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外群情鼎沸。

宮內群情激昂。

朱守謙不是捅破天,就是捅皇嬸。

老朱都忍不了了,更別說燕王朱棣了。

他提著鐵拳,率先出手。

朱守謙連撒都沒撒他一眼道:“看,皇叔祖,臣只是問一句,你們都這反應。如果您下旨禁止女子纏足……”

“跳出紛爭,出奇制勝?”

朱元璋恍然大悟:“妙哉!妙哉!他們勠力同心對你口誅筆伐,咱可以由易到難,快速削減程朱理學對我大明之教化!”

“好侄孫,你真乃咱之呂端也,大事不糊塗!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人精就是人精。

這開竅的速度槓槓的。

現在儒家主打的就是程朱理學。

想要消減儒家的影響力,那就對程朱理學那一套理論動手。

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還有存天理,滅人慾。

反正又不是將其徹底打倒。

以快刀斬亂麻之勢斬掉一些。

然後再回到科舉變革上,擴大應試範圍。

於百官懵逼中開始,在百官慌亂中結束。

來去如風,絲毫不拖泥帶水。

那麼這一波就算成功了。

至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這事兒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老朱也要採百家之長進行掌控。

壓根沒必要著急。

另外,老朱恐怕也意識到了,削弱儒家和廢相是掛鉤的。

現在朝中大臣多出自儒學體系。

將來重用法家之人,肯定能形成制衡。

而他自己又立了真武大帝轉世的人設,涉及道家。

今後不尊崇道家都不行。

曾經當過和尚,還牽扯到佛家……

瞧瞧,百家爭鳴的基礎還是有的。

不過,朱守謙依然擺出了驚訝的樣子:“啊?臣只是想著這樣一來,他們就不會緊盯著臣不放了!”

然後就盯上咱了?

你個逆孫啊!

朱元璋忽然覺得臉好疼。

剛才為啥要那樣誇他?

還呂端!

這個鐵憨憨給人家提夜壺都不配!

大腳馬皇后沉吟道:“纏足源於北宋,南宋漸多,在我大明尊崇程朱理學後,儼然已有興盛之勢。”

“只是纏足不利勞作,是以民婦不纏,宮女入宮後也不纏。臣妾不曾纏足,以前礙於禮法,又見大臣妻女多有纏足,不好多言。現如今如果陛下要禁止,臣妾私以為是件好事。”

她說的是實話。

明初的纏足還沒那麼誇張。

禁起來不難的。

朱守謙抓緊反擊:“四皇叔,你是不是喜歡三寸金蓮?”

還提著拳頭的朱棣愣了一下。

朱守謙當即道:“看來你是喜歡的!”

“你!”

人還沒打到,又被蹬鼻子上臉了?

朱棣都想三打皇侄了,只是這個時候大怒,不是欲蓋彌彰嗎?

他冷聲道:“你休要妄自揣度。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腳之大小,天地所養!在本王看來,纏足多此一舉!”

你以為這樣就無懈可擊了?

四皇叔,你還是太年輕了!

朱守謙趕緊道:“皇叔祖,您也聽到了,即便像四皇叔這樣的飽讀之士,張口也難逃儒家十三經之一的《孝經》,而且無可辯駁。”

“他們說臣那三道題乃胡亂拼湊,臣自然也是百口莫辯。”

這是重點?

別耿耿於懷了,你就是瞎湊的!

儒家對大明的影響早已無孔不入。

可漢唐宋又何嘗不是?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它成了歷代加強皇權的寶刀。

實際上又反過來掣肘著皇權。

其實就是一柄雙刃劍。

皇帝們也頭疼,奈何沒有太好的辦法。

現在他再無顧忌,自當納百家入囊中,為他所用!

朱元璋推開朱棣,走向朱守謙道:“快想想如何收場,不然咱讓你纏足三個月!”

朱棣頓時氣消大半。

諸王也是暗笑不已。

他再怎麼說,敢當著皇帝皇后的面問準皇嬸腳之大小,也是為禮法所不容。

這下他纏足纏定了!

那幫文臣可是揚言他該被人神共誅的!

皇帝又要借勢削弱儒家。

他一個口無遮掩之人,如何收場?又怎會有收場之計?

“那就纏吧!”

朱守謙坦然接受:“反正總比皇叔祖把臣交給那些能用唾沫星子淹死人的文臣強!”

“你就這麼沒出息?”

朱元璋又失望了。

因為他自己還沒有好的主意,寄望於好侄孫能夠再次語出驚人呢。

結果小兔崽子直接破罐子破摔了……

徐妙雲抿了抿嘴道:“陛下,臣女以為不破不立,打倒之後可以重建。”

朱守謙立馬道:“妙雲妹妹說的極是,誰說打倒孔家店一定是要滅了儒家,毀了儒學了?也可以是是是……”

“是啥啊!”

朱元璋急得給了他一腳:“快說!”

徐妙雲也美眸頻眨,頗為期待地看向他。

“四皇叔,得罪了!”

朱守謙忽然就近抓住朱棣的雙肩,用頭接連撞了三下他的胸膛道:“想到了,救……救出孔夫子!”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徐妙雲俏臉醺如醉:“真是點睛之筆,一語驚醒夢中人呀!”

看到他們一唱一和,自己又被撞得直咳嗽,朱棣按理說應該火冒三丈的。

然而,他現在是一點兒火氣也沒有。

他同樣被震撼到了。

這論調絕了。

即便甩給那些怒火中燒的文臣,他們也會如鯁在喉。

“真的又被他給化解了!”

常安撫了撫胸口道:“我怎麼感覺天大的事在他這兒都不是事呢?今後要怎麼護他?哼,還是由我來帶頭拳打腳踢吧,不打就是一色胚!”

“好侄孫!好侄孫啊!”

最激動的莫過於老朱了。

他上前一步,將朱守謙整個抱起道:“千金!就憑你這一句話,咱賞你千金!妙雲,你也有功,咱賞你綢緞千匹,玉如意一柄!”

徐妙雲不敢居功:“陛下,臣女只是斗膽……”

“勿謙!若非你拋磚引玉,守謙也想不出來。”

“多謝陛下!”

能夠得到讚賞,徐妙雲還是很高興的。

不過女人的直覺告訴她,朱守謙似是故意的。

他原本應該是不急著說,看她提了,才和盤托出。

難道他真的對她有那方面的想法?

“我這扮豬吃永樂大帝,共同成長的泡妞手段還行吧?”

留意到徐妙雲很有成就感,朱守謙勾起了嘴角。

他是想等到老朱焦頭爛額的時候再說的。

不是要裝逼。

而是想看看老朱在還沒想好該如何收場的情況下,打算將這步棋走多遠。

眼下說了,他估計要橫衝直闖了!

“四弟,唉……”

朱樉和朱棡都是老江湖了,一起拍了拍朱棣的肩膀,就差說一句“要堅強”了。

目睹朱守謙這麼快起勢,而且還毫無章法可循,他們急需幫手。

以前朱棣和他們若即若離的,這次的事之後,朱棣必然會堅定地站在他們這一邊。

朱標身為大哥,根本沒有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

他一臉茫然道:“父皇,兒臣自幼讀的是聖賢書,學的是如何施仁政,如今您卻要……”

朱元璋早就猜到他會這麼說了。

他放下朱守謙道:“咱又不是要毀了儒學,而且身為儲君,當採百家之所長,咱一直覺得你應像老四一樣多讀兵書,不要被那幫文臣給帶的太過文弱了!”

朱標還是心結難解:“此刀斬下,只怕君臣離心,朝野震動,天下儒生不知何去何從。”

“儒家坐享其成太久了!”

朱元璋不怒自威:“讓他們茫然無措,然後再返璞求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聽到這話,朱標不再言語。

他知道帝心已決,接下來只看怎麼斬了。

翌日。

朱元璋下旨禁止女子纏足。

上奏勸阻的臣子不少。

但他們的主要目標還是朱守謙。

五日後。

當十幾個準備死諫的文臣拿著萬人血書求見時,朱元璋又下旨尊道、崇儒、禮佛,不再獨尊程朱理學。

他們瞬時不想死諫了。

不是沒有氣節。

而是大勢已成,死再多都沒用。

半個月後。

朱元璋再次下旨,變革科舉,不再侷限四書五經,會採百家所長,尤其是法家,同時幫朱守謙澄清打倒孔家店後,還有“救出孔夫子”!

原本怒不可遏的天下儒生像是被當頭敲了一悶棍,猝不及防後竟又生出了理當如此的錯覺……

可能連他們自己都覺得,持續了半個月的風波以這種方式收場,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總比皇帝將儒家給砸得面目全非強吧?

這其實就是打心理戰!

先讓他們覺得儒家要亡了,然後戛然而止。

他們鬧得再大,也會偃旗息鼓。

眼見文臣沒有再嚷嚷辭官的了,朱元璋把朱守謙召至御前道:“好侄孫,咱從沒想到這場硝煙瀰漫的大戰可以打得如此輕鬆,你當居首功!咱準備正式下旨,把常安那丫頭許配給你,你看如何?”

如何?

你這是恩將仇報!

咱下個任務見!

你準備好接受狂風暴雨的摧殘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島國

吸運之父

末世來了,打一把真實的CFGO

相對性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