“不”的案例?\/20個計劃的撰稿人的案例?(書181頁)

【勇於說不案例2——20個計劃的撰稿人:作者擔任大學系部主任時,聘用一有才華又獨立自主的撰稿人。有天作者想拜託他一件急事,他說他有20個計劃在進行。這是之前他們兩談妥的,這急事會佔去幾天時間,問作者希望他取消哪個計劃來空出時間。這個撰稿人工作效率一流,作者覺得無法要求他放下手下的工作,後面他就另請高明瞭。】

說明:在緊急與重要之間,要懂得取捨。

四代時間管理方法的六標準?\/讓第二類事物成為中心的有效工具是?

第四代時間管理方法(讓第二類事物成為中心的有效工具)六標準:和諧一致、平衡功能、圍繞中心、以人為本、靈活變通、便於攜帶。(和平圍以靈便)

和諧一致(個人的理想與使命、角色與目標、工作重點與計劃、慾望與自制之間,應該和諧一致);

平衡功能(管理方法應有助於生活平衡發展,提醒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免忽略了健康、家庭、個人發展等重要的人生層面);

圍繞中心(理想的管理方法會鼓勵並協助你,注重於雖不緊急但很重要的事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一個星期為單位,制定計劃);

以人為本(個人管理重點在於人。行事固然講究效率,但以原則為中心的人更注重於人際關係的得失。因此,有效的個人管理偶爾會犧牲效率,遷就人的因素);

靈活變通(管理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視個人作風與需要進行調整);

便於攜帶(管理工具必須便於攜帶,隨時可以供參考修正)。

個人管理的四步驟?\/以第二類事物為中心的四步驟?

個人管理(以第二類事物成為中心)四步驟:確認角色、選擇目標、安排進度、每日調整。

第四代管理比前三代的先進體現在?(五方面)貫穿這五方面的是?

以原則為基礎,良知為指導,確認個人使命,明確自已的角色,以周為單位計劃生活。將人際關係和效果放第一,時間放第二。

1.以原則為基礎,創造核心模式。

2.接受內心良知的指導。(良知為指導)

3.確認個人使命,包括價值觀和長期目標。

4.明確自已的角色,平衡生活的各方面。

5.以周為單位計劃生活,有更廣闊的視野。

貫穿五方面的主線:將人際關係和效果放在第一位,時間放在第二位。

第四代比第三代高明之處:強調以原則為中心,以良知為導向,針對個人獨有的使命,幫助個人平衡發展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並且全盤規劃日常生活。

第四代比第三代先進在哪:一、以原則為基礎;二、接受你內心良知的指導;三、確認你的個人使命,包括價值觀和長期目標;四、幫助確認自已的角色,平衡自已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五、以一星期為單位計劃生活(全盤規劃日常生活)。

授權分為?

高效能人士的秘訣:授權。

授權分為兩類:指令型授權、責任型授權。

指令型授權:讓別人去做這個那個,做完和我說。

責任型授權:可以給人們自由,並且允許他人自由選擇做事的具體方法,併為最終結果負責。

指令型授權的案例?\/作者讓妻子拍照的案例?(書193頁)

【指令型授權案例——作者指導妻子拍照:作者全家去滑水,作者駕船拖著兒子花型,妻子負責拍照,因為底片剩不多,作者叮嚀她慎選鏡頭,後來發現妻子對相機效能不熟,最後變成他下口令,妻子按快門。】

責任型授權五個方面?\/完成一個責任型授權,雙方需要做到什麼?

責任型授權五個方面(完成一個責任型授權,雙方需要做到什麼?):預期結果、指導方針、可用資源、責任歸屬、明確獎懲。

1.預期成果:雙方要明確最終想要的結果。

2.指導方針:一定要有明確的限制性規定。

3.可用資源:告訴他們哪些是他們可以使用的人力、財務、技術資源。

4.責任歸屬:制定業績標準,並用這些標準來評估他們的成果。

5.明確獎罰:明確告訴他們,評估可能會導致哪些好的或者壞的結果。

責任型授權的案例?\/家庭會議的案例?\/兒子打掃院子的案例?(書195頁)

【責任型授權案例:作者家庭會議討論共同的生活目標及工作分配,作者授權7歲的史蒂夫來打理庭院,給他看鄰居的院子讓他學習。為了將期望的整潔程度具體化,他和兒子清理了半邊院子。然後約定由他來做主打掃衛生,作者在有空的時候可以幫忙。後來兒子並沒打掃,庭院很亂。於是作者叫他展示工作成績,兒子哭了,因為他覺得很難。於是作者幫忙打掃,從那以後他基本都獨立完成。】(作者開家庭會議,討論共同的生活目標以及家務分配。因為孩子還小,作者和他的妻子分擔大部分的工作,作者七歲的孩子自願負責照顧庭院,於是作者指導他如何做個好園丁。作者指著鄰居的院子,說那是他想要的院子。作者與他兒子當場整理了半邊院子,好給他兒子留下深刻印象。經過兩週訓練,作者兒子完全接下了這個任務,此外,每週兩次,他要帶作者巡視整個院子,並說明工作成果。後來,作者兒子並沒有去整理庭院,導致庭院又髒又亂。作者感到很失望,到了晚飯後開口讓他兒子帶他去院子檢視工作成績,他兒子說太難了,作者問他是否需要幫忙,後來作者便和他的兒子一起打掃庭院,最後,作者兒子不但悉心照顧一切,甚至哥哥姐姐亂丟紙屑,他會立刻指責他們。)

說明:成功的授權也許是有效管理的最好體現,因為不管是組織還是個人,有效授權都是發展成長的最基本因素。

第六章:人際關係的本質

小三的案例?(書212頁)

【小三的案例:作者在俄勒岡州沿岸地區主持一個研討會,有個人說他的太太在他每次出差的時候都是嚴加盤問,刨根問底,他覺得他煩透了。太太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當時他們就是在這種研討會上認識的,當時他是有婦之夫。作者說,這是他的行為造成的,不可能只靠談話來解決。】

說明:想要獲得信任,首先你要值得被信任。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是自制與自知之明。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最要緊的不在於人,而在於本性。

什麼是情感賬戶?

情感賬戶:儲存的是增進人際關係不可或缺的“信賴”,也就是他人與你相處時的一分“安全感”。

如何提高情感賬戶的餘額?怎麼樣會減少餘額?

提高情感賬戶餘額:禮貌、誠實、仁慈與信用。

降低情感賬戶餘額:粗魯、輕蔑、威逼與失信等。

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是自制與自知之明。

修身是公眾領域成功的基礎。

情感賬戶的七大投資方式是?

情感賬戶的七大投資方式:理解他人、注意小節、正直誠信、信守承諾、明確期望、勇於致歉、無條件的愛。

理解他人的案例?\/作者的朋友和他兒子一起搭起小長城的故事?(書215頁)

【理解他人案例——作者的朋友的兒子一個愛動腦一個愛動手,後來作者讓他多關注孩子,兩人搭起了小長城:作者有個朋友是個大學教授,有個十幾歲的兒子,兩個關係十分緊張,教授認為他的兒子整天動手不動腦,浪費時間。結果導致兒子對他不理不睬。兩人的情感賬戶好像被抽空了,關係越來越僵。有一天,作者和他談起了:“如果你重視一個人,那麼必須同樣重視他所重視的事情”這個原則,教授聽進去了,回家之後,他帶著他兒子在房子周圍建了一個小型長城,父子齊心協力,耗時一年半才完成。經過這次合作,教授兒子開始改變了,變得越來越喜歡動腦,父子的關係也改善了。】

說明:很多人都傾向於主觀臆斷他人的想法和需要,覺得自已適用的感情投資,一定也適用於別人, 但結果並不是他們所期望的樣子。想要別人怎麼對你,你就要怎麼對別人。

注意小節的案例?\/作者脫衣服蓋在小兒子身上的案例?(書216頁)

【注意小節案例——作者脫衣服蓋在小兒子身上,大兒子覺得他偏心:有一次作者和他的兩個兒子一起玩。電影看到一半,小兒子肖恩睡著了。電影結束後,作者把小兒子抱到車上,並脫衣蓋在小兒子身上。回家後,大兒子聊天的時候很安靜,還哭了。作者問了以後才知道,大兒子覺得父親更愛弟弟。】(作者與兩個兒子一起外出活動,他們一起去看了電影,電影看一半時,作者4歲的兒子在座位上睡著了,6歲的兒子還醒著,作者和大兒子便一起把電影看完了。結束後,作者抱起小兒子,把他抱到車上,又脫下外套蓋在他的身上。回到家中,把小兒子送上床,又照顧大兒子睡覺。作者和大兒子聊起天,大兒子平常總是興高采烈地發表意見,那天卻異常的安靜。作者覺得不對勁,問他怎麼了,他問他父親,如果他覺得冷,他會不會也脫下外套給他披上。他兒子看到了作者對小兒子不經意流露出的父愛。)

說明:人的內心是極其柔弱和敏感的。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最能消耗情感賬戶的存款。

勇於致歉的案例?\/作者對兒子大喊大叫的案例?(書220頁)

【勇於致歉案例——作者的兒子大喊大叫:作者在集中精力寫作,兒子戴維突然大喊大叫。作者發脾氣。後來才知道,兒子是為了讓姐姐瑪利亞開廁所門,進去拿毛巾給出血受傷的小夥伴止血。作者後來和兒子道歉,但是兒子並不原諒。因為作者上個禮拜幹過同樣的事情,他們的感情賬戶餘額已經透支了。】(有一天,作者在家寫關於耐心問題的文章,孩子們卻在門廳裡跑來跑去,讓作者漸漸失去耐心。突然他的兒子戴維一邊敲浴室的門,一邊扯著嗓子喊:讓浴室裡的人開門。作者衝出書房,訓斥了戴維。戴維垂頭喪氣的進了房間。作者轉身時,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這些男孩原本是在門廳玩橄欖球,有一個孩子的嘴撞上別人的胳膊,躺在地上,滿嘴是血。作者才知道戴維到浴室是為了取條溼毛巾。但是他的姐姐在浴室洗澡,不讓他進去。作者知道自已反應過了頭,立即到戴維的房間向他道歉。但是兒子並不原諒他。因為作者上週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兩人之前的情感賬戶已經透支了。)

說明:我們犯了某些錯誤、或者讓他人誤會了什麼,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向對方真誠地道歉,會幫助我們增加我們的存款。但是一再道歉就會顯得不真誠,會消耗情感賬戶,最終透過人際關係的質量反映出來。

無條件的愛的案例?\/作者的朋友的朋友想讓他的兒子去一所學校讀書的案例?(書221頁)

【無條件的愛案例——作者的朋友兒子進學校:作者一個朋友是名校的校長,校長想讓自已兒子進這所學校。但是孩子卻反駁不想進去,他不願意為了父親讀書。後來那個朋友就想通了,與妻子約定,無論孩子做什麼選擇都要支援到底。兒子後來反省,決定申請進入該校。】(作者有位朋友,是名校的校長。他為了讓兒子進那所學校,費了很大的力氣,沒想到他兒子卻拒絕了。就讀名校對兒子的前途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他兒子卻反駁說不想為了他父親讀書。後來,作者的朋友想通了,尊重孩子的選擇,他們向孩子說明,一切由他決定,絕不干預,而且絕非故作開明。沒想到,擺脫了父母的壓力,孩子反而開始反省自已,主動去學校學習。)

說明:有條件的愛往往會引起被愛者的反抗心理,為證明自已的獨立,不惜為反對而反對。無條件的愛則會給人安全感和自信心。

一對一關係的案例?\/作者和他的得力助手有分歧的案例?(書222頁)

【一對一關係案例:作者與最得力的助手,管理方式有分歧。作者內心多次演練後找他商談,結果他也有類似的掙扎,渴望與作者懇談,最後問題分歧都一一討論解決了。】

說明:一對一的關係是人生最基本的要素,有賴高尚的人格來維繫,只有管理眾人之事的技巧是不夠的。

第七章: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百慕大之旅的案例?\/合作精神案例?(書229頁)

【案例——總裁用百慕大之旅鼓勵合作:作者應邀去一家公司,解決該公司員工缺乏合作精神的問題。總裁說他的員工太自私,不願意合作。後面觀察後才知道,公司總裁鼓勵合作,用百慕大之旅作為獎勵來鼓勵員工間競爭,導致員工都拒絕合作。】(作者一次應邀去一家公司,解決員工缺乏合作精神的問題。總裁說他的員工都太自私,不願意合作,能否制定一個方案。作者問他,到底是人還是模式的問題。總裁讓作者自已觀察,作者發現員工的確自私,抗拒合作,情感賬戶超支已經造成了信任缺失的企業文化。作者問總裁說難道不合作會被獎勵嗎?總裁說他獎勵合作。但是其實總裁只是口頭上高唱互助合作,實際上鼓勵彼此競爭,因為勝利者只有一位。)

說明:只關注態度和行為無異於隔靴搔癢,關鍵是要建立一種能突出合作價值的資訊和獎勵機制,激勵個人和部門創造佳績。

人際交往的六種模式?

人際交往的六種模式:利人利已(雙贏)、損人利已(贏\/輸)、舍已為人(輸\/贏)、兩敗俱傷(輸\/輸)、獨善其身(贏)、好聚好散(無交易)。

什麼是雙贏?

利人利已: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雙贏思維就是會使人不斷地在所有的人際交往中需求雙邊利益,透過雙贏產生的結果會讓所有人都願意接受最後的決定,並且可以順利完成計劃。經常使用雙贏思維的人會把生活當做合作的舞臺而不是競技場。

雙贏模式失敗的案例?\/總裁為了雙贏談新的租約的案例?\/哪一種最好案例?(書233頁)

【雙贏模式失敗案例——總裁為了雙贏和商場經營者談新的租約:作者的一個客戶,是連鎖商店的總裁,為了雙贏與商場經營者談的新租約,但是卻被當冤大頭,實際是輸\/贏模式,還是要多交流、聽取意見、表達看法,直到雙方滿意。】(作者有一個客戶,是一家大型連鎖商店的總裁。總裁說:“雙贏的觀念的的確不錯,可惜太理想化,不與人爭只會被淘汰。”作者就說:“難道要讓你盈利,讓顧客吃虧就現實嗎?”總裁說:“當然不行,那樣會失去所有客戶。”作者又說:“那讓你做賠本生意呢?”兩人考慮了各種選擇,結果只有雙贏是唯一可行的。最後總裁說:“也許和顧客的關係如此,但是和供應商的關係就不一樣了。”作者就說:“對供應商來說,你就是顧客。”總裁又說:“最近以雙贏為目的和租客談了新合約,結果被當成冤大頭,租客讓他們無利可圖。”作者就問他為什麼要選擇輸\/贏的模式。總裁說他們是想要雙贏的話,但是結果卻是租客贏了,總裁輸了。)

說明:平靜的關係下面湧動著的是壓抑的情感,被踐踏的價值和隱藏的怨恨,最終導致兩敗俱傷。

好聚好散的案例?\/小型電腦公司軟體簽約的案例?(書235頁)

【好聚好散案例1——小型電腦公司簽約:有一家小型電腦公司為一家銀行設計全套的新軟體,合約簽了五年,但是一個月後,總裁換人,新總裁對產品有意見,員工也覺得新軟體難以適應,於是要求更改合約。這家公司當時的財務狀況其實不太好,但是因為產品沒有讓顧客滿意,便同意取消合約,退回定金。同時告訴對方,日後如果還有軟體方面的需要,歡迎再光臨。他放棄了四萬八千美元的生意,可是卻堅持了原則。3個月後,那位新總裁打電話給那家小型電腦公司,並帶來了一筆24萬美金的生意。】

說明:如果無法達成共識,實現雙贏,就不如好聚好散。或許日後還會有機會再次合作。

好聚好散的案例?\/父母孩子參加演唱會的案例?\/家庭演唱會?(書235頁)

【好聚好散案例2——參加演唱會的父母孩子:作者有一個朋友,家裡的家庭演唱會舉辦了很多年。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她需要負責安排曲目,製作演出服等。隨著孩子們的長大,他們的音樂品味發生了變化,對服裝也有了自已的主張,不再對母親言聽計從。作者朋友演出經驗豐富,她認為孩子們很多建議都不合適,不過也認識到孩子們需要參與過活動的決策。於是她選擇“不能雙贏就乾脆放棄”,告訴孩子們,理想的決定是需要被所有人認可的,否則不如在各自的領域發揮才智。結果,每個人都暢所欲言,努力達成一致。】

說明:如果不能雙贏,就乾脆放棄。

雙贏思維的五個要領?(品關協體過)

雙贏思維的五個要領:雙贏品德、雙贏關係、雙贏協議、雙贏體系和雙贏過程。

雙贏模式成功的案例?\/金融機構改進培訓計劃的案例?\/雙贏的管理培訓(書242頁)

【雙贏模式成功案例——金融機構改進管理培訓計劃:作者協作一家金融機構改進管理培訓計劃,由注重方法改為注重結果,充分發揮接受培訓人員的積極主動性。】作者先讓管理人員先預期結果、指導方針、可用資源、任務考核和獎罰制度。後來大家就幹勁十足了。

說明:如果人們能夠認真思索,將雙贏定為最終目標,不論是在業務還是生活等每個領域都可以大有作為。

雙贏品德的三個基本特徵?

雙贏品德:在雙贏品德中,人們需要符合三個基本特徵——誠信、成熟、知足。

誠信(我們需要將誠信定義為我們自已的價值觀念);

成熟(這是敢做敢為和善解人意之間的一種平衡轉態,要求我們在表達自已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時,又能體諒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知足(即相信資源充足,人人有份。相信世間有足夠的資源,每個人都能分享得到,所以不會擔心他人一起分享自已的名聲和財勢)。

雙贏關係的精髓?

雙贏關係:精髓就是情感賬戶。

什麼是雙贏協議?

雙贏協議:當確立了良好的關係之後,就需要有協議來說明雙贏的定義和方向。這種協議被稱為“績效協議”或者“合作協議”。

雙贏協議的五個要領?(和責任型授權者的行為方式幾乎一樣。)

需要達到五點——預期結果、指導方針、可用資源、任務考核、獎罰制度。

預期結果(確認目標和期限,方法不計);

指導方針(確認實現目標的原則、方針和行為限度);

可用資源(包括人力、財力、技術或者組織資源);

任務考核(建立業績評估標準和時間);

獎罰制度(根據任務考核確定獎懲)。

雙贏協議的案例?\/作者16歲女兒的案例?\/汽車使用協議的案例?(書245頁)

【雙贏績效協議案例——女兒作者簽訂汽車使用協議的:作者女兒十六歲的時候,作者和女兒簽訂汽車使用協議。女兒負責清潔保養,在父母許可下,可以將車用於正當途徑,偶爾當父母的司機;父母負責提供資源——汽車、汽油和保險,每週評估一次,沒完成就不能使用汽車,完成就能使用汽車。】

說明:雙贏協議意味著自由,但必須以誠信作為支撐。否則即使簽訂了協議,也只能半途而廢。

四種管理者或者家長可以掌控的獎懲方法?

金錢、精神、機會以及責任。

雙贏體系包括?

通常情況下,在企業中的問題都源於體系,而不是人。再好的人置身於一個糟糕的體系當中,也不會有好的結果。只有體系健全才能雙贏,不然就像鼓勵合作卻用百慕大之旅來激勵員工的總裁一樣。相應的體系包括——培訓、規劃、交流、預算、薪酬等。並且所有的體系都應該建立在雙贏原則的基礎之上。

雙贏體系的案例?\/年度表彰大會的案例?\/房地產公司的案例?(書246頁)

【雙贏體系案例1——表彰大會:作者參加中東房地產公司的年度表彰大會,八百多人參加,四十人獲獎。後來作者制定雙贏體系,並邀請基層職員參與意見。一年後的表彰大會,一千多人參加,八百人獲獎。八百人每個人創造的利潤和前一年四十人的一樣。】(作者曾為一家大型房地產公司工作,那是在一場年度表彰大會,有八百多名銷售人員參加。在八百多名員工中,有大約四十人因為業績出色而獲得獎勵,這四十人無疑是贏家,而另外七百六十個人則在品味失敗。他們馬上制定以雙贏為目的的體系,鼓勵他們互相合作。一年後的表彰大會上一千多名銷售人員參加,獲獎者達八百人,更重要的是,八百名獲獎者中每一人的業務量和賺得的利潤都與一年前那四十名得獎者一樣多。雙贏精神即提高了金蛋產量,又呵護了那隻鵝。)

說明:雙贏必須有相應體系支撐,而且所有的體系都要建立在雙贏的原則基礎上。

雙贏體系的案例?\/店長讓手下幹雜活的案例?\/人際關係培訓的案例?(書247頁)

【雙贏體系案例2——店長和員工:作者為一家公司提供人際關係的培訓。該公司員工很沉悶,不主動也不懂銷售。後來作者察覺到,店長總是先已後人,把收銀機裡的所有業績都歸於自已。店長業績都遠超手下,因此店長總是讓手下做雜活,自已在收銀機前忙著收錢。作者要求調整薪資體系,只有手下賺到錢,店長才可能賺到錢。雙方目標需求結合,建立雙贏獎勵體系。】(作者為一家公司提供人際關係方面的培訓,總裁對作者說,每一家店的員工都毫不主動,不懂吸引顧客。後來作者察覺到,店長總是先已後人,把收銀機裡的所有業績都歸給自已,通常營業時間一半冷清,一半火爆,於是店長就把費力不討好的工作交給員工,自已則在收銀臺收錢,業績固然超過店員。後來調整了薪資體系,結果問題迎刃而解。新的體系核心是:只有店員賺到錢,店長才可能有錢賺。)

說明:在通常情況下,問題源於體系,而不是人。再好的人置身於一個糟糕的體系,也不會有好結果。人際關係的問題不復存在,關鍵是建立真正雙贏的獎勵體系。

實現雙贏過程的四步驟?

雙贏過程:要創造出讓雙方都獲利的方法,而不違背雙方認同的一些原則和標準。

實現雙贏過程的四步驟:(換位思考——確認問題——確認結果——實現可能)

1.首先從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需要和顧慮,有時甚至要比對方瞭解的更加透徹;

2.其次是認清主要問題和顧慮(而非立場);

3.第三步是確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

4.最後一步是提出實現這種結果的各種可能途徑。

第八章:習慣五——知彼解已——移情溝通的原則

什麼是知彼解已?

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原則——知彼解已:先去尋求瞭解對方,然後再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已。

知彼解已的反面案例?\/去看眼科醫生的案例?(書257頁)

【知彼解已反面案例1:假設你的眼睛不舒服去看眼科醫生,醫生只聽幾句話也不診斷,讓你戴他的眼鏡。你戴了發現什麼也看不清楚,醫生說,他已經戴了十年了,讓你仔細看看。你還是什麼都看不見。後面醫生就惱羞成怒,說你好心沒好報。】

說明:與人溝通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情況,不分青紅皂白就亂下斷言。

知彼解已的反面案例?\/母親和女兒的案例?(書257頁)

【知彼解已反面案例2:女孩和她母親說不想上學,母親卻不聽理由,就匆忙下結論講道理。】

說明:匆忙下結論。以善意的建議快刀斬亂麻得解決問題,卻不去花時間診斷問題,更深一步去了解。

聆聽的五個層次?

聆聽的五個層次:充耳不聞、裝模作樣、選擇接收、聚精會神、移情聆聽(最高層)

充耳不聞:根本不聽別人說話。

裝模作樣:假裝聽懂了。

選擇接受:只聽一部分。

聚精會神:努力聽到對方說的每一個字。

移情聆聽:以理解為目的的聆聽,站在說話者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思維和感受。在我們和他人溝通的時候,需要我們去傾聽對方每句話中所包含的情感和需要,並提出對方的感受、需要和改善方法。

什麼是移情聆聽?

移情聆聽:以理解為目的的聆聽,站在說話者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思維和感受。在我們和他人溝通的時候,需要我們去傾聽對方每句話中所包含的情感和需要,並提出對方的感受、需要和改善方法。

移情聆聽的反面案例?\/作者一個朋友說他兒子不聽話的案例?(書260頁)

【移情聆聽反面案例:一位父親跟作者說他不瞭解他的兒子,他兒子不願意聽他說話。作者問到:因為孩子不肯聽你的話,所以你不瞭解他?他回答是的。作者提示他說:如果你想明白一個人,那就要聽他說話。這位父親愣了一下,恍然大悟,但是還是想不通為什麼兒子不聽他的話。實際上,這個人根本不知道他兒子在想什麼。他在用自已的想法揣摩全世界,包括他的兒子。】

說明:要了解對方,要先聽對方說話。

“心理空氣”是什麼?

心理空氣是:除了物質,人類最大的生存需求源於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認可和欣賞。

移情聆聽能給對方“心理空氣”——理解、肯定、認可和欣賞對方,然後才能施加影響力和解決問題。

“心理空氣”的案例?\/移情聆聽的案例?\/作者在芝加哥傳授移情聆聽的案例?\/房地產、律師?(書261頁)

【移情聆聽成功案例:作者在芝加哥開研討會講授移情聆聽心理空氣的概念。有個參會人員,他來芝加哥是為了談成一筆交易。但是他對這個專案花了六個月,幾乎是孤注一擲。後來他用了移情聆聽的方法和房地產負責人商談合作,他嘗試去理解負責人的擔心和對結果的預想,最終拿下這個專案。】(作者曾在芝加哥一個研討會上講授關於“心理空氣”的概念,並讓會上的人練習移情聆聽,第二天,有個人很激動的跟作者說:我來芝加哥是要談成房地產交易的,為了這個專案付出了六個月的心血,他就試了試剛學的新方法,先知彼,再解已。這個人察覺到對方的擔心和對結果的預想,並如實表達出來。談到一半時,他撥通了他太太的電話,並對這個人說,這個專案是你的了。)

說明:他給了那個人“心理空氣”,給了對方認可、肯定和欣賞,從而在感情賬戶上存了一大筆錢。如果別人的感受不被你真正的理解,你就不具備人際關係的產能。

先診斷後開方的案例?(書262頁)

【先診斷,後開方反面案例:作者2個月大的女兒詹妮生病,作者聯絡正在看橄欖球賽的醫生,他匆忙開了藥方。作者妻子不放心,於是作者再電聯醫生問他是否知道女兒才2個月大,醫生說他沒想過這個問題,然後去改了藥方。】(作者女兒在兩個月大的時候,有一天生病了,那天正好社群有一場重要的橄欖球比賽,醫生也去看了比賽,作者女兒的情況越來越糟糕,於是他們諮詢了醫生,作者妻子說明了症狀,醫生爽快的給開了處方。掛了電話後,作者妻子覺得自已可能並沒有講清楚,也許醫生並不知道生病的是個新生兒。便又打電話給醫生,問他是否知道生病的是個新生兒。醫生驚叫起來說他不知道,沒想過這個問題,並連忙改了藥方。)

說明:你對於診斷的本身沒什麼信心,那麼也就不會對開的藥方有信心。

自傳式回應?

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總會聯絡我們自已的經歷,因此自以為是的人往往會有這四種“自傳式回應”的傾向:

自傳式回應:

1.價值判斷——對旁人的意見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2.追根究底——依自已的價值觀探查別人的隱私。

3.好為人師——以自已的經驗提供忠告。

4.自以為是——根據自已的行為與動機衡量別人的行為和動機。

自傳式回應的案例?(書264頁)

【自傳式回應案例:兒子與父親談論學校學的都是無用的,同學輟學修車月收入不少,父親卻不深入瞭解兒子覺得學習無用的原因,直接好為人師的加入自已的經驗和價值判斷回應兒子。】

移情聆聽的四個階段?

移情聆聽四個階段:複述語句,加入解釋用自已語言表達,滲入個人感覺體會對方心情,加入解釋並且左右腦並用。

1.複述語句,使人專心聆聽。

2.加入解釋,用自已語句表達,用左腦邏輯思考去解釋。

3.滲入個人感覺,右腦發揮作用,體會對方的心情。

4.既加以解釋,又帶有感情,左右腦並用。

自傳式回應的案例指導?(書266頁)

【自傳式回應案例指導:在兒子說明學習無用的時候,加入解釋,試圖理解兒子,慢慢順著兒子的思路引導他說出真正覺得學習無用的原因,然後再施加影響力,幫他解決問題。】

作者的朋友知彼解已的案例?\/適時扮演知音的案例?\/理解和感知的案例?(書268頁)

【作者朋友的案例知彼解已的案例:作者的朋友當時在一家小公司工作,那個時候想要與一家國際銀行合作。朋友公司的總裁在談判桌上,提出讓對方自已擬合同。合同擬定完後,為了確保對方機構的需要,總裁仔細閱讀,直到明白對方認為重要的事情。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後,總裁也提出了一些自已的顧慮,對方也認真聆聽。後來他們達成了協議。】(作者的一位朋友曾在一家小公司工作,當時正試圖與一家國際銀行達成合作,所在的公司決策是要麼雙贏要麼不合作。公司總裁說讓對方根據自已的方式草擬合同,之後在談價格。對方很吃驚,三天後擬好了合同,總裁看了之後,仔細審閱,理解內容和思路,直到明白對方想要的。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後,對方也認真聆聽總裁的一些顧慮,商談結尾,對方一致表示願意合作,而且只要出價他們就會同意。)

說明:知彼解已是雙贏的第一步。人人都渴望知音,所以這方面的投資絕對值得。它能使你掌握真正的癥結,大大增加情感賬戶存摺。

讓他人理解自已的精髓?\/有效表達自已的精髓?\/表達要講究技巧?\/古希臘人的經典哲學觀點?

第一:品德(個人的可信度);

第二:感情(移情能力,同他人的關係);

第三:理性(邏輯能力,表達清楚自已的能力)。

這三個詞集中體現了讓他人理解自已以及有效表達自已的精髓。

表達技巧的反面案例?\/作者的朋友想提醒主管的案例?(書269頁)

【表達技巧反面案例:作者的朋友想提醒主管改善管理方式,卻不想花費心力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來多做準備,使自已的建議更加令人信服。】(作者有個朋友向他抱怨說,他向主管進言,提醒主管改善管理方式,可是對方並不接受,他問作者,主管對自已的缺點心知肚明,為什麼死不認錯。作者問他,他說的話是否具有說服力,他說盡力而為。作者就說,你有沒有設身處地為他著想?你願意花大功夫嗎?他就說為什麼自已要那樣做。他覺得投資太大,不值得付出。)

說明:要根據對他人的瞭解來訴說自已的意見。

表達技巧的案例?\/作者一個朋友說他覺得他申請研究基金的事情毫無成果的案例?(書270頁)

【表達技巧的案例:作者的一位朋友是大學教授,有一天,他和作者說,他覺得他申請研究基金的事情毫無成果,因為他研究的不是學院的主要方向。作者幫他分析,希望他能夠按照品德、感情、理性的順序重新準備一下實驗介紹,他欣然同意,並且願意和作者一起按著這個方式去演練。】

說明:當你清晰、具體地表達了你自已的想法,最為重要的是,在理解別人思路和擔憂的前提下表達,可信度會增加。

第九章:習慣六——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統合綜效是?

統合綜效基本心態:如果具有相當才智的人與我意見不同,那對方的主張必有我未體會的奧秘,值得加以瞭解。

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慧,以及個人眼中的不同世界。

統合綜效的精髓?

統合綜效的精髓:判斷和尊重差異、取長補短。

統合綜效的溝通?

統合綜效的溝通:敞開胸懷,接納一切奇怪的想法,同時貢獻自已的淺見。

課堂上的統合綜效?\/學生坦白親身經驗的案例?(書283頁)

【課堂統合綜效案例:作者給一個班學生上課,課程名稱是“領導哲學與風格”。開學3周左右,一位同學闡述親身經歷,帶動全班氣氛。後來作者自已也完全投入進去,逐漸放棄原本上課的大綱。最後大家拋開教科書,重新訂新的教學目標和作業,全班興致勃勃。後來又過了3周,大家渴望公開經歷,把這個計劃弄成書。之後這個班經常舉辦同學會,只要聚在一起,對那個學期的點點滴滴仍然津津樂道。】

說明:嘗試著統合綜效,新的嘗試,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商業統合綜效的案例?\/作者和同事一起制定公司使命宣言的案例?(書284頁)

【商業統合綜效案例1:作者與同事一起制定公司的使命宣言,大家踴躍發言討論。】

商業統合綜效的案例?\/作者提議以不記名方式的案例?(書284頁)

【商業統合綜效案例2:作者應一家大型保險公司之邀,為該年度的企業會議提供新思路和智力支援。幾個月前,作者見到了委員會成員,他們負責策劃這次會議,與籌備人員交換意見後,作者發現以往的籌備方式是,先透過問卷調查或訪談設定四五個議題,然後由與會主管發表意見。作者聽說之前的會議通常都很無趣,一開始就知道結果。經過作者強調統合綜效的優點,他們儘管不放心,還是同意了。先由主管以不記名的方式針對議題提出書面報告,這樣一來,主管們只需聆聽,不須陳述。作者先用半天時間講授習慣四五六,並讓他們練習,剩下的時間用來推動創造性的統合綜效。人的創造力一旦得到釋放,結果真的難以置信,所有人都敞開心扉,接受他人意見,探尋新思路和新方案。】

說明:一旦經歷過真正的統合綜效,人們就會脫胎換骨,看到未來有更多種開闊視野的機會。

溝通的三層次?

溝通的層次圖解:互相提防、互相尊重、統合綜效。

溝通三層次案例?\/命代維·利連薩爾的案例?(書285頁)

【溝通三層次案例:“二戰”之後,美國命戴維·利連撒爾接管原子能委員會,他召集了一群很有影響力的社會名流為之工作。這些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工作,但是戴維卻用幾個星期的時間來建立情感賬戶,他讓這些人先花時間彼此瞭解。為此他受到了很多批評,被指責為浪費時間。所幸的是,這群人相處的十分融洽,彼此坦率,相互尊重,即使,意見不一,也真心實意去努力理解對方。】

說明:溝通是很重要的。溝通層次越高,信任度越高。

低層次,信任度低——互相提防;中層次,彼此尊重,只有熟人才能辦到;高層次,高信任度——統合綜效。

尋求第三條道路的案例?\/一個父親想假期全家去露營釣魚的案例?(書287頁)

【尋求第三條道路案例:一位父親想假期帶全家去露營釣魚,策劃許久,兩兒子也很期待。但妻子卻打算假期陪伴久病不愈的母親,丈夫覺得,老人家可以由妻子妹妹照顧,孩子去外婆家也會吵鬧;妻子覺得,母親很可能沒有多少日子,想陪在母親身邊。後面經過溝通,雙方決定尋求第三條道路。一是找一週,家務讓人代勞,讓妻子去看望她的母親;二是到距離母親較近的地方去度假釣魚。】(一位父親想利用假期帶全家去露營釣魚,他策劃許久,兩個兒子也興奮的期待著,但是他的妻子卻想利用假期去陪伴久病不愈的母親。丈夫覺得孩子去了外婆家無所事事會吵翻天,而老人家病情沒有很嚴重,又有她妹妹照顧。妻子則覺得不知道母親還有多少日子,希望陪在身邊。經過溝通,丈夫感覺到了妻子陪伴母親的願望,妻子也理解了丈夫想一家人團聚的苦心。最後雙方決定尋找第三條路,一是找一週,家務讓別人代勞,讓妻子去看望他的母親。二是到距離母親較近的地方度假釣魚。)

說明:在做決定之前,運用移情聆聽技巧,充分理解對方所重視和顧慮的事情。他們有商量,直到找到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比原本的方案和妥協的方法都好。

尊重差異的案例?\/作者辦研討會,這家公司的總經理邀請作者一起和他的妻子一起吃飯案例?(書289頁)

【尊重差異的案例:作者為一公司辦研討會,公司總經理想把左右腦思維用於婚姻。他邀請作者和他妻子一起吃飯,期間他們對話。丈夫左腦思維,分析邏輯;妻子右腦思維,注重感覺。雙方卻沒有離婚,還有2孩子。因為他們尊重差異、尊重彼此。】

說明:大腦也需要統合綜效。這對夫妻做到了協同作用——整體大於各部分的和。雖然他們意見不一樣,但是他們互相尊重。

尊重差異的案例?\/個體差異重要性的案例?\/語言《動物》學院的案例?(書291頁)

【尊重差異案例——個體差異的重要性\/預言《動物學校》:動物學校開設課程,為方便管理所有動物都要修全部課程。結果有自已專長的動物,為了彌補不擅長的課程,就去專心練習不擅長的課程。最後擅長的考試反而也沒拿高分。】(有一天,動物們決定設立學校。校方制定了飛行、跑步、游泳以及爬樹等本領。為方便管理,所有動物一律要修滿全部課程。鴨子游泳技術一流,飛行課成績也不錯,可跑步不行。它課餘時間就去加強聯絡,甚至放棄游泳課來跑步。後面磨壞了腳掌,游泳成績也變得平庸。兔子在跑步課上名列前茅,但是不會游泳,甚至精神崩潰。松鼠是爬樹最拿手,但是不會飛,只會從樹上落下來。最後精神緊張,成績也不理想。老鷹是問題兒童,要他爬樹他卻用飛的,不理會老師的要求。一學期結束後,是鰻魚得的最高平均分,還代表畢業班致辭。地鼠抗議學校不把打洞列為必修課,後面就和土撥鼠另設立學校。)

說明:個體之間是需要尊重差異的。

什麼是化阻力為動力?

動力通常是積極、合理、自覺、符合經濟效益的力量;

阻力多半消極、負面、不合邏輯、情緒化、不自覺,具社會性與心理性因素。

力場分析模型:描述鼓勵向上的動力與阻撓上進的阻力,如何呈互動或平衡的狀態。

動力通常是積極、合理、自覺、符合經濟效益的力量;相反的,阻力多半消極、負面、不合邏輯、情緒化、不自覺,具社會性與心理性因素。這兩組作用力都是真實存在的,在應變時都要考慮周全。

化阻力為動力的案例?\/土地開發商和銀行的案例?(書294頁)

【化阻力為動力的案例:有一天作者接到一個土地開發公司負責人的求救電話,因為未按時繳交貸款,銀行打算沒收抵押的土地。為了保護產權,他起訴了銀行。負責人需要更多資金來完成土地開發,以便出售求現,來償還貸款。銀行拒絕在還清欠款前,再提供貸款。作者聯絡雙方進行面談,講述雙贏思維、知彼解已、統合綜效等觀念,把對方顧慮的問題寫出來。一開始對方沒什麼反應,後來他們開始澄清。雙方終於和解,達成初步協議。官司撤回了,那片土地上蓋起了新房。】(一天作者接到一個土地開發公司負責人的求救電話,由於他未按時繳交貸款,銀行打算沒收抵押的土地。為了保護產權,他起訴了銀行。這位負責人需要更多的資金完成土地開發,以便出售求現,再償還貸款,但是銀行拒絕提供貸款。後來安排了與銀行的談判,對方律師要求談判人員不要說話,由他一人發言,前一個半小時。作者講述雙贏思維、知彼解已與統合綜效等觀念,把對方顧慮的問題寫出來,一開始對方沒什麼反應,後來他們開始澄清,雙方終於可以溝通。彼此發現由於溝通不暢,引起了很大的誤會。後來雙方完成初步協議,官司撤回了,那片土地上蓋起了新房。)

說明:在互賴關係中,統合綜效是對付阻撓成長與改變的最有力途徑。

第十章: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則

伐木工人的案例?(書309頁)

【案例:伐木工人辛苦工作5小時,筋疲力盡卻進展有限,但是卻不願暫停幾分鐘把鋸子磨鋒利。】

習慣七要從幾個層面更新?分別是?

習慣七就是個人產能,從四個層面來更新: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

身體層面的更新表現在哪裡?案例?(書311頁)

身體層面:健康飲食、充足休息、定期鍛鍊(營養、健康、壓力調節)。對應習慣一:積極主動。

【定期鍛鍊案例:作者與運動生理學博士去健身房鍛鍊,他為了增強力量,要不斷撕裂肌肉纖維,讓身體自然機制過度補償,之後肌纖維才更堅韌。】

說明:我們必須理智的制定鍛鍊計劃,不能操之過急,特別是在長期沒有鍛鍊的情況下。這樣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傷痛,以及永久性的傷害。

精神層面的更新表現在哪?案例?\/作家阿瑟·戈登的案例?(書313頁)

精神層面:指引人生方向,是人的本質、核心和對價值體系的堅持(實現價值、忠誠、學習、冥想)。對應習慣二:以終為始。(是人的本質、核心和對價值體系的堅持,是生活中非常私人而又至關重要的領域。)

【案例:作家阿瑟·戈登個人精神重建經歷,有段時間他覺得人生乏味。醫生建議他做精神之旅——到幼年最喜愛的地點度一天假,要求他禁止說話、閱讀、寫作等,並給了四個時間點四個處方——仔細聆聽、設法回頭、檢討動機、把憂愁埋進沙子。作家意識到自已覺得人生乏味是因為自已某些時候動機不當。】(作家阿瑟·戈登有一段時間感覺人生乏味,意志消沉,靈感枯竭。然後去看了醫生,醫生說他一切正常,建議他做一次精神之旅,到幼年時最喜愛的地點度一天假。可以進食,但是不能說話,閱讀等。並給他開了四張處方。囑咐他在9點,12點,下午三點及六點拆開。第二天,他去到了海灘,開啟了第一張處方,上面寫著“仔細聆聽”他第一反應就是醫生瘋了。但是還是遵醫囑,耐心傾聽。一邊聆聽,一邊想起小時候大海教給他的耐心、尊重及萬物息息等,他逐漸聽到往日熟悉的聲音,心中逐漸平靜下來。中午,他開啟了第二張處方“設法回頭”於是他開始從記憶中挖掘點點滴滴的樂事,回憶每個細節,心中漸漸溫暖起來,下午三點鐘,他開啟第三張“檢討動機”他意識到動機不正,諸事便不順。到了下午6點,開啟第四張處方“把憂愁埋進沙子裡”他在沙灘上寫了幾個字,轉身離去,因為他知道,潮水會湧上來。)

說明:精神層面的更新會為我們指導人生的方向。

改變他人的案例?\/《夢幻騎士》的故事?\/社會之境的案例?(書317頁)

【改變他人案例1:音樂劇《夢幻騎士》的故事,騎士遇到別人都覺得無可救藥的妓女,他卻看到她身上美好的東西,並肯定她,給她取名杜爾西內亞,象徵新面貌。她起初抗拒,後來他的愛探觸到她的天性和潛能,開始做出改變。後來又恢復以前的行為,生命垂危的騎士叫她到病床前和她說,永遠不要忘記你是杜爾西內亞。】

說明:我們可以選擇清晰而真實地反映出他人的形象,肯定他們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幫助他們改變行為模式,成為講原則、懂判斷、獨立自主、有價值的個體。(給他人肯定可以改變他人。)

改變他人的案例?\/英國一個學校把學生資料錄錯的案例?(書318頁)

【改變他人案例2:在英國一所學校裡,一臺電腦意外出現程式錯誤,把一個優等生班記錄成“差生”班,把一個差生班記錄成優生班。這份報告是每年開學時決定教師對學生看法的首要參考。校方是在五個半月後才發現這個錯誤,決定不透露情況,並再次對學生進行測試,結果令人驚訝,優等生智商測試下降了,因為別人把他們當成頭腦愚笨,不合作的學生,教師的想法變成了自我實現的預言。不過,所謂的差生的成績卻有所提高,因為被當成聰明的學生,教師的熱情、樂觀態度都反映出學生的提高期望和評價。電腦顯示孩子是聰明的,那麼就是教學方法出現了問題,所以這些教師才會積極主動地改進方法,在自已的影響圈做出努力。】

說明:表面上的學習阻礙其實是教師的死板造成的。

更新中的統合綜效?

更新中的統合綜效:身體健全有助於心智發展,精神提升有益於人際關係的圓滿(人生四個層面休慼相關)。

自我更新是強化所有六個習慣的過程:身體層面的自我更新等於習慣一(積極主動),精神層面的更新等於習慣二(以終為始),智力層面的更新等於習慣三(要事第一)。社會\/情感是習慣四五六。

什麼是螺旋式上升?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種原則,一個在成長和轉變之間螺旋上升的過程,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

螺旋上升,需考慮人的獨特天賦——良知。

螺旋上升:不斷學習、堅持、實踐。

增進內在安全感的方式?

堅守原則,肯定自我;

與人為善,相信人生不止輸贏兩種選擇,還有雙方都是贏家的第三種可能性;

樂於奉獻,服務人群;

燃燒自已,照亮別人。

螺旋式上升:學習、堅持、實踐【良知】

良知是一種天賦,幫助我們判斷自已是否背離了正確的原則,然後引導我們向這些原則靠攏。

當我們依照螺旋式上升的路線成長時,一定要在自我提升和完善的過程中勤勤懇懇,培養並遵從自已的良知,它會鞭策和指引我們沿著自由、安全、智慧和力量的道路前行。

第十一章:再論由內而外造就自已

七個習慣澆灌出來的最高階、最美好和最甘甜的果實就是齊心協力,就是把自已、愛人、朋友和同事合而為一。

絕不要停止探索,因為其目的是回到起點,重新認識。

總結:

讀了這本書,裡面的七個習慣,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個習慣——積極主動,結合自身的工作,體會到最多的是如何改變自已,糾正自已以往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和消極態度,從內心底深處,按照“積極主動”的行為準則,把心靜下來,想問題,做事情,並時提醒自已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熱情的態度做人處事。透過對該習慣的學習,我的體會頗多:透過弗蘭克的案例,我明白了在刺激與回應之間,人有選擇的自由。然後人要對自已的人生負責,積極主動地做選擇,不輕易放棄自已選擇的權利,專心做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把精力放在影響圈裡,而不是關注圈,從而收穫更多的正能量。

史蒂芬·柯維的九個孩子名字:辛西婭、瑪利亞、約書亞、史蒂芬、凱瑟琳、科林、肖恩、大衛、詹妮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永恆之心!

追夢team

頭七當天,我被校花借屍還魂

奶香蛋糕

帶著帝皇鎧甲闖鬥羅

龘之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