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仔細盯著曹仁,冷冷說道:“曹將軍,外面全是張繡的兵將,我喊一聲閣下便命喪於此。你還要來拉攏我嗎?”

曹仁也不急躁,說道:“上次張繡舉城投降,想必也是先生鼎力支援的,先生既然那樣做,必然是看到這亂世劉表不可靠,袁術呂布等人不能成事,這北方必定是曹公的天下。只是上次談判不成,你我兩方才鬧得不愉快,張繡也下不來臺。”

“將軍既然知道,為什麼還來勸我?應該去勸說曹操才是。”賈詡反問。

曹仁見賈詡話語有言和的意思,說道:“我是武將,只負責打仗。勸人言和不是我長項,不如這樣吧,你我各退一步。據在下所知,張繡閉城不出,是在想以逸待勞。借其他人的手大敗曹公。可先生可知道,如今徐州被圍,呂布離死不遠了。下一步不管張繡想不想,宛城將是最主要的戰場。”

“將軍這樣說,是說此地曹軍帶的人不多嗎?”

“先生,你是有大才的。如遇到明主,定會出將入相。只是張繡不算明主吧。”

賈詡沉默了一會兒,接著道:“張將軍時運不濟,運氣不好。只有宛城一處落腳地。若是南據荊州,曹公只怕動不了他。”

“那是先生高謀,不是張繡厲害。”

“曹將軍,你走吧。今日之事我不會提起。張將軍是我主公,今日如果能反他,他日曹公也會懷疑我反他。”

“我擔保。”曹仁道。

“曹公多疑,我看曹將軍還是把今天的事忘了,他日張將軍消氣了,或許你我可以同朝為官。”

曹仁等人出了院子。一行幾人來到章至宅前。

“你們去裡面看看,這家男主人看著十分像一個人。”曹仁說罷,幾個人翻進院子,來到屋前。

其中一人別開房門,還未踏進房門,便聽到一陣破風之聲,緊接著幾人悶響。倒在地上。

隨後屋裡一人快步上前,左右幾下將眾人擊倒。曹仁聽見悶響,爬過牆頭,藉著一點微弱的光看到了章至的身形。

太像了。

章至正拿著繩子將地上幾人綁住,等將人綁好抬到屋內,屋裡才冒出了一點點光亮。曹仁久久不聽聲音,輕聲來到門前。

“等你很久了。”

身後不遠處一個聲音傳來,曹仁聽了忙閃身靠後。此時門內一人衝出,兩人圍攻曹仁。

兩邊過了幾招,曹仁命人擋住,道:“誰人教的你功夫。”

“自學的。”

“曹定教你的功夫,是不是?”

“誰?”不認識。

三人又過了幾招,曹仁一邊接招一邊道:“這功夫還是我教曹定的,你贏不了我的。”說著,一個後撤加過肩摔將人摔在地上。

章至被摔在地上,一時全身疼痛。他想站起,一個人的身影朝自己飛來,“撲通”壓在他的身上。是章至媳婦兒王肖。

兩人都被制住,本想反抗。卻分明看見身上使不出力氣。

曹仁上去一把拉住章至道:“侄兒,你還說不是曹昂,這功夫除了曹家人誰都沒練過。”

“我偷學的。”

“曹家沒幾個人會,你跟誰偷學的?”

“我自創的還不行。”章至道。

曹仁看了看他道:“你現在不跟我走,小心將來宛城城破,拿你祭旗。”

“那總比回到對老婆孩子狠心的人身邊強。我不回去。”

王肖將章至扶起,兩人拉開架勢,又要和曹仁一戰。曹仁上前道:“我來這裡不是勸你回去的,東面大勢已定,你父親必定會過來,不管你想不想,你都得回去。要麼是被綁回去,要麼自己回去。”

“你過來,我和你說幾句話。”曹仁將他拉住,來到一旁。“現在宛城危急,城西有源源不斷的關中人過來,那些人裡已經染瘟疫死了幾十人。張繡龜縮在城裡一直不戰,你覺得他能救你嗎?”

“我死活跟你們沒有關係。”章至回答道。

曹仁溫聲道:“你雖然比我小,可我看你長大,把你當家人。當年你父親讓你參軍我一百個不同意,他不聽,我讓你跟著我他也不答應。現在你已經成年了,是要只顧自己嗎?”

“一年前送他大宛馬,他留下我獨自逃了。我倆的親情從那時已經斷了。”

“那你可曾想過。你母親懷胎十月生你,墳草已經快高過人頭頂,你養母丁夫人從小將你養大,你快活的活著,她沒有親生兒子,她後半輩子怎麼辦?”

章至沉默了。

曹仁接著說:“你與父親有矛盾,你們兩個自家解決。你這樣來到別家陣營對付你爹,後世的史書怎麼說你們倆‘父子相殘’嗎?”

“他欠我的。”

“他欠你生母,欠你養母,養你這麼大唯獨不欠你。”

章至小小的吃驚。他思考良久,回道:“仁叔,如今宛城封城,你說服不了張繡,眼下局勢沒有解。”

“有”曹仁道,“只是不知道你敢嗎?”

“你想讓我自爆身份嗎?沒用的,張繡和賈詡已經知道了。”

“哦?”曹仁傻眼了。

章至道:“我有個辦法,讓宛城不動刀槍,可你要陪我演一齣戲。”

“你說。”

章至和曹仁嘰裡咕嚕說了一大堆話,王肖站在身後滿是擔心。等章至回來,放屋內幾人走,兩人才牽著手進了房。

“怎麼啦?”王肖面帶擔心的臉色道。

章至掩飾道:“沒事,只是曹操和宛城戰事趨緊,形勢越來越不利,我很擔心。肖兒,你說宛城能守住嗎?”

王肖換了副嚴肅表情道:“宛城雖然易守難攻,可張繡守城有餘,魄力不夠。上次投降是個好時機,可現在哪裡還有這樣的時機。我不知道。”

章至看著王肖擔心的表情,他不知道該怎麼把自己的身份告訴他,也不知道王肖聽說了自己身份後會怎麼樣。

“有,張繡一是忌憚曹操,怕他殺了自己。二是上次張繡殺了曹操侄子和兒子,這結怕解不開。我看這事有個解法,既讓曹操忘了子侄的仇,又讓張繡立大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世夢魂

水藻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