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給八大王指條“明路”

士卒稟報,張能奇來見。

張文秀於是從舟船下來,進入水寨。

這水寨是明軍遺留的,崋部義軍沒有佔,便被張獻忠佔去了。

張能奇正在大口喝水。

見了張文秀便道:“今天我見到二哥了。”

張文秀奇怪道:“二哥不是投了崋部就一直在城裡嗎,你從哪裡見到的?”

“城東。”

“你去城東干甚?二哥又去幹甚?”

“父帥說城東也有王莊,讓我帶人去抄繳。至於二哥,在那兒替崋部招兵呢。”

“二哥可說了什麼?”

張能奇聞言撇了撇嘴,“啥也沒說,就提醒俺抄繳王莊時別傷害普通百姓。”

張文秀嘆道,“二哥現在畢竟是崋部的人,肯定是要避嫌的。”

張能奇不滿道:“避啥嫌?父帥不是說了嘛,都是那劉升用糧草逼迫,才不得不讓二哥轉投崋部。

二哥既是被迫與咱們分開的,難道還真就歸心那劉大帥了?

再說了,咱們現在不是要和那崋部一起打官軍嗎,二哥給咱們說些華部的情況又怎了?”

張文秀覺得張能奇這話太過偏頗,完全就是站在自己這一方考慮的。

但張能奇畢竟才十七歲,看問題不全面很正常,張文秀便沒反駁什麼。

張能奇又道:“對了,我還看見崋部在城北碼頭邊聚集了不少船隻,像是在準備渡江。”

張文秀一聽便意識到這事不簡單,忙道:“這事你跟父帥說了嗎?”

“還沒呢。”

“那伱還不趕緊去!”

張能奇這才意識到,他可能發現一個重要情報,於是趕緊回前軍大營找張獻忠。

他回到大營時,卻恰見一個崋部信使從出去。

於是匆忙進入張獻忠大帳,稟告了崋部在襄陽城北碼頭聚集了大量舟船的事。

誰知張獻忠聽了並無激烈反應,而是淡淡道:“我知道了。”

張能奇也不是沒腦子,想了想道:“父帥,崋部弄了這麼多舟船,是不是想渡江跑路?”

張獻忠冷冷一笑,“他們在城中抄繳了不知多少錢糧物資,不渡江跑路,難道一直待在襄陽等著官軍來圍剿嗎?”

“那咱們是不是也該跑了?”

“你小子總算長了點腦子,沒錯,咱們也該跑了。左良玉那狗東西,就算是再慢,爬也該爬過荊門了。

還有那鄖陽巡撫,肯定也收到襄陽失陷的訊息了,說不定現在正趕過來圍剿咱們呢。

崋部要跑,咱老張攔不住,所以咱們也得跑。

不過那姓劉的倒也董事,跑路前知道通知咱們一聲。”

說完,張獻忠讓張能奇帶著探馬去西邊探查敵情——以前這類事都是由李定國做的,如今李定國歸了崋部,他只能讓張能奇去做。

張能奇雖然性格有點粗暴,沒李定國那麼聰慧,卻是天生神力,年紀輕輕便練得一身好騎術,箭術更加驚人。

作為探馬來講,遇到敵方探馬至少能打得過。

隨後,張獻忠則抽掉了兩個人,準備上江州島。

在張能奇之前來的那個崋部信使,除了告知張獻忠崋部將離開襄陽的訊息,再就是替劉升約張獻忠會談。

張獻忠正好也想跟劉升再聊一聊,便答應下來···

下午三點。

劉升與張獻忠在之前那個江州島上第二次見面。

“劉老弟不是說要聯手在襄陽跟官軍做過一場嗎?怎麼官軍的人影都沒見到,便要跑了?”

張獻忠語氣中帶著嘲諷。

劉升卻並不在意。

他道:“我在城裡和回汝寧的路上都已安排好,沒必要在襄陽拖下去。

至於跟官軍打仗,機會有的是。何況襄陽這邊並非我崋部主場,即便打贏了,也無法擴大戰果。”

攻下襄陽後,劉升是很想死守襄陽,再向北派兵攻佔南陽府,鯨吞整個南襄盆地的。

可他很清楚,以崋部現在的兵力和行政人員,很難強行吞下南襄盆地。

即便真成功了,也會撐著,消化不良,說定就得吐出來。

畢竟明軍主力仍在,十幾萬剿寇大軍多半已經從四川轉移出來。

崋部要鯨吞了南襄盆地,可就真成大明朝廷第一打擊目標了。

兵力不足,守也不好守;行政人員不足,沒法將地盤儘快轉化為實力,反而可能引發叛亂。

與其得到南襄盆地後再失去,不如回去按部就班地拿下汝寧,防守汝寧,經營汝寧。

等個一年半載,或許就能等到奪取南襄盆地的好時機。

那時崋部兵力、內政人員都將更加充足,吞下南襄盆地便不存在消化不良的問題了。

張獻忠雖然見識受限於時代,可當了十餘年流寇,他也感覺到了地盤的重要性。

同時,他還敏銳地感覺到,這兩年大明官軍戰鬥力比之前幾年又差了些。

那位崇禎皇帝在對待剿寇之事上的耐性似乎也越來越差。

大明的朝堂在越來越昏暗、混亂,對地方的控制力明顯下降。

這般情況下,或許他也該弄塊地盤玩玩了。

沒道理這姓劉的能在汝寧站住腳,他張獻忠卻不行。

若說地盤,張獻忠眼光也不差,首先就相中了南襄盆地。

想到這裡,張獻忠雙眼微眯著問:“劉老弟認為南陽到襄陽這塊地盤怎麼樣?”

劉升一聽,就知道張獻忠打南襄盆地的主意,畢竟歷史上他就這麼幹過。

只不過失敗了。

想了想,劉升道:“八大王說的是南襄盆地吧?這一塊固然是好地方,但想要佔下來並守住卻不容易。”

“如何不容易?劉老弟可別欺負咱老張沒見識。”張獻忠哼了聲,覺得劉升是見不得他好,“如今李自成在北邊,劉老弟在東邊,咱老張只要聯合老羅,守住了西邊和南邊,這勞什子南襄盆地還不是囊中之物?”

劉升道:“八大王說笑了,李闖在伊洛(伊川、洛陽)雖攻陷了洛陽,聲勢浩大,擁眾數十萬,但所部多為饑民。

若官軍重兵攻他,其勢怕是還有所反覆,未必能真正站穩腳跟。

我在汝寧情況也差不多,若朝廷下定決心,派重兵來攻,我崋部估計只能困守數城之間。

至於南襄盆地這邊,八大王可以自己衡量下,真能與羅汝才守住襄陽等地嗎?”

聽了這話,張獻忠不禁眉頭皺起。

他懷疑地看著劉升,道:“劉老弟不會也看上了這南襄盆地,怕被咱老張提前佔了吧?”

“哈哈哈,”劉升大笑了一聲,“我確實看上了南襄盆地,但卻不會現在攻取。

若八大王真能佔據此處,將來我崋部需要時自會出兵來奪。

但我可以肯定的說,這南襄盆地八大王多半佔不了;即便佔據了,也守不住。

與其在此浪費時間,大敗一場,損兵折將,倒不如選一個更好的地方發展。”

劉升真不怕張獻忠佔了南襄盆地。

論將來,張獻忠對崋部的威脅還不如李自成。

劉升告訴張獻忠這些,一是不希望張獻忠跑南陽府瞎折騰,弄得兵禍連連,消耗了此處的民力、物力。

他畢竟也看看中了這塊地方,若是南陽府經歷戰亂太多,被打廢了,將來崋部治理起來,民生必然恢復得更慢。

二則,他希望張獻忠能吸引一部分明軍到別處。

若是他、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都蝟集在河南,整體來講,其實是利於大明官軍圍剿的。

劉升雖不認為大明能剿滅他們,卻也沒必要讓局勢變得險惡。

況且,張獻忠若能按他的想法走,對大明朝廷的威脅將更大。

這邊張獻忠聽了劉升幾番話,感覺劉升雖然年輕,在造反這條路上是後輩,可見識著實不俗。

他自認為是流寇中見識數一數二的了,可此時竟然自覺不如劉升。

張獻忠並沒有自卑。

他趁機問:“那劉老弟覺得咱老張該去哪裡發展呢?咱老張征戰十餘年,確實是時候打塊地盤了。”

劉升向東一指,道:“向東!過江經德安府去往黃州府,到黃安、麻城一帶發展。

這裡東北依著大別山——我聽說革左五部正在大別山脈的英山、霍山一帶,與官軍多有爭鬥。

其西北則依著桐柏山脈,正北面又有義陽三關與寧府相連通。

我崋部在汝寧府、八大王在黃州府,革左五部可向廬州、安慶兩府發展。

如此我們三部不僅結合得更緊密,可以相互依靠,又有大山為依託,即便不敵明軍,也可以退入山中。

反過來講,若是勢力大漲,八大王南下便能威脅武昌,革左五部順江而下更是能威脅南京!

我崋部在北,則可以向北與李闖王聯合,威逼開封!”

說到最後,劉升語氣激昂,鼓動效果那是相當的強。

便是張獻忠,都被說得有些心動了。

但他旋即就想:這姓劉的會如此好心,為我指條明路?

如此這般,他崋部又能得到什麼好處?

張獻忠並沒有問出來,而是哈哈一笑道:“劉老弟這番指點江山,當真是讓人茅塞頓開啊,咱老張會慎重考慮的。

若無別的事,咱老張就回去處理軍務了。希望日後我們還能再會。”

“八大王別急,我確實還有一事要講。”劉升道:“我崋部明日便將過江離開,八大王可是要在我們離開後入襄陽?”

“怎麼,不行嗎?”張獻忠露出不悅之色,“咱老張想進城吃個殘羹剩飯,劉老弟總不至於不讓吧?”

第二更。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籠中雀林間鳥

白雲流水

無限流:副本BOSS是我老婆

夏紓安

抑鬱啊

萱澈

蓮花樓之韻蓮共夷

果汁優奶

除了小師妹滿門皆是戀愛腦

白風青露

和政的故事

阾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