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少婦圖與老婦圖(思維轉換)

作者在哈佛讀書時,一個教授做了個實驗,將兩疊卡片分給兩邊的同學,其中一疊是少婦圖,其中一疊是老婦圖,之後收回卡片,給同學們看了一張結合兩者特點的圖,之前看少婦圖的都認為圖中的是少婦,看老婦圖的都認為圖中的是老婦,雙方進行辯論,大多數人其實都知道有另一個可能性的存在,只不過不願承認,最後大家冷靜下來,進行詳細的談論,漸漸的雙方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影象。

說明:條件作用對人類認知和思維定式的強大影響力,我們要樂於聆聽接受別人的看法,學會思維轉換,才能有更廣闊客觀的看法。

案例二:地鐵男人(思維轉換)

作者有一次坐地鐵,車廂上有幾個小孩在喧鬧,他們的父親在旁邊卻無動於衷,作者非常不滿,讓那位父親去管下他的孩子。結果,原來他們的媽媽剛剛去世,他和孩子不知所措。作者一下子完成思維轉換,態度馬上發生轉變,問他需要幫助嗎。

說明:我們要學會思維轉換,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

案例三:燈塔的故事{原則)

兩艘演習戰艦在陰沉的天氣中航行,天黑後發現有個地方有光,並且雙方有相撞的可能性,船長通知對方改變方向,對方則讓船長改變方向,船長很生氣,再次讓對方改變方向,對方則傳來訊號說:這是燈塔。最後船長改變了航道。

說明:原則如燈塔,是不容動搖的自然法則。

案例四:女兒分享的故事(生日派對)(先擁有了才會付出)

作者回家參加女兒的生日派對,發現女兒抓著所有禮物不讓其他小朋友玩,在場的家長目睹這一切讓作者很難堪,於是作者讓女兒把禮物分給其他小朋友玩,女兒不願意;作者跟女兒講道理說如果把玩具分給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那麼到其他小朋友家的時候,他們也會分給你玩,女兒還是不願意;作者又說把玩具分給其他小朋友,獎勵女兒一塊口香糖,女兒說不要口香糖;作者忍無可忍,用恐嚇和威脅。女兒哭道說不和別人分享。最後作者採取了強硬手段,搶過他女兒手中的一些玩具讓其他小朋友玩。

說明:需要先經歷擁有,然後才有付出,才會懂得分享。女兒未曾經歷過分享的好處,因此不願付出。

案例五:農夫與鵝(鵝生金蛋)(保持平衡)

一個貧窮的農夫,在他鵝圈裡發現了一個金蛋,拿去驗證後發現竟然是純金的,第二天又去鵝圈看,竟然跟昨天一樣。接下來的每天他都去拿金蛋,沒多久便成了富翁,後來他無法滿足每天一個金蛋,於是把鵝殺了,想把鵝肚子裡面的金蛋全部取出,結果沒有。最後鵝死了,金蛋也沒了。

說明:生的金蛋是產出,鵝是產能,要想獲得更多的效能,必須保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

案例六:電動割草機(保持平衡)

作者買的電動割草機,不懂保養,一味使用,導致最後割草機和廢鐵無異。

說明:急功近利常常會毀掉寶貴的物質資產。保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會幫助我們更有效的利用物質資產。

案例七:作者與孩子的約會(保持平衡)

作者和他的每個孩子都有一次“私人約會”,有一天,作者讓女兒一起玩,問她想做什麼,說不管做什麼都可以,女兒想看星球大戰,但是知道作者不喜歡科幻片,作者說沒關係,女兒說,知道作者為什麼不喜歡星球大戰,後來他們一起去看電影,女兒開始給作者講解,作者很享受這個過程。

說明:要保持產出產能的平衡。作者和他的女兒化解了差異,加強了他們之前的紐帶,並且收貨了金蛋,因為他們餵飽了親子關係這隻鵝。

案例八:蛤蜊濃湯餐廳(保持平衡)

有一家蛤蜊濃湯的餐廳,每天客人很多,後來餐廳轉手,唯利是圖的新老闆往濃湯中摻水,後來顧客不再上當,老闆使出渾身解數都無法挽回顧客。

說明:不遵守產出與產能平衡的原則,會降低效能,導致生產金蛋的鵝死亡。

案例九:員工懶惰(團隊產能)

有人問作者如何對待懶散的員工,有人說不好好做就滾蛋,有人就說你能這樣對待客戶嗎?他說不能。他又問那你可以這樣對待你的員工嗎?那個人就說員工是自已僱來的不用像對顧客一樣對待員工。

說明:效能在於平衡。你希望員工怎麼對待顧客,就要怎樣對待員工。

案例十:死亡集中營(思維轉換)

弗蘭克爾在“二戰”期間被關進了死亡集中營,親人都死了只剩下一個妹妹,他也飽受折磨,有天在囚室裡他意識到雖然納粹可以控制他的生存環境,摧殘他的肉體,但他的自我意識是獨立的,於是他以旁觀者的身份審視自已的遭遇,不斷修煉心靈和內心力量,感化了其他囚犯,甚至獄卒,幫助獄友們在苦難中找到生命的意義。

說明:刺激與回應之間,人有選擇的自由。逆境往往能激發思維轉換,使人以全新的觀點看待世界,自已與他人,審視生命的意義。

案例十一:女護士演講的故事(積極主動)

作者演講到一半時,一個女聽眾突然站起來大聲喧譁,作者讓她分享一下她的故事,這個女聽眾是個護士,遇到過一個非常挑剔的病人,覺得護士做什麼都不夠好,護士感到很痛苦,然後又把痛苦發洩到家人身上,直到她聽到作者這個演講,漸漸認識到自已的確有能力可以選擇不痛苦。

說明:傷害我們的往往不是悲慘遭遇本身,而是我們對於悲慘遭遇的回應。儘管這些事的確會讓人身心受創或經濟受損,但是隻要你想,品德和本性與安全可以不受影響。

案例十二:家裝行業(積極主動)

作者參加某行業的季度業績檢討會,當時正值經濟衰退,大家都士氣低落。第一天討論行業現況,結束後比會前還灰心第二天討論行業未來,都認為事情還會惡化,第三天,討論如何主動出擊和應對,最後大家積極討論,都對未來充滿信心。

說明:我們有能力以積極態度應對現狀和未來,逃避現實,就只能被動地讓環境和條件決定一切。

案例十二:學生請假(推卸責任)

有一個學生找作者請假,說要隨球隊去外地比賽。作者問他是不是自願的,學生回答說,我不得不去,不去會被校隊開除,他不願意被開除,作者又問他有沒有想過缺課的後果,他回答說不知道,最後這個學生還是參加了比賽,但是是他自已的選擇。

說明:推卸責任的言語往往會強化宿命論。說者一遍遍被自已洗腦,變得更加自怨自艾,怪罪別人和環境。

案例十二:(愛是動作)(責任)

一男士說對太太失去了感覺,不再愛對方,作者建議他去愛她,他卻覺得愛是一種感覺,而愛是一種行為,是動詞。

說明:愛是代表動作,但消極被動的人把愛當做一種感覺,任由感覺左右行為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案例十三:總裁與主管(擴大影響圈)

作者為一家公司服務,其總裁是一個精力旺盛的人,但在管理方面獨斷專行,手底下的主管都覺得苦不堪言,一有機會就聚起來發牢騷,實則是以上司的缺點作為推卸責任的藉口,有位主管卻是彌補總裁的缺失,減輕下屬壓力再配合上司的遠見。慢慢的他的影響圈擴大了,但也成了主管們新的攻擊目標,但他都不以為意,他對同事的影響力也增加了。後來,公司有任何重大決策都必須經過他的參與和認可。

說明:積極主動的人做自已影響圈內的事情,做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步一步擴大自已的影響圈。

案例十四:埃及法老(如果和我可以)

約瑟17歲被賣到埃及做奴隸,但他積極處事,磨練自已,受到主人信任,後來又受陷害進入監獄,但依然不改變心態,時刻想著“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化悲憤為動力,後來掌管整個監獄最後掌管整個埃及。

說明:人人都應該對自已的人生負責,為自已營造有利環境,對能夠改變的全力以赴,而不是坐等好運或噩運的降臨。

案例十四:西雅圖(主管進修課程)(領導與管理)(價值觀)

作者在西雅圖負責一個為期一年的主管進修課程,與一位石油公司的總裁交流心得,作者指出領導與管理的差異,那位總裁立刻檢討自已,發現自已不曾領導,每天忙著管理,於是決定放下管理工作專心把握公司方向,最後公司營業額和利潤都增長了。

說明:很多人連自已的價值觀都沒有搞清楚,就忙於提高效率,制定目標或完成任務。

案例十四:埃及總統自傳(改寫自已人生劇本)(價值觀)

薩達特是在仇恨以色列的環境下長大的,一度以仇恨以色列來調動民眾的意志。薩達特決定改寫自已的人生劇本,後來因為參與推翻法魯克國王被關入監獄,在監獄裡他學會用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已,改造自已,後來他重新受到任命,利用自已的獨立意志,想象力和良知進行自我領導,影響了數百萬人的生活。

說明:當我們的“人生劇本”有違我們的生活目標時,如果我們能夠利用想象力和創造力書寫新的劇本,它將更為符合我們內在的價值觀。

案例十六:大學教授(不以敵人為中心)(責任)

作者一朋友是大學老師,與行政主管關係惡劣,把對方當做假想敵,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響,最後不得不離開。作者就問他朋友為什麼要讓他成為你生活的中心,最後朋友認識到自已的部分責任,正因為他沒有正確對待自已的責任,才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人。

說明:不要被無關緊要的事情牽著鼻子走,要對自已負責。

案例十七:橄欖球隊(心靈演練)

作者兒子是橄欖球隊的一員,作者教他如何心裡演練自已如何應對比賽。有一天,他兒子抱怨在比賽時常常莫名緊張,溝通之後,發現他兒子總是在腦海中浮現千鈞一髮的時刻,於是作者教他透過心靈演練放鬆自已。

說明:心靈演練的正確與否很重要,如果演練是錯誤的,那麼收穫也是錯誤的。

案例十八:

1、家庭的使命宣言案例:作者家牆上貼有使命宣言,記載全家共同定下的原則,每年6月與9月會修訂,使之更符合實際狀況

2、組織的使命宣言案例(IBM公司):作者在紐約培訓員工,有位加州的學員生病,需要特殊治療,原想就近住院治療,但為體諒他妻子的心情,送他回家治療,為了爭取時間,公司租直升機送他到機場包專機送回加州。

3、組織的使命宣言案例2(連鎖酒店):作者主持研討會住進一家連鎖旅館,到的太遲沒有餐點可用,前臺人員表示可以去廚房跑一趟,並問作者是否還有其他要效勞的沒,第二天作者帶的色筆不夠,便向服務員求助,他立馬答應下來幫作者解決這個問題,作者發現該旅館所有員工都態度積極,詢問經理秘訣,經理說他們全體員工一起參與制定了組織宣言,後來作者住到該連鎖的另一旅館,服務水平也毫不遜色,職員因為晚送飲料主動和經理承認,經理打電話來致歉。

說明:組織、家庭的目標宣言必須全員參與,才能認同

案例十九:勇敢說“不”(要事第一)

作者妻子受邀擔任一個社群主席,其實她有很多別的重要的事務等她完成,但是迫於壓力她還是接受了邀請。之後,她打電話給一位閨蜜,詢問對方是否願意參加委員會,對方聽了後,委婉的拒絕了她的邀請。她真希望自已當時也能拒絕。

說明:必要時,應該不卑不亢地拒絕別人在緊急與重要之間,知道取捨。要事第一

案例二十:兒子管理院子(成功的授權)

作者開家庭會議,討論共同的生活目標和家務分配,作者授權7歲的兒子打理庭院,作者指著領居家的庭院向兒子說這是他想要的院子。此外,每週兩次要帶作者巡視整個院子,後來,作者的兒子並沒有去打掃庭院,作者很失望,讓兒子帶他去院子檢視工作成績,兒子說太難了,作者問他是否需要幫忙,後來作者便和他的兒子一起打掃庭院。最後,作者兒子不但悉心照顧一切,甚至哥哥姐姐亂丟垃圾都會立刻指責他們。

說明:成功的授權也許是有效管理的最好體現,因為不管對個人還是對組織,有效授權都是發展成長的最基本因素。

案例二十:研討會案例(小三)(誠信才能互賴)

一個研討會上,作者遇到一個男士,說自已不喜歡這種研討會,因為他腦中時刻想著會議後要怎麼應付電話中太太的盤問,經過細聊,這位男士說他和他的妻子當初就是在這種研討會上認識的,那時他也是有婦之夫。作者說,這是由他自已的行為造成的,不可能只靠談話解決。

說明:維繫人與人的情誼,最要緊的是本性,互賴關係必須以個人真正的獨立為先決條件。

案例二十一:理解他人(父子搭長城)

作者一個朋友是大學教授,他認為他的兒子整天動手不動腦,於是兩人關係惡化,作者建議他重視兒子重視的事,教授聽進去了,回家之後,他帶著他兒子在房子周圍建了一個小型長城,父子齊心協力,耗時一年半才完成。經過這次合作,教授兒子開始變得越來越喜歡動腦,父子的關係也改善了。

說明:想要別人怎麼對待你,就要怎麼對待別人。很多人都傾向於主觀臆斷他人的想法和需要,覺得自已適用的感情投資,一定也適用於別人。理解他人是一切情感的基礎,只有瞭解他人的實際需要並真心接納,才可以增進彼此的關係。

案例二十二:注意小節(看電影)

作者和兩個兒子去看電影,電影看一半小兒子睡著了,電影結束後,作者把小兒子抱到車上,脫下外套蓋在他身上,回到家中又把小兒子送上床,大兒子問作者如果他覺得冷,作者會不會脫下外套給他披上。

說明:人的內心是極其柔弱和敏感的。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最能消耗情感賬戶的存款。

案例二十三:勇於致歉和先了解情況(作者耐心寫作)

作者在寫作,兒子在外面大喊大叫,作者發脾氣訓斥了兒子,後來才知道兒子是為了讓在廁所洗澡的姐姐開門,進去拿溼毛巾給出血受傷的小夥伴止血。作者去找兒子道歉,兒子並不原諒他,因為作者上週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兩人之間的情感賬戶已經透支。

說明:真誠的道歉是一種情感投資,但是過多的道歉就顯得不真誠。會消耗情感賬戶,最終使雙方的情感賬戶透支。

案例二十四:無條件的愛(校長兒子讀書)

作者有個朋友是名校校長,為了讓兒子進那所名校,費了很大力氣,兒子卻拒絕了,反駁說不想為了他父親讀書,後來作者的朋友想通了,向孩子說明說尊重他的選擇,一切由他決定。擺脫了父母壓力的孩子開始反省自已,最後主動去學校學習。

說明:有條件的愛往往會引起被愛者的反抗心理,為證明自已的獨立,不惜為反對而反對。

無條件的愛則會給人安全感和自信心。

案例二十五:(一對一的關係)

作者與最得力的助手,管理方式有分歧,作者內心多次演練後找他商談,結果他也有類似的掙扎,渴望與作者懇談,最後問題分歧都一一討論解決了。

說明:一對一的關係是人生最基本的要素,有賴高尚的人格來維繫,只有管理眾人之事的技巧是不夠的

雙贏思維

案例二十六:百慕大旅遊(合作和競爭)

作者應邀去一家公司解決員工缺乏合作精神的問題,他發現公司員工自私,抗拒合作,作者問總裁說難道不合作會被獎勵嗎?總裁說他獎勵合作,但是卻用百慕大之旅來鼓勵員工間競爭,導致員工都拒絕合作,因為勝利者只有一位。

說明:只關注態度和行為等於隔著衣服撓癢,要建立一種能突出合作價值的資訊和獎勵機制,激勵個人和部門創造佳績。

案例二十七:連鎖商店總裁(長期雙贏)

作者有一個客戶是一家大型連鎖商店的總裁,他覺得雙贏觀念太理想化,不與人爭只會被淘汰。兩人考慮了各種選擇,結果只有雙贏是唯一可行的。總裁又說最近以雙贏為目的和商場經營者談了新合約,結果商場經營者讓他無利可圖。作者就問總裁為什麼要選擇輸和贏的模式,總裁說他們是想雙贏的,但他所謂的雙贏實質上卻是輸贏模式。

說明:長遠來看,如果有一方不能贏,那麼雙方皆輸,因此雙贏是這個相互依存的社會中唯一現實的選擇。

案例二十八:銀行軟體(好聚好散)

有家公司為一家銀行設計一套軟體,合約簽了五年,結果客戶公司換總裁,新總裁和員工覺得軟體難用,要求更改合約,這家公司覺得沒有讓顧客滿意,於是同意取消合約並退回定金,後來新總裁給那家公司帶來了更大的一筆生意。

說明:如果無法達成共識,實現雙贏,不如好聚好散。買賣不成仁義在,或許日後還有機會合作。

案例二十九:家庭演唱會(無法雙贏就暢所欲言)

作者一個朋友家裡的家庭演唱會舉辦了很多年,他們的孩子也參加,當時孩子還小的時候,母親為孩子安排曲目和服裝等,隨著孩子們的長大,看法逐漸與母親不一樣,作者朋友認為孩子們很多建議並不適合演出,告訴孩子們理想的決定是需要被所有人認可的,結果每個人都暢所欲言,努力達成一致。

說明:有的時候如果不能雙贏,就乾脆放棄。

案例三十:雙贏協議和誠信

作者和女兒簽訂汽車使用協議,女兒必須遵守交通規則,負責清潔保養,在父母許可下可以將車用於正當途徑,必要時當父母的司機,父母負責提供汽車、汽油和保險,只要女兒完成協議內容就可以使用汽車,沒完成便失去使用權。這份協議滿足女兒交通需求,同時作者不必再擔心汽車的清潔和保養,自已的交通也偶爾被滿足。

說明:雙贏協議必須以誠信為支撐,否則即便籤訂了協議,也只能半途而廢。

案例三十一:雙贏獎勵體系

作者參加某房地產公司的年度表彰大會,八百多人參加,四十人因業績出色獲獎,其他人則品味失敗,後來公司著手製定以雙贏為目標的體系,鼓勵他們互相合作。一年後的表彰大會,一千多人參加八百人獲獎,並且每人的業績與去年四十人的一樣多。

說明:雙贏必須有相應體系支撐,而且所有體系都要建立在雙贏原則的基礎上。

案例三十一:店長和店員(雙贏獎勵體系)

作者為一家公司提供人際關係方面的培訓,總裁對作者說每家店的員工都不主動,不懂吸引顧客。後來作者發現店長總是先已後人,把費力不討好的工作交給店員,自已則在收銀臺收錢。後來調整薪資體系,只有員工賺到錢店長才可能有錢賺,問題迎刃而解。

說明:問題源於體系,再好的人在一個糟糕的體系中也不會有好結果,關鍵是建立真正雙贏的獎勵體系。

知彼解已

案例三十二:(瞭解他人)

有個人眼睛不舒服去看醫生,醫生也不診斷,讓那人戴上醫生的眼鏡。

女孩和她母親說不想上學,母親卻不聽理由,就匆忙下結論講道理。

說明:不願意花時間去診斷和了解問題就妄下結論。

案例三十三:(傾聽了解)

一位父親跟作者說他不瞭解他的兒子,他的兒子不願意聽他說話。作者跟他說如果你想明白一個人,就要聽他說話。那位父親恍然大悟,但還是不明白兒子為何不聽他的話,因為他用自已的想法揣摩全世界,包括他的兒子。

說明:要了解對方,要先聽對方說話。

案例三十四:芝加哥-房地產交易(移情聆聽的瞭解)

作者曾在芝加哥一個研討會上講授關於“心理空氣”的概念,並讓會上的人練習移情聆聽,第二天有個參會人員激動地說:他來此是要談成房地產交易的,他嘗試了剛學的新方法,將對方的擔心和對結果的預想如實表達出來,最終拿下這個專案。

說明:這個人給了對方“心理空氣”,從而在情感賬戶上存了一大筆錢。如果別人感受不到被你真正理解,你就不具備人際關係的產能。

案例三十五:橄欖球賽-作者女兒生病(瞭解問題)

作者2個月大的女兒生病,作者聯絡正在看橄欖球賽的醫生,作者妻子說明了症狀,醫生爽快的開了藥方。掛了電話後作者妻子覺得自已可能並沒有講清楚生病的是個新生兒,便又打電話給醫生,醫生驚訝地說他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連忙改了藥方。

說明:如果對診斷本身沒什麼信心,也不會對開據的藥方有信心。對事情要先有足夠充分的瞭解,才能採取正確的措施來應對

案例三十六:(換位思考)

兒子與父親談論學校學的都是無用的,同學輟學修車月收入不少,兒子也想去修車,父親卻不深入瞭解兒子覺得學習無用的原因,直接好為人師地加入自已的經驗和價值判斷回應兒子。

說明:站在自身角度體會對方心情,而不是根據自已的行為動機去衡量別人的行為動機。自傳式回應會使人與人的溝通受到阻礙和曲解,進行有效溝通需要移情聆聽。

案例三十七:(知彼解已)

作者的一個朋友曾在一家公司工作,當時正試圖與一家銀行達成合作,公司的決策是要麼雙贏要麼不合作,公司的總裁讓對方根據自已的需要列一份合同,之後再談價格,對方談判成員感到很吃驚。三天後列好合同,總裁看了之後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並提出自已的顧慮,對方認真聆聽,商談結束後,對方表示願意合作,而且只要出價他們就會同意。

說明:知彼解已是雙贏的第一步,能大大增加情感賬戶,人人都渴望知音,所以這方面的投資絕對值得。

案例三十八:(換位瞭解後提意見)

作者的朋友想提醒主管改善管理方式,可是對方並不接受,他問作者,主管對自已的缺點心知肚明,為什麼死不認錯。作者就說你有沒有設身處地為他著想?你願意花大功夫嗎?作者朋友就說為什麼自已要那樣做。他覺得投資太大,不值得付出。

一位大學教授申請研究基金時和作者討論遇到的困難,作者建議他按照品德,感情,理性的順序準備申報,教授同意了作者的提議,他在介紹時表達了對對方目標的理解和擔憂,提出自已的建議,並尊重對方的觀點,後來基金申請獲得了批准。

說明: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和做準備,會使自已的建議更加令人信服。在理解他人思路和憂慮的前提下表達(根據對他人的瞭解來訴說自已的意見),可信度會大大上升。

統合綜效

案例三十九:(接納各種想法)(統合綜效)

作者教大學生領導相關的課程,一位同學的坦白親身經驗,帶動了全班的情緒,大家紛紛發表看法,原本的上課大綱被拋棄,大家一起訂新的教學目標和內容

作者與同事一起制定公司的使命宣言,大家踴躍發言討論

作者應邀為一家大型保險公司提供新思路和智力支援,以往是透過問卷調查或訪談提前設定四五個議題,然後由與會主管發表意見,作者聽說以往會議都很無聊,因為一開始就知道結果,之後作者提議以不記名的方式對議題提出建議,然後彙集讓主管會前閱讀,主管只需聆聽,不需陳述,瞭解所有問題和觀點,然後再實現統合綜效,後來大家暢所欲言,探尋新的思路和方案,書面提議被廢棄,新的共識開始形成。

說明:敞開胸懷,接納一切奇怪的想法,同時貢獻自已的淺見,從而取長補短。

案例四十:(溝通達成統合綜效)

二戰後美國命戴維接管原子能委員會,他召集了一群很有影響力的社會名流為之工作,但是戴維卻花了幾個星期來建立情感賬戶,讓成員彼此瞭解,雖然外界批評他浪費時間,最後團隊非常和諧融洽,即使意見不一,也真心實意去努力理解對方。

說明:溝通是很重要的,溝通層次越高,信任度越高,從而達到統合綜效的目的。

案例四十一:丈夫釣魚(第三選擇)

一位父親想假期帶全家去露營釣魚,策劃許久,兩兒子也很期待,但妻子卻打算假期陪伴久病不愈的母親,丈夫覺得,老人家可以由妻子妹妹照顧,孩子去外婆家也會吵鬧,妻子覺得母親很可能沒有多少日子,想陪在母親身邊。經過溝通,丈夫感覺到了妻子陪伴母親的願望,妻子也理解了丈夫想一家人團聚的苦心。最後雙方決定尋找第三條路,一是找一週,家務讓別人代勞,讓妻子去看望他的母親。二是到距離母親較近的地方度假釣魚。

說明:充分理解對方的顧慮和所重視的問題,開放溝通,奉行雙贏,才能夠找到第三種選擇。

案例四十二:左右腦思維(尊重差異)

作者為一公司辦研討會,公司總經理想把左右腦思維用於婚姻,他邀請作者和他妻子一起吃飯,期間他們對話,丈夫左腦思維,分析邏輯,妻子右腦思維,注重感覺,雙方卻沒有離婚還有2孩子,因為他們做到了尊重差異尊重彼此。

動物學校開設課程,為方便管理所有動物都要修全部課程,結果專長的動物為了彌補不擅長的課程,最後擅長的考試反而也沒拿高分。體現了尊重個體差異的重要性

案例四十三:土地開發商(法律與統合綜效)

一個土地開發公司負責人因為未按時繳交貸款,銀行打算沒收抵押的土地,為了保護產權,他起訴銀行,負責人需要更多資金來完成開發再出售求現來償還貸款,但是銀行拒絕提供貸款。後來作者聯絡雙方進行面談,講述雙贏思維、知彼解已、統合綜效等觀念,雙方發現彼此由於溝通不暢,引起很大的誤會,最後終於和解,達成初步協議,官司撤回了,那片土地蓋起了新房。

說明:在互賴關係中,統合綜效是對付阻撓成長與改變的最有力途徑。 有時太早使用法律手段會制約了統合綜效的可能性

案例四十四:(產能平衡)

伐木工人辛苦工作5小時,筋疲力盡卻進展有限,但是卻不願暫停幾分鐘把鋸子磨鋒利。

不斷更新

身體層面:健康飲食、充足休息、定期鍛鍊作者與運動生理學博士去健身房鍛鍊,他為了增強力量,要不斷撕裂肌肉纖維,讓身體自然機制過度補償,之後肌纖維才更堅韌

精神層面:指引人生方向,是人的本質、核心和對價值體系的堅持

案例四十五:作家阿瑟戈登(精神更新)

作家阿瑟.戈登有段時間他覺得人生乏味,靈感消沉。醫生建議他做精神之旅:到幼年最喜愛的地點度一天假,禁止說話閱讀寫作,並給他四個處方,讓他分別在9點,12點,下午3點,6點拆開。第二天他去了海灘,開啟第一張處方仔細聆聽,他想起小時候大海教給他的耐心、尊重,內心獲得了平靜。中午開啟第二張處方設法回頭,他回想起記憶中點點滴滴的樂事,心中漸漸溫暖起來。下午三點鐘開啟第三張處方檢討動機,他意識到動機不正,諸事便不順。下午六點他開啟第四張處方把憂愁埋進沙子裡他在沙灘上寫了幾個字,轉身離去,因為他知道,潮水會湧上來。

說明:精神層面的更新會為我們指引人生的方向。

案例四十六:夢幻騎士-杜爾西內婭(相信別人也可以改變別人)

音樂劇《夢幻騎士》的故事,騎士遇到一位別人都覺得無可救藥的妓女,他看到她身上美好的東西,並一次次給予肯定,給她取名杜爾西內亞,象徵新面貌,這位女士起初抗拒,後來他無條件的愛探觸到她的天性和潛能,她開始做出改變,後來在她要又恢復以前的行為時,生命垂危的騎士叫她到病床前和她說,永遠不要忘記你是杜爾西內亞

說明:這是一個改變他人的案例,有的時候當一個人自已都不相信自已,在這時卻有另一個人信任你,這是人生的重大轉變。

案例四十七:優等生和差等生(不隨意貼標籤)

英國一所學校,電腦程式錯誤把優等生班記錄成差生班,差生班記錄為優等生班,後來校方發現錯誤,決定不透露情況,並再次對學生進行測試,結果優等生班的智商測試下降,之前的差生成績卻有所提高,因為電腦顯示是優等班,差生班成績不好,那麼就是教學方法出現了問題,所以教師們才會積極主動地改進方法,在自已的影響圈做出努力。

說明:表面上的學習障礙其實是教師的死板僵化造成的。我們身處社會之鏡,如何反映他人的形象,有時會對對方產生巨大的影響,要學會發掘他人身上的閃光點,不要隨意給人貼標籤。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桃花天書渡

山海玉佩

我在玄幻世界當好人

誡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