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軍因為錢糧匱乏忙著在京師追贓助餉,訊風衛忙著解救方以智、蔣德璟等大崋所需要的人材時,滿清探子也沒閒著。

這些人以晉商等北方大小商人為主,還包括一些暗中降清或與清軍有牽扯的中低階前明官員。

不僅順軍攻破京師的訊息他們早就送到了關外,就連大順在京師追贓助餉,惹得前明臣子、勳貴乃至地方士紳、大戶怨氣沖天之事,也在近日送到了關外,為皇太極所獲。

就這,還是因為皇太極不在寧錦(寧遠、錦州)前線,而在瀋陽的關係。

否則皇太極得到這一訊息的時間還要提前一天多。

瀋陽,清國皇宮內。

入秋後因穿了不少衣服而身材臃腫的皇太極坐在龍椅上。

說起來,皇太極雖然以前就胖,但青壯年時是實胖、壯實;如今身材比之前更胖大,卻是虛胖。

皇太極今年才五十一歲,身體卻是從去年開始不好的——當時他正在寧錦前線指揮戰事,卻忽聞最寵愛的宸妃病危,於是放下戰事,急忙趕回瀋陽,可趕到時宸妃已死。

他因悲痛和連日勞累,忽然就昏迷了。

此後雖然醒轉,身體卻每況愈下。

因此,過去一年皇太極已極少親自到前線指揮戰事,多是派多爾袞、豪格等人領軍。

他甚至曾懷疑是不是殺戮太多,才有此病痛,便釋出了一次大赦令試試效果,可病體仍沒有絲毫好轉。

於是,最近幾個月他連日常政務都處理得少了,一部分交給代善、濟爾哈朗等持重老臣分擔,自己只

把握大事、要政。

雖然病體不愉,但皇太極得知順軍入主京師後的一系列作為後,仍舊是高興得大笑。

“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皇太極原本有些蒼白的臉湧上一抹病態的紅潤,“李自成入主京師後竟然搞什麼追贓助餉,弄得天怒人怨。

此前得知順軍攻佔京師,朕還擔心今年難以再入關打草谷呢。

沒想到李自成竟這麼胡搞,依朕來看,今年不僅可以按計劃入關,甚至可以嘗試奪取京師。洪先生認為呢?”

說完,皇太極看向殿內侍立的一位身材不高、有些黑瘦的大鬍子。

這人正是在松錦戰役之後降清的前大明督師,洪承疇。

不過洪承疇降清後雖然頗受皇太極禮遇,可實際地位並不高,只是鑲黃旗的包衣而已,連個正經職位都沒有,皇太極只在需要的時候才會將其叫過來諮詢一番。

可以說,皇太極對這位在大明以軍事聞名的督師始終懷有警惕之心。

此時洪承疇木然的臉勉強露出些許笑容,道:“陛下所言極是,李自成此舉確是自取滅亡。

以前大清天兵入關,尚且有各地士紳攜鄉勇幫助守城。但如今大清天兵再去,只需待各地士紳、地主、前明官員強於偽順,必可令各地士紳為我大清所用。

如此,只要大清天兵能擊敗順軍一次,奪取京師及北直隸易爾。”

皇太極滿意點頭。

他正是這麼考慮的。

洪承疇能這麼說,心裡是否懷有故明不好說,但肯定沒敢動歪心思誤導他。

略微沉吟,皇太極又道:“此番南邊除了傳來李順入主京師後的一系列作為,對劉崋之訊息仍舊探知甚少。

朕現在甚至不知劉崋在南邊到底佔據了多大地盤,南方又還有多少地方仍在大明治下。

洪先生對這劉崋瞭解多少?其兵馬比之李順如何?我們大清若想進入中原逐鹿天下,起碼得知關內各方勢力的虛實啊。”

洪承疇皺眉思考了番,道:“在下早在那劉崋起事前,便被調到山海關督師,雖從關內來的官員口中聽聞過一些劉崋的訊息,卻並不多。

這些訊息陛下應該都知道——那劉崋偽帝劉升,據說最初只是河南汝寧境內一普通山匪,後來趁著河南明軍主力到四川參與圍剿張獻忠等流寇之際,忽然就崛起了。

此後其與明軍交戰,似乎就沒有過敗績,而且連續抄繳了大明崇藩、襄藩的財富,由此壯大,一發不可收拾。”

皇太極聽完也皺起眉頭。

洪承疇說的這些他確實都瞭解,甚至知道的還多點。也就是說,在獲取劉崋情報上,洪承疇給不了他多大幫助。

如今順軍在京師的所作所為,對大清而言無疑是一個趁虛而入的良機——李自成搞追贓助餉這套,不僅得罪了那些降順的大明官員和北直隸的諸多士紳,還說明順軍錢糧匱乏,武備不足。

但是,皇太極又擔心現在進關逐鹿跟順軍打個兩敗俱傷,最終會便宜了南邊的劉崋。

若那樣的話,倒不如像之前幾次一樣,趁機入關搶掠一些金銀財寶、人口牲畜就走。

又仔細思考了下北方局勢,皇太極道:“洪先生對劉崋不瞭解,對李順總該熟悉吧?先生認為,若我們大清此時入關,有多大把握擊敗順軍?”

洪承疇沉吟了下道:“李自成這人在下確有一定了解,其在一兩年間建立偽順,擁軍百萬,卻未必能把握得住。

我大清若在此時入關,至少有六七成把握擊敗順軍。”

皇太極微微眯眼,又問:“若山海關守將吳三桂能歸順我大清,我們擊敗順軍的把握又有幾成?”

洪承疇聽了神情微微恍惚,隨即便道:“那就是至少七八成把握了,甚至可高達九成!”

“哈哈哈,”皇太極再次開心地大笑起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看來,這京師我們大清是非取不可了!”

皇太極雖然因為生病身體不行了,可腦子依舊好使。問答之間,便已經有了決定。

正如他所說,若現在機會合適,大清卻不趁機入關奪取京師乃至北直隸。

那麼將來不管是大順還是大崋一統中原,都必然容不下大清。

中原有句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中原地大物博,一個新王朝又必然極有朝氣、武力強盛。那樣,待他故去,不論這大清是誰當家做主,恐怕都很難抵擋住中原王朝的攻勢。

甚至中原王朝都無需出關攻打,只需緊守長城各處關口,讓他們不能像以前那樣肆意入寇劫掠,就當下這一年冷過一年的冬天,恐怕不需多少年,大清也就要敗亡了。

如果是強行入寇,將八旗折損在關內,還將敗亡得更快。

而今他有把握令吳三桂降清,那麼擊敗順軍應該不會損傷大清八旗的根本。

如此,將來面對南邊的大崋,大清即便不能戰而勝之,相比打個旗鼓相當,乃至如遼宋那般劃黃河而治,應該是沒問題的。

“來人,傳令諸王貝勒前來大殿議事!”

“喳!”

···

大崋乾元元年、大明崇禎十五年、大順永昌元年、大清崇德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前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易幟降清,秘而不宣。

另一面,吳三桂又拒絕李自成的招降,依舊打著大明旗幟,併發文痛罵李自成,表示與大順勢不兩立。

得知此事後,李自成當即決定御駕親征,討伐吳三桂!(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宗安寺

夢遊飽飽

【有幸】

佚牧

妹妹重生搶我婚事?讓給她!

富貴閒人兒

不被遺忘的青春

y魚兒水中游

快穿之圓夢腦洞大爆發

東山上的瘋驢子

快穿:瘋批大佬她嘎嘎亂殺

BT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