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

樸素得如村裡大娘的馬秀英正在案几前來回踱步。

擺放在她面前的是一幅幅女子畫像。

這些女子無不體態端莊,貌美如花。

“叔祖母皇后殿下萬安,侄孫來了!”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馬秀英展眉一笑,直接喊了聲免禮,然後將朱守謙拉到身旁道:“小傢伙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這些都是叔祖母給你挑的王妃人選,快瞧瞧有沒有合你心意的。沒有的話,叔祖母再幫你挑!”

她是真疼這個侄孫。

父母去世的早,打小命苦。

被陛下養在宮中後,是她看著一點點長大的。

聽說了他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現,她也是由衷的高興。

只是陛下都已經厚賞了。

她能做的就是趁他去就藩之前,趕緊幫他選個合適的王妃。

這樣也好了了她的一樁心願。

朱守謙放眼望去。

衛國公鄧愈之女、宋國公馮勝之女、中山侯湯和之女、潁川侯傅友德之女、濟寧侯顧時之女……

全都是赫赫有名的當朝開國功臣之女!

考慮到明初老朱的聯姻政治,叔祖母這儼然是將他和自家兒子一視同仁呢!

他還是很感動的,所以嬉皮笑臉道:“都好看,都喜歡。叔祖母,侄孫能都給娶了嗎?”

“嗯?”

“撲哧!”

馬秀成戳了一下他的額頭笑出聲:“你這小子……本宮就是答應,那也要看那些功臣答不答應。乖,好好選一個。”

這容易挑花眼。

而且咱還打著皇嬸……呸,徐妙雲的主意呢。

不過有一說一,穿越到這個時候就是好啊!

這特麼一眼掃過去……

有好幾個將來都是要成為他皇嬸的!

下手早了,就是靖江王妃。

下手晚了,真成拜見皇嬸了!

朱守謙繞著案几,左看右看,越看越覺得奪嬸要趁早。

只是都娶的難度堪比上青天。

咋整?

他琢磨得正起勁,朱元璋笑呵呵地走來了,大喊道:“妹子,給守謙選王妃呢?要咱說,甭選了,就常十萬那二丫頭吧!”

馬秀英頗為詫異道:“上朝前你不還說守謙娶了那丫頭,會被欺負嗎?”

“咱又改變主意了!”

朱元璋大馬金刀地坐下道:“現在誰不知道他三打胡惟庸,把胡惟庸的八顆門牙全給打沒了?他和那丫頭湊一塊兒,指不定誰欺負誰呢!”

不就是一塊玉佩嗎?

老朱你至於嗎?

朱守謙黑著臉往馬秀英懷裡挪了挪:“叔祖母,侄孫打胡惟庸父子是衝冠一怒為亡父,啥也沒想。您是知道的,侄孫細胳膊細腿的,在幾個皇叔面前永遠是手下敗將……”

如果老朱知道他擁有四象不過之力,估計會氣得掄龍椅砸!

“守謙別怕!”

馬秀英摸了摸朱守謙的腦袋道:“應天府誰不知道常安那丫頭只喜歡舞刀弄槍,偏偏你叔祖父還不准她隨軍出征。”

“這些年給她說媒的,也就只有你叔祖父沒被打了。如果他真能讓常安心甘情願當王妃,早許配給你那幾個皇叔了,哪會拿來嚇唬你?”

“妹子啊……”

心思被看破,朱元璋很尷尬:“你……你就可勁兒寵吧,這小兔崽子早晚被你給寵壞嘍!”

馬秀英很不解:“你不是剛當朝厚賞他了嗎?”

朱守謙沖老朱擠了擠眼。

你說!

你說啊!

看你好不好意思說!

朱元璋話都到嘴邊了,又趕緊端起茶杯灌了幾口道:“沒啥,就是擔心他恃寵而驕。”

“那依你之見,這些功臣之女哪個……”

“急啥?慢慢挑!守謙啊,咱讓你誦讀的傳世之作,你誦讀的咋樣了?趁著今日得空,咱來考考你!”

一計不成,又來一計。

他就不信弄不回玉佩。

朱守謙早有準備,連忙道:“皇叔祖您稍等,侄孫讓人去搬傳世之作。”

“還用搬?給你翻,還是給咱看呢?”

“給您看!”

“笑話!”

朱元璋不屑道:“咱啥傳世之作沒看過?說你都看了哪些,咱現在就出題。”

朱守謙乾咳道:“皇叔祖,難道您不再考慮考慮?”

“考慮啥?快說!你不會一本都沒看吧?”

“怎麼會……”

朱守謙露出了純樸的笑容:“侄孫最近誦讀了《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抱朴子》、《肘後救卒方》、《金匱藥方》、《千金方》、《針灸甲乙經》、《洗冤集錄》等三十本傳世醫書。”

“啥?!”

朱元璋整個人就那麼僵住了:“咱讓你讀傳世之作,你咋讀起醫書了?”

“這些也是傳世之作啊!”

“……”

“還請皇叔祖出題。”

“……”

“要不侄孫還是讓人把那些醫書都給搬來吧?”

“……”

看到老朱明明窘得無地自容,卻還在端著,馬秀成抿嘴一笑道:“守謙,你怎麼突然讀起醫書來了?”

朱守謙低聲道:“侄孫見叔祖母身體不好,百年之後那些御醫未必靠得住,所以就想著自己好好學,說不定將來侄孫也能給叔祖母看病呢。”

“好孩子!”

馬秀成把他抱在懷裡道:“不枉叔祖母那麼疼你!只是這些醫書皆晦澀難懂,你可別累著。”

嗨,誰真看啊!

還不是詐老朱?

他有系統,咱是系統管理員。

等著系統獎勵就成了。

這麼多醫書,一本本去鑽研,還不得鑽研到猴年馬月去?

朱守謙很是乖順的點了點頭:“好!”

朱元璋也是聽得心軟了,笑道:“甭管你看不看得懂,能有這份心,咱這心裡也很高興,留下陪咱們一起用午膳!”

你不會趁機灌酒,然後拿回玉佩吧?

朱守謙笑著應和。

事實證明,他想多了。

老朱似乎暫時打消了拿回玉佩的念頭。

其實,他也不是非要攥著玉佩不放。

而是九龍玉佩太好用了。

到哪都沒人敢阻攔。

尤其是出宮的時候。

從老朱沒有追究他先前溜出宮來看,今後還可以繼續溜!

至於他在宮中抱徐妙雲之事,老朱沒提。

馬皇后也只是較為隱晦地勸他人前守禮,免得被人揹後嚼舌根。

他們可能都覺得他孩子心性,根本沒想那麼多。

入夜,三更時分。

他正在酣睡,結果被宮女給喊醒了。

皇帝召見!

“我勒個去,老朱你就是再工作狂,也得讓人睡覺啊!”

朱守謙穿好衣服後,搖搖晃晃地來到謹身殿。

他發現太子在,秦王、晉王、燕王、周王、楚王、齊王等年紀稍長的藩王也在。

大臣有左御史大夫汪廣洋和錦衣衛指揮使毛驤。

老朱的憤怒都寫在臉上。

他猛拍了一下龍椅,雙眼噴火道:“真是豈有此理!咱今日早朝時才將胡惟庸父子下獄,刑部大牢竟發生大火,不僅要了他們父子的命,還燒死八個獄卒和眾多犯人。”

“這是在掌摑咱,在咱的眼皮子底下殺人放火啊!咱已將刑部尚書革職查辦,現給你們三天時間,給咱查清此案!”

他指向了諸王。

朱樉、朱棡、朱棣等人知道皇家歷練來了,又是這麼大的事,當即道:“兒臣領命!”

朱守謙卻有點犯難:“叔祖皇帝陛下,臣不懂查案啊!”

這話他在早朝上,也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說過。

人設立起來了,就不容易甩掉。

還特麼涉及欺不欺君的問題。

另外,縱火之人的膽子真不是一般的肥!

為了讓胡惟庸父子永遠閉嘴,竟直接燒刑部大牢……

不用想也知道幕後的勢力很大。

想用三天的時間查清,太難了。

他可是清楚地看到眾皇叔雖然領命了,但都皺著眉頭呢。

尤其是一向自負的豬剛鬣。

連他都露出難色了,也就意味著這又一樁註定轟動朝野的大案很棘手。

朱元璋覷了他一眼道:“不懂就跟著學!”

朱守謙立馬轉身道:“諸位皇叔……”

一眾藩王皆是眼觀鼻,鼻觀心。

他們也都想著立功呢,誰願意帶個拖油瓶?

而且這小子太邪性了,還是避著點,別被背後捅刀。

朱元璋搖頭道:“那你就自己琢磨著查,查不出來,咱不怪罪你便是,但他們要是查不出來,咱一個個罰!”

“???”

眾藩王心頭一顫,頭皮更麻了。

朱守謙則是穩如老狗地努了努嘴。

看看!

放低姿態的好處就這麼來了!

接下來三天,你們可要擼起袖子加油幹!

咱就動逛逛,西遛遛。

發現點蛛絲馬跡更好。

若是沒有,那就是對方手腳太乾淨,有勞諸位皇叔再加把勁了。

誰讓你們輩分大呢?

你們不迎難而上,難道要仰仗咱一個小輩?

“都還愣著作甚?給咱去查!”

朱元璋正在氣頭上,虎目一瞪,藩王們火速離開謹身殿。

朱樉、朱棣等人是爭分奪秒,趕緊向汪廣洋和毛驤詢問案件詳情。

朱元璋已經下令,諸王查案期間,他們需鼎力相助。

朱守謙還困著呢,壓根沒靠近,而是夢遊般地開溜。

汪廣洋見狀,急忙道:“靖江王殿下,您……”

朱守謙頭也不轉地揮揮手:“查案自有皇叔們,本王就是一個打醬油的,聽了也沒啥用。你們忙,本王去問問周公,看看他老人家有沒有線索。”

“!!!”

能把偷懶說得如此冠冕堂皇,恐怕只有他了。

諸王一陣鄙夷後,都催促汪廣洋快點說。

畢竟只有三天時間。

太過緊迫。

他們肯定要沒日沒夜地忙了。

汪廣洋知道朱守謙是個很有主見的人,做事自有章法,也就沒再多說什麼。

朱守謙回到房中,倒頭就睡。

日上三竿的時候被老朱派來的宦官給喊醒了,還帶來了他的口諭:“小兔崽子,你能不能有點長進?想撅著屁股睡三天嗎?還不滾去給咱查案!”

得!

也該出去轉悠了。

不然皇叔們累成狗,他卻悶頭睡大覺,連他自己都會覺得過分。

只是去哪好呢?

他用了午膳,也沒像其他藩王那樣帶著大批人馬招搖過市,就帶上了老朱不要的兩個小宦官。

隨後異常低調地來到了教坊司。

掌管教坊司的官員們見到這個混世魔王,一個個緊張到不行:“靖江王殿下,您有什麼要問的,臣等一定知無不言。”

“很好!”

朱守謙一本正經地坐下,神情嚴肅道:“你們這兒誰唱曲好聽?誰跳舞好看?誰會服侍人?都給本王喊來,本王要親自盤問!”

“啊這……”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英雄鎮中原

日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