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醫院所發生的這些事,李沫一無所知,知道了也無所謂。

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肥皂廠。

姑娘們的做事效率非常高,才十來天就已經做好了好幾批貨。

前方的店鋪催的太緊,明天要發貨了,會跟化妝品廠和服裝廠的貨一起發。

已經有人成功地做出了腐竹,李沫說到做到,所有的腐竹,只要質量過關,馬上現結。

喝到第一口湯的人,簡直是高興的難以形容自己的心情,這回是信心滿滿,加大馬力繼續幹。

李沫進到車間,姑娘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已經開始做事的原因,人已不如先前那麼呆滯,也不像之前那樣不知所措。

看來只有讓人忙碌起來才會忘記所有的痛苦和煩惱。

希望下一步,她們能夠融入社會中,能夠正常地與人進行溝通和交流。

也希望這個世界不再有傷害。

雖說柳情只是個記賬的,但是李沫把很多事情都交給她做,她自己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每天兢兢業業地完成李沫交待的事情。

卻不知,她自己是在做一個管事該做的事,正在慢慢地向管理層發展。

李沫自然不會去說,只待機會成熟,就全權放手讓她一個人去管理。

才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小姑娘已褪去青澀,沉澱成熟,越來越有管理的模樣。

車間所有人都很忙,沒人有時間理會李沫,從開廠那一天開始,就天天趕貨,真的抽不出時間做其他的事。

只有柳情不得不走過來:“大人。”

李沫一開口就是表揚:“不錯,把肥皂廠管理的井井有條,好好幹。”

柳情小臉一下子就紅了,小手指抓著衣服不停地揪著:“讓大人你見笑了,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李沫:“有什麼不懂的,可以來找本官,或者去旁邊問了丹妮姐和王小牛,相信他們都很樂意回答你的。”

“是!”

根據姑娘們的建議,李沫把肥皂做成了好幾種香味。

這不,已經有人在那裡驚歎不已:“哇,好香啊,這是玫瑰的香味。”

“我這才香呢,這是梔子花香的。”

“要是能帶回去洗澡就好了。”

“洗一次澡可以香十天,我十天之內都不洗澡了。”

“你真噁心,十天都不洗澡。”

“你才噁心了,看我不打你。”

“來呀,有本事你來呀。”

姑娘們嘴上說著話,手上的活卻一樣沒落下。

竟然已經開始說說笑笑了,這是個好的現象。

李沫對柳情說:“既然她的們這麼喜歡肥皂,就讓她們挑選自己喜歡的味道,帶回宿舍去,不必吝嗇,這是她們該得到的福利,你做好登記就行了。”

柳情知道一塊肥皂的成本有多高,非常不贊同李沫:“大人,這個肥皂很貴的。”

李沫微笑著說:“貴又有什麼關係呢,主要讓姑娘們開心就好,一塊小小的肥皂就能換回她們幾天的快樂,值了。”

柳情知道李沫的擔心,希望這些姑娘們忘記曾經的痛苦,勇敢面對以後的人生。何其有幸能遇到這樣一位好縣令。

柳情強忍著眼淚流下來:“好,我會轉告她們。”

在肥皂廠沒呆多久,劉師傅派人過來找李沫,原來學校已經建成,問問李沫收尾工作還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

之前劉師傅就已經跟李沫說這幾天要完工了,讓她抽時間過來看看,只是李沫太忙了一直抽不出時間。

這可是大事,李沫肯定要去看看,交代了柳情把肥皂廠管理好,便前往學校。

桌子和凳子之類的早已經畫好了圖紙,交給木匠去做,這幾天會陸續到貨。

此時,學校門口已經聚集了好幾個人,其中兩位便是蔡祭酒和蕭夫子。

他們就住在醫院裡,聽說旁邊蓋的就是學校,他們倆個早就來了,只是不好意思進去,怕打擾工人們幹活。

李沫向走上前與兩位打招呼:“蔡祭酒,蕭夫子。”

蔡祭酒卻一臉的不認同:“李大人,老夫已不是國子監的祭酒,這祭酒兩字老夫實在是不敢當,以後還是稱呼蔡夫子吧。”

李沫:“蔡夫子,一起進去看看吧。”

以後這兩位夫子可能要在這個學校任教很長時間,李沫儘可能的讓他們在這裡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希望他們能夠開開心心。

所以作為當事人的他們,更加有權利來要求這個學校應該做得怎樣的程度,才符合辦學的要求。

蕭夫子還在震撼中:“李大人,剛才我問了劉師傅,說這麼大的場地全都是學校?”

剛開始他們都不知道學校是什麼意思,好在劉師傅跟他們解釋,學校就是學堂。

李沫:“是的,你看這一片圍牆圍起來的,全是學校的區域,未來兩位夫子就在這裡任教,李沫再次感謝兩位夫子的遠道而來。”

兩位夫子:“李大人客氣了,這是我們該做的。”

李沫:“兩位夫子,你們進去看一下,還缺什麼儘管提出來,本官一定滿足兩位。”

劉師傅就在旁邊等著,聽到你沒喊他們兩位夫子,好奇地問:“大人,他們兩個是哪裡來的夫子啊?”

李沫一臉高深莫測的說:“他們未告老還鄉之前,地位高得你想象不到。”

劉師傅非常八卦:“有多高?該不會從京城來的吧。”

李沫:“你儘管發揮你的想象吧。”

劉師傅突然驚歎:“該不會是皇帝的老師吧?”

可是李沫已經走遠,沒有聽到他的自言自語。

蕭夫子看著兩大片空蕩蕩的場地,問李沫:“李大人,這兩塊場地是用來幹什麼的?”

李沫指著右邊那塊大如足球場的空地說:“過兩天這裡就會種上青草,留給孩子們踢足球。”

“足球是什麼?”

“不好意思,本官說錯,是蹴鞠。”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李沫就把現代的足球說了出來。

“那旁邊那塊呢?”

“這裡留給孩子們課間搞活動或者進行其他體育專案的,比如說跳遠、跳高、踢毽子、拔河等。”

蔡夫子皺眉:“李大人,你所說的這些與學習無關吧?”

李沫笑笑:“蔡夫子,您說錯了,這跟學習緊密關聯。”

“為何?”

李沫:“因為我們開辦學校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們死讀書,而是讓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

人無德不立,業無德不興。

增強體質和發展智力兩者密不可分,良好的身體條件是進行智力活動的物質基礎,體質增強了,就能精力充沛地學習,

體育課的學習,能使大強度的腦力活動與體力活動交替進行,起到有效的調節作用。

能更好地掌握體育衛生基本知識、科學鍛鍊身體的技能和方法,使孩子終身受益。

能使孩子在思想品德方面受到良好教育。形成經常鍛鍊身體的興趣與習慣,鍛煉出勇敢頑強、朝氣蓬勃、艱苦奮鬥的精神。”

好吧,李沫把讀書時候,學校的那一套說詞都全說出來。

這與蔡夫子和蕭夫子他們長期以來所接觸的根本就不一樣,一時間很難消化李沫所講的這些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在他們的觀念裡,學生就要老老實實地坐在課室裡,認真地聽夫子上課,認真完成作業。

而這些與學習無關的東西,根本就不應該進學校,打破學校的寧靜。

李沫:“本官辦這個學校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們以後多有出息,人的資質不一樣,並不是說每一個人都要走科舉的道路,只希望他們從學校出來之後,能夠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說白了就是自己能夠養活自己。

還有這些未成年的孩子應該無憂無慮的度過他們的童年,不應該讓沉重的農活剝奪了他們該有的快樂,但是學校放假了,回到家裡仍然要幫家裡幹活。”

進入學堂的目的就是參加科舉,登上最高榮譽——狀元。

現在卻聽到李沫說,辦學校的目的不是為了參加科舉,這簡直是讓人大跌眼鏡。

蔡夫子有點後悔,既然不是為了科舉而舉辦學校,那他來這裡有什麼意義呢?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這是他們從小到大接受的理念。

誰知李沫卻否定了他們所有的信念。

李沫似乎看出蔡夫子的心裡,繼續說:“蔡夫子,狀元只有一位,而且還是三年才會考一次,從院試,到殿試,這當中要經歷多少年,多少的辛苦。

而晉國又有多少學子,如果說人人都去參科舉,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多少人窮盡一生,都止步於鄉試當中。

你可知道,為了培養一個讀書人,多少人傾家蕩產。”

讀書要花多少錢,兩位夫子作為過來人,非常的清楚。

“本官認為,做人比考科舉更重要,我們始終都要回歸現實。”

蔡夫子想到了自己當年為了參加考試,多少個日日夜夜,難於安心入睡,到最後依然無法登頂狀元之位。

這麼一想,覺得李沫說的有幾分道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是老夫膚淺了。”

李沫鬆了一口氣,還好,這個蔡夫子不是老頑固。

既然決定留下來了,兩位夫子非常不客氣的指出需要增加的東西,李沫一一記在心裡,表示馬上就落實。

李沫還要求兩位夫子利用這段時間好好改變一下教程。

上次有跟師爺提過要改,只是師爺他老人家太忙了,根本就抽不出太多的時間來。

現在有兩位現成的,何不好好利用,哦,不能說利用,應該是發揮他們的作用。

聽到李沫要改教程,蕭夫子不敢說話,而是看向自己的先生。

蔡夫子心裡一抖,你這是要造反嗎?連教程都要改。

李沫好笑的看著兩位夫子的臉色,由白轉黑,再由黑轉白。

“兩位不必誤會,本官的意思是,裡面有很多比較呆板的,我們可以不用去學,比如三字經,大家學會了,知道怎麼回事就行了,不用深刻的去研究這三字經怎麼來,還有適當的增加一些別的,比如音樂課,實驗課,體育課等等,讓孩子們知道來學校不是隻為了學習而學習。”

李沫這麼一說,兩位夫子明白了,還以為李沫要造反呢,表示一定儘快完成。

經過這麼多次的接觸,劉師傅知道李沫對產品的質量要求非常嚴格,所以不敢偷工減料。

李沫滿意的點點頭:“劉師傅,做得不錯。”

能得到李沫的一句讚賞,劉師傅非常知足:“大人,以後還有什麼工程,記得來找我,我一定會給大人最優惠的價格。”

“好說。”

既然來了學校肯定要去旁邊的醫院看看,不知段御醫走了沒有,想著他有僕人,自己也沒有必要多此一舉安排人手去送他。

還有劉太醫,不知道能不能適應松江縣的生活。

醫院裡仍然是人滿為患,出乎意料的是,李沫竟然看到段御醫在為百姓們義診,這是什麼情況?

李沫不知道昨天晚上軒王威脅段御醫的事,還以為他是心甘情願留下來的。

想想這個倔老頭其實也沒那麼討厭嗎?你看還不是留了下來,嘴上說著硬話,心裡卻心軟得很。

段御醫中途忙裡偷閒轉了一下脖子,發現李沫在不遠處微笑的看著他,還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段御醫一時之間覺得非常尷尬,昨天說要走是他,如今要留下來的也是他。

真正到醫院坐診之後,段御醫才發現自己對李沫瞭解的太少了,醫院裡有二十位所謂的護士,有十一個還是女護士,他們比跟隨了自己多年的藥童做得更好更專業。

還有就是三個月之內,所有的診金全免,百姓們所購的藥材都是按成本價銷售。

他有問過在坐診的兩位大夫,說他們的工錢是從衙門裡出的,醫院並不是以營利為目的,而是讓整個松江縣的百姓們能看得起病。

好在又有病人上來,擋住了他的視線,才讓這場尷尬揭了過去。

大家都在忙,李沫沒有必要上前打擾他們,而是回了衙門,叫師爺通知所有村子和縣城裡的人。

九月初一鬆江縣學校正式開學,凡是六歲以上十歲以下的孩子,都可以到學校來報名,免費入學。

但是筆墨紙硯這些還是要自己掏錢。

也可以在學校買,可以去外面的店鋪購買。

為什麼是六歲以上十歲以下呢,因為六歲到十歲的孩子幫不了家裡太多的忙,六歲以下的孩子又太小,他們要住校,生活都不能自理吧。

十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是家裡的一份勞動力了,家裡人不可能再讓他們出來。

再者就是他們大了,也不肯跟比他們還小的孩子們一起學習,如果有上進心的話就會參加以後的夜校。

現在還沒有夜校,只有在衙門,或者在其他幾個廠裡上工的人,才有機會讀書寫字。

李沫打算有條件之後要辦一個正規的夜校,讓更多的村民都能夠有機會讀書寫字。

這本來就是既定好的事實,但是這一天真的到來,師爺還是覺得心慌慌的,為啥,因為錢唄。

你看那兩位夫子還是軒王請來的,一位是前國子監祭酒,一位是國子監的夫子,工錢肯定不低吧,還有另外四位夫子,過段時間就要過來了。

只是讓來就讀的孩子們自己購買筆墨紙硯,但是書本,這個要衙門來出吧,現在還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來讀書,也不能準備的太少吧,這些都是要花大錢的。

伙食費要出吧,李沫的意思是學生的家長出一部分,衙門出一部分,不然別人以為學校是福利院呢。

李沫:“師爺,這個學期來讀書的人應該不會多,要做好心理準備。”

這是很早之前就跟師爺提過的。

果然,衙門的通知已發放下去,各個村子簡直是炸開了鍋。

“有這麼好的事,學校免費入學,村長你是不是看錯了。”

村長:“我怎麼會看錯,衙役過來的時候就說的清清楚楚。”

“孩子去的學校半個月才能回來一次,聽說學校還包住,伙食出一半就可以了。”

村長:“想要送自家的娃娃去讀書的,來我這裡報名。”

討論的聲音很吵,卻沒有幾個人願意上來報名。

這樣的事情在各個村子上演著。

正應了李沫那句話,在村民的眼中,六到十歲的孩子就是家裡的勞動力,孩子去學校了,誰來幹活。

縣城裡的情況就稍微好一點,學校離家裡近,把孩子送去了學校,還省了一份口糧,何樂而不為。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漫:我成救世主了?

日月明熾

無所謂,我會降低底線

我就是個正常人

相見歡,嘆情薄

渝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