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牛金星降明的事兒,除了朱慈炯和凌潤生,旁人哪裡知曉?

沈宸荃一頭霧水、兩眼無辜地看著宋獻策,看得他心中疑竇頓消。

於是搖頭嘆氣道,“潼關守將若能換成內應,則不攻自破;既無內應,那就把袁宗第換掉,有他在,來日取潼關難!”

沈宸荃聽得眼前一亮:“請先生指教!”

宋獻策附耳道:“沈閣老可如此這般……”

……

如今潼關只有巫山伯馬世耀八千守軍和綿侯袁宗第三千人馬,二人據守險關不出,同時飛馬入太原求援。

明軍經洛陽一戰,收攏降卒三萬餘,京營六萬兵馬也囤在了洛陽,虎牢關只留陳友龍所部駐守。

袁宗第退入潼關兩日後,忽聞明軍到了關下,急與馬世耀登上關牆瞭望,便見洛陽流民支起無數個灶臺熬番薯粥,水汽瀰漫。

明軍騎兵在遠處列陣,放聲高喊:“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著有闖王!哈哈哈……”

熬番薯粥的流民也跟著喊:“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著有闖王!”

聲勢震天,傳入虎牢關內。

袁宗第明知對方耍什麼把戲,卻又無可奈何。

果然,不出三日,虎牢關內得知出了關便能吃飽飯,生死只有一關之隔的數萬流民開始躁動。

“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著有闖王!”

“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著有闖王!”

……

數萬流民榨乾最後一絲體力,嘶聲怒吼!

“將軍!怕是要亂!憑我等手中兵力,守關已屬勉強,無力鎮壓數萬流民,這可如何是好?”馬世耀急的雙目通紅。

“我等為何反明?”袁宗第搖頭嘆道,“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開關放出去討個活路吧!”

“報!”正當袁宗第準備開關放人時,親兵入內奏報,“將軍,宋軍師派人送來一封信!”

“宋獻策已經不是我大順軍師!”袁宗第皺眉道,“拿來!”

袁宗第取出信展開一看,竟是宋獻策不忍大明子民餓死關內,要以番薯換流民過關!

“哈哈!本就想放流民過去,憑白得了糧食!”探頭張望的馬世耀喜上眉梢,又不解道,“只是每日放一萬,還要與將軍當面交割是什麼道理?”

袁宗第把信隨手撕碎,“每日放一萬,是要排查細作,妥善安置流民,免得洛陽生亂。”隨後一聲冷笑,“至於當面交割,無非來做說客,勸我等降明,他宋獻策怕是要枉費心機!”

當即便回信允諾,言明瞭交割方式、地點。

次日,宋獻策命流民將已經煮熟,無法做種子的番薯運進潼關,與袁宗第各帶十餘騎見面。

袁宗第本以為宋獻策會巧舌如簧,勸他投降。可讓他大感意外的是,對方半個字沒說,只遞過來一紙文書,調轉馬頭便走!

一頭霧水的袁宗第開啟文書一看,裡面只是寫明瞭運進關的番薯數量,還貼心加了一句“水煮口味更佳!”

此後幾日,宋獻策再未露面,只是每日差人將寫有番薯數量的文書送入潼關,再將袁宗第寫有流民數量、籍貫的文書取回,直到潼關內流民全部送出。

看著最後一批流民出關後,流著眼淚吃完番薯,恢復體力跟著明軍回洛陽,袁宗第喃喃道,“我等造反究竟為何?”隨後看向馬世耀,“再有流民過關,莫要阻攔!”

太原。

“皇上!”牛金星捧著一份奏疏來到李自成面前,“袁宗第急奏,要將洛陽、潼關守軍口糧,改成兩幹一稀,否則潼關不保!”

“潼關要改,固關改不改?陝北、漢中改不改?”李自成聞言不悅道,“朕哪來那麼多糧!別人都能守住,偏他袁宗第不給糧,潼關就要不保?”

帶著怒氣一把扯過奏疏,耐著性子看完後,怒氣才消了些,“潼關危急,先生可依袁宗第所請送糧!”隨後,李自成眉頭一皺,“只是送完這次,後續糧草該如何籌集?”

牛金星眼珠子骨碌碌一轉,“皇上,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今之策,先讓士卒吃飽,才能談及來日!”

“以臣之見,凡民間田土,熟田每畝加徵二分,熟地每畝五分,山塘每畝一厘!”

“可給契紙一尾,並與百姓言明,加徵賦稅算朝廷借的!待我大軍恢復元氣,出關得了天下,再去江南追贓拷餉加倍還給百姓!”

李自成思索半天,終於咬牙點了點頭:“苦我百姓一年!”

有道是,一年血比五年稅,今歲監追來歲銀;可憐賣得貧兒女,不飽奸胥一夕葷。

此令一下,本就活不下去,無處賣兒鬻女的百姓揭竿而起!

四處搜刮百姓籌措來的帶血糧草剛運出太原,一封加急塘報便送入李自成行在,“洛陽失守,潼關告急!”

“廢物!才幾天就丟了洛陽,他袁宗第是幹什麼吃的?”李自成右臂猛掃,御案上的奏疏四散落地,“還有臉問朕要兵、要糧!”

“皇上息怒,當務之急乃是派兵馳援,一旦潼關失守,山西門戶洞開,明軍便會長驅直入!”剛從西安調防而來的澤侯田見秀勸道。

“該派何人領兵?”李自成強壓一口怒氣道。

牛金星聞言,急忙上前:“牛成虎將軍剛正不阿、忠義無雙,可擔此任!”

“傳旨,讓牛成虎領兵三萬,星夜馳援!”潼關主將依舊是袁宗第,領兵馳援,原也無須田見秀這等大將,李自成便點頭應下了。

“吾皇聖明!”牛金星慌忙叩拜。

卻說牛成虎領兵出城不足三日,李自成接潼關密報,袁宗第依明軍之請,放出關內數萬流民。

且與宋獻策私下會面,之後書信往來頻繁!

李自成心下生疑,又拿不定主意,急召牛金星商議對策。

“陛下,這袁宗第先敗汝寧,後敗洛陽,皆敗得不明不白!”牛金星捏著鬍鬚搖頭晃腦道,“可是單憑袁宗第與投敵的宋獻策書信往來頻繁,就說他心向明朝,也屬牽強。”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選個牛成虎那樣忠誠可靠的將領鎮守潼關!守險關,重在忠心,不在能力!”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拯救影視中的白月光

昏晨晨

南月葬志

老不老阿紀

拜託大佬,我只想躺平

小鹿路茶

靈族少女紀靈溪

錦逸瀟瀟

吃定你了!楊公子

鐵蛋一號

Hp向春山

Fros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