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合一靈丹,決意逼宮

神京洛陽,皇宮之中。

“皇帝,該服藥了!”全忠面帶諂笑,親自捧著一盞玉盤,送到了皇帝面前道。

皇帝此時眉頭緊縮,手中拿著奏摺裡寫的,赫然是有關三地平叛戰事的進展。

被全忠打斷之後,皇帝厭煩地扔下奏摺,然後捂著額頭閉眼道:

“御醫無能,開的藥方都沒什麼作用……”

“哼,他們總讓朕平日裡要注意平心靜氣,少動怒火。可北境瓦剌虎視眈眈,國內叛賊處處作亂,國事這般艱難,讓朕如何能夠靜心修養?”

如今皇帝頭疼的事情,實在不少!

先不說北境那邊的情況,就說徐州、淮安、hd三地的平叛事宜,就並不太太順利。

雖然此次神京朝廷的反應不慢,很快便拿出了相應的章程。

但奈何如今整個大梁朝廷腐朽不堪,大量尸位素餐、貪腐無能之輩佔據官位,行政能力低下,平叛事宜籌措推進並不順利!

三地叛亂的事傳回了神京,如今已經有了兩個月,可相應軍械物資才勉強湊齊了小半。

而且因為地方衛所制度的崩壞,平叛兵馬也遲遲不能集結。

民間百姓對朝廷所積蓄的怨恨不滿,如今就如同助燃之物一般,讓三地叛亂之勢愈演愈烈。

鬧得最嚴重的淮安之亂,數十萬漕工參與其中,聚兵十萬,以討要餉銀為旗號,甚至已經徹底截斷了南北漕運。

徐州叛亂,匪首自號將軍,驅趕各城百姓為兵,強行攻城掠地,對外敢稱有百萬大軍,佔據了徐州下轄的大半州縣。

hd那邊,義軍不求佔據城池,只為庇護地方百姓,斬殺各地貪官汙吏。這些貪官貪得極狠,在抄沒他們的家財救濟百姓之後,剩下的竟然還能養得起數千精銳敢戰的義軍。

雖然hd叛亂的陣仗看似最小,可卻極得民心。甚至連前去平叛的將士不願與義軍死戰,地方上一些尚有良心良知的官員們也在暗中配合,最為難纏!

前方三名負責平叛的領兵大將看在眼中,皆是急得不行,已然數次上奏催促,甚至有人請求皇帝要就地募兵操練,還說這樣也總好過等待各地衛所兵馬的集結……

全忠注意到皇帝不悅的神情,連忙用手掀開玉盤,霎時之間便有一股丹藥異香充斥殿中。

玉盤之上,一枚通體圓潤,其上靈光閃動,有異香撲鼻的靈丹,就這麼靜靜地擺在上面。

“皇帝,這是紫宸殿平陽真人送來的靈丹!”全忠道。

皇帝聞言,猛地展開眼睛看去。原本略顯煩躁的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驚喜之色,道:

“這是,真人新煉製而成的靈丹?”

全忠連忙點頭,開口道:

“真人說,此乃合一靈丹,取天材地寶煉製而成,合陰陽二氣為一。”

“服之可無病無災,若能用連續服用九九八十一日,還能返老還童,增添一甲子之壽!”

聽到這話,皇帝當即再無心顧忌其他,連忙取過丹藥,毫不猶豫地往嘴裡一送。

全忠見狀,連忙又遞上了參湯助服。

皇帝將這這枚丹藥吞嚥而下,合一靈丹頓時在腹中化開,溫和的藥力散發而出流遍全身,讓皇帝頓覺精神大振,腦中一片清明。

片刻之後,皇帝睜開眼睛,原本那雙渾濁發昏的瞳孔之中此時明亮精神,顯得精神燁燁。

“哈哈哈!”

皇帝朗聲大笑,臉上難掩興奮狂喜,道:

“平陽真人靈丹,當真奇效啊。這古往今來歷代帝王之中,恐怕朕就要成為那壽數最長者了!”

歷代王朝帝王揹負一國之氣運,別說修行了,就連各種丹藥也未有多少效用。古往今來在位最長者,也最多不過一甲子而已……

全忠此時,適時送上了馬屁,諂媚地笑道:

“皇帝統御萬方,治國有道,上天必是念及皇帝對江山社稷的功德,這才派來平陽真人相助……奴婢覺得只要再給些時日,別說延壽六十載了,只怕皇帝您長生久視,也並非是虛妄啊!”

皇帝聞言,再次朗聲大笑起來。這段時間來,皇帝因為三地叛亂、北境瓦剌異動,時局越發崩壞所帶來的壞心情,也皆被一掃而空!

而此時的皇帝,卻是絲毫未能察覺到,一縷陰冷戾氣被掩蓋在溫和靈丹藥力之下,瞞過了皇帝身上所攜帶的大梁國朝氣運之力,悄無聲息地滲透入了體內。

大殿之內伺候的一名小太監,此時悄悄抬頭打量了一眼大喜之中的皇帝,眼中神色一動,旋即便再次低下頭去……

------------------------

神京,楚王府中。

宮中剛剛傳回的訊息,已經擺到了楚王的面前。

楚王神色沉重,眼神略顯幽深,喃喃道:

“平陽真人……”

書房之中,此時僅有少數的幾名心腹在此。

其中一名心腹眼神冷冽,沉聲道:

“紫宸殿守衛並不算森嚴,只要王爺一聲令下,宮中安插的人手,也足夠了!這天乾物燥的,煉丹失火也是常理之中……”

心腹一邊說著,右手還一邊做了個狠狠下砍的動作,語氣之中盡顯殺意。

這想要殺誰,自然是不言而喻!

楚王這邊好不容易才成功拖延燕王回京,可這轉頭平陽真人又獻上靈丹給皇帝續命延壽。

這樣一來,楚王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登臨大寶?

楚王不登基,他們這些黨羽又怎麼升官發財?

阻擋他們的平陽真人,就變得十分礙眼,讓楚王黨羽恨不得現在就要剷除!

站在最前面的趙睢,此時眯眼不語。

挑動楚王與平陽真人的內鬥,倒也不失為牽制楚王精力視線的辦法。

可此時,反倒是上首的楚王搖了搖頭,輕哼道:

“此人是道教修士,精通法術,又非凡人。皇帝會相信一場大火,就能燒死他?”

其實想要殺一個修士,也並不是難事。

畢竟哪怕此人修為法力再高,也不可能百毒不侵,萬法不侵。只要有足夠的權勢,就能夠輕易招攬到精通這些異術邪法的左道修行者。

但終歸到底,單純的一場大火絕對殺不死一個修行者。所以就算能夠殺了平陽真人,也只會讓皇帝暴怒徹查……

說到這裡,楚王眼中神色更是閃爍,幽幽道:

“如此煉丹高人,能為皇帝煉丹,自然也能夠為本王煉丹!”

沒有人能夠抗拒長生的誘惑,尤其是待在天下至尊位置上,掌握無上權柄的那個人!

見楚王沒有上頭,趙睢心中輕嘆一聲,然後當即出聲附和道:

“王爺所言甚是!”

“皇帝如今雖然舊疾復發,但卻並未到病入膏肓之地,此時殺了平陽真人暫時也不能扭轉局勢,反而極有可能會讓燕王更早回京接受冊封!”

楚王聞言,頗為讚賞認同地看了趙睢一眼。

趙睢在楚王府混了這麼多年,之所以能夠位居諸幕僚之上深受楚王信任,不僅是他能夠給出合適恰當的諫言,也是因為他有時候刻意迎合……

楚王微微昂頭,眼中狠辣堅定之色閃過,沉聲道:

“如此看來,此前在軍中安插心腹的準備,到底是沒有白費!”

此時書房之中僅有少數幾名心腹在議事,都是楚王認定的死忠,自然也就不拐彎抹角了。這番話語之中,竟然已經毫不掩蓋他意圖兵變造反,逼宮奪位的想法了。

皇帝對燕王李玉鑑的看重,一副欲要交託江山的態度;朝堂局勢發生變化,燕王黨逐漸有了勢力黨羽;還有平陽真人再煉靈丹,能夠助皇帝延壽一甲子的訊息……

這些訊息都是壓在楚王心頭上的重石,終於逼著他下定決心。

哪怕是做出了父子相殘不忍言之事,為青史唾罵,他也不願認輸!

眾心腹聞言,相互對視一眼,幾乎是毫無猶豫地道:

“願誓死追隨王爺!”

此時在書房之中除了趙睢,剩下的人又哪裡來的其他退路?

楚王掃視眾心腹一眼,旋即點了點頭,道:

“宮中禁軍二十六衛親軍,如今本王已經滲透了五分之一。神京十二門守軍之中,宣平門、直城門守將,都已經換成了本王的門客。”

一年之前,楚王還是眾望所歸的儲君之人,投效靠攏之輩如過江之鯉,楚王黨羽的勢力自然龐大。

所以哪怕是燕王得勢的現在,楚王也能夠在短短几個月之內,就拉攏到這麼多的將領……

“唯有京營,潞國公對本王防備甚重,至今也只拉攏收買了兩個參將……”

說到這裡,楚王眼中不由閃過一絲恨意。

當初京營主將冤殺昭明太子之後,原本已經被閒置的潞國公得以重新執掌京營。

但因為此前教訓,這十幾年來對於諸皇子奪嫡,潞國公從來都是保持中立,與諸位皇子都保持著不遠不近的關係。

若非是皇帝出手,潞國公又怎麼會死心塌地地投靠燕王,對楚王報以如此大的戒心?

趙睢聞言,當即勸慰道:

“王爺何必擔憂,京營兵馬雖眾,可到底是在神京之外。只要燕王未曾回京,再以雷霆之勢一錘定音,潞國公又能如何!”

京營兵馬雖眾,但終究駐紮在神京之外,也並非是潞國公的私兵。

只要神京不失,掌握朝廷中樞,一道蓋有玉璽的聖旨,就足以喝退京營大軍。

也正是因為如此,皇帝才敢拿潞國公出來作餌,而不怕引火自焚。

楚王聞言,當即沉聲道:

“既然如此,將所有精力都放在宮中的二十六衛親軍,以及神京十二門守軍之上!”

“在燕王回京,皇帝察覺之前,必須將這些兵馬掌握過半!”

眾人聞言,當即抱拳一禮,齊聲應是……

-----------------------------

初春時節,正是出兵征伐的最好時候。

遼東蓋牟城,如今已經改名為撫順城。

自北平而來的輜重隊伍,此時正源源不斷地將糧草軍械運來。

城池內外,往來將士巡防戒備,調動連連,讓整個撫順城之中,都充斥著無邊肅殺之氣。

軍營大帳之中,身穿甲冑的高繼勳領著一眾將校,單膝跪地行禮,聽候燕王軍令。

當初那個在山海關意圖擁兵自重,野心勃勃的高繼勳,此時卻是無比地恭順。哪怕李玉鑑遠在北平,只是一旨軍令而來,也是不敢有絲毫違逆。

手持軍令而來的百戶,此時朗聲喝道:

“燕王軍令,高繼勳即日領撫順城兵馬,整軍備戰。待神機營到來,即刻進逼絕奴部,圍攻衡山城!”

“此戰當求速勝,若有延誤戰機之舉,軍法處置!”

這道軍令嚴肅凜然,顯然是衝著高繼勳來的。

當初攻佔蓋牟城,高繼勳便縱兵劫掠,暗中佔了不知多少金銀繳獲。

所幸高繼勳雖然野心勃勃,但有些領兵本事,上場衝殺毫不含糊,算得上頗為得力,雍博榮和李玉鑑這才沒有追究。

但這一次為求速勝,大軍攻伐進度安排得極為緊張,自然不能允許高繼勳為了劫掠財貨而延誤戰機,這才有了這道軍令。

高繼勳是個聰明人,要不然當初也不可能那麼果斷地選擇對李玉鑑認慫。

此時聽著這道軍令,心中已然明白了,當即神情一凜,朗聲喝道:

“末將高繼勳,謹遵燕王之令!”

高繼勳野心雖大,但還分得清輕重。

如今情形,已然不是在當初他根基深厚,敢擁兵自重的山海關了。

因為遼西、遼東數戰大勝,燕王殿下在軍中威望深重,軍中將領也都畢恭畢敬,心悅誠服。

哪怕燕王此時不在這裡,只要傳令百戶憑藉手中區區一道軍令,也足以將他就地拿下。

再說了,這燕王殿下賞罰分明,在手下效力只需用心效死,自然不擔心什麼戰功被奪的腌臢事。

而且高繼勳也不是蠢人,從各處蒐羅而來的訊息之中,更是察覺到皇帝對燕王的“看重”,儼然有了眾望所歸,登臨大寶的勢頭。

這樣的大腿一旦抱上了,那就是光耀門楣,晉升朝堂勳貴的機會。

高繼勳的勃勃野心,又怎麼會容許他自己,只因為這區區一點金銀財貨就放棄了大好機會?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坐望仙途

塞外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