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曹昂預料的一般,“鹽鐵官營”制度在徐州內部掀起巨大的風波,可是風聲大、雨點小,大部分人並未發現這個制度對他們有什麼影響,於是此事也便就此落定。

而對於曹昂來說,這件事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既然曹昂想做皇帝,就要為做皇帝打算。

於是曹昂思慮良久,決定提前將私庫和國庫分開。

並不是曹昂多麼為公,而是曹昂清楚,越是公私不分,個人的利益便無法保證。就好像每個人都會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是又有那一塊土地真的是皇帝的呢。

崇禎厚著臉皮給大臣借錢都沒用。

一個沒有錢的官可能是個好官,可一個沒有私庫的皇帝,絕對不是一個好皇帝。

曹昂醞釀了數日,這才擬了一個計劃。

這日中午,夫妻二人正一同用飯,曹昂忽然說道:“今天我招了公玉、奉孝等人議事,葳蕤也一同參加吧。”

袁熒聽了一愣。

“你們議論國家大事,我去參加,怕是不合適吧?”

對於家國之事,袁熒很有分寸,那就是廣陵侯府內的事都歸她管,可出了廣陵侯府,其他政事,她一概不問。

“今日所談,乃是區分侯府和幕府的財權,公對公,私對私,侯府之事,哪還有人比你更清楚,你若不去,我怕是讓他們給哄騙了。”

袁熒還想說什麼,這時曹昂道:“侯府之內你做主,你不去,這件事定不下來。”

袁熒見狀無奈,只得同意。

雖然後宮干政在兩漢是常事,甚至成了兩漢的統治基礎,但世家大族對其仍是沒有好感,所以袁熒自然對此有憂慮。

這也不符合她從小所受的教育。

作為一個傳統儒家家庭教育出來的女子,袁熒是恪守女子訓誡的。

曹昂上前握住妻子的手,輕聲說道:“這個家是我的,也是你的,自己家的事情,沒什麼可不可以的。”

曹昂的安慰,讓袁熒心安。

到了晚上,一眾重臣皆至。除了幕府主事的班英、童恢、李歷、張紘、劉馥、王巖、氏儀外,還有郭嘉、荀攸、張昭、韓揆、黃浮、陳琳等一干人,以及曹氏宗族的曹湖和曹玉、曹疾、曹德這三個曹昂的叔叔。

這架勢,看起來便十足。

曹昂生病的訊息是騙外人的,自己人尤其是高層肯定不能瞞著。曹昂也不敢太考驗人心,外人怎麼搞他皆不懼,可核心若是出了亂子,誰也受不了。

很快曹昂和袁熒二人來到堂中,眾人立刻上前行禮。

曹昂坐到上首位置,袁熒也坐到了曹昂的身側。

眾人俱是一愣。

這年頭女子是不能與男性直接面對面的,要不然古代的太后也不會有“垂簾聽政”的說法。

何為垂簾,即用簾子遮隔,以示內外之分,男女之別。

曹昂知道眾人的心思,立刻先說道:“今日人來的這麼齊,便是想與諸位,定公私之分別。畢竟廣陵侯和大將軍,今日是曹昂,明日未必是曹昂。可自曹昂入主徐州之後,內外不分、公私難故,長遠來說,乃是一件弊事。

今鹽鐵歸公專營之後,其權利歸屬已經到了不得不明確的時候。

現在不談,往後理論起長短來,更是麻煩,倒不如現在將公私分得清清楚楚,大家也都安心。

本來府上議事,不當有夫人在。可整個廣陵侯府,俱是由夫人進行管理,諸多事務,她比我亦清楚,所以我便自作主張,請夫人來與諸位商定此事。

而且大將軍府和廣陵侯府的人俱在,也是一個見證。”

曹昂這麼一說,眾人對此倒不好再說什麼。把人家的錢劃給官府,再不讓人來聽一下細節,他們著實說不出口啊。

不過很多人還是憂心忡忡。

曹昂素來寵愛妻子,已經不是什麼秘密。為此身邊並無妾室,甚至連個庶出的子女都沒有。

袁夫人身份特殊,又獨霸侯府後院,眾人唯恐袁夫人成了下一個鄧綏、梁妠,專寵過甚。

對於一個政權來說,這不是一個好事。

可此時此刻,眾人又不好說什麼,只得記在心中,等以後再行處置。

曹昂不管眾人的心思,接著說道:“整個廣陵侯府,有土地、莊園、店鋪、宅院,還有無數的工坊。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便是操控著徐州的鹽、鐵、銅三事。

現在雖然已經官營,可是管理的還是廣陵侯府的那群人,既然如此,又怎麼算官營呢。

所以我認為,侯府所有關於鹽、鐵、銅的開採之事,還有侯府下屬的兵器監,船廠等等需要由國家控制的產業,均交由幕府來管理。

至於侯府,與其他侯府無別。

雙方互不干涉,賬冊各自獨立。侯府內部一應開支,房室修建,婚喪嫁娶,日常用度,由侯府自支。至於我本人,涉及到公事的,走大將軍府的帳,至於個人私事,則只能動用侯府私庫。

公庫裡的錢,盡是民脂民膏,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不可奉於一人。

諸位以為如何?”

曹昂可能是這個時代第一個將公私給區分的如此嚴格的人,但這種行為,也著實令眾人讚歎。

曹昂之於徐州,如天子無異。而曹昂的態度,卻是實實在在地削減了自己的權利和自由。

不亂用公庫,不豪奢淫逸,這是給天下人做了表率。

眾人紛紛讚頌曹昂的“賢明”,這是曹湖忽然來了一句道:“侯府將大半的家產都捐了出來,公府不能就這麼明著奪吧?侯府還一大家子呢,總不能都吃糠咽菜。”

曹湖這麼一句,眾人皆有些尷尬。

不得不說,曹昂的建議,讓自己吃了太多的虧。

“叔父!”

曹昂立刻便開口制止,這時班英見狀,起身說道:“中護軍所言極為有理。主公雖為大將軍,總不好讓主公損私而肥公,不過將侯府的諸多產業劃入幕府之中,也確實是為了徐州的未來考慮。

所以我以為,幕府每年可將劃撥諸產業的兩成利潤交給侯府,如此既保障了徐州的發展,也讓侯府能夠有收入可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近代列強進行時

也許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