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一時安靜了下來,文武群臣都用複雜的目光看著東方明,大多數人心裡都是十分佩服,只有少數武將和一些公車上書出身的官員心裡有些不以為然,認為這個年輕人說得雖有道理,卻不過是紙上談兵。

東方明長出一口氣,再往下編自己就該黔驢技窮了,不過看群臣的反應,這番話的效果應該還不錯。

眾人看向劉驁,都在拭目以待,不知道天子要如何封賞東方明。

在漢代為官,共有五個途經。

第一條途徑:軍功授官。

只要擁有一定的家庭財產,會書寫文字,懂得法律,年齡在十七歲以上,又有一定軍功,就可按功勞大小為官。

第二條途徑:察舉制。

各地的地方官每年推舉賢者一人,被推舉者可以乘坐朝廷派出的馬車到達長安,然後經過考試,根據考試的結果,合格者或為三輔的官吏,或外遷為縣令丞。

第三條途徑:徵辟制。

又稱特詔,指皇帝或丞相親自下詔聘請一些聲望很高、有特殊才能或品行兼優的人授以官職,這是尊榮的仕途,被徵者如不應命,也不能勉強。

第四條途徑:公車上書。

這是一種自我推薦的方式,臣民無論貧富貴賤,將好的見解和意見寫成章奏,隨時到皇宮門前,在公車司馬令處上書言事。被賞識者可以得到官職,當年東方朔就是以公車上書的遞交奏章,被漢武帝賞識招入朝中。

第五條途徑:太學。

太學每年考試一次,成績優異者由丞相安排官職。

按東方明此刻情況,肯定是最為殊榮的徵辟為官了,只要天子與丞相沒有意見,多大的官位都沒問題。

劉驁拉著東方明回到座位,看著下面的丞相孔光說道:“子夏,你將天諭閣的來歷說與群臣知道。”

在場的群臣只有少數人知道天諭閣的存在,大部分都是茫然無知,聞言都抬起頭來等著孔光的解釋。

孔光心領神會,知道天子今日要破格封賞東方明,邁步走出班部,清了清嗓音,將當年留侯張良始創天諭閣之事簡要的說與群臣。

群臣聽完,除了少數知道天諭閣存在的還保持著平靜外,其餘眾人都臉露驚訝之情,更沒想到這個東方明年紀輕輕竟已是天諭閣第三任閣主,能在這未央宮前殿議事的都是深諳為官之道的老油條,看今天這架勢,便已猜到了天子的心意,恐怕東方明馬上就要平步青雲。

劉驁到沒有急於提到東方明,而是鄭重地向群臣說道:“今日朝會,除了請東方先生外,還有一個決定,我朝自霍光叛亂後,三公之位除丞相外,太尉、御史大夫都空懸已久,寡人近日與司馬王莽和丞相孔光共同商議,將三公之位由原來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改為司馬、司徒、司空,丞相孔光改任司徒,丞相之權不變,司馬由王莽擔任也不必說,只是這司空一職眾卿以為由何人出任為好啊?”

殿上鴉雀無聲,群臣大都低下頭去,大夥心知肚明,這不是明擺著留給這個年輕人的嗎,自從淳于長倒臺,大司馬王根病逝,眼下天子已經大權在握,哪個敢有意見。

孔光上前啟奏道:“天諭閣多年來為我漢室立下汗馬功勞,且不論開國之功,就是衛青、霍去病、陳湯、段會宗等名將也都曾在天諭閣中獲益,臣以為,這司空之位論才論德,都非這位東方先生莫屬。”

劉驁微笑著點了點頭,看向群臣說道:“眾卿還有其他意見嗎?”

新任司馬王莽閃步出列,從袖中取出兩封書信呈上,恭聲說道:“啟奏陛下,這兩封推薦信一封是老都護段會宗臨終所書,另一封是西域都護孫建所書,東方先生曾在西域與段孫二位都護並肩抗敵,據二人信中說,東方先生不僅有治國安邦之才,論武藝也有萬夫莫敵之勇。因此,臣也推薦東方先生就任司空之位。”

群臣大譁,段會宗三朝老臣,在廟堂之上素來威望極高,既是他臨終所書,想必一定不假,可大夥又實在看不出東方明這個小白臉會武藝,不由得議論紛紛,臉上的神情大都疑惑不定。

忽然,與東方明前後進殿的定陶王世子劉欣邁步走出,躬身說道:“陛下,東方先生武藝之事臣可以作證,說來慚愧,那日臣入太學之時在途中曾與東方先生髮生了一些誤會,有幸見識了先生的本領,果然……果然是當世無雙!”

東方明一愣,倒是沒想到劉欣能出來替自己說話,心中不禁苦笑,那天要不是蝶兒和王莽及時感動,自己恐怕就要在這個俊美的世子手下吃虧,尤其他話中耐人尋味的“當世無雙”四字,表面是誇讚,用詞倒是極為恰當,每個人所學招式功法不同,自然都可以算作當世無雙。

劉驁翻閱著段會宗和孫建的薦書,臉上愈發神采奕奕,轉頭看向東方明,眼中盡是笑意。

這時,剛剛升任騎都尉兼光祿大夫的劉歆也走了出來,施禮說道:“東方先生不僅才學武藝出眾,便是數術、工藝等雜學也是天下無雙,臣奉旨計算圓率多年,進展甚微,那日在太學中蒙東方先生指點了兩句,這才茅塞頓開,先生又親自手繪測量工具一件,臣已命能工巧匠打造完成,請陛下過目。”

說完,從袖中取出一件精巧的青銅卡尺,託在手上舉過頭頂。

崔靈趕緊跑下臺階,取了卡尺呈給劉驁。

劉驁將卡尺翻來覆去看了半天,不禁哈哈大笑,笑聲迴盪在大殿之中經久不歇。

良久,他止住笑聲,看向東方明。

“東方先生文武雙全,天下奇才,還未入朝,便讓朕的群臣敬服,既有如此之才,還望先生萬勿自棄,若先生不嫌官卑職小,能留在朝中出任司空一職,則天下幸甚!蒼生幸甚!”

“靠!位列三公還官卑職小?再大就是齊天大聖了!”

東方明心裡有個聲音在吶喊,他畢竟是年輕人,此刻心情也有些激動,按他之前的設想,還真不想一下子就當上位極人臣的大官,自己從小連班幹部都沒當過,來到等級森嚴的漢朝怎麼著也應該適應一下再說,可眼前這形勢……

氣氛都烘托到這兒了,還推辭個屁!

他心念轉動,把心一橫,深施一禮,壓抑著激動的心情,恭聲答道:“草民一介布衣,蒙陛下賞識,又委以重任,願為天下竭股肱之力,效犬馬之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驁擊掌而起,洪亮的笑聲再次響徹未央宮。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讀【孫子兵法】,捋職場世事

嘀嘀噠

我在三國裝叉被雷劈

張二條