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明報》出版了,立馬被瘋搶一空。

這期《明報》不僅有連載的《射鵰英雄傳》,還有一則訊息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

因為這則訊息就是放在了《射鵰英雄傳》的中間部分,你不看都不行。

這則訊息是一個有獎徵答。

內容是:一個茶壺置於爐上,有水未滿,燒至沸騰時,水汽衝壺蓋,此為何因?

作答者,意在格物而不務辭采。

凡有見解者請以文字形式透過各地急遞鋪寄往大明科技院。

設特等獎一名,獎金為五十兩黃金;一等獎十名,獎金為三十兩黃金;三等獎二十名,獎金為二十兩黃金。

此訊息一出,人們互相奔走相告。

呆呆地看茶壺燒水,立馬成為各個府縣城鎮、鄉村的一大奇景。

全國各地的茶壺幾天之內全部賣斷了貨。

賣茶壺的店鋪全都喜得合不攏嘴,幾年的存貨全部出清。

茶壺沒有了,有的開始用鍋燒水,仔細觀察。

朝廷大小官員也看到了這則訊息,覺得大明科技院實在是荒唐至極。

燒開水,水汽把壺蓋給衝開,這不是自然之理嗎?

還問是什麼原因?

國子監的教員和監生們都感到《明報》在開玩笑,這簡直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問這個問題就是白痴。

並且說這就是在格物!

不過,這些獎金實在是太誘人了!

好多文官感到,自己不久前在大明科技院輸了不少金子,這次怎麼說也要得個獎,彌補一下以前的損失。

特等獎的獎金是五十兩黃金,省著點用,夠十年花銷了。

就算是最次的三等獎,也有二十兩黃金!

好多文官感到,大明科技院是在扯蛋,是在忽悠人!

有見解者要透過急遞鋪寄往大明科技院!

急遞鋪是用來傳遞公文的,你大明科技院辦的《明報》不是公家的,憑什麼用?

那些想得獎的人找到急遞鋪寄文章,不被人亂棍攆走才怪!

如果大明科技院真的能用急遞鋪,這就叫做公器私用!

好多御史大夫已經準備好了,準備就公器私用來彈劾大明科技院!

沒想到一連兩天,朱允炆都說身體染恙而沒有上朝!

第三天,朱允炆才來到奉天殿,根本沒等大家上奏,他居然先佈置了任務。

第一個任務是戶部的,讓他們馬上準備好北方和中原地區的賑災,讓北方和中原各府縣強化勸農,每村五人五鼓!

第二個任務是會同館的,讓他們通知各地水馬驛、遞運所,凡是寄往大明科技院的信件,一律按公文和緊急軍情進行投遞。

佈置完任務,朱允炆又說:“凡有奏本,交與劉洪,我在養心殿細細揣摩。”

幾個準備彈劾大明科技院的御史還沒有站出來呢,朱允炆已經走了!

所有的大臣們原地蒙圈!

齊泰感到不對勁,陛下現在的狀態堪憂!

身體時不時有病!難道是操勞過度?

也不對,陛下自登基以來,沒有過幾天舒服日子,北面的燕王就舉兵造反了。

所以,為陛下在全國選秀還沒有來得及展開。

應該不會。

難道是陛下對於燕王的到來毫無辦法,內心已經自暴自棄?

他根本不想聽大臣們真實的心聲!

大臣們將奏本交給劉洪,他細細揣摩,也不知道這個時間是多長。

合意的就答覆,不合意的就留置不發。

大臣們乾著急沒有辦法。

“陛下,如此不妥啊!”

“大明科技院的信件,怎麼可以按公文和緊急軍情處理?”

“軍民混用,公私混淆!”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原來,《明報》所登訊息,陛下已經知曉。”

“《明報》好大的面子!”

“《明報》印刷之前,就已經與陛下達成了合作!”

“嗚呼,有令不申,有法不循,大明危矣!”

殿中議論紛紛,有的高聲疾呼,有的頓足搖頭,對朱允炆已經失去了信心。

有的文官則是悄悄溜出殿去,看來《明報》公佈的訊息是真的!

陛下都已經同意了!

再說了,《明報》根本不缺錢,他們出的獎金豐厚,但也只是九牛一毛。

這個機會一定要抓住!

陛下都同意了,說明這個茶壺燒水,並不是尋常的格物那麼簡單!

一定是寓有深意!

夜裡,不少文官開始燒起了茶壺,陷入深深的思索。

原戶部尚書範敏待在家中,也盯著茶壺看。

“老爺,水燒開了好幾遍,用不用換水?”管家小心地問道。

範敏道:“換吧。”

換,換?對,換思路!

範敏當時看到徐輝祖脫下官帽要辭官,本以為陛下會阻攔的,所以也跟風脫帽,與徐輝祖站在一起。

在陛下重用的人當中,有齊泰、徐輝祖、周吉士、黃子澄,這幾個算是朱允炆的核心圈。

自己算是再外向外一層的人,能與徐輝祖站在一起,有可能今後能躋身核心圈。

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

陛下偏偏同意大家辭官!

事後,範敏後悔不迭!

稀裡糊塗地就丟了官!

之前還稀裡糊塗地摺進去一百兩黃金!

往後的日子怎麼過?

突然,範敏看到了《明報》登的訊息,十分奇怪。

今天從朝廷傳來的訊息,這訊息居然是陛下同意的!

自己的思路一定有問題!

陛下一定是要從茶壺燒水中得到官員們的態度,看到官員們的思想境界!

一定如此。

水!上善若水?

順其自然?清靜無為?

水汽!水汽之本仍為水!至柔則剛?

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氣沖斗牛?氣充志驕?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

茶,人在草木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突然,範敏來了靈感,鋪開紙張,揮筆就寫,寫完哈哈大笑。

管家聞聲而進。

範敏道:“管家,將此送至大明科技院,同時送給宮中的劉洪,請他轉呈陛下。”

……

朱元璋在養心殿待了兩天時間,忙和毛易繫上了繩子。

不一會兒,朱元璋帶著毛易回到了朱允熥身邊。

此時,朱允熥帶著大家已經來到了伊犁河谷的最東頭,再有不遠就是獨庫埡口了。

徐懷錦還有三十二個意太力人也都在。

他們都像眾星拱月一般圍著朱允熥,讓朱元璋不僅沒有一絲嫉妒,反而生出幾分自豪。

朱元璋過來,剛好趕上野餐。

看著朱允熥啃著羊腿,連肉都沒啃光就扔了,著實心疼。

“允熥啊,不能這麼浪費啊。北方和中原大旱,作物都要絕收了。”朱元璋提醒道。

“啊,北方和中原大旱?”朱允熥道:“爺爺,您怎麼打算的?”

“這次啊,你二哥做得不錯。”朱元璋本來對於朱允炆的安排就很滿意,這次不妨講出來,看看三孫如何看。

要是三孫對二孫有些妒忌的話,咱反而高興!

這說明,三孫對儲君之位是在乎的!

“哦,爺爺請講一講,我也學習學習。”朱允熥道。

朱元璋說了一下朱允炆的兩條安排:一是從江南調糧至北方和中原地區,做好賑災準備。二是強化勸農,擊鼓巡田,北方和中原地區增加將勸農的一人一鼓增加至五人五鼓。

“哇,厲害了我的哥!”朱允熥伸出了大拇指:“考慮得太全面了,措施太有效了,服。”

「厲害個屁!」

「這叫做得不錯?」

「這叫大錯特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花園戰紀之亡國的沙夏

華屋丘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