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親率大軍疾行,趕往天鎮。

與此同時。

大同。

總兵郭登接到朱元璋命其切斷阿失帖木兒後路的旨意後,精神為之一振。

“太祖爺親臨,何愁瓦剌不滅。”

有人卻道:“瓦剌最擅野戰,咱們出城,豈不是著了瓦剌的道?”

郭登捋著鬍鬚呵呵一笑,“太祖爺說了,瓦剌騎兵不過土雞瓦狗,六千騎兵已被太祖全殲,而且我大明無一人傷亡。”

“太祖天威在此,瓦剌不過插標賣首之徒。”

“再說了,爾等敢抗旨不遵?”

郭登挑選一萬精銳,兵分兩路。

一路越過長城,進軍貓兒莊,截住瓦剌退路。

郭登則親率五千人,帶三百輛偏廂車,趕往天鎮,與朱元璋匯合。

……

阿失帖木兒也沒空和女人嗨皮了。

一方面佈置戰術,一方面緊急從草原調兵。

他給草原各部落寫信。

朱元璋活了,報仇的機會來了。

爾等速速集結兵力,立即南下,活捉朱元璋,殺回中原去。

“馬馬哈齊說明國的火銃厲害,但我們千軍萬馬衝起來,就不信他們能擋得住。”

“我們就選擇在寬闊的平地上打,中路突擊,兩翼包抄。”

“只要能衝過去,將明軍陣型分割,他們就是一群牛羊。”

瓦剌第一勇士必格勒為阿失帖木兒制定好了戰術。

知院巴圖魯卻搖搖頭,滿臉擔憂。

“大汗,主動出擊,不如固守待援,等其他部落人馬一到,讓他們先在前邊衝,大汗可坐收漁翁之利。”

必格勒對此嗤之以鼻。

“知院大人,當初可是你勸說大汗來攻打明國,為何現在又變得畏首畏尾?”

“等?等到什麼時候?”

“韃靼又孛來與毛裡孩兩個野心家,兀良哈的呼圖克圖也不是善茬,被他們搶了先,大汗想要一統草原,成為被整個草原承認的大汗,只會難上加難。”

必格勒右手放在胸前,彎腰行禮,“大汗,天賜良機,萬萬不可拱手讓人。”

阿失帖木兒滿臉欣喜,兩眼放光。

“必格勒言之有理。”

“知院大人,你太保守了。”

阿失帖木兒早就看巴圖魯不順眼了。

自已幹什麼他都要管。

玩女人,他說會荒廢了瓦剌大業。

打獵,他又說不務正業。

他麼的。

老子當這個大汗,不就是為了享受。

巴圖魯的苦口婆心,在阿失帖木兒看來,全都是沒用的嘮叨,只會耽誤自已取代孛兒只斤氏,成為真正的草原之王。

阿失帖木兒撓了撓臉上的絡腮鬍,發出陰森森的笑聲。

“這是明人送禮來了,豈能不收。”

“天佑草原,天賜良機,這次勢要活捉朱元璋。”

他只覺渾身充滿了勁。

“中原原本就是我等祖先之地,這次拿回來,本汗要稱帝。”

“我要讓眾人知道,這是蒙古人的天下,我們又回來了。”

……

大明京營到了天鎮。

離陽和口不過一日路程。

“臣郭登,叩見太祖皇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對郭登很滿意。

“你當年不給朱祁鎮開門,做的很對。”

郭登受寵若驚。

“臣世受國恩,願效仿先祖,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無憾。”

真是君仁臣忠。

楊帆掏出一粒耳屎,輕輕一吹。

“我可以插嘴嗎?現在是打仗,沒時間讓你們敘舊,郭總兵,聽說你造了偏廂車,帶來了沒有?”

郭登一怔。

臥槽。

這人竟敢不把太祖爺放眼裡,簡直碉堡了。

應該就是傳說中的軍師楊帆無疑了。

“軍師,末將帶了三百輛。”

楊帆看後,很滿意。

“有了偏廂車加持,咱們跟瓦剌騎兵野戰也不怕。”

“瓦剌知道了大明耀武營的厲害,估計大機率會使用他們的經典戰術,中路突進,兩翼包抄。”

楊帆決定複製俞大猷戰法。

後世只知俞大猷是抗倭名將,卻不知他在大同也殺得韃子聞風喪膽。

“我們可以用車陣結營,讓瓦剌騎兵束手無策。”

于謙恍然大悟,“軍師,你說的可是卻月陣?”

劉宋開國皇帝劉裕用卻月陣,以兩千步兵擋住了北魏三萬鐵騎,堪稱經典。

從此,以步制騎,必言卻月陣。

楊帆搖頭。

“卻月陣對地理條件要求比較苛刻,眼下不適合。”

“這一戰,不可能單靠耀武營的火銃射擊了,十團營需相互配合。”

“每個小組配備15人,2輛戰車,其中6名火銃手,3名長矛手,3名大刀手,3名騎兵,長矛大刀手同時負責推車。”

“每三組,組成一個隊,每十隊,組成一個小營。”

“十二個小營,組成一個大營。”

“以疊陣法迎敵,每個小營的一三五七九和二四六八十隊輪番射擊。”

“騎兵營負責兩翼和陣後保護,隨時出擊。”

後世,俞大遒用這種戰法,擋住了韃子數萬騎兵,取得安銀堡大捷。

“郭總兵,我相信此戰之後,你的偏廂車將名揚天下。”

郭登盯著楊帆畫的示意圖,沉思片刻後,一拍大腿。

“末將覺得此法可行。”

楊帆的陣法將他的偏廂車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難怪能成為太祖爺的軍師。

牛逼。

朱元璋卻撇撇嘴。

“打個瓦剌真他娘費勁兒,咱的東西你們一點也沒學去,真不知道你們是幹什麼吃的。”

楊帆攤手。

“太祖爺,他們要是能學了去,就不會有土木堡了。”

“歷朝歷代,開國皇帝之後,君王一代更比一代弱,軍隊一代更比一代差,漢唐如此,宋元如此,大明亦是如此。”

“能出個不錯的守成之君中興之主,已是萬幸。”

“太祖爺就不要對他們太苛刻了。”

朱元璋卻一臉黑線。

這叫什麼話。

不過,很有道理。

事實就是如此。

朱元璋長嘆一口氣。

強如老朱家也免不了俗。

他打量了一眼楊帆,“有沒有辦法改變這種情況,代代出明君?”

楊帆迎上朱元璋的眼神。

他的眼眸裡深不見底,對視的時候,讓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楊帆想了想,還是算了。

這裡邊涉及到歷史週期律。

而跳出歷史週期律的密碼,老朱根本接受不了,甚至會對自已喊打喊殺。

楊帆道:“歷朝歷代都是先興後衰,歷史週期律,無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雙穿:開局繫結崑崙鏡

劍嘯水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