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發的炎熱起來,因著公主同皇子們都年幼受不了暑熱,皇帝決意今年要早些啟程去圓明園避暑。

景仁宮內,宜修與安陵容相對而坐,手中各捧一隻冰碗,一邊享受著清涼,一邊盤算著避暑之事。

“太后身體欠佳,怕是難以起身遠行,只能留在京城靜養。”宜修道,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安陵容介面道:“是啊,翊坤宮那邊傳來訊息,說珍貴妃近來孕吐愈發嚴重,整日昏沉不醒,芝答應自然是要守在她身邊照顧,這次行宮之行肯定是參加不了的。”

接著兩人又數了一遍其他嬪妃,悅嬪身懷六甲,臨盆之期將近,路途奔波對她和腹中胎兒都不利;佑貴人胎象不穩,太醫建議以臥床安胎靜養,不宜外出;韋官女子現在住在寶華殿整日裡誦經抄經的,一心向佛,早已向宜修報備,表示不會參與此次行程。

如此一來,能隨行之人所剩也不多,但若盡數帶走,宮中便無人主事,畢竟太后雖在但是病中是不會理事的。宜修眉頭微皺,暗自思忖:“敬妃去年未曾前去圓明園避暑,如今膝下又有了七皇子,按例今年應當同往才是。至於欣嬪,帶上六皇子也是順理成章……”

想到此處,宜修不禁犯起愁來。原本想著此番出宮可以輕鬆一些,卻不想事與願違,越發覺得棘手難辦。

“不如叫靜嬪留下,一來叫珍貴妃放鬆警惕,畢竟靜嬪明面上還是她的人,二來靜嬪也是個能幹的,定能打理好宮中事務,只是溫宜公主該叫人帶著便是。”安陵容出聲說道。

“我竟把她忘了,剪秋待會你去問問靜嬪的意思吧,至於溫宜叫她給個人選帶著就是。”宜修吩咐道,只覺得豁然開朗。

“皇后娘娘,舒嬪娘娘求見。”繪春打了簾子稟告道打斷了宜修的話。

“她素來大門不出 二門不邁的,怎麼突然來了。”宜修疑惑道。

“嬪妾請皇后娘娘安,請昭淑妃娘娘安。”富察恭敬有禮道,同初進宮張揚跋扈的模樣完全不同。

“快起來,你素來不愛出門,今日可有什麼事情。”宜修關心地問道。

“嬪妾不想去圓明園,想留在宮中。”舒嬪望著宜修滿眼希冀。

“這是為何,公主年幼苦熱,何必留在宮裡。”安陵容出聲問道。

“嬪妾實在是害怕,當初……當初嬪妾母子二人險些命喪圓明園,實在不願意去了。”舒嬪咬著嘴唇還是說了出來。

宜修嘆了一口氣,“也好,我正愁宮裡沒人主持大局,你願意留下再好不過。”

“嬪妾願為娘娘效犬馬之勞,那嬪妾先退下了。”舒嬪滿臉笑容福身謝道。

“如此就再好不過,冬畫你也留在宮裡幫襯著舒嬪吧。”宜修看向站在角落的冬畫出聲說道。

“奴婢領命,一定把差事辦好。”冬畫聞言揚起了大大的笑臉應道。

“敦親王得早些除了才好,最好能把年家也拉下水,這次避暑是個好時機。”宜修面容冷酷道。

“娘娘也千萬不要忘記了十四爺啊!”只見安陵容的眼珠子微微一轉,然後輕聲地提醒宜修道:“若是當今聖上出現了什麼意外情況......那麼壽康宮那位肯定不會坐視不管,一定會想盡辦法替十四爺謀劃那把皇椅的。”

這段時間以來,趁著自已養傷的空閒,安陵容翻閱了大量的歷史書籍。更巧的是內務府又重新派遣了幾位宮女過來侍奉她,其中竟然有一個能斷文識字的叫晴文的宮女,她眼睛看的累了就叫晴文念給她聽。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儘管剛開始的時候,對於這些深奧難懂的書籍內容,安陵容也是一知半解,但讀的多了看的多了聽的多了,她漸漸地也掌握了一些皮毛知識。而在眾多的歷史故事當中,有關於“兄終弟及”這種皇位傳承方式的例子更是不在少數。

“這是自然,咱們辛苦謀劃這麼久,好不容易到了關鍵時刻,也不能叫別人摘了桃子。老十四守皇陵的話,深山老林裡墓室裡出現毒蟲、毒蛇之類的也十分合理。我記得欣嬪就是蜀地之人,這事交給她辦再好不過了。”宜修嘴角上揚道。

“妹妹提前祝姐姐心想事成。妹妹這就去永和宮走一趟。”安陵容笑著捻起一塊梅餅。

“永和宮人多眼雜的,還是叫欣嬪去你那裡,正好見見淑和公主。再許以好處想來她會乖乖聽話。”宜修挑了挑眉道。

“姐姐英明,妹妹拜服不已。”安陵容笑著應道。

永和宮內,一片靜謐祥和。欣嬪端坐在窗邊,手中拿著針線,全神貫注地為淑和公主繡制著一件貼身衣物。每一針、每一線都傾注了她深深的母愛。

然而此刻,欣嬪心中卻充滿了無盡的思念與牽掛。自從淑和公主被送到昭淑妃那裡後,她便無法像從前那樣時刻陪伴在女兒身旁。這種分離讓她感到無比痛苦,但又無可奈何。

回想起過去,當淑和還住在阿哥所時,雖然不能天天相見,但欣嬪並沒有太多感觸。可自從將孩子接回到自已身邊撫養之後,她逐漸習慣了每天聽著淑和那嘰嘰喳喳的歡聲笑語,享受著母女間那份親暱與溫馨,夜裡還能摟著小太陽似的淑和公主暖乎乎地睡覺。

如今,淑和公主不在身邊,這空蕩蕩的宮殿彷彿失去了生機與活力,六阿哥又不是她親生的,她也不愛多瞧,只打發了乳孃好生照顧,每日中午抱過來瞧瞧就是。欣嬪時常會不自覺地停下手中的活計,凝視著窗外,默默祈禱著女兒能夠平安健康快樂成長。而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對淑和公主的思念更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令她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唉……”欣嬪輕輕嘆息一聲,繼續低頭刺繡。

“主子,昭淑妃身邊的晴文來了,說是淑和公主想吃您親手做的白玉糕了。”紅袖眼帶笑意地說道。

“好,我這就去做。”欣嬪放下手中活計,站起身帶著紅袖往小廚房走,因著永和宮孩子多,宜修早就闢了一個小廚房出來。

欣嬪帶著熱乎的白玉糕興沖沖往延禧宮去,只覺得今日天藍雲白,宮道上也風景宜人。

“嬪妾給昭淑妃娘娘請安。”欣嬪臉上笑意盈盈,還沒起身,淑和公主就像個小炮彈一樣砸進欣嬪懷裡,母女倆抱作一團,欣嬪捏了捏淑和公主紅撲撲的臉蛋心中熨貼。

安陵容但笑不語看著母女二人親暱,過了一會兒,欣嬪才依依不捨地放開淑和公主,在一旁落座,手裡拿著白玉糕一點點餵給淑和公主,淑和公主吃的腮幫子鼓鼓的像個小松鼠。等淑和用了大半糕點,安陵容出聲說道,“晴文,你帶著公主去在外頭玩會。”

淑和公主一步三回頭地看著欣嬪同晴文去了外頭,欣嬪也端正了坐姿看向安陵容。

“妹妹是蜀地之人,聽說蜀地有毒蟲蛇蟻輕易能要人性命?”安陵容出聲問道。

欣嬪心裡咯噔一下,不自覺的捏著手帕,點頭應道。

“十四爺在深林裡守了那麼久的皇陵,也不知會不會遭了毒蟲的侵害?”安陵容眼波流轉,冷笑道。

“嬪妾……嬪妾……嬪妾請娘娘明示。”欣嬪心若擂鼓跳個不停。

“用毒蟲或者毒蛇送十四爺上路吧,或者送你上路。”安陵容站起身走到欣嬪面前俯下身子在欣嬪耳邊輕聲細語道。

“嬪妾只求母女平安。”欣嬪失魂落魄地呢喃道。

“欣嬪,難道你不想更進一步封妃麼?欣嬪你好好想想,既然已經上了船就該知道要麼中途葬身大海要麼就跟著船到終點。”安陵容語氣激奮道。

沉默半響,欣嬪點了點。安陵容拉著欣嬪的手道,“淑和這幾個睡不安穩,本宮也不習慣與人同睡,不若你帶回去陪她睡幾日吧。”

欣嬪扯起笑容應道,行禮告辭後拉著淑和公主的手慢悠悠地走回了永和宮。宮道上,欣嬪心不在焉地回答著淑和公主的問話,心越發堅定,不就是殺人麼,如今她有六阿哥這張牌,驅策家族易如反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HP:薇妙星雲

初秋月念

為完所續

雜交樹

亂宋之水滸豪傑再聚義

聽雨臨江三五時

驚雨迴夢的新書

驚雨迴夢

我已過去半生

景建

巢歌行

青陽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