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別有天(十)

日子輕盈得如流水, 往後接連幾天都是玉窗烘霞,風暖煙淡。或是趁夜月貞潛到了疾精舍內, 或是了疾入月貞禪房裡, 一番私會幽歡,再趁月而歸。

如今了疾既要還俗,都只稱他的俗名“鶴年”了。按鶴年的打算原是要再伴他師父幾日, 常對月貞說:“師父對我有養育之恩,如今他年紀大了,又瞎了隻眼睛, 哪裡好匆匆撇下他就走?只等我把這幾家的佛事做完,再同你回去。”

回去也是避人耳目, 還不如山上自在呢。因此月貞也是滿大無所謂,樂得在這裡多逍遙幾日。

不想逍遙也逍遙不了幾時, 月貞這日因腿根子發酸, 特地到寺外林間閒逛,遠遠望見個瘦骨仙風的老和尚由小路上來, 她看著有幾分眼熟, 便避到樹後頭細看。

待那老和尚走近了, 這才猛然想起,這可不就是在她十來歲上頭到她家裡替她打卦掐算的那和尚?別說如今瘦了老了,就是化成灰也認得他!虧得他那些哄鬼的話,害她白白耽誤了幾年青春!

舊仇一起,月貞便在地上摸了塊石頭, 跑出去照著那和尚的背猛捶一下!

捶得那和尚“哎唷”一聲,回頭一望, 林子只剩一抹水綠的裙色, 人早跟兔子似的溜得老遠了。

秋海莫名捱了打, 回到寺內就氣急敗壞地向鶴年抱怨,“我去山下藥鋪子揀敷眼睛的藥,才剛回來,誰知在林子裡遇見個小瘋婆子!”

鶴年見他反手掏著背,臉上痛得齜牙咧嘴,忙將他攙扶到榻上,走去倒茶,“師父說的是什麼瘋婦?”

“我也不認得,她無緣無故在後頭拿石頭拍了我一下!拍了撒腿就跑,不是瘋婦是什麼?!可別叫我逮著她,我非剃光她的頭不可!”說話轉過背去吩鶴年,“小子,你替我看看打出血沒有?”

掀開袍子一瞧,血倒是沒流,就是青了一大片。鶴年尋了點治淤腫的藥膏子替他抹著,“敢是師父在哪裡結的仇家?”

“放屁!”秋海怒得吹鬍子瞪眼,“我都離了錢塘好幾年了,哪裡來的仇家?況且我出家之人,一向慈悲為懷,與人為善,結的哪門子的仇?”

這秋海越老越有些沒正行,孩童似的頑皮,果真跑到三重殿外的場院裡撩著鬍子眯著眼盯著來來往往的女香客,非要把那“瘋婦”揪出來給人替頭不可。

她灰著心,慪得在後頭止了步,“不走了不走了!這樣大的太陽,簡直曬死人!你怎麼不使人回家去叫車馬來接?”

鶴年斜挑著眉,“什麼故人?”

大路上鋪滿晴光,往來著零星的香客農戶,那些打招呼說笑的聲音散在路上,使這路像是走向一種恬淡祥寧的日子。

月貞笑嘻嘻地將一概包袱都擱在木板上,半邊屁股坐上去,手遮著太陽,一路好不悠閒。

兩個人是全然相反的,他則是晚上肯說,白天很是正經。他板下臉,露出幾分兇相,“疼也踏實坐著!”

待她語畢,鶴年的笑早僵在臉上,月貞搡他一下,“發什麼呆呀?”

秋海面色變了變,呵呵笑起來,“那都是老黃曆了,況且那不是為了養活你小子?你既跟了我,我哪能叫你吃苦?要真苦著你,你母親哪裡捨得掏銀子把我這小慈悲寺捐修成如今這派頭?”

鶴年勸他不住,只好由得他去,自往飯堂端了午飯送去月貞房裡。甫入禪房,就看見月貞坐在床上咯咯發樂,兩隻腳垂在地上晃來晃去,把斜曬的陽光盪來盪去,好不高興的樣子。

說著,把嘴一癟,眼珠子羞答答地往下轉,“況且,人家腿還酸著呢。”

霜太太也知道,但挑剔是她做婆婆的權力,這權力握在手裡不用,就覺得是一種浪費。她把眼放到月貞身上,在裡頭挑剔著,卻沒挑出太大的不好來,只說,“瞧這病一場,又瘦了些,簡直瘦得可憐,一會多吃些。”

月貞其實並沒有那樣瘦,不過看同誰比。她明白霜太太的心理,便道:“我也想胖些呢,就是廟裡的飯菜不好,見天吃素,吃得再多也胖不起來。我是喜歡吃肉的。”

他把飯擱在炕桌上笑問:“難不成出去逛一趟撿著寶了?”

“原來是這麼回事。”因為連日不見著月貞,霜太太倒有幾分掛念她似的,越看她越順眼,笑嘆道:“你不在家,也沒人在我跟前說話取樂了。巧蘭不中用,她那腦子也不知是什麼糊的,越是不中聽的話她越是愛說。我有時候心裡也奇,怎麼官宦人家的小姐,頭腦卻如此不靈光?也沒個眼力,看不出人高興不高興,她只管她自家說得高興!”

月貞張口就是謊,“原本是在孃家,可家裡頭正趕上蓋房子,又是拆牆又是揭瓦,弄得滿院子的土,非但不得靜養,倒引得我又咳嗽起來。就避到廟裡去了。”

兩人吃過午飯便溜下山去,還是挽著那幾個包袱,來時如何狼狽,走時也是一般狼狽

可五官的位置難移,她精緻的唇鼻眼睛還在原來的地界上,容易叫人聯想到“地廣人稀”四個字,這四個字裡也含著寂寥的情緒。

想到自己就是罪魁禍首,鶴年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那張臉給太陽曬得泛紅,對她這口無遮攔的毛病簡直又愛又恨。夜裡愛,白天恨,偏她夜裡又不大肯說。

闊別家中其實不過一月光景,竟像闊別了一年似的。不怪月貞這樣想,因為霜太太在這一月裡又新長了一層肉,原來第二層那圈下巴的弧線往外擴張了些,是個更大的圈了。

他這會又想起自己是出家人了。鶴年瞟他一眼,笑道:“您早年間替人解籤掐算,為了賣您自己抄的經,可沒少說瞎話。”

鶴年掛著一身行囊掉過頭來哄她,“你把我師父打了,還敢多留?他發了狠要抓了你去剃頭髮做姑子,你難道想出家做姑子麼?再走走,走到前面街上就能僱車。”

霜太太預先不知道他們是今日回來,見著鶴年便驚喜萬分,驚喜裡有幾分是為又得了個藉口叫廚房殺牲口添菜。她好吃,成了癮,又怕人笑她女人家不該貪嘴。

她於心不忍地由袖裡掏出帕子,替他揩了揩汗,“你累不累啊?”

這話就合了霜太太的意了,她忍不住笑起來。鶴年在一邊椅上看著,心思動了動,想要霜太太喜歡月貞,於他們的未來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這廂一連問了鶴年好些話,鶴年一一答了,她又拉著月貞看了看,“你身上好了?你婆婆說送你回孃家去養病,我當你就在章家呢,誰知又到廟裡去了。”

月貞知道他是安慰,又跳下來走一段,挨著他用帕子掩著嘴說:“硌得腿也疼。”

鶴年笑搖著頭起身,自去放藥瓶子。秋海想來還是氣,朝門外走去,“那瘋婦一定是今日來的香客,我非要把她揪出來不可!”

他兩眼惋惜地照著她兩邊虛籠籠的髮鬢,搖了搖頭,“我看還是別耽誤了,咱們下晌就回家。”

月貞蹦起來,“我在林子裡遇到一個故人。”

月貞一面說,一面拿手比劃,“就這麼一小個瓶子,訛了我娘兩錢銀子。我吃著,就跟井裡的水一個味,也並沒有改成什麼命呀,你大哥還是死了。我這幾年想起來還牙根癢癢,方才遇見他,我趁他沒防備,揀了塊石頭就照他背上那麼一拍!好個老禿驢,骨頭真硬,眼下還震得我手疼呢。”

路上輾轉,晚飯時候才歸家。因車馬停那邊門上,月貞便向自家門前吩咐了一聲,先隨同鶴年一道進了那邊宅裡去給霜太太請安。

那兩隻手穩穩地托住兩根木杆,沉甸甸的。這俗世的分量使人乏累,又感到充實。他不由得跑了幾步,顛得月貞咯咯笑起來,瘦瘦的身板在四野的風裡搖擺,她底下穿著綠裙,人像一小簇野花,他不必擔心她在風裡折斷了腰,覺得她脆弱的模樣裡自有無限的力量。

月貞卻走得不高興了,她在李家這兩年,衣食住行上享慣了福,俗話說由奢入儉難,她也難免生出些從前沒有的嬌氣。另一層,她想到回去又得鬼鬼祟祟的做人,回家反似背井離鄉。然而無奈又真實,他鄉就是故鄉,她分明是山野的花,卻長在了人家的院牆內。

這捧水是被月貞掬起來的,她心下無比得意,覺得他是為她才返還俗世。就衝這一點,不論他往後會不會娶妻生子,他們是否盡歡而散,她都先行寬宥了那不如人意的結局。

他笑著提醒,“大嫂在寺裡閒不住,替母親與姨媽抄了好些經祈福,在佛前鎮了些日子,今日帶回來,母親放在屋子裡,可以延年益壽。”

那些喁喁碎碎的家長裡短又如浪頭拍回來了,月貞有一剎那的不習慣,慢慢竟又覺得親切起來。她掩著口鼻笑了笑,“巧大奶奶就是不大會看人臉色,別的倒好,不是有心眼的人。”

“就是從前給我看手相,說我命中剋夫的那個和尚。他以為他老了瘦了我就不認得他了?哼,這仇我可記著呢,就是燒成灰我也認得出他來!若說他算得不準,倒還真是,我才進你們家裡大哥就沒了。可要說他準,那也是胡扯!當年他說若要改命,就得買他一碗什麼九霄山上的雪化水。”

過會轉頭看鶴年,他臉上發了汗,浸透了面板,使原本蒼白的膚色添了幾分活人的氣血。頭上扎著黑幅巾,不再穿僧袍了,外頭是一層黑莨紗的褡護,裡頭穿著白道袍,仙風鶴骨換了一身倜儻風流,像是世俗裡掬出的一捧清水。

月貞一屁股坐在路旁的石頭上,將幾個包袱都丟下來,仰頭看他,“走不動了!你瞧我這一額頭的汗。”

鶴年只管笑著搖頭,“你輕得很。”

說到此處,彼此都紅透了臉。鶴年只得陪她坐下。不一時恰好有個推獨輪木板車的老漢經過,他上前與人搭訕,花一兩銀子買了人的車,衝月貞拍木頭杆子,“你上來坐,我推著你。”

對於這類事大家的態度都是寧可信其有。待月貞從包袱裡取出來,霜太太更是有幾分喜歡月貞。

本來這喜歡只是一種虛蕪的喜歡,沒有切實的意義的。可趕上巧蘭一來,霜太太看見她,兩廂一對比,這種喜歡就紮實了兩分,裡頭也有種“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好”的意味。

偏生巧蘭還在那裡咋咋呼呼的,“唷!貞大嫂回來了?聽說你病了?我看著氣色倒比從前還好了,知道的說你出去養病,不知道的還當你在外頭享清福去了呢!”

說得月貞心虛,暗裡窺了鶴年一眼,尷尬地笑著,“我哪有什麼清福可享?你取笑。”

巧蘭又著眼看看鶴年,障扇嘻嘻笑著,“頭一回見我們二弟做俗家打扮,方才一進門,我險些沒認出來,還當是外頭哪裡來的客人!”

霜太太早受不她這份聒噪,況且近日緇宣私下裡因為鶴年回家的事情有幾分擔憂她是知道的,可手心手背都是肉,虧了哪個她都不想,便不曾去寬慰緇宣,心裡卻怕兄弟間起嫌隙。“外頭的客人”幾個字正戳在她眼下的心窩子裡,覺得巧蘭這話別有深意,像是有心見外似的。

趁著那頭擺飯,她起身微乜了巧蘭一眼往那頭走去,“什麼外人不外人的,我的兒子是從我肚子裡生出來,就是走到十萬八千里遠的地方,也還是我的骨肉。未必因為他在廟裡長大,就不是我李家的兒子了?沒有這樣的道理,皇帝老子沒登基前,也有派到外頭幾年的呢。人只說媳婦抵半個女兒,我看這話也對,媳婦再好,還能親得過兒子去?”

這時連緇宣也歸家來了,走進屋裡,正聽見這番話,只當霜太太這“皇帝老子”的例子是在含沙射影些什麼。

畢竟“真命天子”一向只有一個,沒見過平分天下的。他心裡不禁忐忑,笑著向鶴年迎去,“二弟回來了?怎麼不先往家裡傳個話,好派人去接你啊。你是走來的?”

“下了山走到街上僱的馬車,我倒是能走,只是大嫂走不了那麼遠的路。”說到月貞,鶴年臉上便有些溫柔笑意。因見他走路有些跛,又輕攢眉頭,“大哥的腳怎麼了?”

霜太太率先坐到飯桌上,眉心緊蹙,“還不是那瀾丫頭嚇的,我說長成那樣子就不要老抱著到處逛,偏你那霖二哥不聽,吩咐奶母常抱著她出去。你大哥那天往那頭去,在花園裡撞見了,嚇得他滑了一跤,現那腳踝還有些淤青。”

眾人皆入席,鶴年瞟了他大哥一眼,胸中雪亮,歪著嘴笑了下,“母親不要說這種話,瀾丫頭不過是個小孩子,有什麼嚇人?人但凡行得正坐得端,就沒有什麼可懼的。大哥是不留心踩滑了,怎麼賴到個小孩子頭上去?”

霜太太捱了兒子教訓,掛著臉剜了他好幾眼。巧蘭是早就不敢張口說話了。此刻連緇宣也一下尷尬起來。月貞不是這裡的人,夾在當中,比所有人還要尷尬,恨不能即刻拋下碗筷回那頭去。

就是回去那頭也未見得不是夾著尾巴做人。

那邊廂琴太太聽見門上來報月貞歸家,本來有幾分高興的,待要吩咐廚房裡做些好的來,不想門上小廝又說:“大奶奶先往那邊給霜太太請安去了,約莫是要在那頭吃了飯才回這頭來。”

說不清因由,琴太太心裡有些微失落,揮揮手就那小廝打發出去,自己歪在榻上看著對面窗戶裡嵌的一片日落。

前兩日京裡的於家回了禮,也來了信,信上主動提起看中了惠歌。本該由玉樸在中間傳信的,但因於家在朝廷裡做官,得了訊息,說是要恩賜他們李家一份榮耀,只等著寫聯題字遣人送到杭州。於家見此事已有十分準,自然該拿出男方家的氣度,主動寫信說親。

得了這準信,琴太太按說該高興的,可那高興裡,又倍感淒涼。惠歌這婚事一定下來 ,少不得一二年裡就要出閣往京裡去,這家裡的人更是所剩無多。縱還有個霖橋,也是成日忙,況又因芸孃的事,與她生了些嫌隙,更不大親近。

還剩下個月貞,也只剩下個月貞,萬幸她還肯聽她的話,儘管有些裝模作樣的嫌疑。不過年輕女孩子在長輩跟前,誰不裝幾分乖巧聽話的樣子?月貞大體還是貼心的。

她徐徐往窗前走去,日影業已垂到對面廊下去了,空曠的場院斜幾根廊柱的影,又細又長排列著,鎖住一地殘陽。

馮媽在旁看出她有些不高興,一壁從食盒裡端出晚飯擺著,一壁安慰,“既在那門上下的馬車,自然要往裡頭去給姨媽請安。否則霜太太又要嘮叨說:'到了門口不進門問個好就走,半點規矩也沒有,簡直不把我這個做姨媽的放在眼裡!'。咱們貞大奶奶是懂事的孩子。”

聞言,琴太太慢條條走到飯桌前,懶洋洋笑道:“我這個姐姐啊,什麼都有她抱怨的地方。”

把心裡的不喜歡一股腦都推到霜太太頭上去,橫豎她們姊妹間嫌隙也不是一日兩日了。但對月貞,她有著玄妙的感情,似媳非媳,似己非己的親切。與其說她把月貞看作媳婦,不如說是她把她看作自己拖在地上的影子,她認為這影子應當是永遠跟隨與忠於她的。

這頓飯便吃得有些沒胃口,心裡有個洞,怎麼填也填不滿,得等著月貞回來。

月貞在那頭急著回來給琴太太請安,不等飯後吃茶,就向霜太太請辭。

霜太太藉機諷了琴太太兩句說:“你瞧你,在姨媽這裡多坐會子怕什麼?怕回來沒先去給你婆婆請安她說你?哼,你就說姨媽留你吃飯,看她還敢說不說。”

月貞更有幾分尷尬,虧得鶴年出來圓場,“我也要到姨媽那裡去請安,大嫂,我同你一道過去。”

霜太太不高興道:“你又忙什麼?你的屋子收拾出來了,你不先到屋裡瞧瞧去?”

鶴年推說:“我有事要去同姨媽商議。”

“什麼事?”

“姨媽上回託我給岫哥崇兒兩個尋個秀才先生,我想我才剛回家,也沒個事情忙,索性我每日去教他們認幾個字,也不算虛耗光陰。”

霜太太正為這個發愁,他回家來,叫他在家閒著吃飯他一準是不願意,又怕馬上叫他料理生意上的事緇宣不高興。因此還等著玉樸那頭的信,看他做父親的怎樣打算。

信一時未到,只得答應他,“也好,叫你成日閒吃閒逛你一定不樂意,這也算有個正經事做。那你去,早些回來。”

緇宣聽見這話,心下暗暗鬆了口氣,起身送了二人一段。眼下兩個人他以為都是彼此知根知底的,便上前同月貞走在一起,嚥了咽喉頭,睞目問問她:“大嫂,聽說芸娘生產那日,你也去了她屋裡?”

月貞側著眼,看他走路有著細微的顛簸,高高的個子,殘陽蒙在臉上,樹蔭也從那張蕭索的面孔上滑過,明瞭又暗,暗了又明,強了又弱,弱了又強。

她此前還替芸娘在心裡怪著他,此刻卻又替她心軟下來。一個女人愛一個男人,有千奇百樣的理由。就有一種女人愛的偏偏不是男人的“強悍”,反倒愛他“軟弱”的部分,因為她在他身上找到同樣身不由己軟弱的共鳴,難免惺惺相惜。

她點點頭,“去過,下晌去的,那時候她還沒生。”

“那她可曾有什麼話留下?”

月貞細細回想,搖了搖頭,“沒有,我們就閒說了幾句,她疼得那樣,哪還有精神說話?”

緇宣面上的笑意頃刻被風吹碎,他要想餘生心安理得,就得知道芸娘究竟有沒有原諒他,有沒有還愛他。

不知結果,他就只能拖著一生負累折身回去。

鶴年又走上來,看著他拖在地上的影子慨嘆,“你又何苦騙他呢?”

“我哪裡騙他?”月貞翻過眼,兩人接著往前走,“二奶奶真是什麼都沒講,壓根沒提起他。”

走到那邊宅裡,月貞把腳步延緩下來,一路掐花折枝的不安分。鶴年猜到她心裡的意思,剪著手笑,“我才剛說的是真的,到你們這邊來教崇兒和岫哥讀書,不就用不著再挖空心思才能說上幾句話了?”

月貞被戳穿,有些不好意思,“人家小戶人家,攏共就那幾間屋子,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倒比咱們家這樣一堵牆一堵牆的隔著好。”

一堵堵的牆將關得住人,未必關得住心。鶴年低頭親了她一下,笑著說:“你放心,等老爺來信叫我料理生意上的事,我做得遂了他的心,就好向我母親求你。”

“這就是你打算?”月貞心想,這跟沒打算有什麼兩樣?簡直是痴人說夢。

“總要先以誠相待,不成再想別的法子。要是我先彎彎繞繞的另想些損人利己的法做起來,反倒叫兩位太太傷心。萬一她們就肯答應呢?”

月貞正是喜歡他肯體諒人,橫豎她也沒有過多的指望,成不成的都隨他去,她不過是要他這份心。不去想未來,當下就自在,她走得很輕盈,笑意也輕快。

到琴太太房裡時,琴太太眼前一亮。一是為月貞回來,二是為鶴年俗家的穿戴,兩個人並身進門,儼然一對金童玉女。這畫面既令她一半賞心悅目,又一半錐心刺骨。

很說不清,她一半是想這樣亮眼的青春真是美好,一半又想這樣的青春終會消逝,人終會成為麻鈍的人。

所以她那笑,像是對死亡感到滿足又惆悵的意味,“你在姨媽那邊吃過晚飯才回的?”

月貞端正地福身,“去給姨媽請安,姨媽留吃飯,沒敢辭。”

當著鶴年在這裡,琴太太不好諷刺霜太太,也就沒糾纏在這話上。也因為那團懷孕的疑雲先前沒有戳破,此刻疑雲散了,更無須說穿。

以至氣氛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她只問了些月貞孃家好不好的話,月貞也避重就輕地回:“家裡在蓋房子,成日灰撲撲的。我娘叫我問太太好。”

琴太太點點頭,又笑問鶴年:“這次回來就不走了?”

鶴年擱下茶點頭,“我才回來,無事可做,姨媽上回說叫岫哥和崇兒讀書的事,只交給我吧,我橫豎一時半刻也是閒著。”

琴太太端正了身子,“這倒好,省得外頭去找人,家裡頭有個陌生的男人進進出出的,總有些不放心。”

月貞疑心這話也是在點她,低著臉恭順地笑了兩下。琴太太壓根沒瞧她,盯著鶴年凝重了幾分神色,“你往後常到這邊來,正好勸勸你二哥。他不聽我的勸,還是成日不分應酬不應酬的吃酒,人愈發瘦了。”

鶴年答應著便辭出去,獨留月貞陪著琴太太說話。人去後,琴太太窩在黃昏裡沉默了片刻,重重地嘆息了一聲,沒頭沒尾地說一句:“往後行動說話可要留心。”

前無因後無果,月貞也不好空自辯白,只謹慎地點點頭。

一時沒話可說,四隻空洞洞的眼睛向對面的窗戶外望去,天色越來越暗,霜露也越來越重,眼可見的天即要冬了。月貞又回到這裡來,前頭的一個月如同幻夢,那夢做得太快樂,此刻又坐在這裡只覺那身無掛礙的快樂很不真實。

真實的,是這偌大的院牆裡,老老少少的女人的未來就如同四季輪轉,皆是定了型的。所以她想到鶴年那份毫不新奇的關於未來的打算,覺得只是一場已提前預知到無人歸來的等待。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火瞳

小章魚兒

雲落卮水

千樹

荼鳶

安念Alina

震驚!分手後,前女友成了我姐姐

雨泣無人知

開局精神病院,我真的在修仙

向陽花自開

囚神遊戲

龍餘初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