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是初春,可草原上的北風依舊呼呼吹著。

乍暖還寒。

楊帆架起鍋,正在吃涮羊肉。

他花了五百國運值,從系統商城裡兌換了一個銅火鍋和一包底料。

再不吃點好的,肚子裡都淡出個鳥來了。

火鍋香味四溢,引來了朱元璋。

朱元璋苦哈哈出生,即便後來貴為九五之尊,但一生節儉,很少大魚大肉。

一碗小米粥就鹹菜,或者一碗麵條就大蒜,比什麼都香。

見楊帆吃得津津有味,朱元璋試著嚐了一口。

臥槽。

簡直香迷糊了。

緊接著是一陣狼吞虎嚥。

眼看朱元璋吃得差不多了,楊帆藉機丟擲一個問題。

“太祖爺,假如這一戰徹底消滅了韃子,或者韃子被迫西遷西域,草原這裡就沒人了,該如何處置?”

朱元璋想了一會兒,沒想出好辦法。

“草原不適合耕種,大明也不可能在此駐軍,打完了仗,只能撤走。”

楊帆道:“大明一撤,會有另一個部落代替韃子,在草原上生存,等他們崛起,又會成為大明新的邊患。”

“這一仗等於白搭。”

漢朝趕走了匈奴,烏桓人來了。

曹魏趕走了烏桓,鮮卑人來了。

唐朝趕走了突厥,契丹人來了。

然後是女真,蒙古……

就跟韭菜一樣,一茬接一茬,根本割不完。

朱元璋表情僵住,喉嚨彷彿被什麼東西卡住了,半天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楊帆繼續吃著鮮美的羊肉,看似漫不經心說道:“要是能把草原上的牛羊全部賣到中原,我大明的百姓吃到鮮嫩的羊肉,挺好的。”

朱元璋冷哼。

“想什麼呢,百姓困苦,食不果腹,糧食都沒得吃,哪裡有錢買肉。”

楊帆笑道:“百姓買不起,但土豪買得起啊。”

“他們從草原買羊肉吃,韃子賺了錢,有了好日子過,哪裡還有心思犯邊?”

朱元璋當即板起一副死人臉。

“咱大明的錢,怎麼能讓韃子賺了去,錢都給了他們,百姓豈不是更窮了。”

楊帆暈。

“韃子有了錢,你以為跟大明的百姓一樣,藏在家裡不捨得花啊。”

“他們要購買布匹,茶葉,白糖,鹽巴等等各類生活用品,錢最後還不會回到大明的口袋裡。”

“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

楊帆很想拉起朱元璋的期待感。

“韃子的生活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他們還會犯邊大明嗎?”

“有好日子不過,去打仗,閒的啊。”

“誰願意天天打仗,活不下的人才想打仗。”

朱元璋卻搖搖頭,面色凝重。

“老楊,你想的太簡單了,你以為韃子是咱大明百姓,心地善良?”

“他們陰險狡詐,貪婪成性,爭強好戰,亡我之心不死。”

“即便咱允許互市,他們也不會滿足,只會以怨報德。”

他也丟擲一個非常有深度的問題。

“你知道大明為何嚴禁跟韃子互市嗎?”

“是為防止韃子強大。”

“一旦他們有了錢,有了資產,絕不會跟大明的百姓一樣捨不得花存起來,守著安穩過日子,而是招兵買馬,然後侵犯我大明。”

“搶劫,深深的刻在他們的骨子裡。”

“他們眼中,搶來的,要遠比付出勞動掙來的實惠。”

“不管貧富與否,他們都不會過踏實日子。”

“一旦他們富了,對大明的威脅只會更大。”

朱元璋眼眶中殺氣密佈。

韃子對中原百姓的屠戮,切身之痛,歷歷在目。

他們不把漢人當人看,像牛羊一樣奴役驅使,豬狗不如。

韃子統治中原百年,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要不然,朱元璋也不會反。

楊帆恍然大悟。

他發現自已犯了一個錯誤。

在某些事情上,用後世的眼光去辨別,是非常愚蠢的。

比如現在。

如果沒有強大的力量壓制住韃子,如果韃子對大明沒有認同感和歸屬感,他們還會有起兵南下的那一天。

只聽朱元璋繼續說道:“老楊,你雖然來自後世,但你根本不瞭解韃子的習性。”

“韃子,比之前任何一個蠻夷都頑強,都難對付。”

“想要馴化他們,何其難哉。”

“咱想來想去,也沒想到好辦法。”

蒙古一直困擾著大明。

終明一朝,也沒有效手段控制住。

不過,楊帆倒是有辦法。

清朝可是把韃子控制得死死的。

“太祖爺說的,我受教了。”

“想要弱化韃子,也不是沒有辦法,只靠禁市遠遠不夠。”

“快說。”朱元璋精神一振。

楊帆伸出兩根手指頭。

“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封控。”

“將草原納入大明版圖,細化為一百鎮,各鎮只許在本鎮內放牧,非必要不得外出,越界者,斬。”

朱元璋點點頭。

倒是個法子。

改掉他們逐水草而居的習性,禁錮起來,沒了聯絡,韃子就組建不起軍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暗夜行者之殤的新書

暗夜行者之殤

從傻子皇帝到征服天下

晚霞紅

我在帝王世界開養生館

生花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