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消滅快走平臺,首要的一個條件,那就是錢。

只要有足夠多的錢,就能把快走砸死。

這個首要條件對於梁進倉來說,那是太具備了。

至於說技術方面,在網上建立一個外賣平臺,這對於梁總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了。

從九十年代開始,他就已經開始佈局網際網路,開始發展一支屬於自己的網際網路技術團隊。

他有後世的創意,加上比社會早走了二十多年,手底下人才濟濟。

梁總想建立一個外賣平臺,那不是分分鐘的事。

做一個網路平臺而已,本來也不是什麼高科技。

但是,做一個平臺很容易,但是想引流,得到廣大網友的認可和使用,這是個大學問。

不過這對於早就提前佈局了幾十年的梁總來說,也是很簡單的事。

整個網際網路上的制高點,都在他的團隊手裡佔據著。

引導風向,讓廣大網友認識這款APP,認可它,並且下載使用這款APP,那也是很容易的事。

當然,光是給網友畫大餅也不行。

這款APP除了簡單、好用又有趣味之外,還要拿出真金白銀吸引網友下載使用。

反正樑總有的是錢,那就先砸一波錢再說。

梁總給自己的外賣平臺取名“好吃”。

簡單,樸實,好記。

既然“好吃”平臺是專門針對“快走”平臺,那就首先在平臺技術上壓過對方。

快走APP的介面首頁做得比較複雜,除了作為外賣平臺,還關聯了許多業務。

而“好吃”平臺的介面簡單極了,目的性相當明確。

別的不做,專做外賣。

使用起來比“快走”APP方便了許多。

為了增加這款APP的影響力,梁總還指示“消滅小組”,先給“快走”來一招誘敵深入,打對方一個伏擊。

具體實施就是平臺先別發力,而是做出很弱小的樣子,使用者量也不是很多。

然後派出一小部分業務員去外賣商家攬生意。

表示可以給商家以相當優惠的抽成比例。

就是擺出想跟“快走”搶商家的架勢。

但這款APP畢竟剛出現,下載的使用者不多。

商家雖然對這麼優惠的抽成很歡迎,但對“好吃”平臺的業務量沒有多大信心。

加入“好吃”的熱情不是很高。

快走的老闆蔣勇根肯定得到彙報了,出現了一款叫“好吃”的APP。

看來是想在外賣這塊大蛋糕上切一塊。

而且一出手,給使用者和商家的優惠力度特別大。

蔣勇根只要稍微一調查,就知道了這款APP是梁進倉搞的。

很明顯,這就是梁進倉所謂的“你完了”。

他就是想做一款APP把自己的生意搶走啊!

蔣勇根不禁想起那句俗話: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當初外賣平臺遍地開花,各個APP那也是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漂杵。

把絕大多數平臺都消滅掉,到最後才剩下這幾家外賣平臺壟斷了整個行業。

可以說,快走平臺經過了群雄逐鹿,滅了群雄,現在已經打下天下,坐穩了江山。

在這種天下歸心的態勢下,你這一小撮撮人還想起來造反,推翻“快走”的江山,太自不量力了吧!

不自量力歸不自量力,但這款APP畢竟是梁進倉旗下的。

東夏集團有一定實力。

即使他的“好吃”不能推翻“快走”,但梁進倉有錢,如果一直不依不饒的做下去。

對快走平臺也有一定影響。

畢竟快走平臺對商家的抽成是20%,而好吃平臺只要百分之二的抽成。

差距太大,對商家誘惑太大。

梁進倉分明是擺出要和蔣勇根槓上的姿態。

按照他的實力,虧進去幾百億不帶眨眼的。

要知道,如果對手扔進去幾百億搞競爭,快走想保住地盤,基本也會被拖進去幾百億。

這對於現在已經割韭菜割得性起,割的正爽的蔣勇根來說,割的少了他都會覺得是虧了。

何況他要被拖著反過來被商家反割。

想要不被拖進去幾百億,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好吃”平臺掐死在搖籃之中。

於是蔣勇根安排手下,讓下邊的業務員們通知參與“快走”平臺的商家,讓商家二選一。

也就是說,但凡加入“快走”的商家,就不能加入“好吃”。

如果發現商家加入了“好吃”,那麼快走就會把該商家從平臺上撤掉。

蔣勇根相信,二選一政策一出,“好吃”平臺再也攬不到商家加入了。

快走平臺早就坐穩江山,使用者量多大啊。

好吃平臺沒有幾個使用者,你就是抽成再優惠,甚至不要錢,商家加入你以後根本就沒有訂單。

他加入你有何用?

而且還因為加入你而失去使用者量巨大的快走平臺。

商家沒有這麼傻的。

殊不知,狂妄的蔣勇根這個二選一的決策,恰恰中了梁進倉的誘敵深入之計。

“好吃”平臺把“快走”平臺給告了。

告的就是“快走”平臺搞商業壟斷,不當競爭。

好吃平臺這是誘敵深入之計,所以就等著對方來這一手呢,所以早就給他們固定了大量證據。

這可是一告一個準。

快走平臺被工商部門點名批評,並開出鉅額罰單。

而好吃平臺故意把這事放大,搞得網上盡人皆知。

並且趁著這股熱度,利用團隊在網際網路上影響力,瞬間發力發展使用者。

並真金白銀打出各種補貼和優惠。

線下也突然發力發展商家。

要知道,東夏集團可以說是全國最早搞物流的民營經濟。

在具有後世記憶的梁總的帶領下,東夏集團具有一支超前於社會發展的物流系統。

不管是智慧倉儲系統,還是先進的運輸系統,包括配送系統,都領先其他同行好幾年。

這還是梁總擔心自己做得太過於超前讓人把自己弄去做切片,所以壓著自己產業的發展速度。

要不然的話二十年前就做成智慧系統了。

他旗下有著完善的配送系統,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不管是城市裡邊最深的小巷,還是最偏遠的深山,就沒有他們配送不到的地方。

現在梁總要發展商家,一聲令下,東夏集團旗下的配送小哥瞬間兼任“好吃”平臺的業務員。

商家已經沒有了“二選一”的禁令,面對好吃平臺這麼優惠的抽成,還有前幾單真金白銀的補貼。

商家怎麼可能經得起誘惑呢。

反正多加入一家平臺對自己的店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短短的時間之內,好吃平臺使用者暴增,並幾乎涵蓋了全部的外賣商家。

東夏集團的配送小哥又開始兼任外賣騎手。

瞬間就忙不過來的態勢。

於是,“好吃”平臺開始大肆招收騎手。

平臺最佳化了配送政策,並且給予騎手優厚的補貼和優惠的薪資方案。

所謂“最佳化”了配送政策,就是在“好吃”平臺當騎手,可以不用那麼疲於奔命的配送。

平臺會給騎手精準匹配最佳的配送路線。

而且為了保證騎手安全,還設立安全獎,遵守交規獎等等鼓勵政策。

就是最大程度保障騎手的安全。

每一地的平臺分部都設有專門的仲裁部門。

專門負責調查、處理差評和投訴。

也就是說,既給了顧客打差評和投訴的權力,也給了騎手申辯的機會。

如果確實是騎手職業操守不過關,屬於騎手的過錯,平臺會把扣罰騎手的錢補貼給顧客。

如果是顧客惡意投訴,除了不會處理騎手,還會給該顧客以警告,並在平臺留下相關記錄。

這種做法,就是針對“快走”平臺添油加醋,兩面收割的惡意做法而出臺的。

因為在當今,全社會都在放大騎手的不容易。

也就是說,消費者好像沒有給差評的資格,更不能投訴騎手。

否則你就是沒人性。

你看看小哥多麼不容易了,消費者你就是受點委屈又怎麼了?

如果你給差評,投訴,小哥冒著生命危險辛辛苦苦的勞動就白費了。

現如今,不能差評已經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

身為消費者,多花錢也就算了,還得為他人的情緒價值買單!

又不是白嫖,明明是花錢買服務,卻還得小心翼翼地步步退讓。

送錯了不能差評、超時一個小時不能差評、態度尖酸刻薄不能差評、言語侮辱挑逗也不行......

可是,消費者被綁架的道德水準,到底在為誰買單?

是真的在幫助那些所謂的“弱者”,還是在助長平臺肆無忌憚的氣焰?

媒體放大外賣小哥的苦和難,辱罵苛責那些打差評的人沒人性。

但是,快走平臺對於騎手小哥的剝削少了嗎?

沒有!反而可能因為沒有人提出問題,而步步收緊、越來越卷。

以前的時候,外賣、快遞都是預設送到家,而現在都是往固定點一丟。

表面上來看騎手的工作量少了,但好像更累了。

因為平臺壓縮他們的單價,逼著他們幹更多的活!

而騎手心中的壓力和怨氣少了嗎?也沒有,甚至還會理直氣壯!

就像現在,送到家這種合理訴求,居然變成了“非分要求”。

明明是自己的錯卻道德綁架他人,一言不合就報復、殺人!

是誰把騎手逼成這樣的?

說到底就是資本在作惡。

他們在背後添油加醋,兩面收割。

騎手收入越來越少,消費者得到的服務越來越差。

唯有平臺賺得盆滿缽滿。

“好吃”平臺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不對消費者道德綁架,也不讓騎手疲於奔命。

做到這一點,唯一付出的,就是好吃平臺。

但是梁進倉不怕花錢,他只想得到這樣的效果。

可是,蔣勇根卻是再也狂妄不起來了,他坐不住了。

因為他發現再這樣發展下去,自己鐵打的江山也要被推翻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臭小子,快拿著婚書下山吧

一舞驚鴻夢

夢迴之苟在深圳做房東

謝嘎滿嗲

娛樂:開局演唱起風了全網意難平

昆好美哎呦

獨自對抗全世界,開個掛很合理吧

賺錢買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