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鄉試解元劉仕諤不但是官宦世家,自身才華更是力壓當代,加之其父的關係,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還是對這個後進之秀頗為期待。

隨著最後一名考生走出號舍,內閣大學士兼翰林侍讀兼本次會試主考官方孝孺當即下令封卷,隨即會同一眾陪考官,在貢院大殿至公堂內當場閱卷,以示公平公正公開。

貢院的至公堂,是科舉考試的大殿,是決定考生命運的地方,而“至公堂”這一名稱,是全國貢院通用的,喻意杜絕科場舞弊,做到絕對公平。

而在至公堂當場閱卷,亦是提醒強調考官閱卷公平公正,取士應當大公無私,如此才能為國家選拔到真正的賢才幹吏,才能使考生心服口服。

只不過那貢院裡外依舊還是守衛森嚴,嚴禁任何人隨意走動,一隻蒼蠅都不準出入。

畢竟科舉大考不但對寒窗苦讀十幾載的書生士子重要,是許多寒門子弟改變人生命運的唯一機會,對大明朝廷更是重要無比。

科舉制度,對於一個王朝而言,它不但能為一個王朝的官場源源不斷的提供著新鮮的血液,從而讓這個王朝能夠持續而又有效的統治著整個天下,同時還能替朝廷籠絡天下讀書人的心,讓天下讀書人為了權力與抱負盡皆趨之若鶩的為朝廷效力,從而穩固大明朝廷對於天下的統治。

故而每一次會試殿試,對於有司官員都是一場莫大的考驗,由不得他們不竭心盡力地全力以赴,唯恐出現任何披露。

而作為此次主考官,方孝孺對於此次會試的三個熱門人選,倒也頗有期待,有心檢驗一下三人的成色,看看他們到底是附庸風雅的虛名之徒,還是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

禮部尚書任亨泰、禮部侍郎茹瑺等十餘人作為陪考官,自然也要負責閱卷,只不過人與人的悲歡不盡相同。

茹瑺看著坐在主位上的朝堂新貴方孝孺,忍不住在心中嘆了一口氣。

自從新帝即位,他這個曾經受到先帝親自誇讚的奉法循吏,臣僚楷模,也順勢被擼掉了兵部尚書的高位,轉而來到禮部給任亨泰做副手。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即位擼掉幾個不聽話的重臣,再將心腹親近之人安插在要害位置上,這也是歷代帝王的一貫作風,但茹瑺這心中要說沒有點失落,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上次帖木兒大軍入侵嶺北行省之事,茹瑺作為文臣卻是當眾反駁了黃子澄的意見,力諫當時還是太子的天子即刻派出大軍支援,結果……

結果就是定遠侯王弼與三萬兒郎戰死燕然山,太孫殿下與寧王殿下當街暴殺黃子澄,此後歷經改朝換代,太子與天子不和出鎮燕京,燕然山之戰也成為了滿朝文武心知肚明的一個禁忌。

凡是與燕然山一戰相關之人,都成為了當今天子心中那根難以拔除的尖刺,比如說黃子澄,比如說太子殿下,比如說茹瑺自己。

試想一下,當今天子整日看著茹瑺這廝在自己眼前晃悠,難道就不會想起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嗎?

虧得當今天子英明神武,清楚茹瑺自身的大才,沒有因為私情直接將他罷官去職,趕出朝堂,否則茹某人的仕途就要提前結束了。

此次既然作為陪考官,可以為自己資歷簿上又添了一筆,茹瑺還是挺開心的,就是看見方孝孺這個書呆子有些心煩。

當然,茹瑺好歹也是太祖爺看重的名臣,自然不僅是因為看見方孝孺就心煩,而是因為先前他收到了一封太子殿下的密信……

這密信很是簡短,甚至有些莫名其妙,茹瑺讀罷之後更是一頭霧水,當即找到了至交好友秦逵商議對策,豈料後者同樣收到了這麼一封密信,好像還是批發的那種。

二人合計了半天也是沒討論出個結果來,只是隱約感覺到太子殿下對本次會試頗為看重,卻是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那位殿下在密信之中厲聲質問自己等人是否忘記了為臣初心,是否還記得先帝大恩,將自己等人罵了個狗血噴頭,末了告誡了眾人一句要做一個剛骨直臣便就此結束。

即便聰慧如秦逵也根本想不明白太子殿下到底是什麼意思,遂只能在心中留了個念頭,便將此事放到了一邊。

眾人正安安靜靜地閱覽答卷,一名考官卻是突然驚撥出聲,引得眾人憤怒不已地抬頭看去,只見一考官死死盯著眼前的答卷,神色激動到了極點。

當眾人看清此人的身份之後,面容之上的怒火盡皆變為了疑惑。

因為他是翰林院的一位老翰林,昔年在故元朝都是翰林的飽學之士,更是多次擔任會試考官,按理來說無論閱到了什麼樣的答卷,都不應該如此失態才對啊?

“破題真是巧妙,老夫腆為考官數年,從未見過如此巧妙清爽的答卷!”

“不!不僅如此!從破題到承題、起講、入題……到最後束股,全文緊扣‘仁政’主題,且異常流暢,才氣逼人,此子這副答卷堪稱完美!”

方孝孺:“???”

一眾考官:“???”

你娘咧!

你好歹也是位經驗豐富的老翰林,能不能矜持一點?

怎地跟個愣頭青一樣咋咋呼呼的?

我們這還閱不閱了?

但是接下來這位老翰林的做法,就更是令人瞠目結舌了。

眾人只見他毫不猶豫地提筆畫了一個最上等的圈,而後傳遞給了下一位考官,後者尚未看完上一份答卷,便接過此卷細看了起來,竟是被驚得起身讚道:“行文流暢,整潔清爽,無一處錯漏,且才氣逼人啊,此子必成大器!”

方孝孺:“!!!”

一眾考官:“!!!”

我尼瑪啊!

你倆擱這兒跟我唱雙簧呢?

你們好歹也是浸淫儒學經義多年的老翰林,就不能矜持一點嘛!

方孝孺身為此次會試的主考官,忍不住輕咳了兩聲,以提醒眾位考官注意閱卷紀律。

但下一秒,第三位考官同樣失態驚呼,眾人一臉懵逼地看著他,這卷子現在是徹底閱不下去了。

但這第一場考的經義,是遴選舉子最重要的部分,方孝孺只得強忍住心中的怒火,等到那份答卷傳閱到自己身前。

終於,他看到了這份答卷,卻是同樣險些驚撥出聲。

“格式,行文,才氣,面面俱到,猶如千錘百煉,果真……完美!”

直到親眼目睹,方孝孺才終於明白,為何那個老翰林會如此失態。

在規定時間之內,其餘舉子所作的文章都還有著多種多樣的疏漏之處,但此子卻是能夠做到完美,這份才學實在是令人驚歎!

難道這是劉仕諤所作?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索菲亞大教堂

吳禹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