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見他眼神明亮急切,眉宇間流露著一股焦慮,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

“陛下不必緊張。”

“當年二十萬大明精銳命喪黃泉,天子被俘,泱泱大國岌岌可危。”

“國難當頭,陛下臨危受命,匡扶社稷,國泰民安。”

“後世說你是一位有功於國計民生的賢明之君,為大明江山作出了突出貢獻。”

聞言,朱祁鈺面部肌肉逐漸鬆弛下來。

那就好,那就好。

可下一秒。

“但是……”

楊帆這兩個字又讓他的小心臟提到了嗓子眼。

“你在位只有八年,廟號為代宗,其實你本應能做的更好。”

楊帆很同情朱祁鈺。

不想當皇帝的時候,被人逼著當。

後來當的挺好,卻又被轟了下來,大明也一路滑坡,成了歷史上的意難平。

此時此刻,朱祁鈺最需要成功學的激勵。

楊帆擺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架勢。

“被兵臨城下的時候,商紂王選擇了自盡,劉禪選擇了投降,趙構選擇了跑路。”

“而你選擇了挺身而出,天子守國門。”

“單衝這一點,你就能進大明帝王排位賽前五。”

楊帆沒好意思點朱由檢的名,被包圍時,他選擇上吊,還美其名曰身死社稷。

狗屁。

看看人家朱祁鈺。

遇事不慌,不服就幹,才是真爺們。

“沒有你,就沒有名垂千古的于謙。”

“如果換成趙構,哪怕十個于謙也守不住北京城。”

朱祁鈺原本有些黯淡的眼裡閃爍出興奮的光芒。

“真……真的嗎?”

楊帆非常肯定地點點頭。

“千真萬確。”

“你才三十歲,還年輕,你的病跟心態有很大關係,或許是因為沒有兒子,搞亂了你的心態。”

“現在朱見深成了你的兒子,所以,不要再糾結繼承人的問題,好好幹,超越你父皇,問題不大。”

朱祁鈺臉色逐漸紅潤起來,嘴角微微上揚,雙眸炯炯有神。

一個人眼裡有了光,就有了希望。

他搓搓手,“楊先生,我還想問你,我大明國祚多少年?”

“276年。”

楊帆如實相告。

朱祁鈺怔在原地,身子微微顫抖。

“只有276年?我大明因何而亡?是不是韃子攻進了中原?”

楊帆搖頭,“明亡,原因很複雜,但取代大明的,並非韃子,而是女真。”

楊帆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

“陛下不必擔憂,如今太祖爺回來,就是為了扶正國運。”

“嗯,有太祖爺在,大明必將延綿萬世。”

朱祁鈺想了想,抬起頭,“楊先生,你還有什麼要交代我的嗎?”

“照顧好朱見深,他現在是你兒子了。”

……

太陽緩緩升起。

大明朝嶄新的一天開始了。

乾清宮。

朱元璋面前的御案上放著《太祖實錄》和《太宗實錄》。

是元璋特意讓朱祁鈺給送來的。

上邊記載著馬皇后的具體死亡日期,以及皇位轉移到老四家的詳細經過。

朱元璋微微顫抖的大手朝書本伸過去,但遲遲沒有落下。

楊帆之前所說的土木堡之變,叫門天子,奪門之變都對上了。

足以證明,楊帆沒有說謊。

朱元璋看向楊帆的眼神,多了幾絲複雜。

“老楊,雖說咱回來處置了朱祁鎮,可心裡還是不舒坦,總不甘心就這麼走了。”

土木堡之恥猶未雪,能甘心嗎。

老朱啥時候受過這等氣。

楊帆心中一動,正愁沒法增加國運值呢。

“來都來了,陛下要不要去漠北走一趟,料理了瓦刺?對扶正國運有幫助。”

朱元璋點頭讚許。

別看此人年紀輕,倒是有幾分機靈。

有些話自已說出來難免讓人以為小氣,若是旁人開口,自然就沒這種顧慮。

“你也覺得咱不能白跑一趟,對吧?”

楊帆想到國運值,立刻點頭,“陛下沒來之前,瓦剌在大明面前蹦躂,陛下來了,瓦剌如果還敢蹦躂,那陛下豈不是白來了?!”

“言之有理,這仗如果不打,咱回去也睡不踏實。”

緊接著,朱元璋話鋒一轉。

“但有一件事讓咱非常不爽,天子親軍為何只剩下了錦衣衛?”

“老四一支將咱的親軍上直十二衛增加到二十六衛,除錦衣衛外,其餘二十五衛怎成了兵部管?”

朱元璋的臉色無比陰沉。

皇帝親兵,兵部有什麼資格管?!

他們是不是覺得咱提不動刀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大明太子,擺爛就能變強

我有一隻藍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