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院巴圖魯愣在原地,世界觀崩塌了。

朱元璋都死幾十年了,怎麼就復活了?

這不扯淡嗎。

但六千騎兵全軍覆沒是真。

馬馬哈奇隻身逃脫也是真。

巴圖魯建議:“大汗,我們只剩四千騎兵,形勢不利,現在撤回草原還來得及。”

“對,撤兵。”

當即有人附議。

他們攻打明朝的豪氣,被朱元璋三個字嚇得煙消雲散。

保命要緊。

必格勒卻說道:“大汗,不能撤。”

“與其撤兵,不如殊死一搏。”

必格勒對巴圖魯的撤兵言論很不爽,“退回草原,只會被其他部落小看了,他們會更加排擠我們。”

“還不如跟朱元璋殊死一搏,萬一俘獲了這位明朝開國皇帝,那將是多大的功績。”

“大汗,你的地位將超越先汗,成為真正的草原之主。”

別說,草原之主的誘惑,讓阿失帖木兒熱血沸騰。

巴圖魯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我軍只剩四千騎兵,如何跟朱元璋打?”

“馬馬哈齊也說了,明軍有火器,騎兵根本衝不進三十步之內。”

“撤回草原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必格勒雖然一向敬重這位知院,甚至大多時候言聽計從。

但此時,他對巴圖魯的言論嗤之以鼻。

真是膽小鬼。

“說句難聽的,也先先汗死後,草原已經沒有我們的容身之處。”

“大汗想要重回巔峰,唯有與朱元璋一戰。”

轟。

阿失帖木兒被必格勒說得上頭了。

誰不想成為一代雄主。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有鴻鵠之志。

他大喊一聲,“本汗心意已決,打。”

可巴圖魯還是那句話:“我們只有四千騎兵,怎麼打?”

阿失帖木兒微微一笑,“眼下只有四千騎兵,可草原上還有千軍萬馬。”

“本汗可以把訊息傳回草原其他部落,為了活捉朱元璋這個潑天的功績,韃靼、兀良哈一定會爭先恐後過來支援。”

他輕飄飄瞥了一眼巴圖魯。

這位知院大人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阿失帖木兒冷冰冰問道:“你是不是蒙古人?朱元璋是不是你的仇人?”

“仇人就在眼前,不戰而逃,是草原人的恥辱。”

“打敗朱元璋,為我蒙古人報仇雪恥,我們就可以重新入主中原,把中原圈成我們的牧馬場,把漢人當成我們的奴役。”

“況且朱元璋與我有血海深仇,見到仇敵不戰反逃,算什麼勇士。”

“草原上只有戰死的勇士,沒有逃跑的膽小鬼。”

這時,跪在地上的馬馬哈齊開口了。

“千萬不能跟明軍打,他們的火器太厲害了,比雷聲還要可怕,彷彿是長生天懲罰我們的。”

“挨一下,身上就多個血窟窿。”

“如果被打中了頭,直接腦袋開花。”

“太嚇人了。”

看著馬馬哈齊驚駭交加,阿失帖木兒氣不打一處來。

啪。

他一巴掌扇過去。

“馬馬哈齊,你也算是草原上有名的勇士,如今卻成為一條喪家之犬。”

“給我閉嘴,沒用的廢物。”

馬馬哈齊卻依舊喃喃自語:“打不過明軍,打不過的,我們真傻……”

……

明軍朝陽和口東邊的天鎮進發。

楊帆憂心忡忡。

“馬馬哈齊就這麼被放回去,合適嗎?”

朱元璋有些不解,“老楊,一個小小的瓦剌頭領,值得你如此放在心上?”

“他親眼看到引以為傲的六千鐵騎覆滅,他的心態受到了深深打擊,精神崩潰,已經成了廢人一個。”

“咱讓他回去,他不僅掀不起風浪,還會把恐懼的情緒帶給阿失帖木兒和他的瓦剌騎兵。”

楊帆哦餓了一聲。

在洞悉人性和判斷局勢上,朱元璋的道行比自已高多了。

朱元璋洋洋自得。

“那時,整個瓦剌軍營都怕咱,這仗還沒打,就已經贏了。”

隨行眾臣紛紛附和。

“一切都在太祖爺的掌握之中,軍師多慮了。”

楊帆提醒:“太祖爺,你有沒有想過另外一種情況?”

“什麼?”朱元璋問道。

“阿失帖木兒去草原上搬救兵。”

楊帆面色變得凝重。

“蒙古各部落聽說太祖爺顯靈了,會不會都跑來湊熱鬧?”

“到時候我們面對的可不只是阿失帖木兒,而是整個蒙古,千軍萬馬。”

剛才還在捧朱元璋的人瞬間懵逼,驚駭交加。

臥槽。

蒙古騎兵集體出動,豈不是泰山壓頂?

大明還有的打?

朱元璋卻巋然不動。

“都來了才好,省的咱去,征服草原,畢其功於一役。”

“咱能打敗韃子一次,就能打敗它第二次。”

“韃子,不過土雞瓦犬耳。”

朱元璋眼眸睥睨,霸氣側漏,彷彿回到了當年立國大明,建元洪武,北伐蒙元時的豪氣沖天。

等他慷慨激昂說完,楊帆再次開口。

“打可以,但不能在大明的地盤上打,要拒敵於國門之外。”

朱元璋會心一笑:“沒錯,戰爭的瘡痍得讓韃子承受。”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家有蠻橫小嬌妻

段阿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