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世人皆知變臉是川劇中最具代表性的技藝之一,被譽為“蜀道難,難不過川劇變臉”。但其實,在這個時代,變臉還上不了川劇的檯面,只能歸類於雜耍。正統的川劇表演具有獨特的特點,既有高亢激越的“高腔”,又有優美抒情的“崑腔”,還有剛勁有力的“彈戲”,這些腔調各有特色,但又相互融合,形成了川劇獨特的表演風格。

川劇的劇目大多以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為主,其中既有歌頌忠孝節義的故事,也有鞭撻邪惡黑暗的內容。這些劇目不僅具有觀賞價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教育意義。川劇的表演技巧也非常精湛,演員的唱、念、做、打等技巧都要求非常嚴格,每個動作都要經過反覆練習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此外,川劇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它既包含了巴蜀文化的精髓,又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種思想。

但是,在祝灝看來,這一切統統都不知所云。文化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它涵蓋了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藝術、信仰、風俗習慣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他所欠缺的正是這一點。四書五經他沒有看過一眼,歷史典故也知之甚少,佛釋道的信仰他更是沒有。雖然他也在努力學習,以便融入這個社會,但那不是一時之功,至少現在差得太遠。

梨園後院,看完戲的祝灝正陪著丁寶楨,還有一名鼻樑上架著金絲眼鏡的中年官員一起品著咖啡。此人正是四川布政使包應仁,他個子不高,生得文質彬彬,舉手投足間都流露出一種學者的儒雅氣質。

包應仁輕輕攪拌著杯中的咖啡,笑道:“沒想到憫濟能喝得慣這黑乎乎的咖啡,當年我第一次喝得時候差點兒以為有人給我下毒呢。”他的一個小玩笑頓時活躍了氣氛,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

祝灝聞言,不禁笑出聲來,回應道:“靜湖兄當年隨郭公使出洋,揚了我國國威,保護了諸多在外華工和華僑,實在功不可沒!”

“哎!”包應仁微微嘆了口氣,目光中透露出一種深沉的思索:“說句心裡話,越是在外待得久,越能感到我大清和之間西洋的差距。”

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彷彿在訴說著一個沉重的現實:“不只是科技,還有思想、制度,甚至是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我們都落後得太遠太遠。西洋列強之所以強大,不僅是因為他們的堅船利炮,更是因為他們的文化和思維方式。他們敢於探索,勇於創新,而我們卻常常滿足於現狀,固步自封。”

“哎!”包應仁再次嘆了口氣,他輕輕放下手中的咖啡杯,繼續說道:“郭公使只因說了一句:“東方一隅為中國,餘皆夷狄也’,吾所弗敢知矣!”便遭人詆譭為“漢奸”、“貳臣”。朝中守舊勢力實在太過猖獗,不能認識到差距,便不願去找到縮小差距的方法。沒有清醒的認知和堅定的決心,那麼大清的未來……實在堪憂啊。”

丁寶楨也在一旁認同道:“儘管洋人有諸多缺點,他們性格傲慢、唯利是圖,一切追求個人利益。但他們也有不少可取之處,如重視知識的傳承,及對自然知識的系統規劃。我們就應當去其糟粕、取之精華,積極引進、學習他們的優點。”

“這……”祝灝被兩位大佬的話語深深觸動,他原本以為洋務派大多是一些理想主義者,只知道追求西方先進的技術,卻忽略了實際情況和傳統文化。但現在,他聽到這兩位真正的洋務派中高層人士的言論,才意識到自已最初的想法是多麼片面和幼稚。

可是,他又有些慶幸,丁、包二人的觀點並不代表洋務派的普適價值觀,更因為有守舊勢力的掣肘,他們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實現。否則滿清真如他們的理想中去改變了,誰還有能力將這個萬惡的朝廷拉下馬來。

“咳咳。”祝灝佯裝輕咳了兩聲,這才起身微微鞠了一躬,介面道:“兩位大人不必妄自菲薄,如今朝中各位中堂,地方上各位督撫也都看到了我們的差距,我們也在奮起直追。先從最容易的科學技術下手,等百姓都能吃得起飯了,讀得起書了,再來反哺我們缺失的短板,推動國家的繁榮與進步,豈不是更好嗎?”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青澀到成熟:我們的八年

秦嶺的漣漪峰

重逢以後

雁雪紛紛

進入這個遊戲,變成超級大反派!

李擎燭

斗羅大陸之大陸修行

塵未清

一念關山:命運被改

一願之圓

世界之翼L公司

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