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深吸了幾口氣,總算把心中的怒火壓下,崔振衝著李文斌拱了拱手:“秦王殿下,你這又是何必?你本可以很容易的得道我崔家的善意。”

“還有我盧家。”

盧狄也是同樣的看法。

李文斌毫不在意的一笑:“崔兄,你何出此言吶?雜碎一盞,這宮燈就是舉世無雙的了,難道價值不是更高了?在商言商,我做的有什麼問題嗎?”

“可你這是同時得罪我崔家和盧家!”

“我倒是想要問一下崔大公子,你口口聲聲的崔家,有幾個師?”

“哦不,用你能聽懂的話說就是,你家裡有幾衛兵馬?”

“你……”

這李文斌的話處處是坑,如果說沒有,那就說明崔振是在空口說白話,打腫臉充胖子而已;可如果說有的話,那皇帝就該有話問了:這天下一統,你家還留著那些兵幹什麼?

難道是用來造反的嗎?

從劉宋時期起,門閥已經就被打壓,沒有了昔日的風光;而經歷了隋煬帝的那一番折騰,再經歷隋末的天下大亂,門閥制度已經名存實亡。

在軍政方面的特權已經被大大削弱,只剩下了壟斷天下士子進階勉強維持著昔日的風光。

在歷史上,門閥對於漢民族的影響一直延續到宋朝建立為止,五代十國的軍頭們可不管你祖宗是誰,照殺不誤,幾乎是將這些士族門閥殺的滅了族。

而在唐初,為了籠絡天下士子之心,李世民對門閥們還是有些優待的,畢竟他自己也是出身關隴士族,可對於門閥的打擊一直都沒有停止。

聽了崔振的話,李世民是輕哼一聲,面色不渝。

長孫皇后握住了丈夫的手,眼中滿是笑意。

“觀音婢,真不知道文斌這次向世家發難,會引起怎樣的後果啊。”

“陛下,既然已經到了這個時候,瞻前顧後就沒有必要了,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文斌。”

“嗯,你說得對。朕自然要相信自己的兒子,而不是那些只有家,沒有國的門閥!”

這時候崔振已經想好了答覆:“秦王,我崔家延續數百年,靠的是詩書傳家。天下士子無不以我崔家馬首是瞻,你……”

“到底拍不拍,不拍就別廢話。買不起還在這裝逼,不知道會遭雷劈的?”

李文斌粗暴的打斷了崔振的話,隨即引起了一陣鬨笑聲。

就連執矢都是大聲叫好:他對這些只會耍嘴皮子的腐儒沒有什麼好感,倒是覺得割掉他一對耳朵的李文斌才是一個光明磊落的漢子。

“我……”

盧狄這個時候說話了:“秦王殿下,我出二十萬貫,這宮燈歸我了!”

“好嘞,盧公子,拿好了。”李文斌命人把宮燈交給了盧狄的手上,“我再送個盒子,保證弄的漂漂亮亮的。讓令祖一看就喜歡。”

“盧狄,你這是何意?本公子說不要了嗎?”崔振快要被氣死了,“秦王,我也出二十萬貫……不,我出二十一萬貫,這宮燈給我!”

“對不起,崔公子。已經落槌,這盞宮燈現在已經是盧公子的了。下次請早吧。”

李文斌連看都沒看他,又一槌敲在桌子上,進行下一項拍賣。

崔振被同族強行按著坐了下來,氣得一口牙都快咬碎了。

李文斌,他日我必讓你跪在我的腳下求饒。

今日之仇不報,我崔振誓不為人。

拍賣一項項的進行下去,卻沒有了剛剛的那種劍拔弩張。

來自長安和洛陽的鉅富們總算也能略微滿意一點,耗費了巨資在李文斌手裡拍下了一些琉璃製品——錢他們不在乎,那玩意要多少有多少,而今天這種和皇帝陛下一起看了好戲的機會,這一輩子也許就只有這一次了。

為此花多少錢他們都不會後悔。

這次拍賣,文武百官和勳貴們一起充當了看客——文官們不是拿不出來錢,可根本就是不敢。

而勳貴們則是事先得到了李文斌的暗示,這才沒有摻和進來。

程咬金在臺下不時衝著李文斌擠眉弄眼,然後又和尉遲恭、秦瓊張公謹他們湊在一起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在說什麼。

拍賣一直持續到了深夜,才算結束。

幾乎所有人都十分滿足——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得到了大唐一年的賦稅;文武百官看了一晚上的好戲;突厥使臣買到了“稀世珍寶”;商賈們也藉機和上流圈子有了聯絡。

就連盧家都買到了一件寶貝作為家主的壽禮。

除了崔家,不僅沒有任何收穫,還被李文斌憑白羞辱了一番,崔振幾乎是咬著牙才忍到了最後。

最先離開的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然後按著身份的高低逐一離開。

原本熱鬧喧囂的劇院內再次變得靜悄悄一片,李文斌拿出了拍賣統計,得意的笑了。

距離自己的計劃又近了一步啊。

……

“陛下,這是文斌剛剛送來的單據。”長孫皇后將一張紙單放在了李世民面前,“這次拍賣共計得款五百二十七萬貫,已經押解入了內帑。”

看著單子上的數字,李世民輕輕彈了彈紙張:“觀音婢,真的是有些可怕啊。區區一堆沙子燒製出來的東西,卻足足換來了可以比擬我大唐一年賦稅的財富,甚至還有結餘。”

“陛下,您說的可怕……”

“哦,你放心。朕說的這種奇淫技巧,可不是在說文斌。”

“以前我們都沒有把這種東西放在眼裡,可如今卻是讓朕大開眼界。”

“文斌說了,這不是他的功勞,如果沒有公輸家、袁道長等人的相助,他也是無法做到這種程度的。”

“嗯,我自然明白。對了,前兩日我們商量過的,給文斌生母一個名分,就趁著現在宣佈吧!”

“臣妾覺得可以,也好讓文斌收收心。他已經十七歲了,是時候該給他找一門親家了。”

“來人,擬旨。”

“追封秦王生母李氏為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啟聖昭皇后。”

顏師古擬旨完畢,李世民蓋上傳國玉璽,再經過中書省和門下省用印,正式昭告天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國師

西湖遇雨

重生崇禎:開局繫結神豪兌換系統

浮夜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