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00年以前,由於作者寫下的稿子丟了,所以就省略了。

公元前700年,雲公王大病,大病初癒後,對叛亂之地進行圍剿,在途中,遭遇刺殺,雲公王身中三刀,一病不起,最後在公元前699年,卒。

雲公王次子玉祁稱王,玉祁重武輕文,武將不被文官所壓制,使得武將無法無天,公元前692年,準備齊全的武將,從邊境起兵謀反。玉祁不得已,只得遷都,使得國土面積銳減,公元前684年,玉祁感染風寒,久久不愈,薨。其長子軒宇稱王,軒宇不思進取,不吸取先王之教訓, 貪圖享樂,人民哀聲載道,北境遊牧民族趁機入中原,直破都城,自此,雲滅亡。

公元前682年,遊牧民族建國,國號新,和隱國(武將造反創立的王國)處於交戰狀態

-------------------------------------------------------------

公元前676年,隱王肆,集結三萬兵士,靠近邊境,新國提防,肆主力由北向西突襲,新國反應不及,損失大量國土,新國王大怒,氣急攻心,薨。其太子誕不學無術,成日習道法,妄圖用法術統一天下。但,他的夢,最後破碎,但也讓他醒悟。

-------------------------------------------------------------

公元前702年,王語瑤(男生)的降生,是一場巧合,他不知道母親是誰,不知道父親是誰。他從小在貧窮的村落中生存,他深刻明白,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靠自已才能生存下去。

就在公元前685年,17歲的他,遇到了那個可以改變他一生的人,被後世稱為法制聖人的文閔子,文閔子用自已的一生,向世界的所有人,證明了,如果想要獲得和平,那就必須先制定一套完整的規定。

17歲的王語瑤,在閔子的教導下,更加堅信了自已心中神明不會約束人們,只有定義一套完整的秩序,只有這樣,才能在這亂世中讓人們遵守規定。

公元前681年,21歲的王語瑤想要自已打出一片名聲,他便參加了隱國的做官考舉,他以一套有著完整邏輯,完整懲罰的司法規定,成為了隱國的司法天才,他在學習司法的時候,也並修體能,其臂力已可拉動80石的長弓。

公元前676年,肆出兵討伐新國,王語瑤對當前的禮貌戰鬥(開戰前要下戰書,並且戰書內容要有關這次要怎麼打仗)。王語瑤在賭,他在賭他的王,是一個想打破規則的王,是一個有野心的王,很顯然,他賭對了,但他不明白,他的王,那巨大的野心,會讓這個國家葬送,大王同意了他的提議,這是他的國家得力最大的戰役之一,也是王語瑤踏入這個時代的開始。

公元前674年,新國由於大王的昏庸,一步步衰落,新國王便派出公主和親,肆大喜,公主入境,公主不願和親,但身不由已。她看到了自已兄長的昏庸和軟弱,不想讓國家再次遭受戰火,她只得來做敵國的王妃。公元前674年,新國由於大王的昏庸,一步步衰落,新國王便派出公主和親,肆大喜,公主入境,公主不願和親,但身不由已。她看到了自已兄長的昏庸和軟弱,不想讓國家再次遭受戰火,她只得來做敵國的王妃。

公元前674年,公主入京,心中悲涼。

公主內心:你個老六,天天修道。不要命了,呸,我來和親。半路我就自殺,反正是我自已乾的,想挑起戰事也沒理由。

於是在公元前674年,新國王長女箐,半路跳下馬車,頭著地,嘎。

公元前671年,隱國王肆向新國開戰。

至於原因嘛,公元前673年,有一刺客,暗殺隱王,隱王反殺,藉此理由。

便大肆進軍新國,至於為什麼等了兩年嘛,主要是因為沒錢了。

肆內心os:(/_\)大怨種,當了這麼多年國王,內褲都是破的。

公元前669年,隱國用人數上的優勢,成功的戰敗了。

那我們就得提到另一個人,公元前694年,王語嫣出生在將門之家,從小展現出了過人的武術天賦。

-------------------------------------------------------------

公元前680年,王語嫣拜當世名將武閔子(王語瑤拜師文閔子,二者因為理念不同,一個崇尚武力,一個嚮往法理,從而分道揚鑣。)

公元前673年,21歲的王語嫣進入新國軍隊,從一個小兵,再到副將,再到將軍 ,他一步一步的往上走,可他卻遇到了一個崇尚道法的君王。

以他為首的武將集團被冷落,反而是那些號稱能掐會算的文官,步步高昇,直到最後,公主在隱國自殺,他才明白,自已崇尚的道法只不過是一具空殼,那一刻,他堅定了為女兒報仇的心願。

-------------------------------------------------------------

公元前669年,隱國向新國開戰。新國王指派王語嫣,兵分三路,圍包隱軍,這一戰,新國大勝。

公元前665年,肆薨,諡號武王。由太子長子彌稱王(太子於公元前671年薨)

-------------------------------------------------------------

公元前663年,新國發動了一次對隱的突然襲擊,這一次襲擊的成功,為新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663年,新國趁隱國王年幼,太后對用兵一無所知,大批次發兵,隱國元氣大傷。新國兵士試圖繼續攻打,黎威堅守城池,整整堅守三個月,最後戰死。

公元前663年,隱徹底失去了與新國對抗的能力,王語瑤被抓,直到死,他都在告訴人們,想要靠神來約束人,是不會實現的,只有法,一套可以讓人們畏懼的法,才可以約束個人。

公元前662年,王語瑤被斬首。

公元前660年,新國王薨,太子苟稱王,公元前658年,苟向新國再次開戰,隱國最終不敵,滅亡,國祚34年。

-------------------------------------------------------------

公元前657年,苟自稱皇帝,怎麼說,實體書上其實有挺多內容的,但是電子書上我就沒寫,所以時間線有點偏差,你們就接著看吧。

公元前655年,苟廢玍太子,貶為庶民,至於為什麼,請看v CR

“富婆,你殘不殘忍啊?天天收購那個,收購這個,我真的受夠了,給我100萬兩銀票,我做大做強。”“我看你像100萬兩銀子”“有沒有搞錯?你做一個富婆連100萬兩白銀都沒有嗎?”於是他倆就打起來了,然後太子就給太子妃打死了(剛打完幾年仗,現在太子都穿的是破褲衩)

當時的聖旨是這麼說的:太子為國籌集銀兩,但品性頑劣,索取方式不對,導致太子妃不治身亡,現將太子“貶為庶民,流放雲南”。

公元前655年苟立四皇子翀為太子

公元前653年苟遷都江南,江南乃富饒之地,作為王都,可體現國之繁華, 公元前652年,苟在江南,微服私訪,見到號稱江南小財閥,國內公認的江南首富:李敬佑(李敬佑,淮王長子,徵北副將軍)公元前651年,外族入侵中原,苟派淮王李韓、武安侯柏茲,出兵圍剿,公元前649年,軍隊凱旋,此次圍剿,共殲敵7000人,苟賜甲冑於二人,賞有功者30人,死去士兵厚葬,公元前647年武閔子病逝,終年71歲,王語嫣為其守靈,十日閉門不出,公元前646年,苟崩,翀繼位,年號懿文。

-------------------------------------------------------------

懿文元年,濫殺忠臣,更改貨幣為寶鈔(明朝洪武年間,因為大明本土金銀產量較少,發行的一種代替金銀的貨幣,但在建文時期 ,寶鈔貶值嚴重,湘王朱柏私自印製寶鈔,被群臣彈劾,放火自焚)寶鈔發行後,新國貨幣購買力減小,懿文皇帝不知民間疾苦,只顧眼下貪圖享樂,最終在公元前641年,琴王魏英華起兵造反,懿文帝派遣李敬佑平定叛亂,李敬佑與琴王是年幼時的玩伴,李敬佑有意被琴王擊敗,公元前640年,琴王攻入江南,懿文皇帝連夜逃竄,不明下落。(u‿ฺu✿)

-------------------------------------------------------------

公元前640年,琴王稱帝,年號永寧,新帝王登基,大赦天下,公元前634年,永寧皇帝舉辦恩科,南北學子入江南趕考,為朝廷注入新鮮血液。

公元前639年,皇榜開,共出進士213人,榜眼夏侯褚,探花於羽,狀元常聖。

公元前630年,王語嫣率軍,攻打高洛,公元627年,軍隊打下高洛,但損失慘重,7萬人折損4萬人。

公元前624年,永寧帝親自掛帥,御駕親征東部草原,公元前624年,永寧帝展現出了他苦守邊境十幾年的領兵能力。

公元前620年,永寧帝班師回朝,武將無不讚揚永寧帝的指揮能力。

公元前620年,永寧帝第二次出征草原,暫時由太子監國。

公元前620年,永寧帝班師回朝,武將無不讚揚永寧帝的指揮能力。

公元前620年,永寧帝第二次出征草原,暫時由太子監國。

公元前634年,皇后曹氏病逝,當天,永寧帝淚流不止。

公元前689年,6歲的曹氏,在王后林氏宮中,偶遇7歲的琴王,兩人青梅竹馬,公元前679年,16歲的琴王與15歲的曹氏成婚,公元前676年,曹氏誕下一女,取名美琴,苟封為常凝郡主,公元前674年又誕下一子,取名旻,公元前670年,琴王入京,參加宴會,此時,敵軍來犯,曹氏率軍,擋一萬敵軍,守城三月,直到援軍到來守城三千軍兵,僅剩400不到。公元前641年,琴王造反,曹氏安插眼線於京城,為琴王造反打下了訊息上的優勢,公元前634年,曹氏患病,太醫僅可為其續命,公元前619年,61歲的曹氏病逝,諡號仁慈康皇后。

公元前617年,永寧帝在北伐途中,疲勞過度,猝死,廟號太宗。

公元前616年,太子魏旻繼位,年號永昌。

-------------------------------------------------------------

永昌元年,大赦天下,頒佈法令,共149項,其中包括:土地歸為國有、工人(等需有最低佣金、朝廷單位員工需有任務上限等條例。

公元前615年,永昌帝駕崩,廟號孝宗。公元前615年,太子濟繼位,年號宣景。

-------------------------------------------------------------

公元前610年,荹阿旌犯邊,天子親征,公元前607年,天子凱旋,密探來報,皇妃趁皇上親征,與侍衛私通,現侍衛已打入天牢。

公元前600年,彌杜於海上劫掠,宣景帝派李武(寧國公)出征,公元前600年,李敬贈書於李武,書言:兄可入敵內部,若對方有龍陽之好,可派一名身強體壯之士,此便可從內瓦解敵部。

公元前599年,李武於前線戰死,李府哭聲連天,李敬閉門不出。

公元前598年,一女子闖官府,揚言為常凝公主,並亮出玉佩,皇帝召其入宮,靖王(永寧第三子)驗證玉佩真偽,最終證其為真,但念多年舊情,並未趕假常凝公主出宮,而是保留尊號。

公元前594年,一場策劃了四年的謀反開始了,假常凝公主舉兵叛亂,真公主領兵救駕,救下皇帝,各地藩王也揭竿而起,皇帝封真公主為鎮國女將軍,公元前590年,隨著叛亂勢力的消亡,叛亂結束。

公元前590年,公主與靖王凱旋,公主身負刀傷共計11處,靖王身負刀傷19處。

公元前589年,宣景皇帝駕崩,廟號宣宗,太子登基,年號正統。

-------------------------------------------------------------

正統元年,太后敏氏代為監國

正統2年,即公元前587年,太后因常年疲勞,於寢宮病死,正統皇帝親政。

公元前586年,正統皇帝派遣13艘寶船,出海,尋求仙人,尋求永駐青春。

公元前584年,船隊歸來,未尋得仙人,但於海上結交盟友,特此代他國使臣回朝,實現了這片大陸歷史上,第一次與海外諸國進行流通,不過這也伴隨著一項巨大的難題,那就是國庫財力不足,無法支撐多次如此龐大的出海,於是皇室將外國使臣進貢之物全然出售,以緩解當下燃眉之急。

公元前562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各地向朝廷請求賑災糧,朝廷撥糧3萬石,經各級官員層層剝削,最終僅剩1萬石,可是這些食物怎麼夠天下的災民吃呢,所以引起災民憤怒,公元前560年,多地發生農民暴動,這些暴動軍隊,統一稱作桓旗,公元前559年,桓旗攻下淮陽,公元前557年,新朝在四年的武裝叛亂下,被一分為二,現在的新,後世稱之為南新,桓旗首領李貞建國,國號吳,年號鴻達,公元前556年,新宣景帝駕崩,廟號衰宗,太子晨繼位,年號永憫。

-------------------------------------------------------------

公元前550年,吳國大規模向南新進攻,南新將領武凌奉令率軍迎擊,公元前546年,吳國攻入新國,晨出城投降,自此,新滅亡,吳實現大一統,公元前539年,鴻達帝駕崩,廟號高祖,其太子李霖陵前繼位,年號靈鳳。

-----------------------------------------------------------

靈鳳一年,靈鳳帝設立攝鎮司,監察貪統司,清查都司,科考監察司,軍事訊息司,天氣氣象司,鹽鐵轉運司,詩詞稽核司,畫錄稽核司,密信稽核司,書籍轉運司,馬匹掌控司,錢幣制作司,鹽鐵生產司。

公元前537年,軍事資訊司發現閩王李穆意圖造反,上報京師,京師派遣攝鎮司對閩地區進行武力鎮壓,由清查都司清算主謀,夷三族。

公元前535年,詩詞稽核司查抄共兩萬首詩,其中包括:詆譭君王,低俗,辱國,煽動民眾謀反等。由清查都司對其作者進行抓捕,低俗的詩詞作者在教育過後,改惡為善,迴歸正常生活,詆譭君王,辱國,煽動民眾謀反,秋後問斬。

公元前534年,靈鳳帝駕崩,廟號文宗,由於其在位期間並未誕下龍子,傳位於其侄李蕭。其年號為熙雅。

-------------------------------------------------------------

熙雅元年,由其年未滿十四,所以由太后與左丞相監國,待年滿十四,立即親政。公元前532年,12歲的李蕭患上重病,在宮中久病不愈,在公元前531年,病況加重,駕崩於瓏瑛宮。

公元前530年,太后立李蕭之弟李炎,年號熙和。

-------------------------------------------------------------

熙和一年,即公元前530年,李炎名存實亡,明面李炎為帝,實則太后掌權,太皇太后又與左丞相私通,孕育有一子,名為趙彥。

公元前528年,帝召大將軍李沐,剷除左丞相趙涵,將太后軟禁深宮,將趙彥處死,野史記載,帝與李沐商議,帝與李沐行龍陽之事,李沐由此助帝奪權,帝親政,沐常入宮,與帝多行龍陽之事,后帝反抗,將沐誅殺。

公元前527年,李沐與進宮面聖時突發惡疾,救治無效,卒。

公元前525年,李炎納御史之女陸曉為後,公元前524年,李炎與陸曉誕下一子,取名為李傑,公元前523年,天氣氣象司夜觀天象,報秦河將有大旱,公元前523年6月,大旱已至,多地糧價飛漲,朝廷從國庫調集糧食,發向市場,使糧價恢復如常,直到旱災結束。

公元前521年,熙和帝改人口納稅為土地納稅,將原本以人口納稅的方式改為以丈量土地納稅的方式,使坐擁大多土地的地主官員,紛紛將土地拋售,哪怕拋售價比平日價格低數倍,也依舊拋售,這使得農民收穫大量土地。

公元前516年又頒佈關於土地的法規,其中包括:地主、官員、皇室不得強買強賣、霸佔農民土地。任何人不得隨意買賣奴、婢,若需將奴、婢轉讓與他人,須向官府通報,並繳納一兩銀子的轉讓費用。

公元前515年,熙和帝在狩獵時,從馬背上摔下,雙腿殘疾,最終抑鬱而終。廟號聖宗,太子李傑登基稱帝,年號熙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命運抉擇者

愛做夢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