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黨的組建

基督教民主黨的領導層由出身於中產階級的一些年輕人組成。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在天主教大學就讀時相識的。這些年輕人原先不是長槍黨黨員就是社會保守黨黨員,但他們感到他們之間有許多共同點,遂於1957年將兩黨合併組建了基督教民主黨。這些領導人強調自己的信念是:天主教可以不同於早先那保守的天主教,可以是進步的。

他們崇拜法國哲學家、基督教民主運動思想之父雅克·馬裡丹的思想。馬裡丹根據兩篇教皇通諭,即1891年的《新事物》和1931年的《第四十年》闡發了他自己的基督教人道主義學說。智利長槍黨崇拜這位法國學者的公有社會理想觀,同時拒絕接受西班牙長槍黨的法西斯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觀。基督教民主黨一成立就宣揚人人共享社會正義。基督教民主黨希望實施社會法,為每個人提供基本需求,與此同時加強民主制與人權。該黨還希望採用拉丁美洲經濟委員會的研究意見,以加速經濟發展。

基督教民主黨候選人愛德華多·弗雷在1958年總統選舉中表現很好,贏得了20%的選票,名列第三。該黨在參眾兩院選舉中得票率下降,但在1963年市政會選舉中贏得了22%的選票,比領先的兩大政黨聯盟僅差%。基督教民主黨人突然意識到,他們只要再有那麼一點選票來年就能夠贏得總統職位了。因此,基督教民主黨領導層在競選運動中投入了智利歷史上罕見的巨大精力。

2.總統競選運動

弗雷在其總統競選運動中提出“自由之革命”的主張,表示要走一條介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中間道路。據此,他和他的黨提出了下列目標。住房,計劃六年間每年建房六萬套;土地改革,給十萬戶家庭分配土地;通貨膨脹,表示一定要將通貨膨脹率降下來,但沒有確定具體的比率;銅,目標是實行“智利化”,即政府收購各大銅礦公司的大部分股權;幫助窮人,在農村地區組織農民協會,在城市地區組織居民活動小組;教育,要消滅文盲、發展公共教育、提高人學率;公共工程,提出了包括在聖地亞哥修建地鐵在內的宏偉規劃。該黨確定了經濟年增長率為6%的目標,六年後要使智利人均收入增長1/3。

儘管基督教民主黨的政綱甚具誘惑力,而極具魅力的領袖愛德華多·弗雷又越來越得人心,但決定選舉結果的還是右派政黨。在1964年3月舉行的一次特別議會選舉中左派政黨聯盟獲勝,這促使右派政黨和激進黨決定讓其聯合總統候選人胡利奧·杜蘭退出總統競選,轉而支援愛德華多·弗雷。

他們擔心如果投杜蘭的票,下屆總統可能就是社會黨候選人薩爾瓦多·阿連德了。弗雷在右派政黨和激進黨的支援下獲得了56%的選票,阿連德獲得39%,杜蘭獲得5%。

弗雷所得的選票有多少出自基督教民主黨、有多少來自其他政黨?右派政黨和激進黨上一年共同贏得44%以上的選票,而在1965年議會選舉中只獲得不到26%的票。這26%的選票接近右派政黨投給弗雷的票;如果沒有這些選票,1964年當選總統的人會是阿連德而不是弗雷。

然而基督教民主黨人並未充分意識到這一事實,這部分原因是他們拒絕接受右派政黨和激進黨要求修改其政綱之故。他們在下屆總統選舉前才發現:智利政治活動需要結盟。

基督教民主黨人雖然要將總統選舉的勝利說成是一種授權,但他們的議案想要在議會獲得透過卻沒有那麼多議員投贊成票。然而他們拒絕同激進黨人和右派結盟,以免對其法案進行修正。弗雷同大多數20世紀的智利總統一樣,得對付一個很不合作的議會。

1965年議會改選,眾議員全部改選,參議員改選1/3。基督教民主黨在競選運動中四處拜票,宣明若贏得多數議席,就可順利實施其宏偉規劃。智利人接受了這一說法,給了該黨85個眾議員席位(總議席為147個),將其參議員席位從3個增加到了13個。基督教民主黨在參議院裡仍屬少數黨,為了使其重要議案獲得透過,他們採用了爭取反對黨議員支援的策略。

基督教民主黨內有兩派。一派認為經濟增長是發展的先決條件,政府應力促經濟增長,同時必須降低通貨膨脹率,維持一個有利的國際收支狀況。而另一派則主張社會發展優先。這一派認為,住房建造、土地分配和工人的工資跟預算平衡沒有關係,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跟這些事無關。

3.經濟計劃

為了協調經濟發展,弗雷政府成立了統領全域性的國家計劃署。國家計劃署精心籌劃,將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以求降低通貨膨脹率、增加生產、達到5%-6%的增長、提高儲蓄率。在外貿和財政方面,國家計劃署力求提高銅價、千方百計促進出口、設法重新就外債問題進行談判。這些事做起來一點差錯都不能出,一件事幹不好就會影響全域性。

4.有關銅的政策

1966年,基督教民主黨透過議會推行新銅業法。智利政府根據這 一新法可以收購大型銅礦公司的股份。政府機構銅業公司利用這一新賦予的權力收購了肯奈科特公司控制的埃爾特尼恩特礦51%的股權,1969年又收購了安那康達公司控制的丘基卡馬塔礦和埃爾薩爾瓦多礦25%的股權。

基督教民主黨將這一行動說成是銅礦“智利化”。智利實行對銅礦的控制,猶如其他發展中國家對石油實行的控制。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經營這些礦,做到既有競爭力又能贏利。

越南戰爭導致了對銅的需求劇增,同時政府又做出了透過倫敦市場銷售銅礦砂的決定,這就增加了收入和投資。然而礦工們要求享有更多的權益;工會同政府的談判破裂後,礦工們舉行了罷工。

弗雷擔心生產下降會響到其他計劃的落實,逐於1966年3月調動國民衛隊到埃爾薩爾瓦多礦鎮壓罷工運動。礦工們奮起反抗,國民衛隊開槍打死了7名礦工。左派政黨就礦工之死指責政府,而弗雷則不無道理地回應道:左派為了政治目的而利用這次衝突。

政府還收購了其他跨國公司在智利運營的分公司,從南美電力公司手裡收購了智利電力公司,從國際電話電報公司手裡收購了智利電話公司。智利電話公司的服務設施太差,智利人希望政府能改善裝置、提高服務水平。弗雷政府認為這些企業所獲利潤足夠新投資所需了,並認為國有化將便於經濟計劃的實施。

5.教育

教育是弗雷改革規劃中的重點專案。他的顧問們建議他把教育體制改成三個部分:學前教育;初等教育,1至8年級;中等教育,9至12年級。為了提高人學率、改善學生營養,政府向家境貧寒的學生提供獎學金和膳食。政府在大學層面向所有社會階級開放,用全國入學考試取代中學畢業資格作為入學標準。這些改革還促進了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發展。

為了提高學生人學率,政府開展了一場校舍建造運動,新建了3000所學校,教室總數翻了一番多。註冊入學的學生人數從1964年的184萬增加到了1970年的269萬。中學和大學的入學增長率最高,均超過了100%。政府認為必須在大學層面加大支援科研的力度,遂成立全國科學技術委員會以資助、管理切實可行的科研專案。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在方舟:一次普通的旅途

瑪卡巴卡0w0

【鬥龍戰士番外集】熠諾:心意

念餘響

聲聲慢五十弦的新書

五十絃聲聲慢

摔!劇情崩了關我深情男配什麼事

玖糖染

七十年代知青日常

花落止乎

沒有意外,頂流體驗人生百態

la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