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3月,春暖花開。

這時,紅4軍與紅25軍已統一編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謙,政委陳昌浩,他們上頭,則是軍委會主席張濤。

紅四方面軍總部得知,敵人嶽盛煊第46師等部,已進佔了皖西的韓擺渡、蘇家埠、青山店,並有繼續向皖西根據地進攻的動向。

總部研究決定,除留紅4軍第12師在雩婁南部活動外,其餘部隊揮師東進。

東進的目的,不是為了別的,而是打算包圍以蘇家埠為核心的據點,大規模殲滅各方來援之敵。

於是,紅四方面軍戰史上空前規模的圍點打援戰役就此開始。

蘇家埠位於大別山東北麓,淠河中游。自宋代有人聚居,始建於元,興於明,繁盛於清,到民國年間,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青磚黛瓦、重梁高脊街道,以十字街為中心,縱橫交錯,分佈著白麻會所、劉銘傳當鋪、匯康錢莊、肖隆盛米行等木質結構的商鋪。

當地歌謠說:“金麻埠,銀獨山,蘇家埠就是金鑾殿。”

當初整許勝時,因為許的老家就在蘇家埠一帶,張濤就對身邊人說:“許勝頭上有反骨,他不聽調動,就是想打下蘇家埠,自己當皇上。”

隨著蘇家埠戰役的展開,作為皖西北道委負責人,郭申成為這場戰役後勤任務的主要組織者。

動員群眾,組織支前,送糧食,抬傷員,看守俘虜……各項工作,千頭萬緒都集中到他這邊。

這時,韓震所在的警通排也擴編為警通連,他也水漲船高,從班長升為排長,這是他第三次擔任排長。

作為通訊排長,韓震負責地委與紅軍總部及各打援部隊之間的通訊聯絡,每天不是在送信路上,就是準備出發去送信。

這一特殊崗位,讓韓震瞭解到整個戰役的全貌及主要環節間的銜接。

整個蘇家埠戰役,是分三個階段進行的:第一階段,對敵人實施分割包圍,以完成戰役展開為目的;

第二階段,圍困蘇家埠和韓擺渡,以吸引、殲滅來援之敵;

第三階段,迫使全部守敵投降,解放蘇家埠和韓擺渡。

如果把這場圍點打援戰役比作一場戰爭活劇,徐謙就是總導演,郭申是總後勤,韓震則成了前臺與後臺之間的傳話人,有時還客串道具搬運工。

某種意義上,韓震不僅旁觀了整場演出,而且深知內幕。

這場戰爭活劇的整體策劃,敵方的動向,我方的應對……戰場各種機變,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為了幫助紅軍快速渡過淠河,不少群眾卸下家中門板,有的老人拿來自己的棺木,有的拿來準備蓋新房的梁木,一夜之間,在河面搭起9座浮橋。

3月21日晚,紅軍兵分9路,在沉沉夜幕的掩護下,一夜之間東渡淠河。

紅25軍73師和霍山獨立團,首先包圍了青山店的敵人。

紅10師和紅11師向北疾進,路上與蘇家埠出援青山店之敵遭遇。殲敵一個營後,紅軍乘勝追擊,突然包圍了蘇家埠。

紅10師留下一部圍困,其餘人馬不停蹄,繼續向北。駐守在馬家庵、韓擺渡的敵軍聞風喪膽,倉惶逃到六安城內。

紅軍跟蹤而進,一直逼近六安城郊。隨後,紅10師一部和六安獨立團,奉命包圍了韓擺渡。

至此,紅軍完成了分割包圍。

根據敵人的兵力部署,紅軍總部對可能來援之敵,做了分析判斷。

徐謙認為:霍山守敵,兵力不多,出援威脅較小;六安守敵眾多,出援可能性較大。於是,紅軍除以少數兵力監視霍山,主要打援兵力置於六安方向。

過不久,敵人援兵果然出功了。六安和霍山兩城敵人,同一時間傾巢而出,企圖對紅軍南北夾擊。

六安出援的四個團,由嶽盛煊親自督戰,在飛機掩護下,向平頭崗方向撲來。

他集中火力,從平頭崗一線陣地,打破一個缺口,警備2旅和137旅各一個團,直插蘇家埠以北的涼水井、桂家老墳。

紅軍總部命令總預備隊紅10師29團投入戰鬥,同紅11師31、32團一起,從東西兩面鉗制突入涼水井、桂家老墳的援敵。

這場突擊與反突擊的戰鬥相當激烈,經過反覆肉搏,敵137旅一個團全部被殲,警備2旅一個團殘部,竄入了韓擺渡據點。

嶽盛煊見狀,失去了之前突破時的喜悅,慌忙帶領163旅,逃回六安老窩。

由霍山出援的警備1旅,剛進至十里鋪,即被紅25軍73師擊潰,狼狽逃回。

在此期間,青山店之敵,孤注一擲,拼死突圍,被我軍殲滅一部後,殘敵逃入了蘇家埠。

到了四月中旬,被圍困的韓擺渡、蘇家埠守敵,經月無援,彈缺糧盡。

國軍搶當地老百姓的糧食,老百姓只能捋樹葉、剝樹皮果腹,不時有人餓死。

目睹慘況,經攻守雙方談判,被圍困的據點放出百姓上萬人,紅軍放開一條通道,讓他們逃生。

坐困愁城的嶽盛煊,安徽省主席陳調元,頻頻向南京呼救。

四月下旬,蔣介石任命第7師師長厲式鼎為“皖西剿共總指揮”,令他率領第7師、第12師、第57師、第55師等15個團2萬多人,由合肥長馭直入前來增援。

一下子來了這麼多敵人,紅軍打不打,能不能戰勝?當時,在方面軍總部領導中,也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和意見。

徐謙權衡了利弊之後,決心迎擊合肥來援之敵。張濤不想打,但陳浩支援徐的意見,他最後也表示同意。

於是,紅四方面軍總部決定:集中主力部隊,在六安以西的樊道橋、戚家橋線佈陣迎敵。

一次,韓震到打援前線送信。

他站在高處放眼望去,只見前面樊道橋、戚家橋一帶,丘陵由高到低,像波浪一般;丘陵上草木茂密,陡拔河從中間穿過,形成天然屏障。

5月2日拂曉,敵19旅冒雨渡過陡拔河,向紅25軍73師猛撲過來。

九點左右,雨越下越大,陡拔河河水猛漲,河面增寬。敵19旅一看退路已斷,不得不背水一戰。

雙方猛烈的炮灰對攻後,73師發起猛攻,敵人陣勢大亂,人踩馬踏,潰不成軍。很快,這個旅就被我軍吃掉了。

河東的敵人見先頭部隊被殲,不敢過河了,慌忙搶佔附近的高地,妄圖穩住陣腳,組織攻勢。

這時,紅10師、11師已完成了河對岸左右兩翼的迂迴包抄,發起總攻。

敵陣腳大亂,倉皇而逃,很快全軍覆沒,厲式鼎本人也被活捉。

訊息傳來,蘇家埠守敵更加絕望,軍心徹底崩潰。敵136旅旅長派人送信,決定向紅軍投降。

5月8日下午4點鐘,在蘇家埠“新安會館”前廣場上,紅軍舉行了受降儀式。

經過48天連續戰鬥,蘇家埠戰役勝利結束,紅軍殲敵萬人,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解放了淠河以東廣大地區。

在這麼長時間,這麼廣闊的地域,開展這麼大規模,這麼多作戰形式的戰役,這是紅軍戰史上的第一次。

這次戰役,標誌著徐謙在戰役統籌與指揮上的成熟,也成為韓震終身受益的活教材。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執手覆山河

晚風扶扶

佳蓓的重生

荷月捌

翠花的髮夾

咕嚕咕嚕魔法陣

全班穿越海賊,建設現代強國

卿嚛

積木世界

呆呆鍋兒

影帝他帶著資本來迎接他的少年

柚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