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聽皇叔祖的!”

朱守謙沒有拒絕。

老朱又一次急著把常安許配給他,而且看樣子是要動真格的了,估計是因為他抱了徐妙雲之後,又問了她腳之大小。

也不排除朱棣給他穿小鞋了。

這種情況下就是要麻溜地接受,然後暗中呼喚系統:“統統啊,出來幹活了!”

朱元璋也是驚訝於他答應得這麼爽快,準備正式下旨呢,系統的聲音響起:“叮,恭喜你完成變革科舉的任務,特召喚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為你所用,他已在皇宮外等候。”

緊接著,朱守謙也收到了獎勵:“叮,恭喜您輔助宿主完成任務,特獎勵歷代名臣賢相之能加身,現在您已是治國理政全能!”

“哈哈,這麼玩下去,你會失去老朱這個好宿主的!”

朱守謙心情愉悅地吐槽了一句系統,開啟系統面板備著。

“內閣首輔?”

這個稱謂讓朱元璋很陌生。

他也無暇去想好侄孫的婚事了,當即讓曹正淳去請張居正。

很快,一個老成持重,精神矍鑠的中年人來到他面前。

他隨意問了些朝政。

對方不僅能夠對答如流,而且還很有見地。

這不免讓他暗暗稱奇,遂溝通系統:“神物,咱要窺探它所在的那一朝。”

本來他是想刨根究底,想看看上一次窺探到的成化、弘治、正德三位皇帝是不是太子那一脈的。

但這兩天又有些猶豫了。

萬一不是,甚至是老四那一脈的……

他今後該怎麼對老四?

而且這其中牽扯必定環環相扣。

得做多少任務才能給窺探完?

還是再等等吧。

朱守謙已經料到他會遲疑了。

老朱對自己的子孫無不寄予厚望。

只是也擔心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尤其是窺探到正德干的那些荒唐事之後,他的這種感覺肯定會更強烈。

不過,他要窺探萬曆那一朝……

也不知道系統有沒有速效救心丸。

他可別把自己給窺探沒了!

沉下心來,朱守謙和朱元璋的腦海中都浮現了萬曆一朝的各種片段。

從他沖齡踐祚到高拱、張居正、高儀三位顧命大臣的內閣紛爭;再到大柄悉以委居正;繼而陷入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還有愈演愈烈的黨爭。

最終萬曆皇帝因長期酒色不節,加上遼東慘敗,國事困擾,病重不起……

朱元璋看完了,整個人也變成了一座雕塑。

他甚至都被震驚到忘記發怒了。

而當怒火自個兒由腹部直竄咽喉之後,他才意識到朱守謙、張居正和曹正淳都在呢,哪能在他們面前失了帝王威儀?

所以他扭頭進入偏殿,掄起瓷器摔了一件又一件道:“身為我大明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在位足足有四十八年,卻三十年不上朝,又慘敗給建州女真……”

“咱這回算是看明白了,大明不是亡於崇禎,而是亡於他!神物,你為啥不告訴咱他叫什麼?知道他叫什麼,咱就知道他是誰的子孫,現在就把太子或者哪個藩王給活活掐死!”

靠,老朱,你要不要這麼偏激?

無論他是誰的子孫,還不都是你的!

先別上頭!

因為……

真正上頭的永遠在後頭!

朱守謙聽著噼裡啪啦的聲音,心疼的同時透過系統與他溝通:“喂喂喂,看開點,這不是把張居正給你召喚來了嗎?”

朱元璋怒火稍減道:“張居正獨掌大權十年,重繪魚鱗圖冊,執行一條鞭法和考成法,還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大將鎮邊,大有商鞅之風,功績卓著,但架不住那個敗家子三十年不上朝啊!他是怎麼做到那麼久不上朝的!”

說到這,他又一腳踹翻案几道:“而且張居正為大明勞瘁而死,他下令抄家也就罷了,還要開棺鞭屍……”

透過縱覽萬曆一朝,他算是看明白內閣首輔是咋回事了。

大概就是他廢除丞相後,國事繁忙,後世皇帝選能臣入內閣輔政。

閣首就是首輔。

萬曆年幼,張居正大權在握後,權利比丞相還要大。

萬曆那小混蛋心中有怨憤,倒也正常。

只是在人家死後,還要鞭屍就太過了。

而且如果沒有張居正對大明的變革,大明衰敗得只怕會更快。

現在張居正這樣的宰輔之才來到他的麾下,他自不會虧待。

內閣這種方式也不錯。

待正式廢相後,他就設立內閣。

暫時可以派張居正去吏部當個侍郎。

另外,他也看到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名目眾多的黨派之爭了。

文人誤國。

大明滅亡也少不了他們的相互傾軋。

這麼一看,他削弱儒家,變革科舉,採百家之長的改變是對的。

就不能讓他們安生!

就得讓他們有危機感!

不然一個個的心思全在爭權奪利上了,誰還去治國安民?

朱守謙在朱元璋沉默許久之後,明知故問道:“話說老朱,你的子孫怎麼一個比一個敗家?別人敗家撐死也就是家破人亡,他們這是要國破家亡啊!”

朱元璋也納悶:“按理說不該啊,太子有仁君之風,咱也有信心把雄英給教成好聖孫,這都三代了,雄英再把他的兒子和孫子教好,那就是五代……”

還能這麼算???

我特麼長見識了!

朱守謙啼笑皆非:“吾算是明白秦始皇為何斷定大秦能夠傳至萬世了,一定是和你一樣的想法!”

“……”

這話像根鐵棍一樣把朱元璋砸得頭破血流。

是啊!

不能這麼算!

歷史總會出岔子!

不然那就不是歷史了!

如果有短命的,造反的……

剛想到這,朱元璋呼吸一滯,不願再往下想了。

看樣子,後世真有可能出岔子了!

下次一定要看看大明第四任皇帝是誰!

以眼下這形勢來看,要出岔子也只會出現在第四任!

尚未投胎轉世的朱高熾倘若知道了老朱這想法,估計會心頭一緊,然後吶喊道:“皇爺爺,求放過,都是我爹乾的,孫兒就幫忙守個城……”

又過了半個時辰。

朱守謙坐在太師椅上都快睡著了,朱元璋心情沉悶地走出偏殿,嘴裡還唸叨著“三十年不上朝”。

這事兒對他的衝擊太大了。

他先前七天沒上朝,都有種大明變天了的感覺。

那萬曆也是“人才”!

不過成化和正德又何嘗不是?

子孫中湧現出這麼多獨一無二的人才,真叫他淚目啊!

他甚至有了個特別激進的想法。

長生後能不要子孫嗎?

要啥啊!

一個就能把他給活活氣死了,更何況還是一群!

一道聖旨把張居正給送去吏部後,他轉頭對曹正淳道:“靖江王和常二丫頭大婚乃是大事,你先讓人擬旨,然後再去禮部……”

還來!

老朱,這可是你逼我的!

朱守謙火速下發任務:“叮,你的新任務是建豹房、自封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御駕親征,討伐王保保和賀名生殿!”

“啥?!”

朱元璋剛坐下喝了一口茶,結果整口茶都噴了出來不說,還把茶杯給捏碎了。

對,直接捏碎!

神物在耍他!

這特孃的是一個任務?

分明是四個!

還涉及御駕親征……

等等!

王保保他知道。

蒙元的一位非常難纏的大將。

三年前,他曾派人攻王保保於漠北。

更早的時候,還希望透過讓朱樉娶了王保保的妹妹來招降。

王保保在他眼裡就是一奇男子。

他一直想讓其臣服。

若是為了此人而御駕親征,他也願意。

只是那賀名生殿是誰?

咋從未聽說過!

讓他以帝王之尊去討伐一個籍籍無名之人,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當然,最讓他吐血的還數建豹房和自封威武大將軍……

這些不是正德那不肖子孫乾的嗎?

咋能讓他也來一遍?

把他當什麼了!

不顧朱守謙和曹正淳看著呢,他咬牙切齒用意念斥責神物:“枉咱素來敬你,你就是這樣待咱的?簡直欺人太甚!”

朱守謙冷漠回應:“還是那句話,你也可以不去做。”

“咱不做!咱死都不做!咱堂堂大明開國之君,你讓咱去幹一個後輩昏君乾的那些事?這是助咱成為千古一帝?咱看你分明想讓咱遺臭萬年!”

“只有親自體會了,才會痛定思痛!”

“別說那些屁話,給咱滾,有多遠滾多遠!咱沒有你,照樣稱霸寰宇!”

……

曹正淳很會察言觀色,等了半晌,直到看到朱元璋起身了,他才詢問道:“陛下,靖江王殿下和常姑娘大婚之事?”

朱元璋猛地望向朱守謙:“你要娶她?”

朱守謙乾笑道:“皇叔祖,您這是咋了?難道這麼快就忘了?”

朱元璋一拍額頭:“再等等!”

他現在鳥來的心情?

神物在將他的軍呢!

這一局要是不給扳回來,別說朱守謙娶常安,就是朱棣娶徐妙雲都得往後一拖再拖!

接下來一連三天,朱元璋都沒有上早朝。

他氣啊!

而且是越想越氣。

他窺探的時候就已經很痛苦了,那什麼狗屁神物為何還要讓他現在就在大明上演?

難道子孫乾的混賬事都要算到他身上?

他是開國之君,不是……

忽然想起朱守謙先前當眾說他是亡國之君,他還給予賞賜後,他又隱隱覺得是自己的顏面在作祟。

不就是荒誕不經嗎?

朱守謙乾的還少?

如今諸王反倒數他最耀眼。

凡事不能太鑽牛角尖。

否則很容易因小失大。

道理就這樣被朱元璋擺在面前。

他自我抗拒,又自我否定。

每日都很掙扎。

可以說自加入紅巾軍造反以來,他就沒有這麼掙扎過。

馬秀英也不知道他是咋了,只能乾著急。

這日。

他來到坤寧宮,適逢看到朱守謙又在大快朵頤呢,二話不說,給了一腳。

朱守謙一頭霧水:“皇叔祖,侄孫又哪裡做錯了?侄孫這幾日可是很本分,除了吃,就是睡!”

“咱都吃不下,睡不著,你倒是自在!”

朱元璋又朝著他的後腦勺拍了一下。

朱守謙不樂意了。

再這樣,他就要加任務了。

不就是拉不下面子,自己折磨自己嗎?

至於嘛!

玩過一次後,今後就不會再有什麼心理障礙了。

略微琢磨了一下,他笑道:“朝政啥的臣也不懂,也不知道皇叔祖為啥煩心,但臣覺得家事國事天下事,再難再煩心,還不就是小孩子過家家。”

朱元璋震驚道:“小孩子過家家?”

朱守謙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玩唄,玩高興了啥都好說!”

“可要是沒法高興呢?”

“那就讓別人傷心,您看著也就高興了!”

好有道理!

該賞!

回頭讓人送箱黃金!

朱元璋大笑數聲,迅速回到謹身殿,先下旨修建豹房,緊接著自封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放言要御駕親征。

一眾武將聞言,當即入宮勸諫。

徐達道:“陛下,您如今貴為大明天子,早已不似當年,萬不可親征啊!”

鄧愈說得更直接:“您是要打殘元,還是誰?現在哪裡還有值得您親自出手的敵手啊!”

湯和附和:“對呀,陛下,您是皇帝,還自封什麼威武大將軍,坊間已經議論紛紛,說啥的都有……”

馮勝適時補了一刀:“坊間還有說您修建豹房,是要開始貪圖享樂了!”

……

當追隨已久的老夥計們都這麼說了,可以想象朝野都給非議成啥樣了。

朱元璋強顏歡笑道:“他們懂啥!咱這是怕你們和咱安逸久了,忘了當年是如何奪得這天下的。”

“既然咱自封威武大將軍了,那麼徐達,你就是不二將軍。”

徐達瞠目:“不……不二將軍?”

“你往日裡言簡慮精,當提兵之時,令出不二,當得此封!”

“……”

“鄧愈,你嚴於治軍,善撫降者,為‘善撫將軍’。”

“善撫……”

鄧愈嘴角狠抽,欲哭無淚:“陛下,您若實在想封,能不能換一個?”

“不行!”

朱元璋興致來了,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

他指向剩下的幾個大將道:“湯和,你臉黑,就黑臉將軍吧;馮勝喜喝稀飯,稀飯將軍;傅友德愛吃肉,葷將軍;藍玉還年輕,稚將軍;還有李文忠,你是咱外甥,甥將軍!”

“再剩下的,你們給起,一定要好記,又一聽就知道是誰!可不要冤冤相報,咱大明君臣最重情義,向來患難與共……”

說到這,朱元璋自己都舌頭打結,說不下去了!

這真不怪他啊!

只有君臣一起下水,他才不顯得太過丟人。

而且這不挺歡樂嘛!

不滅了王保保和那誰誰,他們也活該永遠揹著這樣的封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擺爛在異唐

甜橙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