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爺,大老爺來了!縣衙裡的大老爺來了!”

有百姓一聲驚呼,立即就將眾人的目光吸引了過去,眾人遠遠看到一行人急急而來,為首之人身穿官服,正是句容縣令李真,在他身後還有縣丞典史等人。

“在哪兒呢,在哪兒呢!快讓開!”

王里長和王老人撥開眾人來到前面,確定是縣令之後不由得對視了一眼,眼睛之中都露出疑惑的神情,並且還有幾分擔憂。

一般情況下,縣令就算下鄉視察指導工作,也都會到鄉里面去,由鄉老接待照應,句容縣下就有幾個鄉鎮頗為紅火,縣裡大老爺也經常光顧,可沒有聽說大老爺不去鄉里,直接來到自己這個不起眼的村子的,再加上之前並未接到告知,所以里長和老人心中都有些忐忑,害怕自己所謀劃的是暴露。

“草民拜見大老爺!”

二人快步迎了上去,跪地磕頭行禮。

縣令李真是騎馬而來,沒坐轎子,並且隔著老遠就下馬快步走來,因此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根本沒有搭理二人,直接繞過了他們,跟著帶自己前來的錦衣衛朱允熥面前,行禮叩拜道:“微臣句容縣令李真,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轟隆!眾人只覺得自己頭上響起一聲炸雷!嚇得眾位百姓心頭一震,連心臟幾乎都要蹦出來了!“陛下?”

“萬歲爺?”

因為太過震撼了,所以百姓看看跪倒在地上的李真,又看看站在那裡一身便服的年輕人,一時之間有些不知所措,呆呆的愣在原地。

“微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縣衙裡的縣丞、典史幾人也被錦衣衛放過來拜見。

看到縣衙裡的幾位老爺都跪倒在地上,戰戰兢兢不敢抬頭,百姓的眼睛這才眨了眨,恢復一絲清明,“草民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知是誰帶了個頭,百姓這才反應過來,紛紛跪倒在地上叩拜行禮,高呼萬歲。

原本跪在一邊的里長和老人此時嚇得面色蒼白渾身顫抖,因為他們方才對劉家的人所說的話,陛下可都一一聽在耳中!原本以為他們幾個只不過是過路的行人,想要看熱鬧所以才湊了上來,因此並未引起里長和老人的注意,也沒有搭理他們,誰曾想,這位居然是皇帝!那可是皇帝呀!“眾位百姓請平身!”

“多謝陛下!”

朱允熥這才轉向句容縣令幾人,讓他們起來。

看著數百位村民,朱允熥道:“各位父老鄉親,聖人說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如此才能夠增長見識,體會民間疾苦,朕雖然才薄,可以願意效法聖人,爭取能夠行到各處,看看大明的各地百姓,看看諸位鄉親們的生活,以補朕施行政令的不足.”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話說的很合乎百姓的心意,所以瞬間就引來了百姓的高呼。

有甚者,更是流下了熱切的眼淚!今日可算是一睹天顏了!而且這麼關心百姓的皇帝,竟然能夠深入民間,實在聞所未聞啊!高高在上,坐在寶座上的皇帝固然能夠讓百姓敬仰,可百姓更需要的是一個能夠體會民間疾苦,能夠看看百姓真實生活,體貼民意的皇帝!這樣朝廷所出臺的政令才能和乎民情,不至於傷民孽民。

朱允熥朝著前面走去,人群自動讓開一條路,露出了他們坐在破椅子上的劉勇,劉勇此時方才在百姓們行禮的時候,他也雙手一用力,讓自己從椅子上摔了下來,趴伏在地上行禮。

此時他還沒有站起來,夫人張氏哪有那麼大的力氣拉起他,並且百姓們的注意力也都在皇帝身上,所以並無人幫助,“陛……陛下,草民……草民……”在地上支撐著身子的劉勇見皇帝向他走來,頓時熱血沸騰,手忙腳亂不知該如何是好。

“來,你身體不便,朕扶你起來!”

朱允熥俯下身子,伸手抓住他的胳膊,另一隻手扶著他的肩頭,“陛,陛下,草民……使不得啊,對下萬萬使不得啊……”劉勇哪裡敢讓皇帝親自攙扶自己,聽到這話激動的渾身顫抖,又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自己這副尊容,有辱陛下啊……朱允熥沒有多說,一用力將他提了起來,順勢放到椅子上讓他坐下,還很貼著的幫他調整了一下姿勢,讓他做得舒服一些。

“陛下,陛下,草民該死,草民該死啊,草民這樣的人,怎麼敢勞煩陛下……”此時劉勇已經哭得泣不成聲,眼淚不住的往下流。

朱允熥道:“你是大明百姓,是朕的子民,朕攙扶你一下算不得什麼,這話萬萬不能說了,朕還等著你養好了身體,繼續為咱們大明效力呢!”

“是,是,草民……草民世世代代,子子孫孫,一定誓死效忠陛下!”

說著就招呼自己的幾個孩子,讓他們給朱允熥磕頭,幾個孩子大的六七歲,小的兩三歲,還都是懵懂無知的年齡,便照著父親的吩咐磕頭行禮。

朱允熥親切的問道:“方才你們說話的時候朕站在外面也聽到了一些,不過也沒有聽得太過真切,你這腰傷大夫怎麼說?”

劉勇強止住哭泣,道:“回稟陛下,鄉里的大夫說草民摔得有些嚴重,一兩年之內需要好好休養,幹不了重活……不過陛下放心!草民馬上就能好起來的,馬上就能下地幹活了!”

朱允熥卻道:“你的心情真明白,可身體也要注意,還是需要照著大夫的吩咐好好調養的……”話還沒說完,就轉向一旁的鐵鉉道:“鐵鉉,你派人找幾個骨傷名醫,請他們來為劉家人診治,這錢朕來出.”

“使不得,使不得啊陛下,草民怎麼能……怎麼能……”劉勇結結巴巴,不知道該如何說才好。

“沒事,你安心養傷便好.”

朱允熥安慰了他一句,又轉向恭恭敬敬立在一旁的句容縣令李真,道:“朕聽說他們家沒了勞動力,所以導致今年收成不好,交了天賦以後家裡就沒有剩餘多少糧食了,並且這兩年他都幹不成活,你看是否能夠免除他們家的賦稅役使?”

李真深吸了一口氣,行禮道:“回稟陛下,按照大明黃冊制度,各里中無力承擔差役的鰥寡孤獨人戶,如年老、殘疾、十歲以下的幼童、寡婦以及外郡寄莊人戶,則可編為畸零戶,免除勞役,田賦在呈報縣裡以後,也可以酌情減免……”“嗯,鑑於劉家目前的情形,微臣覺得可以先將之編入畸零戶,待他傷勢好轉,有能力幹活之時再入黃冊.”

朱允熥點點頭,認同道:“很好,那就照此辦理吧.”

“是,微臣遵命.”

李真躬身行禮,低下頭之時才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朱允熥看向站在角落裡瑟瑟發抖的王里長,臉上不見任何怒色,開口詢問道:“你是此間的里長,那朕問你,你可知道里長有何作用?”

“草……草民……”王里長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緊張的牙齒上下顛簸,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齊泰,你來告訴他!”

“是,微臣領命!”

齊泰躬身行了一禮,這才看著他道:“大明有制,以一百一十戶為裡。

一里之中推丁糧多者十人為之長,餘百戶為十甲,甲凡十人。

歲役里長一人,甲首十人,管攝一里之事。

里長之職責,其一,完成官府下派到鄉村的差役,如如編定黃冊、協助編定魚鱗圖冊、接待上面下來審視之官員、上各家各戶去督促完成田賦、調解和處理鄉間甲裡的民間糾紛與爭鬥,及勾攝公事等等。

其二,督促百姓耕種田地,《大明會典·戶律》有言,“凡里長部內,已入籍納糧當差,田地無故荒蕪,及應課種桑麻之類而不種者”,里長都要受到責罰.”

說罷,深深的看了往裡長一眼。

又繼續道:“其三,組織百姓祭祀宗族先人.”

“其四,組織百姓結社,洪武二十八年二月,太上皇接受南京上元縣典史隋吉的建議,命令戶部通告大明各地成立鄉村結社.”

“由裡甲長牽個頭,一里之間的農民二十來家或四十家、五十家組成一社,凡是遇到婚喪嫁娶和生老病死之類的事情,一社的人家通力合作,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即使是農忙季節一家無力,百家相助,一切問題便可解決.”

“就在今年,陛下再次下令,“民凡遇婚姻、死葬、吉凶等事,一里之內,互相給,不限貧富,隨其力以資助之,庶使人相親愛,風俗厚矣.”

朱允熥聽完之後,對句容縣令李真道“李縣令,朝廷之所以鼓勵百姓結社,就是因為誰家都難免有個天災人禍,有個疾病栽秧,結社的的目的就是要讓眾位百姓彼此攙扶,有個依靠,如劉家這種狀況,他無法下地幹活,本該由本社之民幫襯耕種,你說呢?”

李真趕緊行禮道:“陛下說的是,結社實為一大善政,一家有難,多加扶持,必然能夠渡過難關,都是一社百姓,如此可保家家無虞!”

有了縣令的話,劉勇和張氏頓時重燃起了希望。

原本以為賣地是遲早的事,他們也考慮到了,若不是王里長把價格壓得太狠,他們恐怕已經答應了。

現在若是由社裡的百姓幫襯扶持,宮中家裡的土地,那麼自己家就不用擔心餓死的問題了!這都是陛下的恩典阿!有些話點到即可,不必多說,相信有了自己的話,縣令必然大力推行結社,劉家自然生活無虞。

朱允熥再問:“齊泰,那你再說說鄉中老人有何職責?”

聽聞此話,那位王姓“老人”雙腿一軟,也癱坐在地上。

齊泰道:“回稟陛下,大明所頒佈的《教民榜文》有言,其老人須令本里眾人推舉平日公直,人所翻及者,或三名、五名、十名,報名在官,令其剖決.”

《大明律.戶律》中也有言,“合設耆老,須本鄉年高有德、眾所推服人內選充,不許罷閒吏及有過之人充應,違者杖六十,當該官吏答四十.”

所以本里老人需要公正,德行兼備,為眾人所推舉,然後報給官府等待裁決.”

李真臉上頓時一僵,腦門兒頓時冒出熱氣,再看看癱坐在地上的王姓老人,他知道這裡面肯定有什麼齷齪事!而他的老人是縣衙裁決批覆的……這件事認真說起來,自己也難逃干係呀!齊泰道:“鄉間老人之職責,第一,處理鄉民之間的糾紛,協助知縣做好本地俗事的處理,第二,勸督農業生產,維護地方民風淳善,宣講“六諭”,以此對鄉民進行教化,勸民為善,提倡相親相愛的淳樸民風,穩定地方治安.”

“第三,監督官吏,保護鄉民不受官吏欺凌,身為地方官,若是貪婪、害民的事實一旦確立,“老人”有權力帶著百姓衝進府衙,把官員給綁了押送京師等待陛下裁決,此行不算謀逆。

對於那些被誣告的地方官,“老人”有責任,也有義務上奏朝廷,或者直接面聖,挽救他們的聲譽,所以朝廷給鄉老的權利,不可謂不大……”權利大,你還敢辜負?在朱允熥一雙眼睛冷漠的注視下,王姓鄉老趴在地上不住的磕頭,他當然知道自己的罪責!“唉……”朱允熥長嘆了一口氣,道:“若大明所有的里長甲、甲首,和鄉老都能照著皇祖父和朕的期望,照著大明的國策忠心而行,愛護百姓,終為百姓能夠守望相助,相互攙扶,朕就此生無憾,能坦然面見父皇了……”“臣等有罪,惶恐不已,請陛下責罰……”齊泰鐵鉉等人跪地叩頭道,“陛下,草民有罪……”在場的所有官員百姓全都跪在地上,一時間哭聲一片。

一面是感動皇帝對天下百姓的拳拳愛護之情,一面是覺得自己辜負了皇恩……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將軍的成長之路

2310

四國戰

秋末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