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發生的事情是周惠王二十二年。這年冬天,周惠王病得很嚴重了,世子鄭呢很擔心,他怕惠王后對他有什麼不利的事情發生。他就派了一個叫王子虎的去和齊國聯絡。

這當兒啊,周惠王沒有多久就死了。世子鄭找來周公、伯廖商量,她們決定秘不發喪。

王子虎呢把周惠王死的訊息告訴了齊國,齊桓公就召集諸侯在洮這個地方會盟。一共有齊、宋、魯、衛、陳、鄭、曹、許,共八國諸侯聚集在了一起。大家都派了各人的大夫到周王室。都有這些人:齊大夫隰朋,宋大夫華秀老,魯大夫公孫敖,衛大夫寧速,陳大夫轅選,鄭大夫子人師,曹大夫公子戊,許大夫百佗,八國大夫舉起盛大的禮蟠,浩浩蕩蕩地集合到了周王室的王城外面。

世子鄭這個時候開始發喪了,諸位大夫都來拜見新王,百官朝賀。新王就是周襄王。這下子生米煮成了熟飯,惠王后和叔帶也沒有辦法,只有把苦果吞了下去,再也沒有更多的想法了

古時候,新的天子繼位,祭祀祖先和上天是常規的操作。接著,周襄王決定賞一塊肉給齊桓公,選個時間會盟,在大會上給齊國舉行賞賜。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桓公擁護寡人,做得很好。

得到周天子的賞賜當然是很榮耀的事情,齊桓公與管仲聊到這兒的時候,管仲也恭賀齊桓公,但是他順便對周王室關於繼位方面說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大王啊,你看周王室因為嫡庶不分,差點引起動亂。你看我們國家的繼承人還沒有定下來,當臣下的覺得這件事情要早點謀劃,以免以後出現變故。”齊桓公說:“大夫說得對,就是寡人的兒子雖然有六個,但是沒有嫡出的,都是庶出的。沒有立長和立小的矛盾。哪個的才能高就立哪個。所以我想立公子昭。但是以前呢公子無虧的娘是我寵愛的姬妾,有次高興了就說要立公子無虧繼位,這件事情怎麼辦好,大夫給寡人拿個主意。”

管仲早就清楚公子無虧不僅資質平庸,而且還和朝廷內的奸臣易牙、豎貂走得近,如果他們掌權了,對國家來說不是好事。就對齊桓公說:“想要國家振興,一定要選擇有才能的。大王既然覺得公子昭有能力,直接就立他為世子就可以了。”齊桓公聽了,心裡還是挺猶豫的:“君無戲言,出爾反爾總是不好的嘛。如果無虧因為年長的緣故,不服怎麼辦?到時候兩弟兄爭鬥就不是好事了。”

管仲說:“不是天子要在葵丘賞賜大王嗎,到時候大王在諸侯裡面選幾個強大的諸侯,把公子昭的事情拜託付給他們,有了外面諸侯的支援,不就可以了。”齊桓公聽了,點了點頭,就這麼定了下來。

到了葵丘各國聚會的日子,諸侯早早的到了館舍住下。這一年,宋國的君主桓公駕崩了,本來就是應該宋國世子茲父繼位,但是他呢想法很幼稚,覺得當大王也挺麻煩的,自個兒想過清閒日子,就說我呢就不當大王了,決定讓位給公子目夷,公子目夷哪裡敢越位啊,還是由世子茲父繼位,就是宋襄公。會盟時雖然宋國在國喪期間,但是因為主要是關於齊國得到表彰,宋國也不好不參加。

大家在一塊兒的時候,管仲對宋襄公讚歎有加,說:“大王真是聖賢之君啊,有禮讓位的好名聲,而且國喪的日子還來參加我們君主的盛會,我們對宋國是很感激的。另外呢,這麼好的君主,作為我們大王很看重君山,對託付一件事情給宋國。”於是他就把齊桓公想立公子昭的事說了。

第二天,宋襄公到館舍來見齊桓公,齊桓公拉著宋襄公的手,一再囑託。強大的齊國這麼看得起自己,還把立儲的大事託付給自己,真不把咱宋國不當外人啊,於是宋襄公就滿口地答應下來了。

會盟的當天,各國諸侯相繼升壇坐了下來。周天子的特使宰周公孔捧著天子賞賜的肉胙向東宣讀道:“奉天子的旨意賞賜齊國。”齊桓公聽了,正要下臺階下拜。宰周公孔說:“天子有命,齊侯功勞卓著,賜爵一級,免於下拜。”桓公聽了,那好,我就不拜了。正要上前接受賞賜。管仲說:“天子這是謙虛的說法,雖然是他的本意。但是作為臣下的,還是不能丟掉了禮儀。”

於是齊桓公照樣畢恭畢敬地行了大禮,接收了天子的賞賜。看到齊桓公的態度,大家都佩服得不得了,趁熱打鐵,齊桓公發表了一通熱情洋溢的講話,不過是大家作為盟國,一定要時代時代友好下去,大家對齊桓公也沒有說的,都紛紛表示贊同。

會盟期間,齊桓公接見了宰周公孔,他向這位天子的特使表達了他想去泰山封禪,意思是以前夏商周三代都要去,而且現在泰山就在齊國的境內。宰周公孔聽了,一下子急眼兒了,這哪兒行啊。他就去找管仲,要管仲勸勸齊桓公。

齊桓公一開始還是一心封禪,說什麼我文治武功如何如何厲害,疆域如何如何廣泛。管仲說:“古時候的封禪,一定有吉祥的預兆,東海的比目魚、西海的比翼鳥不召喚都回來。而我們現在,哪裡看得到鳳凰歸來這一類的所謂吉兆啊。如果貿然封禪,沒有吉兆,不就是笑話了嗎。”齊桓公聽了,也不說好,也不說不好,這件事情就這麼算了。

齊桓公回國後,自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儀仗越來越講究排場,齊國人私下議論紛紛,覺得齊桓公有僭越的嫌疑。大臣鮑叔牙提了意見。管仲說:“大王成就了這麼大的功業,我們也不好說什麼,宏大的成就才能表達創業的效果。如果我們去制止他,反而引起他的不高興,怕君上產生懈怠之心。我們作為大臣,多為他分擔一下,多給大家解釋解釋就行了。”鮑叔牙嘴上說是這個道理,但是心裡還是一萬個不服。

話分兩頭,且說葵丘會盟結束了,另外一個大國的國君才珊珊來遲。路上遇見了散會的周太宰孔,宰周公孔一看,原來是晉獻公。晉獻公一聽會議都結束了,很是遺憾。宰周公孔對他說,現在的齊桓公不是以前那個齊桓公了,現在的齊桓公驕傲自滿,目中無人,沒有什麼見頭了。晉獻公聽了,就回晉國去了。回國路上得了疾病,回到晉國,晉獻公病情加重,沒有多久,自個兒駕崩了。晉獻公一死,晉國陷入了大亂。

畢竟不知晉國大亂經過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帝薦

是俊宇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