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朱元璋手裡明晃晃的刀,楊帆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陛下,你應該去劈朱祁鎮,沒有朱祁鎮的寵幸包庇,王振也不敢如此膽大妄為。”

“王振,真的是人神共憤。”

朱標拉住朱元璋,用力摳開他的手指頭,把刀拿了下來。

不管楊帆是不是胡說八道,現在他還不能死。

“楊帆,你接著說,王振是怎麼個人神共憤法?”

楊帆做了一個OK的手勢。

“正統十四年,瓦剌南侵,朱祁鎮不顧群臣反對,在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

“你們知道從決定御駕親征到大軍開拔,準備了幾天嗎?”

“兩天。”

別說朱元璋,沒帶兵打過仗的朱標都聽不下去了。

兩天時間能準備好?

這是人乾的事?

朱元璋已是氣到無語,懶得吱聲。

“十七萬大軍到達宣府時,風雨大作,群臣下跪請求回京,可王振不肯。”

“大軍只得冒雨前進,到了大同,見瓦剌兵強馬壯,打不過,王振勸朱祁鎮返京。”

“原本是經蔚縣返京,真走這條路,也就沒有後邊的悽慘了。”

“可王振不肯,他老家是蔚縣,怕大軍踩壞家鄉的禾苗,要求走北路。”

朱元璋忍無可忍。

砰。

他一腳踢翻面前的木桶,“王振該殺。”

他暗自做了一個決定。

未來一百年,只要蔚縣出現一個叫王振的,格殺勿論。

“在土木堡,瓦剌發起總攻,明軍幾乎全軍覆沒。”

“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

“包括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吏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在內,一共有66位文臣死難。”

“包括英國公、成國公在內,15位武將勳貴犧牲。”

楊帆話音落下,整個大牢落針可聞。

朱元璋的臉陰沉到極點,周圍所有人低著頭,無比壓抑。

彷彿空氣都凝固了。

“天怒人怨的死太監王振也被樊忠一錘砸死。”

“可朱祁鎮復位後,竟然拿下詔為王振正名,用香木為王振雕像,還在智化寺為他建了個旌忠祠。”

下一秒,朱元璋的怒吼在大牢上空久久迴盪。

“朱祁鎮,還真是豬騎朕,咱要宰了你。”

楊帆見縫插針。

“陛下,我可以帶你去後世宰他。”

朱元璋剛才的確上頭了。

但終究是血海屍山裡走出來的開國帝王。

他情緒很快冷靜下來,看向楊帆的雙眸中眼中沒有絲毫溫度,彷彿寒冰在其中凝結。

“大膽楊帆,咱朱家子孫豈會有如此不堪的皇帝,你分明是妖言惑眾。”

他朱元璋何等自負,一萬個不相信會生出個如此厚顏無恥的後人。

這一切肯定都是楊帆編造的謊言。

楊帆迎上他那道嗜血的目光,“陛下如果不信,可以跟我去看看,去親眼看看大明江山如何毀在朱祁鎮手裡。”

朱元璋死死盯著楊帆的眼睛。

裡邊不僅沒有恐懼,甚至還有幾分戲謔。

放眼天下,沒有人敢如此看自已,楊帆是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你是不是覺得咱不敢跟你去?”

楊帆呵呵一笑,“不,我是擔心陛下接受不了殘酷的現實。”

“陛下,你就真不想看看後世子孫治下的大明,是什麼樣子嗎?”

朱元璋一咬牙,“好,咱跟你去,咱倒要看看區區瓦剌如何毀我大明江山的。”

朱標急忙攔住。

“父皇,不要衝動。”

楊帆說的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楊帆又說道:“陛下,你去後世扶正國運,說不定能找到救治馬皇后的辦法。”

朱元璋炯炯目光盯著楊帆看了好一會兒。

“嚴加看管。”

朱元璋帶著朱標頭也不回地徑直離去,留下楊帆一個人在牢裡凌亂。

“喂,你到底去不去啊?”

但沒有人回應楊帆。

跟楊帆一番聊天,朱元璋記住了幾個關鍵詞。

瓦剌,土木堡,朱祁鎮。

他連發三道旨意。

“命馮勝進擊瓦剌部,務必全殲,不留活口。”

“命儀鸞司盯緊蔚縣,一百年內,凡有名為王振者,斬。”

“內臣不得干預政事入祖訓,犯者誅九族。”

若不是于謙還沒出生,朱元璋真想親自去見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賊始皇帝

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