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祭是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年度大祭,商人非常重視。

這天,帝辛在朝堂上詢問起大祭臺(鹿臺)的建造情況,但主要負責此事的箕子卻閃爍其詞,硬是沒把鹿臺竣工的時間說清楚。帝辛感覺建造程序緩慢,決定前往朝歌現場勘察建造情況。

朝歌離殷墟當時大概需要兩天左右的路程。

這次去朝歌,女眷只帶了妲已一人,把黃媚和黃妃氣的不輕。帝王起程時,黃妃帶著後宮女眷們一起送行,看著妲已隨帝王一起登上了車,心裡否提多難受了。黃媚的臉色則更難看。只有喜妹依然是那副不屑一顧的樣子。

帝王一走,黃媚就到黃妃宮裡憤憤不平的說:

“姐姐,此女不但妖媚還敢越過姐姐和帝出行,不可不治啊!”

“你可有方法?”

黃媚犯難,嘴上卻不甘道:

“姐姐儘可以拿出後宮之主的方法讓她順從。”

“此女斷不可留,他日有時機自當除之,眼下且等等吧。”

“阿姐,你說帝喜歡她什麼?依我看,她真不如那喜妹好看,怎的帝就偏偏帶了她去?”

“妖媚之人,豈可常理想之?”

“如此來說,她那套狐媚做法又學不來......真是可氣。”

黃媚悠悠道。

黃氏姐妹想不明白妲已為什麼會被帝王冷落一段後又重新反撲回來,畢竟在她們看來妲已現在不是皇宮裡最漂亮的人,帝王應該喜新厭舊才對。

可所謂的蠱惑,並不只有樣貌上的中意,更有性格上的投緣,甚至是心靈上的投契。有一句話叫做:始於顏值,陷於才華,終於人品。帝辛對妲已應該是屬於:始於顏值,陷於性格,終於信任。是的,帝辛喜歡妲已軟弱的性格,也因為她的軟弱而信任了她。能得到一個君王的信任是非常不容易的。

這一路上,妲已很開心,帝王身份帶來的榮耀是她從不曾體會過的。她很享受和帝辛難得的二人世界,為帝辛吹奏、歌舞、飲酒,開心的釋放著自已女性的天性,只希望自已不會再被帝王輕易忘記。她早已不管後宮的喜妹黃妃等人如何看她了。喜妹求死,她怕死;黃妃有家世,她沒有;她就是牆上的那棵草,風來隨風倒。

是的,她是一棵只能被帝王拔起的隨風草,跟帝王在一起的時,叫她怎能不展示自已的妖嬈。

帝辛的大笑聲不斷從車裡傳來,引得眾大臣搖頭嘆息。

一切本來都挺好的,但在帝辛看到祭臺的建設情況後,帝辛本來被妲已的小手撫摸的很舒服的心情突然暴躁起來——鹿臺的建造太慢,很可能會耽誤年祭。

他站在鹿臺一角,當著眾人對箕子說:

“孤如此信任與你,你竟如此怠慢與孤,孤以商王名義建造鹿臺,你等卻懶散萎靡,耽誤年祭,怎叫孤不治罪於你等!?”

箕子深深的附著身子,道:

“吾帝息怒,今年到處降水,致使田地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建造祭臺需要各方協助,如此天災之下,人力物力都影響頗深,因此才導致進度緩慢,望帝體察民情,切勿動怒啊!”

“既然天災,你等更應該明白督造鹿臺祭祀天神的重要,如此之事,若孤不來勘察,你等且要瞞孤與何時!?”

“臣不敢......”

“不敢?此等大事,孤頭等之大事!竟是如此怠慢,簡直豈有此理!”

當著眾人,帝辛不得不給箕子留幾分面子,壓著火氣拂袖而去。

箕子也是為難的,商朝後期正在經歷小冰期,天氣變得越來越冷,當日人們的主要口糧黍、稻等因為天氣原因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國家減產,費用自然是要節省著來的,人都吃不飽,還怎麼去建造工程。

但帝辛不會管這個的。首先,他說過是以帝王的名義來建造的,所以絕不允許半途而廢,其次,他本來建鹿臺除了任性外,還有從各個貴族手裡‘撈好處’的意思。讓你箕子負責建造,說白了覺得你是貴族,是讓你跟貴族們商量著都出錢出力完成任務的,這就好比老闆把艱難的任務交給你,是讓你帶頭解決問題的,不是讓你帶頭提問題的。所以,事情成了這個樣子帝辛怎麼可能不生氣。

這一下,他本打算領著妲已在朝歌好好玩幾天的心情也沒了,下令直接返回殷都。

回到殷都之後,帝辛帶著滿腹的怨氣咆哮於朝堂:

“鹿臺之事,你等諸多辜負與孤的信任,孤今嚴明與朝堂,箕子聽令!”

箕子下跪接令。

“孤責令你等建造鹿臺,你等拖沓倦態,致使鹿臺建造工期延誤,自今日起,箕子親自攜帶家奴全力趕進工期,必使不得耽誤年祭。若延誤與年祭大事,孤定將你等全部祭祀以向祖先謝罪!”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靜默無聲了好一會兒,直到箕子無奈的磕了一個道:

“箕子......領旨!”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帝辛這是要弄死自已的哥哥啊,這可怎麼使得?!

比干直接下跪:

“萬萬不可!吾帝!箕王並非故意延誤建造,實乃連年災難,百姓流離失所,花如此巨資建造鹿臺已不合事宜,怎可又將國之肱骨之臣祭祀,萬萬不可!”

啟子也下跪,所有百官都下跪......

啟子說:

“吾帝,箕子乃建造鹿臺得力人選,若因天災而遭祭獻,實乃是大商失去左膀右臂之禍啊!”

帝辛說:

“獻祭祖先是無尚榮耀之事!有何可惜?其延誤工期,自當去向祖先謝罪,應請祖先不因一人之禍而降禍與大商,這有何不可?!”

“這......”

百官連連無語。

帝辛沒有說錯,那個年代選出來被進獻,是很‘光榮’的事,畢竟一般的牲奴都只是‘常規祭品’,顯示不出對神明的誠意的。就像用於祭神的鹿臺沒有辦法按時使用怕神明降災的話,用‘辦事不力’的親近貴族祭祀,是一種亡羊補牢的方法。

可是,帝辛動的這個念頭,讓哪個貴族不摸一摸自已的腦袋!

比干又道:

“吾帝啊!建造鹿臺耗費人力物力之甚人盡皆知,現在時間倉促,誰也無法擔保年祭前完成,箕王對國家一直勤勤懇懇,望吾帝三思啊!”

“既然人力物力需要過甚,孤決定不日征伐北戎,誰人可願隨孤一戰?”

帝辛看著滿朝的大臣問道。

那時候的帝王想要打仗,是需要各個貴族協助的,因為當時的情況是:帝王雖然有天下最精銳的部隊,雖然擁有所有貴族的生殺大權,但卻不擁有天下全部的部隊。各個貴族手裡都有自已的部隊,越是大貴族擁有部隊和奴隸的人數就越多。面對戰爭時,哪個部族去打仗,自然也是可以從戰果裡分走一部分,所以大部分情況下貴族們都願意跟著帝王出征。

當然,也有不願意的情況,就比如明知道沒‘油水’可撈的時候。

此刻帝辛問出這話,老臣們是猶豫的,因為帝辛的態度,是把抓來的戰俘物資等,換\/充作建造鹿臺的人力物力。

這出了力卻沒有好處的事,誰都會猶豫一下的,朝堂再次陷入了寂靜。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與月長眠

南安Nanan

李明和張華的相遇

walyg

一許訂終身

月餅炒西瓜

笙生

囈辣罐汽水

我只是個馴獸師

不是浮雲

慶帝元年

一個小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