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放下手中的筷子,表情十分認真。

“第二個辦法,減丁。”

聽到這兩個字眼,朱元璋忽地眉頭一皺。

“減丁不就是殺人嗎,老楊,沒看出來,你比咱還狠。”

“但是,這種做法非常不妥,你知道金國是怎麼滅亡的嗎,就是因為他們對韃子太殘暴,激起韃子反抗。”

楊帆卻擺擺手。

“太祖爺,我可沒說要殺人,誰說減丁一定要殺人的?”

朱元璋一臉懵逼,同時有些不滿。

“那你想怎麼幹?”

“簡單說,就是兩個字,宗教。”

楊帆進一步解釋說:“靠宗教的力量把韃子的男丁分化了,沒了男丁,仗就打不起來了。”

“既然韃子信奉喇嘛教,那就尊重他們的信仰。”

“家有兩丁者,出一丁為喇嘛,家有三丁者,出兩丁為喇嘛,家有七丁者,出六丁為喇嘛。”

朱元璋卻不服氣。

他雖然是和尚出身,但對僧侶卻沒有好感。

這幫人不事生產,不交賦稅,不服兵役,擁有大量田產,卻對國家無尺寸之功。

朱元璋對他們深惡痛絕,所以出臺了嚴格的度牒制度。

沒有搞滅佛,已經是仁至義盡。

楊帆竟然想大興寺廟,無異於觸了朱元璋的逆鱗。

“楊帆,休要再提,此舉不妥。”

楊帆也不服氣。

“能不能讓人把話說完。”

“韃子男丁大幅減少,大明的邊防壓力隨之大大減弱。”

“至於寺廟,又不在中原建設,就建在草原上,用韃子的錢建。”

“寺廟不交稅,坑的是韃子,韃子的稅源減少,對大明的依附程度只會更高。”

楊帆見朱元璋臉色逐漸緩和,繼續說道:“一百年之後,韃子人口肯定會大幅減少,那時,韃子就再也成不了氣候,威脅不到大明瞭。”

朱元璋略微沉吟,好像是這麼回事。

楊帆趁熱打鐵,“減丁,是給韃子平民一條新出路,不打仗,靠修行,也能吃飽飯。”

“穩住了平民,更要穩住韃子王公貴族。”

“朝廷可以對他們進行封賞,使其成為大明治下的臣子。”

“這件事,大明一直在做,但還遠遠不夠。”

“表現好的,可以到大明為官為將。”

“韃子不乏猛將勇士,他們歸順大明,就是一把快刀。”

當年如果沒有朵顏三衛,你家老四能不能登上帝位,還不一定呢。

朱元璋陷入沉思,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減丁,殺人於無形。

韃子人丁少了,還如何威脅大明?

這麼好的辦法,咱怎麼就沒想到呢。

讓楊帆當軍師,咱還真沒看錯人。

“老楊,你這個辦法確實不錯,可行。”

楊帆直翻白眼。

剛才還對自已吹鬍子瞪眼呢。

“太祖爺,有一說一,寺廟不納糧不服徭役這事,你一定很膈應,對吧?”

“說實話,我也覺得挺膈應。”

“不妨等到將來條件成熟,大明所有軍隊全部配備火器之後,能碾壓韃子騎兵之後,朝廷再頒發一道法令,大明境內所有寺廟都要交稅。”

“不願意的,可以還俗。”

“出家就可以躲避徭役?本身就不合理。”

朱元璋蹙眉。

楊帆未免也太損了。

這不是坑韃子嗎。

不只是韃子,喇嘛,連大明的寺廟也慘了。

朱元璋雖然打心裡贊同,但還是說了一句:“哪有寺廟服徭役的,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楊帆反問:“歷朝歷代都如此,就是對的嗎?”

“後世也有和尚,但同樣交稅。”

“身為大明子民,不管什麼身份,交稅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大明尊重他們的宗教信仰,他們也要遵守大明的法令。”

“寺廟不是法外之地,沒有人可以凌駕於大明律法和大明利益之上。”

“王公貴族都不行,更何況是和尚。”

楊帆一句話,猶如當頭一棒,振聾發聵,讓朱元璋醍醐灌頂。

他猛地一拍大腿。

老楊說的對啊,寺廟憑什麼不交稅!

他們生活在大明的土地上,享受著大明的庇護,就得為大明做貢獻。

合理,合情,合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復大秦,我帶領帝國走向現代化

頂級爆破手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