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始終不看好神機營。

趙輔心緒平靜下來,也對於謙的觀點深以為然。

“火器之利確實世所罕見,擺在空曠之地,壓兵鋒之拘,可最大限度的將火器覆蓋到眾人身上。”

“但末將小時候見識過,火銃這玩意其實不堪重用。”

“太宗皇帝當年可是把幾萬人鋪到了戰場各處,才把威力發揮到了最大。”

楊帆恍然大悟。

大明前期火器之利,原來全是靠人多,鋪天蓋地,誰能躲得開。

“神機營得仗著人多打,趙將軍是這個意思嗎?”

“是,末將年少時聽上一輩的說過。”

楊帆算是明白朱棣為何看中火器了。

再不好用的東西,也架不住人多一塊使。

楊帆問道:“趙將軍,你覺得對付瓦刺騎兵,需要多少人?”

“三倍,若是一萬騎兵,神機營至少需要三萬,一人在二十息兩發,足以和騎兵抗衡。”

可耀武營總人數才一萬多。

楊帆卻雙眸炯炯有神,掃視一圈下邊的將領。

“打瓦剌,耀武營是主力,我有辦法能讓你們贏,但是,你們別到時候一見瓦剌衝鋒,就把火銃給我丟地上就跑。”

這一番話,可謂是誅心。

眾人嚇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讓他們一起去打瓦剌,人人躍躍欲試。

可沒說讓他們去當主力啊。

他們這才聽明白,朝廷是要讓耀武營去打瓦剌騎兵?

瓦剌騎兵一旦衝起來,耀武營豈不是成了炮灰。

十不存一。

朝廷是不是瘋了?

又想上趕著送人頭?

耀武營歷來是配合其他團營作戰,不具備攻堅能力。

軍營剛才被啟發起來的豪情萬丈,慘遭當頭一棒,跌落谷底。

楊帆振臂一呼。

“讓你們打頭陣,並非讓你們送人頭,而是要給你們潑天的富貴。”

楊帆意味深長看了耀武營坐營都督王淳一眼。

“據我所知,咱們現在的戰術是束伍法,三人為伍,三排十一人,槍法好的在前排專門負責射擊,後邊兩人負責裝藥。”

“一,三,五,七,九,十一號位六人先開槍,二,四,六,八,十號位五人第二輪開槍。”

“如此往復迴圈,對吧?”

也就是說,換器不換人。

王淳和于謙面面相覷。

楊帆對耀武營火銃戰術怎麼了解得這麼清楚?

這可是于謙和王淳根據朱棣的火銃打法,總結出來的戰術。

楊帆笑道:“你們的理論非常好,但只適合守城,在野戰中,很吃虧,一旦配合失誤,或者發射者走神,會被對方騎兵踩成肉泥。

後世戚繼光已經用實戰證明,這種戰法不適合野戰。

可王淳不服。

這麼完美的戰術,絕對不會有瑕疵。

“不知楊軍師有何高見?”

楊帆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微微一笑。

“這種打法很好,但太單薄,不足以壓制瓦剌騎兵。”

“我教給你們一種戰術。”

楊帆在紙上畫出三排十八縱的陣型。

“一隊五十四人,單排十八人,共三排,每縱隊的三人為一小組,分甲乙丙三組,縱隊排列方式為……”

“甲-乙-甲-丙-乙-甲-丙-乙-甲-甲-乙-丙-甲-乙-丙-甲-乙-甲。”

“每組前後三人,同時開槍。”

“以戰鼓為號,乙組十八人第一輪開火。”

“丙組十二人第二輪開火。”

“甲組二十四人第三輪開火。”

楊帆所說,正是大名鼎鼎的盎格魯-荷蘭射擊法。

在它面前,三段擊直接被秒成渣渣。

于謙,趙輔,王淳三人仔細打量著面前的圖紙,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最少同時有十二人,最多同時二十四人開火,大大增加了正面殺傷力。

見於謙三人表情驚愕,楊帆微微一笑,“要不我們先試試這種戰法如何?”

王淳當即選出五十四人,以及正副隊長各一名,前後兩刻鐘詳細講解戰術。

趙輔對於謙說道:“少保,軍師是跟著太祖一起來的,他不會真的是劉伯溫轉世吧?”

“有太祖和誠意伯在,前邊就是拴一頭豬,也能打贏。”

“感謝少保替末將在太祖爺面前美言,嘿嘿,等打完了瓦剌,末將請少保喝酒。”

于謙嘴角抽了抽。

一個個信心爆棚。

當年朱祁鎮出征瓦剌時,也是如此。

可結果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沉默行者的新書

沉默行者

血腥復仇,奪回失去的一切

暴雨中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