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朱標死死盯著楊帆。

楊帆頭皮發麻。

“陛下,先彆著急,請允許我先把朱祁鎮的事蹟講完。”

“敢問陛下和太子殿下,你們最厭惡的皇帝是誰?”

朱標眼皮直跳,心裡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

難道那個朱祁鎮還有更昏庸的事情?

朱元璋不僅沒有回答,反而臉色陰沉得可怕。

身為帝王,大家都是一個階層的,哪能厭惡。

楊帆其心可誅。

“楊帆,咱沒工夫聽你瞎扯淡,你再顧左右言他,是不是想試試咱的刀快不快?”

楊帆只覺得脖子一涼,趕緊說正事。

“宋高宗趙構殺了岳飛,被永遠釘在恥辱柱上,而朱祁鎮殺了于謙,你們老朱家也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朱元璋父子二人一怔。

于謙何人,竟能與岳飛相提並論?

朱標提出質疑:“不對,你剛才不是說朱祁鎮被瓦剌擄走了嗎,于謙保衛京城,朱祁鎮怎麼可能殺于謙?”

有瑕疵。

朱元璋自然也發現了漏洞。

“楊帆,你一直在編謊話騙咱,是不是?”

楊帆一臉苦澀,“陛下,太子殿下,能不能先聽我把話說完。”

“除了明堡宗這個外號,朱祁鎮還有三個外號,叫門天子,瓦剌留學生,奪門天子。”

“只有起錯的人名,沒有叫錯的外號。”

“陛下不妨想想,他為什麼叫叫門天子?”

朱元璋心思何等聰穎。

何為叫門?

門外邊的人叫裡邊人來開門。

朱元璋的心頓時沉到谷底。

“不會是他幫瓦剌叫咱大明城門吧?”

“恭喜陛下答對了。”

朱元璋嘴角抽了抽。

咱大明開國皇帝的臉都被朱祁鎮這個混蛋玩意兒丟盡了。

“瓦剌驅趕著朱祁鎮先後去宣府、大同叫門,慶幸的是,守將均未開門。”

“瓦剌留學生,說的是他在瓦剌呆了一年,娶妻生子。”

朱元璋氣得說不出話來。

朱祁鎮怎麼不去死?!

“瓦剌原本想用朱祁鎮敲詐大明,但于謙力排眾議,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登基。”

朱元璋終於得到了一點安慰,心裡好受點了。

“這個于謙是誰,做得對。”

“後來,瓦剌見朱祁鎮榨不出油水,就把他放了回去,朱祁鈺把他關在了南宮。”

楊帆說到這裡,朱元璋突然就炸了。

“這個朱祁鈺也是廢物,還留著他幹嘛,朱祁鎮就是死一百次都不足以贖其罪。”

“換成咱,先給他一百個大逼兜,然後再一刀劈死,讓他以死謝天下。”

楊帆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陛下說得太好了,正因朱祁鈺沒這樣做,所以吃了大虧。”

“八年之後,朱祁鈺病重,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重新登基。”

“他下旨處死於謙,抄家。”

“于謙家無餘財,只有牆壁上的一首詩,叫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轟。

朱元璋怒氣值再度爆表。

“好啊,想不到咱大明竟出了個如此昏庸的皇帝,天下人肯定恨死咱朱家了。”

“老四在哪,把他叫來,他生了個好後人,咱非抽死他。”

楊帆說道:“陛下,你先別生氣,我還沒說完呢。”

朱元璋怒目圓睜。

“楊帆,朱祁鎮還有人神共憤的事情?你接著說。”

朱標一臉擔憂,真怕父皇一下子氣嘎過去。

“話說朱祁鎮重新當皇帝以後,很懷念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大太監王振。”

說到這裡,楊帆頓了頓。

“陛下,太子殿下,我覺得有必要給你們介紹一下這個王振,太監中的極品太監。”

“你們知道王振的有多風光嗎?朱祁鎮稱呼王振為先生,公卿大臣稱他為翁父。”

“就連陛下立的那塊‘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的鐵碑,都被王振給移走了。”

砰。

朱元璋抄起一把刀,斬斷牢門鐵鎖,衝進去揪住楊帆的衣領,牙呲欲裂。

他的心態徹底崩了。

“楊帆,你要是敢騙咱,咱一刀劈了你。”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橫穿大夏,改變世界格局

池塘邊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