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棟感覺梁總這話說大了,言過其實。

畢竟,外資品牌在各方面都太強大了。

別說打退外資品牌,就是能保住滬海洗化品牌的當前市場份額,不再持續萎縮下去,張廷棟都覺得梁總這是神醫聖手了。

甚至再神奇一點,在梁總的策劃之下滬海洗化不但能保住現有市場份額,還能有所發展,那簡直就是起死回生。

至於說奪回洗護市場的半壁江山,張廷棟只能暗自苦笑,簡直是痴人說夢。

也不怪張廷棟能這麼想。

就憑一個被擠壓到貨架角落的邊緣化品牌,現在只能在下沉市場靠著價效比策略求生存,能不能活下去都成問題。

怎麼可能攻城略地,奪回半壁江山呢?

別說是張廷棟這樣想,就連多年來一直對義弟推崇備至、完全信任的孫偉生,也覺得弟弟這話說大了,有些言過其實。

不過,梁總能放出豪言,信心十足,對張廷棟來說這確實是個無比利好的訊息。

這至少說明梁總是有解決問題的辦法的。

這個辦法甚至好到讓梁總認為能奪回半壁江山。

也就是說,即使達不到奪回半壁江山的目標,能達成梁總預期的三兩成,那滬海洗化就算起死回生了。

回過神來的張廷棟在分別的時候,對梁總那是千恩萬謝,都不知道怎麼表達內心的興奮和感激之情了。

梁總被他謝得忍不住笑了:“張廠長過於客氣了。

說大話歸說大話,最終還得看效果。

再說了,你也不用謝我。

說句不怕傷你的話,我答應幫忙不是幫你,其實是為了幫我大哥。

真要給你們洗化廠弄好了,你只要謝我大哥就行了。”

梁進倉這話肯定讓他的大哥極為滿意。

同時,也不可能因為這話就能消減張廷棟對梁總的感激之情。

張廷棟心裡暗想:“梁總,您自己也知道說大話了啊!”

回來之後,梁進倉立馬開始對滬海洗化的改造進行規劃。

所謂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答應了幫忙,那就把滬海洗化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

他先把滬海洗化的劣勢標註出來,總結出滬海洗化幾大問題。

最大的問題當然是產品。

每一個外資企業的旗下,都有好多的品牌,而且每一個品牌都會在產品功能和具體市場方面細分。

就拿洗髮水來說,外資品牌往往以“去頭屑”,“清爽”,“修復”等細分特點為推廣記憶點。

品牌多,細分市場,不放過每一類對產品有特別需求的顧客群體。

這樣在產品方面就能牢牢佔據市場。

而滬海洗化的產品過於單一,比起外資品牌,沒有給顧客留下深刻印象的推廣記憶點。

還有就是產品包裝多年如一,比起外資品牌那琳琅繽紛的外包裝,實在顯得土氣。

這樣怎麼可能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慾呢?

第二個大問題,就是宣傳力度不夠。

在進入買方市場的當今社會,一個產品的曝光度不夠,就只能淹沒在大量同類產品之中。

而一個產品想增加曝光率,除了傳統的電視廣告外,還需要在商超、便利店佔據最好位置。

一個產品在商超佔據最好位置,除了能讓顧客一眼看到,方便拿取之外,擺放在顯眼位置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

即使顧客當前不需要此類產品,顯眼位置的貨品也能讓顧客印象深刻。

這屬於實物廣告。

而且由於外資品牌強大的資本實力,他們往往捨得花大價錢買下商超顯眼位置的大片貨架。

明明一個品牌就是三五個品種,按理說只要三五個位置擺放出來就行。

但外資品牌卻用這三五個品種把大片的貨架都擺滿。

就是起到一個吸睛的目的。

外資品牌就是利用他們極高的渠道優勢,來擠壓、搶奪國產品牌的銷售渠道。

滬海洗化的產品現在這不就是被擠到不起眼的角落去了嗎。

而且是大多數顧客根本就注意不到的角落。

所以說,滬海洗化想要發起反攻,首先就要解決產品、廣告和銷售渠道的問題。

產品的主要問題就是太單一,沒有細分功能,也就沒有推廣記憶點。

解決的辦法就是研發出具有細分功能的新產品,每一款產品都有鮮明的推廣記憶點。

滬海洗化有一定的研發能力,但是畢竟稍嫌薄弱,所以梁進倉讓自己手下化工集團的研發團隊拿幾款新產品出來。

自己的化工集團不做洗護產品,但是那些研發精英手裡,往往握著這方面的專利技術。

挑選幾款跟滬海洗化產品配套的技術拿出來,把洗護用品細分,比方去屑的,控油的,養護的等等,就能很好的解決產品單一的問題。

產品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包裝簡單,不夠高檔,不夠精美。

加之價格不高,即使你的產品再好用,消費者買了也會有一種很掉價的感覺。

所以在保留原有產品特色的同時,也要同時推出適合不同層次消費者的產品,高中低檔都要有。

越高檔的產品,包裝越精美,越是要顯得高檔。

打造高階的同時,因為有自己研發精英拿出來的科研成果,確實讓產品有極好的體驗。

產品自身有了保障,接下來就是對品牌的宣傳問題。

這個問題如果讓別人去解決,大概很難。

因為外資品牌經過這些年的在我國的攻城略地,牢牢佔據了市場主導,其產品肯定就是深深融入了大多數消費者的生活當中。

消費這個品牌,這種產品,已經成為大多數消費的一種習慣。

同時,使用外資品牌也是高檔生活的一種象徵。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嘛。

外國的,就是好的。

要想讓滬海洗化的產品搶佔市場,就必須把國人的這種思想觀念改變過來。

也就是說,改變國人所認為的外國的就是好的,使用外資品牌就是高檔生活這種思想觀念。

這就需要梁進倉調動自己手裡的資源,去樹立國產品牌的形象。

拿下年輕人,引領時尚,讓使用國產品牌不再掉價,而成為一種時尚。

既然要時尚,必須要在保低端的前提下,出圈高階,並且打上時尚的元素。

要想做到這一點,對於梁進倉來說並不難。

因為他手裡有太多引領時尚的資源了。

因為他旗下有太多國內知名的人物。

東夏集團產業眾多,知名人物眾多,而且可以說各個領域都有他旗下的知名人物。

只要讓這些知名人物幫忙,利用各種方式對外展示出滬海洗化的產品,造成一種高檔效應。

這就是利用高檔人物引領時尚潮流。

其次就是利用手裡強大的技術能力,以及手裡控制的各種公眾號和極大流量的平臺,釋放巨大爆破力的廣告效應,讓滬海洗化的產品引領時尚潮流。

當然,這種引領並不會使用笨拙的廣告模式。

每個平臺會使用不同的推廣方式。

所有的目的,只在於吸引人們的眼球,讓大眾把注意力集中到滬海洗化的產品上來。

形成深刻印象。

然後,就是銷售渠道的問題了。

在銷售方面,只要梁進倉出手,肯定會拿出超前於當今社會現有營銷手段好幾年的先進營銷。

這是一個線上銷售正在顛覆線下銷售的時代。

而對於一個品牌來說,線上銷售的意義不僅僅停留在營業額上面,還具有帶動線下銷售,起到打廣告、博眼球的作用。

當然,每個品牌都看到了這一點。

只不過看明白了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兩碼事。

有眼光看明白了,未必有能力去解決它。

知道線上銷售的意義重大,誰不想做大線上銷售,拉動線下銷售呢?

做大,不是你想做大就能大的。

但是這裡面有個問題,那就是絕大多數商業者都看清了商業現狀,真正看透商業前景的卻是很少。

能夠看清幾年,十幾年以後商業前景的,那更是鳳毛麟角。

至於幾十年以後怎麼樣,大概誰也不敢預測。

但是,梁進倉能夠知道以後的商業模式會怎樣,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比現在的商業模式先進。

現在的商業人的思想高度,也只能達到“得年輕人得天下”的高度了。

只有梁進倉知道,更先進的商業模式,是“得時間者得天下”。

人們的休閒時間用在了哪裡,哪裡就是最大的商機,錢就去了哪裡。

所以,搶佔人們的時間,對於品牌營銷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比方說,某個電商平臺能給消費者提供幾十萬種商品的資訊。

在電商剛剛興起的時候,這確實能夠吸引消費者流連其中。

但是,這就跟線下的商業模式一樣,如果僅僅是逛商場,畢竟枯燥。

如果把逛商場變成看錶演,對人的吸引力肯定會更大。

線上枯燥的一條條商品資訊,畢竟趕不上一條一條生動有趣的段子來得吸引人。

在人們看段子的時候,不知不覺就引導你把東西買了。

所以,這也就是把人們的時間給搶佔過來了。

當然,梁進倉規劃當中的所謂的“段子”,並不僅僅指的是一個短影片。

BBS上的帖子,部落格內容,個人網站,一條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入口網站的新聞客戶端等等,都可以看做是這一類的“段子”。

所有這些段子,就能把大多數人的時間搶佔過來。

搶過來大多數人的時間,就相當於把他們的消費搶過來了。

梁進倉知道,只要自己這一套組合拳打出去,拿下洗護市場的半壁江山,已經算是個保守的說法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做夢都在逃命

沒入雲深處

冰山姐姐找到我後,又撩又粘人

皇帝

分手你提的,女神學姐倒追你急了

紫沫糰子

高考首富身份曝光,攻略高冷學姐

我不下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