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帕特里西奧·艾爾文接管經濟時,智利有著一個高增長率,而通貨膨脹率亦處高位。他所屬的政黨聯盟在競選運動中著重指225出:儘管經濟增長了,但仍有差不多40%的智利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會兒他成了總統,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不損害經濟的積極面的同時改善這些人的生活。

他決定繼續推行強調私有化和出口的新自由主義模式,同時提供就業機會、增加稅收和發展公共服務業,努力降低貧困線。他的計劃主要之點是用提供補貼而非提高關稅的方式促進製造業的發展。製造業則承諾提供更多的、工資更高的就業機會,革新技術。

儘管政府有全面的考慮,但財政部長亞歷杭德羅·福克斯利認為:如果國家要維持長期增長,首先得將通貨膨脹率降下來。1990年通貨膨脹率超過27%,福克斯利提高了利率、增加了稅收,即使這樣做可能會短期內導致增長放慢、失業人數增加也在所不惜。

他蠻有把握地預言:嚴格的貨幣政策將提高儲蓄率、鼓勵投資和吸引外資。時至1994年,他的目標達到了,通貨膨脹率下降到了9%以下。他又將進口稅從15%降至11%,並以有利的匯率促進出口。令人遺憾的是,他那嚴格的貨幣政策使1989年近10%的增長率降到了1994年的%,而失業率也稍有上升。

1994年愛德華多·弗雷·魯易斯一塔格萊登上總統寶座時,智利的經濟形勢很好。然而他那由財政部長愛德華多·阿尼納特領導的經濟班子得繼續跟通貨膨脹作鬥爭,使通貨膨脹率到2000年降到了%。阿尼納特跟其前任一樣降低了關稅,五年間從11%降至6%。

他還繼續先前開始的私有化運動,甚至將瓦爾帕萊索港也出租給了私家公司。弗雷執政的頭兩年,經濟增長超過7%,但1998年亞洲經濟危機襲來時下降到了%。翌年甚至下滑到了-1%,這是1983年以來的第一次負增長。與此同時,失業率激增至近10%。出口在智利經濟中所佔的比例較大,而對亞洲的出口又佔總出口的近1/3,故而20世紀90年代末的“亞洲型流感”對智利的影響特別大。

2000年拉戈斯政府上臺,恰逢亞洲經濟正在恢復,而歐洲和北美的經濟又進入了一個衰退期。2000年通貨膨脹率有所上升,但拉戈斯的限制性貨幣政策使其在2001年又降了下來。2001年經濟開始增長,但增長率不高,為%,不及頭十年的一半。是公用事業和生產方面的內需而非外銷拉動了經濟的恢復。

為了促進外貿的發展,拉戈斯跟歐盟、墨西哥和加拿大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2003年智利同美國簽署並批准了經過11年談判達成的協議。該協議2004年1月1日生效,立馬降低了許多商品的關稅,而農產品的關稅則要分八年逐步下調。兩國貿易受此影響有望在2002年88億美元的基礎上大幅增長。然而一些憂心忡忡的智利農場主則要求政府提供補貼,以使他們免受預料中的美國廉價農產品所造成的巨大沖擊帶來的損失。

早在1998年,動盪的國外市場就顯示出了智利出口模式易受打擊的危險性。然而2002年,阿根廷經濟衰退,其他拉丁美洲國家也發生了危機。因此比較起來,智利的經濟狀況還算是相當不錯的。經濟學家們調整了貨幣政策,從而成功地化解了來自國內、外的衝擊。拉戈斯拒絕用赤字開支刺激經濟,但2002年他為了振興疲軟的經濟,則同意下調利率。他起初提議修改勞工法,以加強工會集體談判的影響力;但當企業界領導人聲言勞工法的任何變動將影響投資時,他遂將提案束之高閣。

1990年民主已然恢復,經濟學家們不再試圖謀求短期的應急措施而置國家的長期繁榮於不顧。選民們給了“各黨一致否決聯盟”廣泛的支援,這使政策制定者們得以採取嚴格的貨幣政策讓通貨膨脹率降下來,即使這樣做會使增長下降、失業率上升也在所不惜。經濟學家們制定政策時用的是技術標準,而不是根據贏得選舉的需求。然而,1999年和2001年保守派聯盟實力的增強可能使“各黨一致否決聯盟”改變了應優先考慮的問題,贏得選舉的短期應急措施影響了政策的制定。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遇見仙神:弱小仙子傍上大神

悅珃

火影:我是日向五五開

成恆

遲露喜

禮頌

泯詭弒神

可憐的辣條

愛情公寓:我的女友林宛瑜

歲月飄流逝

凹凸世界:溯回朝夕

北夙念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