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和山西人共同創辦的產業,終於來到了李二泉手中,或者說像李瑞盼望的那樣,交給“(亻山西)老弟”來經營了。桑村人民發現,李二泉果如山西(亻山西)子附體一般。榮昌號雜貨店裡又充滿京廣商品了!桑村連續65年不景氣的綢緞生意又被李二泉接手辦紅火了!李家維持多年的產業規模迅速擴大起來了,李二泉在桑村老街路南新開了“裕豐號”酒坊,經營桑村地瓜幹釀造的薯乾燒酒和高粱散酒。

民國6年(公元1917年),一天,李二泉親自在“裕豐號”酒坊招呼客人。剛把一主顧送出門,恰好看到大侄子李毓福風塵僕僕地從滕縣趕回來。李二泉把李毓福叫到酒坊裡,問道:“咱家滕縣裕豐號酒坊的生意怎樣?”

李毓福:“我這次回來就是要和二叔說這事。現在滕縣人就認西湖(滕縣西湖)高粱酒,縣城內大的酒館有本源生、瑞興公、興盛和等,還有東沙河黨家所開的德泉、瑞源等商號,都在賣高粱酒,咱們裕豐號剛開張,跟那些老商號沒法比,一天到晚也賣不了幾瓶高粱酒。”

李二泉:“那咱的薯乾燒酒呢?”

李毓福:“更不好賣了,人家一聽是薯乾的,就覺得不好喝,給打折都不買。”

李二泉:“那你想想法子啊,搞個促銷什麼的。”

李毓福:“我把首次促銷價都打到七折了,人家還是不買。我想不出嘛法子來了,這不回來問二叔了嗎?”

李二泉略微思考了一下:“這樣,你回去讓夥計在門前擺上桌子,用小酒盅倒滿酒,讓路人免費品嚐。”

李毓福:“啊?二叔,咱打七折就已經不掙錢了,讓路人免費品嚐不就更折本了嗎?”

李二泉:“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人家沒喝過才以為不好喝,他喝著好喝肯定就買了。”

李毓福:“那行,回去我就這麼辦。”

李二泉:“你在門口貼個告示:每天前十人買酒的買三贈一,前百人逢九送酒的活動。”

李毓福:“行,我回去就弄。”

李二泉:“城裡人喝酒不是都喜歡玩行酒令嗎?有行酒令說得好的,對仗工整的,你也贈他一壺。”

李毓福:“還是二叔點子多,我想了三天也沒想出一個辦法來。我回家看看,下午就回去。”

十天後,李毓福又風塵僕僕地趕了回來。

李二泉問:“還不好賣嗎?”

李毓福興奮不已:“賣脫銷了,賣脫銷了。”

李二泉大喜:“快說說嘛情況?”

毓福猛喝了一口茶潤潤嗓子:“自從讓大家免費品嚐之後,都覺得咱的薯乾燒酒好喝,幾個評酒師給出的評價是‘醇香四溢,綿甜爽口’,一下子轟動了滕縣城。現在咱家的酒供不應求。我回來找二叔商量能不能提升一下產量。”

李二泉:“這個你放心,我馬上組織所有的造酒散戶,一塊造酒。”

李毓福:“那些散戶造的酒能行嗎?別不好喝,砸了咱的牌子。”

李二泉:“我給他們講好,只能用東山的芋頭幹當原料,只能用郭村的泉水釀造。最終還有我把關呢。”

李毓福:“有二叔把關那我就放心了。咱家的造酒坊也多收芋頭幹,多造酒。以後咱們到鄒縣、濟寧、臨沂、徐州都開酒坊。”

李二泉:“那還用說,你放開手大膽幹,咱的薯乾燒到哪都暢銷。”

李毓福:“那是。二叔,你安排我在滕縣多盤幾個店鋪,我都盤好了,咱是不是把醬園、雜貨店、果子店都在滕縣開起來?”

李二泉:“能開就開,越多越好。”

李毓福:“那行,我找人看看日子,爭取今年全部開起來。還是二叔有眼光,滕縣比咱桑村的錢好掙多了。”

李二泉:“開業的時候都弄得紅紅火火地,爭取全部一炮打響。”

李毓福:“二叔你放心,弄這個我在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天修仙界

南宮鹿鳴

存在於四季

攬望月

AI系統局,將海王精神進行到底

梅花七弄

大秦:我冒充皇子,嬴政求我繼位

天命帝王

拐個天道當道侶

淺離A

學習機器的新書

學習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