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後,新帝朱標登基大典完畢,名正言順地走完了所有合法程式,成為了大明帝國的第二位天子。

皇帝登基即位的第一道程式靈前即位,是權力交接過程,朱標雖然有了皇帝的實權,可是從法統上講,他僅是“代理皇帝”;第二道程式履行完畢,舉行了登基大典,新帝才算走完了所有合法程式,徹底坐穩了龍椅;第三道程式改元建新則是政治旗號,向整個天下宣告從此舊時代結束了。

在朱雄英的觀察之下,新帝朱標幾乎毫無阻礙地完成了前兩道程式,登基大典之後,震耳欲聾的歡呼雀躍之聲更是響徹這座帝都上空,足以見其威望之重。

或許從一開始,百姓士子都在期待著這位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這個滿朝文武翹首以待的太子殿下,這個先皇自幼培養的帝國繼承人,即位稱帝,一改他們眼中的洪武苛政暴政,打造出一個太平盛世。

但是,新帝朱標,當真能夠做到嗎?

這個問題,朱雄英不清楚,也不敢去細想,他只希望這位新帝,不會再做出燕然山一戰那種蠢事來。

他這個後世來人,已經為大明貢獻了太多,現在這個時代並不屬於他朱雄英,甚至隱隱有些排斥於他,那他唯有“識大體顧大局”,主動遠離權力中心。

顧命大臣駙馬梅殷作為皇親國戚,勉強算得上是老朱家半個自家人,曾在前幾日私下找過朱雄英,對他曉以大義之名,目的無非是勸其順從新帝朱標,不要再出現先前那般劍拔弩張的局面。

對此朱某人唯有報以苦笑,點頭示意自己心中有數。

他能夠理解梅殷的良苦用心,完全出於為新帝朱標考量。

新帝剛剛即位稱帝,正值權力交接的敏感時機,若是出現了任何有損新帝聲譽的事情,都會對他造成致命的打擊,將會極大地阻礙朱標執掌朝堂。

呵,梅殷不止是一個人,在他背後,恐怕正是那些個文臣士大夫吧!

雖然不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朱標這位新帝還是忙得不可開交,等朱雄英主動前去面聖之時,已經過去了一月有餘。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而屬於朱標的嶄新時代也即將到來!

新帝朱標登基大典完畢,便入住了乾清宮,這是穩定政權的必要之舉。

乾清門內即為乾清宮院落,後三宮區的第一個院落,這裡是皇帝的正寢居所,皇帝把自己的居室定名為“乾清”,即是說在他的統治下,天下可得到清平和安。

乾、坤代表著天地,所以皇帝居乾清宮,皇后居坤寧宮。

朱雄英走著這條既熟悉又陌生的道路,回想起從第一次入面見太祖爺,同他鬥智鬥勇,再到後面發生的一幕幕,不知不覺便走到了御書房。

物是人非,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經由太監王鉞通傳之後,朱雄英老老實實地走進了御書房,隨後跪地行禮,絲毫不見先前的半點風采。

“臣朱雄英叩見皇上!”

臣,不是兒臣!

皇上,也不是父皇!

一字之差,卻透露著太多區別。

天子朱標看著眼前這個曾經最喜愛的兒子,想不明白自己二人之間,為何會變成現在這般地步。

名為父子,實為仇寇!

朱標長嘆了一聲,終究還是主動服軟道:“英兒,為父已經意識到了錯誤,也下旨優待那些英烈遺孀,為何你就不能忘掉那件事情,非要讓它成為一根刺,插在你我二人之間?”

“這根刺拔不了的,也不能拔掉,只有這根刺始終存在,皇上才會引以為戒,不再做出聽信腐儒讒言之事……”

“朱雄英!你好大的膽子!朕……”

朱標本以為自己主動服軟,愛子也會順勢借坡下驢,父子二人重歸於好。

但他萬萬沒想到,眼前這個小兔崽子還敢提及黃子澄之事,甚至一舉揭開了傷疤,在上面狠狠撒上了一把鹽!

朱雄英抬頭直視著這位新帝,眼神之中不見一絲感情,面無表情地開口道:“皇上,臣今日前來,是請求出鎮燕京,望皇上以大局為重,賜給臣這道恩旨!”

朱標:“???”

出鎮燕京?

什麼意思?

他想離開京師,遠離朝堂?

還是說……他不願成為自己的掣肘?

“荒謬!絕無可能!”

幾乎未曾考慮,朱標便徑直出言拒絕了。

開什麼玩笑,他可是大明當朝太子,豈能如同諸王那般遠離京師出鎮一方,那他這個太子還稱得上太子嗎?

“皇上,臣滯留京師,只會成為武夫將佐的希望,只有將臣驅逐出京,皇上才可以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推行自己的執政理念!”

“臣早就說過,皇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今北疆戰事未息,帖木兒大軍隨時可能入侵嶺北,皇上心中清楚,眼下朝中可以掛帥的大將盡皆在外征戰,餘者皆不足為帥,臣是出鎮燕京的最佳人選!”

“住口!你個小兔崽子,你究竟想要朕怎麼做?啊?你就不能以大局為重嗎?”

朱標在自家愛子面前,從來就不是一個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即便他即位稱帝,亦是如此。

眼見愛子態度堅決地想要出鎮燕京,遠離朝堂,這位新帝頓時暴怒到了極點,起身憤怒地不停嘶吼咆哮。

太子出鎮一方,那還是太子嗎?

唯名與器,不可假人!

朱雄英難道當真不明白,他這一去,很有可能失去太子大位?

無論什麼樣的藉口與理由,朱標都不相信,這個從八歲就開始吵嚷著要劍御天下的小兔崽子,會捨得捨棄太子大位不要!

“望皇上以大局為重!”

朱雄英並不開口接話,老老實實地跪倒在地,再也不出一言。

離開京師,出鎮朝堂,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當天子與太子的執政理念不同,雙方之間的矛盾將會越來越大,直至碰上一根導火索,徹底引爆父子二人間的矛盾怒火。

朱雄英不願做一個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也不可能把老爹朱標從龍椅之上一把攥下來,所以他只能選擇退卻隱忍,將這方朝堂完完整整地交給這位新帝。

若是先前回京之時,朱雄英還真想過直接即位稱帝,但太祖爺的突然病逝,卻是打消了他心中的所有念頭。

當整個天下都在為朱標即位稱帝而歡呼雀躍,朱雄英能夠做什麼?

他只能離開這個秀才朝廷,前往燕京這帝王根基之地,提前做好遷都準備。

這個時代,是朱標的時代,不是他朱雄英的時代。

“呵,以大局為重?這就是你認為的大局?”

“臣以為,大明帝國,江山社稷,才是大局,不是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個超市去三國

鶴頂紅不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