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事鬧的,二位還要再等一會,飯還沒煮好。”從廚房出來的蘇豐訕訕道

由於剛剛吃的太投入了,不對!是聽的太投入了。完全忘記添火這件事,導致煮的粥還是半生不熟的。

自已倒是吃的飽飽的,忽略了二人還是餓著肚子。

李治“無妨,我二人隨意吃點就好,不麻煩小哥了。”

言罷李治跟二虎就拿起一些乾糧,緩緩的吃了起來。

看到這一幕的蘇豐反倒越發的不好意思起來,隨後進到臥室,拿出了一個竹筒。

在二人詫異的目光中走到了桌前

“二位見諒,不是我蘇某人小氣。實在是所釀之酒不多,這是最後一壺了,本來是打算留著換些錢財應急的。”

說著就要開啟酒封給二人倒酒。

李治連忙阻止道“無妨,人之常情。即是如此,我二人怎能飲的下此酒,小友快快收好。”

“沒事沒事,二位要實在不好意思喝我蘇某人的救命酒,就隨便給點銀子。

這酒本也是準備賣掉的,就當賣給二位了,還請二位莫要將這酒的事傳出去。”

二人......:臉皮真厚啊,邀請我們來你家邊喝邊聊,最後聊是我在聊。喝的酒還要我自已出錢買,今天又是漲知識的一天!

隨後二虎在李治示意之下,掏出了十兩銀子遞給蘇豐。

蘇豐“太多了,太多了,這怎麼好意思那。”

嘴上這樣說,手倒很實誠的去接了過來,把酒給了二虎。

蘇豐心想:孃的,真有錢,一出手就是十兩,我蘇某人的商業帝國有啟動資金了。迎娶白富美,享受擺爛人生,指日可待了。

要知道現在大秦一兩銀子可以買一石上好的糧食,一石等於現代一百三十五斤,這能釀多少酒啊。

“能十兩銀子喝到此等美酒,還是老夫二人佔了便宜。這酒在上京少說也能賣五十兩,只是老夫二人此行匆忙,所帶銀兩不多……”

“夠了夠了”蘇豐連忙打斷道

看這架勢再說下去,就要給自已打張欠條了。

接著三人坐了下來,二虎給每人倒了一杯酒,就自顧自的喝了起來。

李治則是細細品嚐一口後,看向蘇豐。

“老夫看小友談吐不一般,看待局勢也有自已的見解,可是進過書院?”

蘇豐笑著搖了搖頭“我這鄉野村夫哪有錢進書院,我年幼時父親就離世了。

範先生見我可憐,就時不時讓我去他的住所打掃一下,過後再給我些吃食。範先生空閒時,也會教我識字。

再後來識字多了我就趁打掃的時候,翻範先生的書來看。

看的書多了,懂的道理就多了,釀酒的方法也是範先生所傳授的。”

李治:逗傻子那,範黎會釀酒?

也沒去糾結釀酒的事,畢竟每個人都有著自已的秘密。

李治“老夫看小友天資聰慧,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小友有無興趣來我大秦書院?”

蘇豐“讀書就算了,看到書我就想睡覺,老毛病了誰也治不好。”

李治聞言有些錯愕的看向蘇豐:還有這種病?

李治之所以會邀請蘇豐進入大秦書院,有兩點,一就是蘇豐看待問題的透徹性,確實也算是個人才。

二,也是最主要的,範黎教過蘇豐,蘇豐稱範黎為先生。這就夠了!

在一邊李治和蘇豐談話時從未說過話的二虎,聽聞蘇豐的話則是有些驚訝的看向了蘇豐。

二虎:他這是拒絕了?他拒絕了大秦書院副院長的邀請?那可是大秦帝國最高學府啊!

大秦乃至其他國家的學子都以進入大秦書院為榮!而且他這拒絕的理由是不是有點太隨意了?

對於二人的眼神,蘇豐也是有苦難言。

蘇豐當然知道,現在進入書院找個靠山,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但從李治講述完範黎的故事,再到當時先皇的處理結果來看。

其中必然有大牽連,不然一個小小的運糧官跟一個知府哪有那麼大的膽子,做出堵河賣糧的舉動。

而最後枉死十幾萬人,先皇也只是下旨拿下了明面上的兩個主犯。

想來這二人背後之人官位一定不低,說不準還是一個團體。一個敢置百萬災民生死不顧,隨意操縱一府知府。

這樣冷漠的心,這樣大的權利。

蘇豐直呼惹不起。

現在的蘇豐本錢太少了,可以說是一點本錢都沒有。

真要是這樣去到上京。被人查出曾經跟過範黎讀書,那到時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了。

所以果斷拒絕了李治,而這個理由也確實是真的,誰看書不犯困啊。

蘇豐被二人的眼神看的有點不自然,隨即開口轉移話題

“李老此行,除了尋範先生外,可還有事?”

李治一嘆“確實還有事,我有一學生,去年出仕,在金華府壽安縣做縣令。

今年五月壽安水災,沖垮了縣內半數房屋。老夫擔心我那學生為官不久,對災民的安置有所不當,這才想去看看。”

蘇豐:這大秦書院能力還是可以的,隨便走出一個學生就能做到,一縣之長,不過怎麼是不是都有點命裡犯水啊。

想到這裡,蘇豐在心裡盤算著要不要同意跟著李治進入大秦書院,分析著利弊。

隨口接話道“災後重建嘛,這個簡單。”

李治一愣:這個簡單?這要是處理不好,可是會激起民變的。雖說這些民變掀不起什麼風浪,但當地官員的前途可就全完了。

而且又要有多少百姓枉死在刀下,還是說,這人真有辦法?

李治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問到“小友可是有良策?”

“啊?什麼?”蘇豐回過神來。

“小友剛剛所說,災後重建。”李治一陣無語,這麼重要的事,你居然能走神。

“這個啊!那我問李老一個問題。”

“請講。”

“受災地方糧食可夠?”

“夠!此事我書院已派人至金華府,督促運糧,算算時間應該已經有兩批糧食運至壽安縣了。”

聽到這,蘇豐不得不感慨:這就是有關係的好處啊,想想四年前青陽縣的旱災,範先生到死都沒能等來賑災糧。

“有糧食那就好辦了,這件事只用四個字:以工代賑。”

李治聞言皺起了眉,這麼大的事四個字就能解決?隨後越思索眼睛越亮。

趁著李治思索的這段工夫,蘇豐去到廚房端出了三碗清粥。

“來,二位。肉吃多了,喝點清淡的清清腸道。”

二虎:好傢伙,帶來的一大包肉全被你一人吃了,我們哪裡用的著清腸道啊。

李治被蘇豐的話打斷了思緒,隨後看向蘇豐。

“小友可否詳細的講解一下,以工代賑的意思?老夫思索過後總感覺不通透。”

“老李,你覺得哪裡不通透?”蘇豐邊喝邊道

“以工代賑的意思老夫明白,可是這個“工”該如何理解。”李治也沒去在意,蘇豐對他的稱呼。現在他急切的想弄懂這四個字該怎麼做!

“您老是不是覺得災民剛受了水災,沒有得到妥善的安置就已經是官府的失職了。還要讓他們幹活,這怎麼行那?”

“對,沒錯,這就是老夫心中所想。”

“災民受了災,官府出面賑災,災後重建也是以府兵為主力,這沒錯吧!”蘇豐接著問道

“對,自古以來皆是如此。所以小友的意思是...”

“那那些災民那?”蘇豐沒有回答李治的問題,而是繼續提出自已的疑問。畢竟對這個世界真的是知之甚少。

“官府,會在賑災糧到來過後,讓災民們自行去修建房屋居所。災民大多也會在賑災糧發放的位置附近修建居所。”

“那那些沒有能力去修建居所的老弱病殘那?”

“這...”李治不知道怎麼回答

蘇豐聽懂了,那些沒有能力修居所的,只能任其自生自滅了。

官府也確實管不過來,如果官府幫了一批老弱病殘,那麼絕對會冒出十批“老弱病殘”出來。

如果在有能力修建居所的災民修建好房屋過後,官府再去幫沒能力的。

倘若開了這種先例,那下次災難過後,就沒多少人會去修建住所了。都會盼著官府來幫他們,這就是人心!

在這裡有讀者就會說了,那就不能是有能力的修建完成過後,在去幫沒能力的修建嗎?

有啊!那你幫了一個,下一個你幫不幫?下下個你幫不幫?

不幫?那我就要發動道德攻擊外加流言蜚語了。

所以有那幫助別人的功夫,不如自已把自已的房子修大點,結實點。

“那我懂了!我的解決辦法是把所有災民分批次,集中起來。

統一修建房屋,許諾修建完成後,表現好的可以優先挑選房屋,同時還會有報酬。

當然,這報酬給個十文二十文的就行。畢竟災民災後要用錢的地方很多,蚊子腿在小也是肉。

雙重誘惑下,九成的災民都不會拒絕。

剩下一成,絕對都是有能力可以自行修建房屋的,那就隨他們的便吧。

沒有修建能力的。給他們找點力所能及的活,煮飯也好,清理淤泥也好。總之讓每個能動的災民都動起來。

這個辦法,大大的加快了,災後重建速度。而且只是多花了一點點錢而已。”

“妙啊!小友大才!不過小友可否詳細說說,這集中修建房屋的位置,該如何選定?

畢竟還有諸多田地要耕種,集中地離田地太遠的話,有所不便啊。”李治思索片刻激動的問道

“過獎了過獎了,其中門道太多了,我也沒去過受災地,怎麼選定集中地,還需要當地主事自已把握分寸。”

“那小友可否隨老夫一起前往壽安縣?”李治激動的站起身來。

“我一個鄉野農夫去壽安縣算怎麼個事,而且我這些辦法終歸也只是紙上談兵。”蘇豐沒反應過來,怎麼聊著聊著,把我人聊進去了?

“不!老夫細細思索過,小友你的法子完全可行。

小友莫要推辭,現在壽安災民正在水深火熱之中,蘇小友就隨老夫走一趟吧!”說著就抓住了蘇豐的胳膊。

“老李老李,你稍安勿躁啊,拉拉扯扯成何體統啊,還有沒有個讀書人的樣了。

而且我們才相識兩個時辰不到啊,您老這要求是否太強人所難了?”

蘇豐掙脫出李治的手,邊後退邊說道

李治聞言,也回過神來,這要求確實是有點過分了。

但蘇豐的辦法太好了,顧及了所有災民,大大加快了重建速度,讓百姓可以早日脫離水深火熱之中。

不行!此行必須要帶上他!

隨後李治放了個大招。

李治撫了撫衣袖,雙手一拱,舉過頭頂,直接就對著蘇豐彎腰拜了下來。

“還請蘇先生救救壽安百萬災民”

蘇豐連忙躲開:泥馬,老東西,玩不起,道德綁架。他麼的一個縣那裡來百萬人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幽靈王

黑天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