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說書有個這麼一個轉折的句子,叫花開兩朵,各表一隻。今天也不例外,我們也先說說另外一邊的事。

再說周桓王聽了鄭伯冒充自己的命令去討伐宋國,甭提多生氣了。象這樣的大臣拿來有什麼用,敢不把我當回事,再怎麼說我也是天子啊。我不能讓鄭伯管理朝政,朝廷上的事情大部分都交給林父來做。

鄭莊公知道這件事後,也生氣了。他也很有脾氣,他做了個決定,就是連著五天都不上朝。大家想一想,一個當臣下的,一點都不把當今的天子放的眼裡,叫天子的臉往哪裡放啊。周桓王就對大臣們所,這個鄭伯,對我太不敬了,我不教訓教訓他以後還怎麼號令諸侯啊。說著說著就準備起兵攻打鄭國。當然大臣還是有阻攔的,說鄭伯一家歷代都是重臣了,現在呢主要是奪取了他的一部分權利,所以他不來朝見天子,建議呢下詔喊諸侯去討伐就可以了,哪裡用得著天子親自去呢。

周桓王呢估計對鄭伯是真的生氣了。說這個鄭伯欺負我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我和他誓不兩立。天子下了這個決心,馬上召集蔡國、衛國、陳國三國兵馬,一路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鄭莊公這邊呢得到了訊息,他也不敢於馬虎,馬上喊大臣們來商議計策。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有正卿祭足說:“天子因為我們不去朝見他而來討伐我們,名正言順,不如派使者去向天子認個錯,把災禍消除掉。”鄭莊公大怒:“周天子奪了我的權利,削減了我的土地,我家三世都輔佐周朝,剩下的都沒有什麼了。現在我不挫一下週天子的銳氣,難道等到他來把我的社稷毀掉嗎?”

大臣們見大王是這種想法,再也不敢說其他的了。於是都把思路轉到怎麼迎戰上去了。高渠彌說:“陳國和我們比較好,是被脅迫到來打我們的。只有蔡國和衛國以前和我們有仇,他們兩個國家一定會很努力。現在周天子的銳氣很猛,我們要避讓他的鋒芒,暫時不出戰,把我們城池守好,等他們疲累的時候,我們再看是戰是和,把主動掌握到我們手上。”大夫公子元也說:“鄭國是臣下,周是天子,臣下怎麼可以和天子做戰呢?我呢到有個計策。”鄭莊公聽他一說,又好氣又好笑,有什麼計策直接說出來就是,饒那麼大一個彎幹什麼。表情有不好表露出來,就問:“愛卿有什麼好計策呢?”

公子元說,現在周天子的軍隊分成三隻來攻打我們,我們也要分三隻軍隊來迎戰。左右兩軍對付他們的左右兩軍,大王親自率領中軍迎戰桓王的中軍。

大家聽聽,這算什麼計策?所以接下來鄭莊公就問了:“這樣的話能打勝仗嗎?”

公子元接著說:“陳國內亂不久,國內的人心還不穩定,他們是沒有安心來打仗的。我們的軍隊先打陳國這邊,他們一定會被我們打個措手不及。接下來另外一隊再攻擊蔡國和衛國,他們見陳國潰敗,一定也沒有心思打仗了。然後三軍合併攻打周天子的軍隊,這樣,一定會取勝的。”

鄭莊公聽了,拍手大笑道:“真是個好計策”。他站了起來,把手舉得高高地,表示一定要給周天子點厲害看看。

大家正商議呢,就有報信的來了,說周天子的軍隊已經來了,三路人馬太多了,多得來看不到頭呢。

鄭莊公呢這個時候表現得很鎮定,做了個決策,我們先打敗他們一路,再來全部解決。

鄭莊公確實是個軍事家,很快就排好兵布好陣了,當時呢還鬧了個笑話,鄭莊公把一面“奉天討賊”的大旗給掛了出來,祭仲說,這個旗幟去討伐宋國等可以,但是我們今天面對的是周朝,不怎麼妥當吧。鄭莊公也笑了,馬上喊人換了旗幟,再也不用那面旗幟了。

鄭莊公手下的大將高渠彌是很厲害的,他對鄭莊公說,今天我觀察了周天子的軍隊,還是很懂得用兵的辦法的,我呢想布個魚麗陣來破他們的陣。鄭莊公聽他這麼一說,就問什麼叫魚麗陣呢?

高渠彌說:“這個簡單,就是甲車在前面,後面跟二十五個士兵,甲車中士兵受傷,後面五人就補上去。這個陣的意思就是有進無退,保證軍隊一直向前。”鄭莊公點頭表示讚許。

說話間,兩方人馬漸漸地都近了,雙方結成營帳,成了對立的狀態。

周桓王聽說鄭莊公居然敢率兵抵抗王師,心裡那個氣啊,就想親自帶兵出戰,左右千言萬語好不容易勸了下來。

晚上呢,周桓王睡不著,心裡想了很多責備鄭莊公的話,準備見面的時候呵斥鄭莊公。第二天,周桓王到陣前一看,鄭國的軍隊雖然還在,但是大門關得嚴嚴實實地,沒有一點動靜。桓王派人去挑戰,對方也不搭理。就這樣,桓王的軍隊就在鄭軍營帳前來來回回地叫嚷。到了中午的時候,桓王的軍隊那個累啊,又沒有對手,大家都感到疲憊不已。正在煩躁之時,就聽到鄭軍營帳中一聲炮響,鑼鼓齊鳴。鄭國的軍隊從營帳中潮水一樣地衝了出來。

且不知桓王生死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整個學校穿越1938

BINGUN

穿越之掉崇禎面前

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